2014年設施蔬菜工程建設項目食用菌標準化生產項目實施方案(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4378
2023-12-18
8頁
30KB
1、2014年設施蔬菜工程建設項目食用菌標準化生產項目實施方案 項目主管單位: 項目實施單位:項目負責人:項目編制人: 聯系人及電話:編制時間: 二一四年三月 一、項目摘要(表式)1、項目名稱2014年設施蔬菜工程建設食用菌標準化生產項目2、項目主管單位及負責人3、項目實施單位及負責人4、聯系人及電話5、立項依據(1)海鮮菇不但營養豐富,味如海之鮮,而且產量較高,生物轉化率可以達到65%。(2)食用菌生產符合國家和地區產業政策,已成為我國農業中種植業、養殖業、菌物業三大產業之一。(3)海鮮菇標準化生產是食用菌生產的必然趨勢,它能夠實現食用菌的周年化生產。(4)食用菌是惠農產業,不僅能夠變廢為寶,而2、且能夠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6、項目目標用一年的時間引進海鮮菇新品種,進行試驗、擴繁,實現海鮮菇標準化生產,進而達到年產300噸海鮮菇的生產能力。7、實施地點及規模實施地點:晉城市澤州縣規模:投資40萬元,引進海鮮菇新品種,改建原有菌絲培養室、出菇室500平方米,實現年產300噸海鮮菇產品,增加產值300萬元。8投資計劃與補助標準(1)支持環節新品種、新技術引進;新品種對比試驗;新技術培訓;改建菌絲培養室、出菇室;制定海鮮菇無公害標準化生產規程。(2)補助標準新品種引進補助1萬元;新技術引進補助2萬元;新品種試驗示范補助2萬元;新技術培訓補助3萬元;制定海鮮菇無公害標準化生產規程補助2萬元。(33、)總投資及主要支出內容(萬元)項目預計總投資40萬元。主要建設內容為投資2萬元引進海鮮菇品種;投資10萬元引進先進的海鮮菇標準化生產技術;海鮮菇新品種試驗對比需投資5萬元;員工及菇農技術培訓需投資8萬元;制定海鮮菇無公害標準化生產規程投資3萬元;改建菌絲培養室、出菇室投資12萬元。9項目效益評價(1)經濟效益項目完成后,每天可投料在1.5噸左右,按65%的轉化率計算,年可生產海鮮菇300噸,按近三年市場平均價每噸10000元計算,年可實現產值在300萬元,扣除生產成本及各項費用,年可實現利潤35萬元。(2)社會效益該項目的建設可輻射帶動周邊地區發展現代農業,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豐富市場供應,對于4、農村穩定,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具有重要意義。(3)生態效益通過項目的實施,可以大量地利用農作物下腳料進行海鮮菇栽培,促進農業有機廢物的合理有效利用,減少廢棄物對環境的污染。二、立項依據1、立項理由 (1)食用菌是“植物性營養食品的頂峰”食用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高維生素、低熱量的特點,含有豐富的無機鹽類和可食性纖維素,富含氨基酸、真菌多糖、微量元素等營養成分,對提高人體免疫力、防癌抗癌、抗衰老等具有明顯的食療價值。食用菌不但營養豐富,而且味道鮮美。它符合聯合國糧農組織倡導的二十一世紀天然、營養、健康的保健食品要求,因而倍受人們的青睞。食用菌在國際上被譽為21世紀的健康食品,“植物性營養食品的頂峰5、”,被國際營養學界所推崇,市場前景持續看好。 (2)食用菌生產符合國家和地區產業政策食用菌生產符合國家和地區產業政策,食用菌生產已成為我國農業中種植業、養殖業、菌物業三大產業之一,在農業總產值中,已成為僅次于糧、棉、油、果、菜的大宗農產品,許多地方甚至成為重要支柱產業,全國食用菌產值超過千萬元的縣達500多個,超億元的縣有100多個。 (3)食用菌標準化生產是食用菌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食用菌標準化生產與傳統生產方式相比最顯著的先進性在于:一是先進的環境設施和控制技術,實現了食用菌栽培的全天候作業,周年化生產,反季節供應,使傳統“靠天吃飯”的被動局面生產方式成為歷史。二是高效的機械裝備和作業技術的6、采用,十幾倍甚至數十倍地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實現最高的產出效益。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市場周年消費需求的不斷增強,標準化生產是食用菌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4)食用菌產業是惠農產業食用菌產業不僅具有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不與地爭肥、不與農爭時,占地少、用水少、投資小、見效快等特點,而且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大部分從業者是農民,能夠吸收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2、有利條件和可行性 (1)政策優勢晉城市澤州縣委、縣政府根據食用菌產業的發展狀況,在澤州縣“十二五”農業綜合發展規劃的基礎上,又特別制定了澤州縣“十二五”食用菌產業發展規劃。并把食用菌產業作為新農村建設中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項目,同時還對土地、金融、7、供電等相關部門的扶持措施做了具體規定,從多方面給予了優惠政策,為食用菌產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礎。 (2)資源優勢澤州縣傳統農業以種植業為主。糧食作物主要有冬小麥、谷子、玉米和大豆等,經濟作物有棉花、油料等。每年有大量的農作物下腳料產生,而這些農作下腳料又是栽培食用菌的主要原材料。因此,通過該項目的實施,可以大量地利用當地農作物下腳料。例如:玉米芯含有各種氮源、碳源和礦物質,是栽培食用菌較好的主要原材料,澤州縣每年約有數萬噸農作物下腳料產生,但利用率不到30%,如果將這些農作物下腳料合理利用,就可生產上千噸的食用菌產品,再利用食用菌的廢棄菌棒進行肉羊的養殖,每年可養殖肉羊萬只以上,可見資源8、利用的潛力非常巨大。 (3)科技優勢近年來,公司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和“多菌并舉”的方針,充分發揮獨特的地理氣候和多年從事食用菌生產積累的人才、技術、市場優勢,以白金針菇、杏鮑菇為主導產品,并陸續開發了靈芝、北蟲草等具有潛在消費市場的珍稀品種,為公司的可持續、多品種發展奠定了基礎。 (4)市場優勢澤州縣處在長治、太原與鄭州的中間地帶,交通十分便利,早晨采菇幾個小時后就可到達各大城市的批發市場,距離晉城市更近,半個小時就可到達。近年來公司通過積極的市場運作,目前已在晉城、長治、太原、鄭州、西安等大中城市建立起穩定的銷售網絡,實現了生產與銷售良性互動發展,產品與市場直接對接,解除了農民的后顧之憂。三9、項目方案設計1、項目目標用一年的時間引進海鮮菇新品種,進行試驗、擴繁,實現海鮮菇標準化生產,進而達到年產300噸海鮮菇的生產能力。2、項目實施地點及規模項目實施地點:晉城市澤州縣 項目實施規模:投資40萬元,引進海鮮菇新品種,改建原有菌絲培養室、出菇室500平方米,實現年產300噸海鮮菇產品,增加產值300萬元。3、技術措施公司聘請技術人員進行長年技術指導及品種研發,根據公司實際進行食用菌不同品種,不同季節及工廠化生產的管理,有較強的科技力量為依托,技術來源可靠、可得。 4、實施內容及資金使用計劃 (1)支持環節及資金補助標準該項目主要包括新品種、新技術引進;新品種對比試驗;新技術培訓;改建10、菌絲培養室、出菇室;制定海鮮菇無公害標準化生產規程。其中新品種引進補助1萬元;新技術引進補助2萬元;新品種試驗示范補助2萬元;新技術培訓補助3萬元;制定海鮮菇無公害標準化生產規程補助2萬元。 (2)實施內容及資金使用計劃:項目預計總投資40萬元。主要建設內容為投資2萬元引進海鮮菇品種;投資10萬元引進先進的海鮮菇標準化生產技術;海鮮菇新品種試驗對比需投資5萬元;員工及菇農技術培訓需投資8萬元;制定海鮮菇無公害標準化生產規程投資3萬元;改建菌絲培養室、出菇室投資12萬元。5、項目總投資及資金來源項目預計總投資40萬元。申請省級財政資金10萬元,企業自籌資金30萬元。四、組織及管理措施1、組織機構11、公司負責該項目的實施和管理,公司下設生產部、技術部、供銷部、財務部、辦公室。建設期由公司總經理兼任項目經理,在辦公室的協調下,會同技術部、供銷部、財務部負責項目的建設。2、管理措施 (1) 生產管理按照無公害食用菌標準要求,制定生產管理制度,操作規程,崗位責任等,做到有章可行、責利掛鉤、保證生產進度和產品質量。 (2) 銷售管理公司設立營銷中心,聘用專業營銷人員,銷售部門要制定年度銷售目標計劃,做好市場調查和市場細分,根據市場需求制定營銷系統策劃,包括產品結構、包裝、價格、服務等。公司將根據年度銷售目標測算確定營銷責利掛鉤比例,充分調動營銷人員的積極性。 (3)財務管理 對財政專項資金實行專人12、管理,專賬核算,??顚S?。合理安排調配資金,不超預算開支,不拖欠施工單位工程款,保證工程建設和生產經營的順利進行,加強財務監管,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保障資金安全。 (4)人員培訓 根據現有的技術力量和項目規模及管理需要,對員工除上崗前的培訓外,定期分批將各管理部門有關人員選送到有關大專院校、科研單位進修學習,提高各層次人員的科技素質,更好地為項目服務。此外,企業將經常聘請大專院校、科研部門等一些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家、教授、科技人員到企業指導生產和根據生產需要定期開展技術培訓,從而提高職工的科技水平。通過采取各種措施,使項目實施自始至終都能按最先進的技術水平進行生產,提高產品的質量和科技含量。 (13、5)勞動保護和安全 公司繼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根據不同的生產環節,制定必要的安全操作規程,確保安全生產。凡經錄用的員工均按規定簽訂勞動合同,按勞動法對企業員工進行安全保護,依法確保企業員工的利益和企業的利益不受侵害。五、項目效益評價1、經濟效益項目完成后,每天可投料在1.5噸左右,按65%的轉化率計算,年可生產海鮮菇300噸,按近三年市場平均價每噸10000元計算,年可實現產值在300萬元,扣除生產成本及各項費用,年可實現利潤35萬元。2、社會效益 發展食用菌標準化生產項目,可以開拓國內外市場,實現較高的經濟效益,還可以安置當地剩余勞動力的就業,該項目建成后可安排勞動就業崗位40余個。讓農民在增長科技知識,開闊眼見的同時,切實增加農民收入,并帶動周邊農戶在食用菌產業領域發展。其次發展食用菌標準化生產項目,可拉大產業鏈條,促進包裝、運輸等相關產業的發展。該項目的建設可輻射帶動周邊地區發展現代農業,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豐富市場供應,對于農村穩定,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具有重要意義。 3、生態效益 栽培食用菌的主要原料為農作物下腳料,項目的建設可減少農作物下腳料廢棄物對環境的污染,變廢為寶、化害為利,是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實現農業循環經濟的主要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