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b600型水穩拌和站建設方案(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4749
2023-12-19
6頁
36.50KB
1、水穩拌和站建設方案一、編制依據及原則1、方案編制依據(1)本標段合同文件; (2)XX至XX高速公路項目工程建設管理手冊;(3)山東省高速公路施工標準化管理指南第一冊工地建設;(4)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范(JTJ 0342000);(5)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6)建設工程施工現場消防安全技術規范;(7)本公司所擁有的機械設備、管理水平及多年積累的高速公路施工經驗;(8)本標段總體施工組織設計和總體施工進度計劃;(9)既征臨時用地的位置、面積、形狀等特點。2、編制原則(1)嚴格遵循山東省高速公路施工標準化管理指南的要求為原則。能夠正確指導水泥穩定料拌和站建設,確保建站符合要求。(2)2、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實事求是的確定建站規劃和場地布置,確保按標準、安全的完成場站建設任務。二、工程概況土建九標段起訖樁號為XX+XXXX+XX,全長XXkm,含XX區。全線級配碎石3.76萬m3;水泥穩定風化砂7.63萬m3;水泥穩定碎石14.66萬m3,建設水穩拌和站進行廠拌。三、拌和站選址、規劃及布局(一)選址:水穩拌和站擬建在主線XX線路右側80m處,位置緊鄰主線路基與主線相通,地勢開闊、交通便利、水電供應充足。(二)規劃及布局:(1)采用封閉式管理,場地四周設置彩鋼瓦圍墻,墻高2m,圍墻堅實、穩固、整齊美觀。入口設置大門和值班室。(2)水穩拌和站布局充分利用既有臨時征地的特點和現有設施3、情況,充分考慮施工生產情況,合理劃分拌和站作業區、材料計量區、材料庫、運輸車輛停放區、試驗區、集料堆放區及生活區,并設置洗車區、污水沉淀池和排水系統。(3)擬建水穩拌和站占地長185m,寬120m,共計22200m2,具體布置詳見附圖水穩站平面布置圖。四、計劃投入人員、機械設備、材料情況1、人員:普工10人,電工2人,機手10人,設備安裝技術人員4人,測量、施工技術員2人,材料、協調等方面管理人員3人,拌和場建設現場負責人1人。2、機械設備:拌和站場地平整及建設用,360挖掘機1臺,L50裝載機1臺,135KW推土機1臺, 20T壓路機1臺,50t吊車2臺,發電機1臺及其他小型設備。3、材料:4、拌和場建設所用碎石、片石、水泥、砂、石渣、隔離墻等建筑材料在當地采購,直接運到工地,采購、運輸便捷。五、拌和站建設實施計劃 拌和站從2013年10月15日開始建設,計劃至2013年11月10日完工。 (1)10月15日22日:對場地平整壓實,初步硬化、澆筑拌和設備基礎; (2)10月23日11月4日:拌和設備進場安裝,始安裝用電設施,搭建拌和站圍墻和儲料隔墻; (3)11月5日7日:拌和設備安裝完畢,鋪筑拌和區和儲料區場地;(4)11月8日10日:拌和站建設完畢,校核設備、驗收。六、拌和站建設施工及注意事項進場后對拌和場場地進行測量,整理測量數據,進行整個場地的初步規劃布置,具體施工方法及要求5、如下:1、場地平整及壓實、初步硬化清除地表植被,拆除場地范圍內的臨時建筑;采用推土機平整場地,場地清理平整完成后,進行全面碾壓,按照區域規劃進行場地初步硬化。2、拌和機作業區的設置 (1)根據工程量情況及進度計劃要求,在拌和站配置一臺山東濰坊貝特機械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WCB-600型強制式拌和機,設備具備自動計量功能,設自動計量補水器加水。拌和機產量約為500噸/小時。 (2)拌和機占地總長60米、寬20米,設立于拌和站東側。 (3)嚴格按照廠家提供的拌和機基礎圖進行拌和站鋼筋混凝土基礎施工,基礎入地深度不小于2m,基底位于強風化凝灰巖,按照圖紙綁扎鋼筋網后澆筑C25混凝土。基礎施工時在拌和機6、支腿與基礎各銜接點及支撐點位置安放預埋鐵,安裝設備時與設備銜接牢固。(4)拌和機配置5個集料倉、3個水泥儲料灌(單個最大容重100t),成品料斗容積8m3。集料倉搭設防雨棚,并設置隔板,隔板高度不少于100cm,確保不串料。 (5)水泥罐基礎施工:水泥罐基礎擬下挖2.0米,基底位于強風化巖層,基底堅實,承載力不低于250kPa。再立模、安裝上下兩層鋼筋網,澆筑C25混凝土。安裝水泥儲料罐,儲料罐直徑2.88m,倉筒高10m,支腿鄰邊間距2.05m,支腿高11m;單個罐自重6.0t。每個水泥罐基礎保證33米的尺寸,同時將所有水泥罐的基礎連成整體,厚度為1.5m,并預埋地腳螺栓和支撐鋼板。基礎頂面7、平整度正負誤差控制在2mm以內。基礎高于自然地面大于150mm,基礎周圍硬化,排水順暢,嚴禁基礎積水。承載力驗算如下: 水泥罐滿載時容重100t+自重6.0t,每條腿承受靜載265kN; 基礎自重為:3m3m1.5m26kN/m3=351kN; 強風化巖地基承載力為250Kpa,考慮1.2倍荷載系數 1.2(265kN4+351kN)=1693.2kN250kPa3m3m=2250kN,滿足要求。 (6)主機基礎施工: 按基礎圖尺寸立模、安裝上下兩層鋼筋網,澆筑C25混凝土,并預埋地腳螺栓。主機每個支腿基礎保證11米的尺寸,厚度1.0m。承載力驗算如下: 拌和機主機自重40t,拌和混合料時成品8、料斗容積8m3,混合料重量16t,每條支腿承載14t; 基礎自重為:1.0m1.0m1.0m26kN/m3=26kN; 強風化巖地基承載力為250Kpa,考慮1.2倍荷載系數,1.2(140kN+26kN)=199.2kN250kPa1m1m=250kN,滿足要求。(7)罐體及拌和機安裝:待基礎砼達到設計強度后方可組織拌合站安裝。罐體和拌和機采用50t吊車進行起吊安裝,安排吊裝經驗豐富的吊車操作手和指揮人員進行吊裝。吊車支腿穩固,起吊平穩,安裝位置準確,檢查罐體和拌和機豎直度,滿足要求后連接加固各部件。采用型鋼將各罐體連接成整體,罐體四個方向安裝攬風繩,灌頂設置避雷針,下部連接接地鐵。罐體統一9、噴涂顏色,醒目位置繪制項目名稱、施工單位簡稱。(8)拌和機安裝完成后,對拌和區域進行統一硬化,場地排水順暢,不積水。3、集料儲料區的設置 (1)拌和站南北走向按五檔規格材料分隔成5個儲料區,各個面積為50m30m=1500平方米,每區醒目位置設置材料標識牌,各區采用厚度不少于60cm的漿砌片石隔墻分隔,隔墻高度2.5m,確保不串料。碎石儲料區走向與拌和站粒料倉的排列平行一致,并預留足夠空間,方便裝載機上料。 (2)拌和站儲料區采用20cm厚度的灰土硬化。料場底標高高于外部地面,修筑成向外順坡不小于3%,并在料場口設排水溝,防止料場積水。 (3)針對0-5mm細集料采用防雨布進行覆蓋,防止0-510、mm細集料雨淋。 (4)拌和站可儲料在2.3萬方(4萬噸)左右。 4、工地試驗室、辦公區、生活區設置: 由于水穩拌和站靠近既有的項目部及工地試驗室,所以在其基礎上進行完善,在場區西北側建設彩鋼板房,設立臨時辦公區、試驗區及生活區,面積40m5m=200m2。生活區與其他區隔離。5、場區內交通設置 (1)拌和站出入門口設置于拌和站西側,出入門口寬度為6米。 (2)場區道路由西側出入門口由西向東至拌和機南側,向北到拌和機,向南至儲料區,場區道路總長度為100米,寬度為4.0米,場區重型車輛通行道路采用20cm厚度的灰土+20cm厚度的C20混凝土鋪筑。6、拌和站用水設置拌和站用水采用深井地下水,在11、拌和站北側新鉆一口深井抽出地下水作為拌和用水,水經檢驗合格可用于生產。7、拌和站用電設置拌和站用電向供電局申請安裝315kV變壓器,從就近高壓線桿上接入拌和站,在拌和站西南側設立配電箱,供應生產及生活用電。采用三相交流電,從變壓器出來的低壓用電線路全部埋于地下,設置三級漏電保護,在配電室、分配電箱和開關箱分別設置漏電保戶器,確保用電安全。同時配置1臺100kw發電機,確保停電狀態下能正常生產。8、其他布置(1)場區門口向內50米處辦公區、生活區前面設立30m5m=150m2的停車場,門口道路邊設立16米長度的60噸地磅和門口設置洗車區。(2)場外四周設置排水溝,尺寸50cm50cm,在拌和站西12、南側設置污水沉淀池,尺寸3m3m3m。場內排水按照中間高四周低的原則預設不小于1.5%的排水坡度,場內排水設施設置在于材料隔墻下側和場區道路旁,尺寸10cm20cm,雨水經場內排水設施后排入場外排水溝。(3)在門衛室門口和拌和站控制室外放置消防滅火設施,如滅火器、滅火沙、鐵桶、消防斧、鐵鍬等;在場區西南側設置消防水池。(4)場內標識、標牌統一制作,設置明確,清晰醒目。在拌和主樓操控室和機械駕駛室內,帖掛操作規程;在拌和場相應位置設置安全警示標志、并懸掛安全、生產標語。(5)作業平臺、儲料倉、集料倉、水泥罐等涉及人身安全的部位設置安全防護設置。傳動系統裸露的部位設置防護裝置和安全檢修保護裝置。七13、安全防護和保障措施 (1)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明確安全目標,成立安全管理組織。并配備專職安全檢查人員,堅持安全交底、持證上崗制度,組織經常性的安全檢查,創建安全標準工地建設,最終實現安全目標。(2)所有特種作業人員和機械操作人員持證上崗。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術和安全交底,做好崗前安全培訓和技術交底工作,并進行安全培訓教育。 (3)做好安裝及設計圖紙會審、設計交底和技術交底。嚴格按照安裝圖紙進行安裝。 (4)施工過程中要堅持自檢,互檢和專業檢查相結合的互檢制度,發現問題及時解決。(5)施工過程中,必須明確施工人員分工和職責,在整個吊裝過程中,要切實聽從命令,服從指揮,不得擅自離開工作14、崗位。在吊裝作業中,應有統一的指揮信號,各操作崗位應協調動作,起重工要持證上崗。站內運行車輛和機械運行速度不超過15km/h。 (6)登高作業要佩帶安全帶,并系掛在安全可靠的物體上。(7)拌和站現場嚴禁非工作人員進入,嚴禁酒后上崗。一切工作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佩帶安全帽。操控室內懸掛攪拌機安全操作規程。(8)現場臨時用電符合“三級配電兩級保護”,達到“一機、一閘、一漏、一箱”要求。電箱設置、線路敷設、接零保護、接地裝置、電氣連接、漏電保護等配電裝置符合規范要求。(9)生活及照明用電與生產用電嚴格區分,分開安裝,嚴禁混用。用電線路由有電工證的專業人員進行布線。沿場地周邊布線,采用架空、過路保護等15、措施,保證施工和用電安全。嚴禁非專業人員對用電線路進行改造、移位、拆接等工作。(10)電工定期檢查各用電線路的漏電保護器、接地裝置、保護裝置是否處于完好狀態、各用電線路是否異常,接頭是否松動,檢查確定電機、線路及配電柜中的各開關及保護裝置是否有故障,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消除安全隱患,不得拖延。操作員及其他人員發現電路故障時,切斷電源,等待電工處理。(11)施工現場及臨時設施內按規定布置防火設施,配置消防滅火工具,滅火器、消防砂、鐵桶和鐵鍬手錘等,并落實相關責任人管理。八、文明施工和及環境保護措施1、文明施工措施按山東高速公路標準化建設指南的相關要求進行文明施工,保護周圍生態環境。將采取以下文明施16、工措施:(1)施工現場場地圍墻封閉蔽,場內設備、機具、材料、倉庫、辦公室、生活區、消防設施等,根據施工總體布置,合理布局,井然有序,材料分類堆放規整,車輛停放整齊。(2)在拌和站入口醒目位置設置施工標示牌、施工平面布置圖等,標牌大小1.82.5m、鋼管支架、電腦噴涂打印粘貼在鍍鋅鐵皮面板上。材料堆放區懸掛材料標識牌、拌和機操控室懸掛配合比牌、安全操作規程牌,并在場內布置必要的橫幅、彩旗、口號、圖板及宣傳欄,標識標牌制作統一,安放懸掛位置醒目。 (3)施工現場內道路平整暢通,排水系統功能良好,有人員經過的溝 、井、坑均加蓋設防和設置安全防護標志或回填整平。(4)所有施工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掛牌上崗17、。(5)嚴格按技術規范、安全生產規程要求施工,堅決杜絕違章施工、野蠻施工的事故發生。(6)泥土、砂石、施工廢料等嚴禁亂扔亂倒。2、環境保護措施將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生產建設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廢渣、粉塵、噪聲等對環境產生的污染和危害。(1)噪音控制:不在夜間安排噪聲很大的機械施工,避免一切非施工的噪聲。定期檢修攪拌機各部件,保持機械良好作業;減少場內行駛車輛通行次數,禁止車輛隨意鳴笛。施工過程中盡量避免夜間施工,較少噪音對周圍的影響。(2)防塵措施:場區內定期灑水控制揚塵,對揚塵源進行覆蓋遮擋;運輸車所經路線路面,安排專人進行清掃,廢碴統一裝車運到拌和站棄渣坑處理。使拌和站無大面積揚塵,地面無嚴重18、積灰,車輛行走無明顯揚塵;水泥罐進料時,保證灌頂密封性能良好,預留通氣孔設有降塵措施,當粉塵較大時,暫停上料,待處理完成后方可繼續。 (3)廢物處理:將施工及生活中所生產的廢物集中堆置并及時處理;設專人定期進行拌和站的清理和打掃,保持拌和站內衛生。每次拌和站作業完成后,及時沖洗機具,清理現場,做到場地整潔。沉淀池、運輸車內廢渣處理,集中棄往棄渣坑,棄渣場建在拌和站內,完工后統一對棄渣場處理進行復耕或綠化。 (4)污水處理:對施工和生活中產生的污水和廢水經沉淀池三級沉淀后方可排放,不致對當地水源和環境造成明顯污染;若生產污水可利用將循環利用,節約水源。 (5)防火措施:加強工地現場防火意識教育,現場配備足夠數量的防火設備,杜絕火患。(6)施工材料采用覆蓋運輸,以防撒漏,污染公路沿線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