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縣基層農技推廣服務體系補助項目實施方案種植業(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4812
2023-12-19
14頁
91.50KB
1、xx縣2012年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補助項目實施方案(種植業)單 位 全 稱:xx縣農業局通 訊 地 址:xx縣城關鎮xx路xx號郵 政 編 碼:xxxxxx負責人姓名:xxx聯系人姓名:xxx聯系電話:xxxxxxx(辦公室)xxxxxxxxxxx(手機)電子信箱:xxxxxx省農業廳制農業縣基本情況表農業縣名 稱xx省xx市xx縣全縣總人口數(萬人)71.76鄉鎮數(個)20行政村數(個)558其中農業人口數(萬人)59.97耕地面積(萬畝)72.42其中糧食作物面積(萬畝)125.12201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元)74512011年農業總產值(萬元)4832532011年糧食總產量2、(萬斤)94762.6擬遴選的主導產業情況示范主導產業內容培育科技示范戶數技術指導員數種植情況(萬畝)主導產業產值(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1水稻45040109.53112263.8423.232油菜501026.438754.211.81實施方案一、xx縣基本情況:(一)自然地理條件xx縣位于xx省北部、xx市境中部,洞庭湖畔。縣域國土總面積為2716.12平方公里,約407.43萬畝。按土地利用現狀分,耕地72.42萬畝(其中:水田61.93萬畝,旱地10.49萬畝),園地3.50萬畝,林地130.84萬畝,牧草地0.12萬畝,其它農用地27.25萬畝,城鎮及工礦用地16.14萬畝,3、交通用地0.89萬畝,水利設施用地10.13萬畝,未開發利用土地8.99萬畝,其它土地146.44萬畝。xx縣氣候處于亞熱帶季風地區,年平均氣溫17, 10的活動積溫5335,日照時數1813.8小時,無霜期272天,年降水量1338毫米,年蒸發量1424毫米,在4-6月降水量較為集中,氣溫日差較小,在夏秋則降水量偏小,干旱較明顯,屬典型的南方雙季稻區。(二)社會經濟情況xx縣有20個鄉鎮,6個農、林、漁、茶場,耕地72.42萬畝,其中水田61.93萬畝,旱地10.49萬畝。全縣558個村民委員會,601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71.76 萬人,農業人口59.97萬人,農業人口平均占有耕地1.214、畝,農村勞動力49.50萬人,其中婦女23.66萬人。2011年糧食生產總值21.83億元,占農業總產值48.33億元的45.18%,全縣國內生產總值135.63億元,2011年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7451元,比上年增加981元,增長15.16%。縣域經濟以農業為主,而農業又以種植業和畜牧業為主。(三)農業主導產業發展情況:xx縣種植業主要有水稻、油菜等。常年水稻種植面積109萬畝以上,其中雙季稻占98%以上,總產43萬多噸,糧食商品量26萬噸以上,商品率61.5%。全縣水稻年產值達112263.84萬元,占占全縣農業生產總值483253萬元的23.23%。2004年至今我縣先后四次評為全國和全5、省的“糧食生產先進縣”。 2011年xx縣油菜種植面積26.4318萬畝,年產菜籽2.43萬噸,產值達到8754.21萬元,占全縣農業生產總值483253萬元的1.81%。(四)基層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情況:根據上級文件精神和省農業廳要求,我縣20個鄉鎮4-5月順利完成了鄉鎮機構改革,xx縣各鄉鎮分別建立了一支機構健全、編制合理、人員精干、經費穩定有保障的農技推廣隊伍,在合并原鄉鎮農技站、畜牧站、農機站基礎上各鄉鎮分別成立了鄉鎮農技推廣服務中心,并被核定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編制,人、才、物由各鄉鎮管理,培訓及業務指導由縣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改革后,全縣公益性農技人員編制276人,其工資、績效工6、資、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全部列入財政預算,今年全縣鄉鎮農技推廣服務中心預算經費為828萬元。同時,進一步創新了運行機制,明確了崗位職責,規范了管理制度,創新了考評機制,轉變了農技推廣的方式方法,提高了農業技術的普及率和到位率。改革后的鄉鎮農技推廣服務中心主要負責農業、農機、畜禽水產品新技術、新品種、新成果和新器械的引進、試驗、示范和推廣;農作物病蟲害、動物疫病的防治;農業生態環境監測;動植物檢驗檢疫;農業、畜牧水產資源管理和保護;協助農機質量監管工作;負責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監督等工作。(五)建設單位xx縣農業局基本情況1、單位名稱、性質單位名稱:xx縣農業局單位性質: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法人代表:7、xxx2、 人員及其構成xx縣農業局現有人員126人,其中:高級農藝師6人,農藝師65人,技術員38人,同時聘請農科院校專家、教授5人長期來縣作技術指導。同時,技術業務建有糧油站、植保站、土肥站、經作站、科教站、綠色食品辦公室、黃沙街茶葉示范場、原種場、種子技術推廣服務站等二級機構。 3 、現有基礎設施和技術條件情況xx縣農業局占地面積40000m2,其辦公綜合大樓建于1988年,占地面積1080m2。全局總建筑面積9700 m2,其中:辦公管理用房2980 m2,生產用房2350 m2,實驗室330 m2,臨街門面39間共1230 m2,共計固定資產價值達319.43萬元。4、 資產與財務狀8、況xx縣農業局經費來源為全額拔款。2010年、2011年度財務狀況如下:2010年年總收入為650萬元,其中:財政補助收入301萬元,上級補助收入299萬元,其它收入50萬元;年總支出為650萬元,其中撥出經費34.00萬元,專款支出121萬元,事業支出495萬元。2010年底資產總值為770.78萬元,固定資產總值為307.83萬元、凈資產總值為313.43萬元。2011年年總收入為686.4萬元,其中:財政補助收入334萬元,上級補助收入280萬元,其它收入72.4萬元;年總支出為686.4萬元,其中專款支出105.3萬元,事業支出541.7萬元,其它支出39.4萬元。2011年底資產總值9、為890.72萬元,固定資產總值為319.43萬元、凈資產總值為324.30萬元。xx縣農業局資金年收支基本平衡。二、年度目標:以建立健全運行高效、服務到位、支撐有力、農民滿意的基層農技推廣體機構,全面提升基層農技推廣體系的公共服務能力,真正發揮好在農業技術推廣中的主導作用為宗旨,2012年xx縣基層農機推廣補助項目實施計劃達到如下目標:1、縣、鄉鎮分別建立一支優質稻高產栽培技術指導員隊伍,合計人員數50人;建設水稻種植示范基地3個260畝、油菜種植示范基地1個200畝;培育種植業科技示范戶500 戶(水稻450戶,油菜50戶),輻射帶動農戶10000戶;完成農技人員、科技示范戶知識更新培訓110、567人次(其中省級培訓600人/日,縣級培訓687人/日,現場實訓280人次)。 2、以水稻、油菜為主導產業,引進示范水稻、油菜新品種10-20個,每個品種試驗示范面積10-50畝不等,要求項目鄉鎮所有農戶應用先進實用技術入戶率達到95%以上,科技示范戶應用先進實用技術入戶率達到100%。3、通過項目的實施,項目區耕地質量普遍提高一個等級,良種推廣應用率提高15%以上,農業科技新成果和新技術的入戶率提高20%。項目區以稻谷單產平均提高10%計算(全縣項目實施前平均單產394.2公斤/畝),即每畝單產增產39.42公斤,以每公斤優質稻2.8元計,每畝可增收110.38元。項目區由于推廣了優質品11、種,實行無公害栽培,產品質量提高一個檔次,稻谷價格提高5-10%,即每公斤平均提價0.10元,項目區通過提高產品品質每畝按產量433.6公斤計算,增收可達43.36元。即通過項目的實施項目鄉鎮每畝水稻可增收153.74元。同樣,通過新技術的使用和推廣油菜平均畝產比全縣平均單產增長18.4公斤,折算項目實施后每畝油菜為農民增收約66.24元。三、實施內容;(一)基層農技推廣體制機制改革與建設情況xx縣2012年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已經圓滿完成,在此基礎上我縣還采取了如下進一步深化體系改革的措施。1堅持改革創新,著力增強農業技術推廣活力。在機構設置上,明確行政執法、社會公益及一般推廣機構的性質,合12、理設置機構。遵循“保住一頭、放活一片”的原則,對公共性、法律法規授權、委托執法和行政管理機構,由財政全額供養;對中介性機構采取“養一段、扶一程”,逐步走上半自給道路;對經營性機構應大力扶持,實行企業化管理。要大膽放權、放手,采取優惠政策鼓勵企業、社團、大戶參與農技推廣。如近年來涌現的龍頭企業、養殖協會、農民合作社、無籽西瓜、軟盤育苗、育秧工廠等,在農技推廣中大有作用,值得認真總結推廣。2、認真履行職責,著力提高農業技術到位率。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大力示范、推廣糧食作物優良新品種和生產關鍵技術,建立健全農業災害防控體系,切實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打牢糧食生產基礎。大力示范、推廣節地、節水、節肥、13、節藥、節種、節能和資源綜合循環利用等技術,提高灌溉水、肥料、農藥、種子等農業投入品利用效率,實現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大力推進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的實施和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示范基地與農業標準化示范鄉鎮創建活動的開展,積極參與各類農業標準的制定和組織實施,著力推廣無公害農產品標準化生產技術,為產前、產中、產后提供全程技術指導與服務。3、加強自身建設,著力提高農業技術推廣能力。創新農技推廣管理機制,對社會公益性推廣機構要按專業崗位定編,并確保專業人員比例不少于80,建立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按專業崗位擇優聘用, 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轉變,對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定實行評聘分開,不搞終身制。進一14、步完善以“包村聯戶”為主要形式的工作機制和“專家+農業技術人員+科技示范戶+輻射帶動戶”的技術服務模式,建立健全全縣、鄉鎮、村農業科技實驗示范網絡。加強技術培訓,對專業人員及科技示范戶、種植大戶進行定期培訓,實行再教育,著力提高農業勞動者素質,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實現農村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二)主導產業、主導品種及主推技術1、主導產業xx縣主導產業為水稻、油菜產業。2、主導品種示范和推廣水稻品種:湘早秈45號、株兩優611、株兩優211、株兩優30、岳優9113、岳優360、岳優9264、豐源優299、湘晚秈17號等。示范和推廣油菜主導品種:湘雜油6號、湘雜油188、湘雜油631等。3、主推技15、術按照良種法良配套的技術要求,針對xx縣主導產業水稻、油菜的主推品種抓好主推技術的推廣應用。水稻:優質水稻良種推廣、集中育秧技術、水稻培育壯秧(壯秧劑使用技術)、土壤地力提升(腐桿劑使用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病蟲害專業防治技術等。油菜:推廣“雙低”油菜良種,推廣免耕直播、 “一促四防”技術、專用配方肥、免耕移栽、施用硼肥、病蟲害專業防治技術等技術;4、技術推廣規模水稻:2012年主導品種推廣種植面積98萬畝以上,主推技術的推廣應用面積達到85萬畝以上, 推廣應用率達到85%以上。其中水稻科技示范戶的技術入戶率要求達到100%。油菜:2012年主導品種推廣種植面積24萬畝,主推技術的推廣應用16、面積達到19萬畝以上, 推廣應用率達到80%以上, 其中油菜科技示范戶的技術入戶率要求達到100%。(三)專業技術指導員隊伍建設專業技術指導員隊伍根據我縣實際確定分兩級設置為縣級專業技術指導小組和鄉鎮級專業技術指導小組(合計50人)。指導小組成員由各鄉鎮農技推廣服務中心推薦報xx縣基層農技推廣補助項目領導小組審核確定。1、縣級技術指導員縣級專業技術指導小組組長為縣農業局分管農技推廣工作的副局長xxx同志擔任,縣級專業技術指導員共22名。縣級專業技術指導員均為具有農藝師以上職稱或是業務股站的股站長或直接從事項目管理的人員。2、鄉鎮級技術指導員鄉鎮級專業技術指導員合計28人。鄉鎮級專業技術指導員均17、為具有較高的農村政策理論水平和農業技術水平、熟悉農業技術推廣方式方法,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較強的工作責任心、身體健康,能完成所承擔的技術指導任務的專業技術人員。(四)科技示范戶建設1、科技示范戶的遴選條件及方式遴選條件:有一定文化程度、種植水平較高、樂于傳授農業技術知識的農戶,積極參加科技培訓,帶頭使用新技術、新機具,提供必要的示范條件,配合技術指導員做好技術推廣和示范工作;熱情幫助周邊農戶,積極傳授科技致富經驗,能帶動20個左右農戶;按要求填寫科技示范戶手冊,及時提供生產和技術指導服務的有關信息。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選擇農民技術員、各類科技推廣項目示范戶、種植大戶、綠色證書和跨世紀青年農民科技18、培訓證書獲得者。遴選程序:遴選示范戶要在農戶自愿申報基礎上,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經過相應的民主程序確定。由村、鄉鎮經縣農業局報項目實施辦公室批準后在本村范圍內公示。2、全縣科技示范戶基本情況根據xx縣主導產業水稻、油菜的布局情況,在全縣范圍遴選科技示范戶共計500戶,其中水稻科技示范戶450戶,油菜科技示范戶50戶。通過項目的實施,示范戶的主導產業效益每年平均能提高15%以上,每個示范戶最少輻射帶動周邊20戶農戶推廣和使用新品種、新技術。(五)種植示范基地建設試驗示范基地建設按照省農業廳要求,圍繞我縣優勢產業發展需要,以鄉鎮農技推廣中心為依托,擇優選擇種植大戶、涉農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19、織等,遵循“規模不大、相對穩定”的原則建設。水稻種植示范基地位于xx鎮、xx鎮、xx鄉,推廣種植湘早秈45號、株兩優611、株兩優211、株兩優30、岳優9113、岳優360、岳優9264、豐源優299、湘晚秈17號等品種面積260畝。主要內容為:優質稻高產創建示范、早晚稻品種比較試驗示范、施用測土配方肥試驗示范、病蟲害專業化防治(全程用藥方案)試驗示范等。油菜種植示范基地位于鹿角鎮,推廣種植湘雜油6號、湘雜油188、湘雜油631等品種面積200畝。主要實施內容為:油菜新品種高產栽培試驗示范基地、施用測土配方肥比較試驗示范、病蟲害專業化防治試驗示范等。詳見xx縣農業科技試驗示范基地情況表。xx20、縣農業科技試驗示范基地情況表基地名稱建設地點規模面積實施內容承辦單位和負責人技術協作單位xx縣xx鎮雙季稻示范基地xx縣xx鎮*村畝高產創建示范xx鎮農技推廣服務中心xxxxx縣農業局糧油股xx縣xx鎮*村畝病蟲害專業化防治技術xx鎮農技推廣服務中心xxxxx縣植保植檢站xx縣xx鎮*村畝測土配方肥使用、腐桿劑使用技術xx鎮農技推廣服務中心xxxxx縣土肥站xx縣xx鎮優質稻示范基地xx縣xx鎮 村畝高產創建示范xx鎮農技推廣服務中心xxxxx縣農業局糧油股xx縣xx鎮 村畝測土配方肥使用、腐桿劑使用技術xx鎮農技推廣服務中心xxxxx縣土肥站xx縣xx鄉優質稻示范基地xx縣xx鄉 村畝品種展21、示xx鄉農技推廣服務中心xxxxx縣農業局糧油股xx縣xx鄉 村畝高產創建示范xx鄉農技推廣服務中心xxxxx縣農業局糧油股合 計260畝xx縣xx鎮油菜高產示范基地xx縣xx鎮 村200畝油菜新品種品比試驗和硼肥不同施用量對比試驗xx鎮農技推廣服務中心xxxxx縣農業局糧油股合計200畝四、進度安排項目實施時間為2012年7月1日-12月31日。2012年7-8月完成實施方案的編制2012年9月開始項目基地及示范戶建設,技術指導員、農技員進村入戶對農戶進行現場實訓。2012年10月進行項目中期檢查。2012年11月-12月完成農技人員、科技示范戶業務培訓,項目竣工驗收。五、主要參與單位、人員22、情況與任務分工;xx縣基層農技推廣補助項目的實施主要參與單位為:xx縣財政局、xx縣農業技術推廣站、xx縣農業局科教股、xx縣農業局糧油股、xx縣土壤肥料工作站、xx縣植保植檢站、xx縣農業局計財股及各項目鄉鎮農技推廣中心全體技術推廣人員等。項目由xx縣農業技術推廣站牽頭并負責實施,縣農業局各業務股室負責相關技術標準的制定及專業技術的指導和技術培訓,參與項目建設內容、實施方案,中期檢查方案的制訂及項目的竣工驗收等項目實施全過程。計財股在xx縣財政局監管下負責項目資金管理、計劃下達、農業生產資料的采購、中期檢查、竣工驗收結算和決算等工作,設立專帳,實行專款專用的財務制度。六、經費使用安排和配套經23、費中央財政經費50萬元。具體分配如下:(一)農業技術推廣服務補助農業技術推廣服務補助合計20萬元,占總金額的40%。1、農技人員入戶補助農技人員入戶補助合計12.5萬元,占總金額的25%。農技人員入戶主要用于交通費摩托車補助每人每天50元,通訊補助每人每天3元,誤餐補助每人每天30元,合計每人每天入戶補助83元,全縣農技人員下鄉入戶合計1506人/日,合計補助12.50萬元。2、聘請專家補助聘請專家補助合計2.50萬元,占總金額的5%。聘請專家的差旅費用每人每天100元,交通費用每人每天100元,勞務費每人次300元,每次專家講課及現場指導2天,合計聘請專家每人次費用為1000元,項目實施所需24、聘請專家25人次,合計補助約2.50萬元。3、績效獎勵績效獎勵補助合計2.5萬元,占總金額的5%。為檢查項目實施進度及完成情況,項目領導小組及技術指導小組會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進行考核,根據年中及年度考核情況,對年度推廣任務完成好的單位(各鄉鎮農機推廣中心)及個人(技術指導員、鄉鎮推廣中心農技推廣人員、科技示范戶)給予獎勵。優秀單位獎勵2000-5000元,優秀個人獎勵300-500元。項目共設置集體獎勵三個,依次獎勵5000、3000、2000元,設單項獎勵50名(其中優秀農技員設10名,優秀科技示范戶設40名),每名獎勵300元。合計績效考核補助2.50萬元。4、項目管理費項目管理費補助合計225、.5萬元,占總金額的5%。主要用于農技推廣資料印刷以及建立競爭上崗、責任推廣、績效考評、知識更新培訓、明白紙發放等資料印刷費用。(二)農業科技示范補助農業科技示范補助合計20萬元,占總金額的40%。1、示范基地建設示范基地建設補助合計10萬元,占總金額的20%。項目建設水稻、油菜4個示范基地,水稻種植基地面積260畝,油菜種植基地面積200畝,合計面積460畝。水稻基地物化補助明細:化肥70元/畝,種子57.3元/畝,農藥70元/畝,排管泵1個4500元折合每畝17.3元,機動噴霧器4臺14400元折合每畝55.4元,合計每畝投入270元,水稻基地共計投入7.02萬元。油菜基地物化補助明細:化26、肥60元/畝,種子10元/畝,農藥43元/畝,機動噴霧器2臺7200元折合每畝36元,合計每畝投入149元,油菜基地共計投入2.98萬元。2、示范戶物化補助示范戶物化技術補助合計7.50萬元,占總金額的15%。根據科技示范戶的遴選條件,全縣共遴選科技示范戶500戶,種植面積20-500畝不等,示范戶物化技術補助主要用于新品種、新技術推廣種植種子、種苗、農藥、肥料等補助,平均每戶150元。3、采用現代化手段開展推廣服務補貼采用現代化手段開展服務補貼補助合計2.50萬元,占總金額的5%。利用科技網絡書屋、3G技術等現代化手段對農戶開展技術服務,提供包括網頁瀏覽(農技知識查閱)、電話會議(農業技術咨27、詢)、電子商務(發布產品供求信息 )等多種信息服務。即建立一套可以讓農民與技術員、專家可以相互、快速交流的一套信息系統、一個可以把我縣農業農民推向市場的信息平臺。(三)農業技術人員能力建設補助農技人員知識更新培訓補助合計10萬元,占總金額的20%。1、省級培訓:xx縣20個鄉鎮農技推廣中心負責種植業技術的中心主任或副主任(每鄉鎮1名),由省農業廳組織集中培訓30天,按每人每天培訓補貼100元計算, 600人/日合計補貼6.0萬元。2、縣級培訓:xx縣20個鄉鎮農技推廣中心其中分擔農技推廣工作人員129名,選擇部分科技示范戶100名,由xx縣基層農技推廣補助項目專家組分片組織集中培訓3期,按每人28、每天培訓補貼50元計算,687人/日合計補貼3.44萬元。3、現場實訓:針對水稻、油菜種植基地種植農戶及部分村農戶進行現場實訓,計劃現場實訓農戶280人次,按每人次20元計算,合計補助0.56萬元。七、具體工作措施。為了確保項目如質如量地完成,我們采取了如下一系列的措施。1、加強組織領導及時向縣委和縣政府匯報,積極爭取縣委和政府的重視。2012年 月 日縣政府成立了以縣長為組長,副縣長為副組長,縣政府辦副主任、縣農業局局長、縣財政局局長、縣畜牧水產局局長、縣農機局局長為成員的xx縣基層農技推廣補助項目領導小組(x縣政辦函2012 號),由項目領導小組負責協調農業、畜牧、農機、鄉鎮等有關單位和部29、門的關系,對項目的實施進行決策、指導和協調,督促各鄉鎮完成全年工作任務,各鄉鎮行政一把手作為本項目在各鄉鎮實施的第一責任人,實行行政問責制。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縣農業局局長xxx華同志任辦公室主任,任負責項目全面工作。項目領導小組同時成立了以縣農業局總農藝師xxx為組長的xx縣基層農技推廣補助項目專家組,2、明確責任分工項目參與成員分工明確,技術、資料、培訓、財務等各項工作都有專人負責,各司其職。推廣站具體負責全縣項目的組織和實施。專家組會同財政部門負責實施方案的制定、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的篩選、技術明白紙編制及技術指導員的培訓等工作。科教股在項目專家組的指導下負責農技推廣業務培訓方面的技術及30、資料到位及對農技人員、科技示范戶及農戶業務知識培訓等工作。其他各業務股室如糧油站、土肥站、植保站等協助辦公室工作。嚴格按項目要求建立崗位責任制,按照實施方案,層層、逐個落實崗位責任,明確每個技術指導員、農技人員的工作內容、服務對象,量化任務指標和任務要求。同時實行工作任務、經費補助公開制,全面推行工作日志公示和考勤制度,把每個技術指導員的下鄉記錄和技術服務情況及經費補助標準等張貼公示,接受社會監督。3、強化績效考核建立健全項目專家組、鄉鎮政府和農民群眾三方考評機制,實行目標考核管理,對于推廣完成好的單位及個人給予適當的獎勵,對項目進展緩慢、實施不達標的責任人給予批評和處罰。對未能較好發揮示范作31、用的科技示范戶、技術指導員和試驗示范基地要及時淘汰更新。4、規范財務管理嚴格按照省農業廳、財政廳下達的計劃,認真組織實施,落實各項任務。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財政政策和財務規章制度,細化支出范圍,明確補助資金使用用途。及時公開項目財務各項支出,自覺接受監督。xx縣基層農技推廣補助項目資金在縣項目領導小組的監控下,資金由縣財政局監管,嚴格按照項目資金管理辦法設立專賬,一支筆把關,實行專人、專帳、專項管理,采用項目報帳制,有效保證專款專用。杜絕滯留、擠占、截留和挪用項目資金現象。5、加大項目實施宣傳力度充分發揮行政、媒體體系的宣傳作用,從行政機制、新聞媒體、基層農技推廣體系的網絡多個層面進行項目運行宣傳,加快農業技術的推廣應用,促進項目目標的全面實現。項目專家組組織技術力量,對全縣科技示范戶進行一次進村入戶面對面的走訪活動,同時以主導品種、主推技術為主,下鄉進村入戶進行培訓和技術服務,培訓重點對象是科技示范戶、輻射帶動戶、村組負責人。加大宣傳并讓更多的農戶了解農業科技是農業第一生產力,形成愛科技、懂科技、學科技的良好氛圍。縣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意見縣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人(簽字): (蓋章) 年 月 日縣人民政府意見縣人民政府負責人(簽字): (蓋章)年 月 日省級農業主管部門意見 負責人(簽字): (蓋章)年 月 日省級財政主管部門意見 負責人(簽字): (蓋章)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