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區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5012
2023-12-19
11頁
29.50KB
1、朝陽區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北京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決策部署,大力推動我區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和融合應用發展,培育經濟發展新業態、新模式,促進我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特制定本行動方案。一、總體思路(一)指導思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落實國家重大戰略部署和重大改革任務,按照北京市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加強統籌協調,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融合創新發展,為朝陽區經濟高質2、量發展和社會治理能力提升提供有力支撐。(二)基本原則政府引導、市場主導。堅持政府引導和市場主導相統一,充分發揮社會投資主體作用,激發市場活力,推動形成多元化參與的政企協同機制。統籌規劃、系統推進。統籌存量與增量、傳統與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強化跨部門、跨行業的統籌銜接,根據朝陽區特點和行業需求,做到科學規劃,精準施策,穩步推進,系統提升。夯實基礎、厚植生態。以構建未來產業發展生態體系為出發點,夯實基礎設施,兼顧傳統產業轉型與新產業、新業態培育,構建具有朝陽特色的全產業鏈生態系統。需求牽引、創新融合。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聚焦產業發展實際需求,加快推動傳統產業與新業態融合發展,不斷拓展智慧應用場3、景,促進產業鏈與行業應用協同發展。(三)總體目標力爭到2022年,基本建成網絡基礎完備、數據智能融合、產業生態優越、平臺創新活躍、智慧應用豐富、安全可信可控,具有國際一流水平和朝陽特色的新型基礎設施體系。推動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工業互聯網、區塊鏈等領域前沿創新技術的科技成果落地與產業深度融合應用,推動傳統行業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改造,精細化建設“城市大腦”智慧平臺,讓新型基礎設施充分賦能數字朝陽、科技朝陽的建設,全面提升朝陽區經濟發展質量、催生科技創新活力、提高公共服務水平、提升社會治理能力。二、重點任務(一)建設扎實穩固的新型網絡基礎設施5G網絡。協同推進社會公共設施資源向5G網絡建4、設開放,以原站改造和新建補點相結合的方式,持續增加5G網絡建設投資,至2022年新建5G基站3000個以上,累計投資5億元,5G基礎網絡建設累積投資20億元,實現五環內5G信號連續覆蓋,五環外重點地區和場景精準覆蓋。5G基站建設從擴大覆蓋廣度向增強覆蓋深度轉型,實現長安街延長線、CBD核心區、奧林匹克公園等重點區域、典型應用場景專項覆蓋,構建網絡信號優、覆蓋區域廣、應用落地快的高品質5G網絡。加大力度把機場高速、長安街沿線、國貿區域、朝陽公園區域建成5G商用落地核心區。加快5G前沿技術與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在朝陽區的融合發展,推動5G技術應用創新,加緊完成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5G創5、新應用軟件產品、綜合服務和技術融合解決方案。(責任單位:區科信局、區城管委、區規自分局、商務中心區管委會、奧林匹克公園管委會、中關村朝陽園管委會)工業互聯網。依托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加快推進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建設,實現對重點區域、重點行業的數據采集、匯聚和應用,加強數據開放和共享的頂層設計,提升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和數據資源管理能力。以中關村朝陽園為重點區域,積極創建國家級工業互聯網示范基地,培育工業互聯網領域企業和項目,吸引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及其他龍頭企業落地,建設面向區域、行業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與應用體系,建立覆蓋智能制造各個關鍵環節的工業云、工業大數據平臺,構建服務全國的工業互聯網產6、業生態。加快推動建設國家級工業大數據交易平臺,打造國際領先的工業大數據交易中心,建設工業互聯網創新孵化基地,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業領軍企業,建設工業互聯網創新公共平臺和聯合實驗室,聯合駐區科研院所、企業共同申請和承擔工業互聯網核心及前沿領域國家級重大科研項目,為我區工業互聯網產業創新發展提供支撐。(責任單位:中關村朝陽園管委會、區科信局)(二)建設先進引領的數據智能基礎設施人工智能基礎設施。打造人工智能算力基礎平臺,以高性能計算集群為基礎,融合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為區內政府部門和創新主體提供人工智能公共協同服務。積極推進人工智能超高速計算中心建設,構筑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算力7、底座。搭建人工智能產業協同創新平臺,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的產業化與集成應用,加速人工智能技術與工業互聯網、物聯網、5G等領域前沿技術的深度融合與聯合創新。推進人工智能關鍵技術研發部署,加強在智能安防、金融業、醫學診斷、智能駕駛、工業機器人、城市大腦等應用場景的引領布局。(責任單位:區科信局、中關村朝陽園管委會、區發改委、區金融辦、區衛生健康委)大數據平臺。落實大數據行動計劃,構建集中規范、共享共用的全平臺統一政務信息資源庫,實現統一分類、統一元數據、統一數據格式、統一調用、統一監管的數據信息資源格局。整合現有網絡、計算、存儲等信息基礎設施底層資源,搭建區級政務云平臺,形成包括云應用、云存儲、8、云安全三大方面的云服務能力,實現各類應用的綠色低碳、安全可靠的統一部署和使用,構建互聯互通、高速泛在的大數據共享基礎設施。建設區級大數據平臺,實現數據資源庫及業務系統的數據共享,對接市級數據資源,持續完善大數據平臺功能,提升平臺在數據模型、分析工具、人工智能等方面更高水平應用的支撐能力。(責任單位:區科信局)新型數據中心。加快推動存量數據中心綠色化、模塊化、功率密集化改造升級,鼓勵龍頭型、大型數據中心企業對中小型數據中心企業進行并購,鼓勵中小型數據中心企業間重組整合、做大做強。推動存量的小規模、高耗能、低效率的分散數據中心向集約化、高效率轉變,提高朝陽區新型數據中心服務效能,降低數據中心綜合能9、耗。大力推動朝陽區數據中心企業走向國際市場,為眾多出海和國際企業提供計算設施。探索建設數據交易中心,探索數據使用權、融合結果、多方安全計算、有序分級開放等新交易的方法和模式。(責任單位:區科信局、中關村朝陽園管委會)區塊鏈服務平臺。強化科技創新引領,積極培育區塊鏈頭部企業,鼓勵企業共建研發創新產業應用平臺,組織推動核心技術攻關,加快底層開源平臺和共性基礎設施建設。深化政務服務領域區塊鏈技術應用,對接市統一身份認證平臺,推進網上辦事大廳數據共享和信息匹配。探索電子商務交易、民生服務、公共安全、社會信用等重點領域區塊鏈技術的應用。(責任單位:區科信局、區政務服務局)(三)建設共享開放的生態系統基礎10、設施共享開源平臺。依托阿里達摩院、北京鯤鵬聯合創新中心、360安全平臺等機構,提升底層軟硬件協同研發能力,建設開放、開源的應用生態。搭建支持多端多平臺部署的大規模開源訓練平臺和高性能推理框架,形成面向產業應用、覆蓋多領域的工業級開源操作系統、開源數據庫和開源人工智能推理框架。支持基于開放/開源平臺開展開放硬件、開源軟件、智能算法、工業控制、網絡安全等應用創新,促進形成協同研發和快速迭代創新生態。(責任單位:區科信局)中試服務生態。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加速建設共享產線等新型中試服務平臺。依托本區重點開放實驗室、科研機構、高等學校、科技企業等科技創新主體面向產業提供中試服務,鼓11、勵企業聯合科研主體共建中試基地,實現重點產業領域新型中試基地全覆蓋,全面提升本區中試服務能力,構建網絡化、平臺化、數字化的中試服務生態。(責任單位:區科信局、區發改委)特色產業園區。鼓勵中關村朝陽園為引領區,重點打造“一核、兩翼”的創新產業空間布局。“一核”即以朝陽園北區為基礎,打造新基建精品示范區。“兩翼”即朝陽園東、西區,東區以鯤鵬聯合創新中心為基礎,打造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項目區;朝陽園西區以跨國公司總部及相關企業為基礎,打造新基建技術應用落地示范區。建設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特色園區,以園區優化協同的創新智慧服務平臺,為園內企業提供多維度、高質量的數字化專項服務。圍繞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5G12、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重點行業領域,建設一批具有朝陽特色的主題產業園和主題樓宇,構建本區產業園區新生態,強化產業集聚效應和地區產業辨識度。(責任單位:中關村朝陽園管委會)共性支撐軟件。依托區內數據庫等行業頭部企業,加強數據庫底層關鍵技術研究,支持分布式內存數據庫、流數據庫關鍵技術研發,突破數據庫傳統構架中的性能瓶頸,實現大數據實時分析處理,打造覆蓋數據采、存、管、用等全生命周期的數據庫。布局面向金融行業的分布式關系數據庫,打造企業級數據庫管理與開發平臺,提供全生命周期管理與數據庫開發服務。支持EDA、物聯網等工業領域關鍵工具型軟件開發,重點發展EDA設計服務及晶圓制造工程服務。搭建工業互聯網平臺數13、據安全管理系統,實現各行業數據安全解決方案。布局重點行業領域的云計算軟件,支撐超大規模集群應用,鼓勵發展地理信息系統等行業特色軟件,做大做強一批細分行業領域的“隱形冠軍”企業。(責任單位:區科信局、中關村朝陽園管委會、區發改委)(四)建設創新活躍的科創平臺基礎設施科技成果轉化促進平臺。支持國際知名技術轉移機構落地,開展以國際技術轉移為主的全鏈條運營,搭建集成各類技術轉移資源的線上服務平臺,打通本地創新主體與國際前沿技術的對接橋梁。強化新型產學研合作,依托產業聯盟、行業協會等組織開展以新型基礎設施應用為導向的技術研發與成果轉化,并為優質技術成果提供技術創新、創業孵化、人才培養等服務。建立科技成果14、轉移轉化服務機構與企業、高校院所間長效溝通機制,促進協同創新與成果轉化同步推進。充分發揮朝陽區科技創新創業引導基金作用,依托國際創投集聚區建設,引入國際知名創投機構、國際科技金融平臺,優化提升國際創投與科技金融服務,支撐推動新型基礎設施相關產業科技成果轉化落地。(責任單位:區科信局、中關村朝陽園管委會)(五)建設融合發展的智慧應用基礎設施“城市大腦”智慧平臺。推動“一個中心、三大平臺、五大基礎庫”建設,構建整體推進、管運融合的“城市大腦”技術支撐體系,加強政務數據和社會數據的匯聚和治理。打造“目錄區塊鏈”,建立運行和審核機制,為數據共享開放提供支撐。向交通、經濟、城市運行等重點行業開放政務數據15、和行業數據,支撐開展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應用。開展電子簽章、身份認證、數據分析與可視化等共性組件的集約化建設,加快基于融合數據的業務分析模型研發,提供統一集成的大數據分析挖掘基礎性工具和人工智能基礎性工具,在城市運行監測、公共安全管理、城市應急管理、經濟運行監測等重點領域,建立針對領域問題的模擬仿真、決策支持模型,形成面向領域整體發展趨勢預判、政策實施效果評估等復雜性、系統性問題的建模分析能力,為各部門、各街鄉智慧應用賦能。建立社會信用體系,以“朝陽通”平臺為觸角實現與“北京通”互通互聯,形成市區兩級智慧融合體系,全面提升智慧城市管理能力和智慧政務服務能力。(責任單位:區科信局、區城管委、區發改委16、區應急局、區國資委、區交通委、區消防支隊、區城管執法局、公安朝陽分局、區城管監督中心、區市場監管局)智慧產業設施。加速推動數字產業化與產業數字化聯動共生、協同發展,聚焦新興數字產業,積極搭建完善數字產業發展支撐平臺,助力推動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培育壯大數字經濟的新業態新模式。綜合運用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與物聯網等前沿技術,推進技術先進的智能供應鏈體系建設,提升供應鏈穩定性。推動實體企業智能化、數字化升級,支持建設智能生產線、智能工廠、無人工廠。深化高精尖產業經濟綜合分析平臺建設,開展高精尖產業、企業的智能識別和精細化監測分析,從產業地圖、產業發展、產業評估、企業洞察等多個維度,實現對高精尖產17、業發展態勢的全面監測和評估。推動5G、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數字賦能傳統產業和傳統基礎設施升級。(責任單位:區發改委、區科信局、中關村朝陽園管委會)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平臺。利用大數據、云計算、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等核心技術,以北京鯤鵬聯合創新中心為引領,構建多個產業精準扶植平臺,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多維度的數字化轉型升級服務。加速推動“上云用數賦智”工作,支持互聯網平臺型龍頭企業延伸服務鏈條,培育一批面向中小企業的數字化服務商,提升中小企業線上線下運營能力,培育傳統產業新服務模式,鼓勵各類專業服務機構企業上云、上平臺。支持中小企業服務平臺和雙創基地的智18、能化改造,打造中小企業數字賦能生態。設立新型基礎設施產業協同平臺,打造中小企業鏈接新型基礎設施產業鏈的窗口,有效對接新型基礎設施領軍企業,找尋合作點,助推中小企業融入朝陽區新型基礎設施產業生態。(責任單位:區科信局、中關村朝陽園管委會、區發改委)(六)建設堅實完備的可信安全基礎設施安全設施體系。聚焦朝陽區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各細分領域、細分環節,加快各行業、領域安全防護平臺布局,場景化探索部署安全試驗平臺,打造基于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IoT智能感知、區塊鏈、軟件定義安全、安全虛擬化等新興技術的安全可信新型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培育一批擁有網絡安全核心技術和服務能力的優質企業,支持操作系統安全、新19、一代身份認證、終端安全接入、智能病毒防護、密碼、態勢感知等新型產品服務的研發和產業化,建立完善可信安全防護基礎技術的產品體系,形成覆蓋終端、用戶、網絡、云、數據、應用的多層級縱深防御、安全威脅精準識別和高效聯動的安全服務能力。建設網絡安全監測預警及響應平臺,提升全區網絡、計算等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防護水平,基本建成態勢感知、防護、監測于一體的信息安全體系,提升應急物聯網的安全監測和態勢感知能力。建立城市網絡安全運營管理分析決策模型,細化解決網絡攻擊問題,提升城市網絡安全防護能力、應對風險能力,保障城市數字化建設安全運行。(責任單位:區科信局、區委網信辦、區應急局)三、保障措施(一)建立工作機制20、,加強組織領導。組建朝陽區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區級工作專班,由書記、區長擔任雙組長,主管區長擔任副組長,成員單位為朝陽區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相關部門,領導小組負責指導、督促開展重點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朝陽區科信局,辦公室負責落實領導小組的重要決定,按照工作方案,協調推進各項工作。建立朝陽區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區級工作推進聯絡機制,強化跨部門的協調配合,加強統籌規劃和整體推進,鼓勵探索跨部門、跨領域的運營模式。(二)加大政策支持,提供資金保障。研究出臺新型基礎設施相關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示范應用、招商平臺等細分領域扶持政策。積極爭取中央、北京市等政府專項資金支持,加大本地財政資金籌措力度21、,創新新型基礎設施投融資模式,鼓勵和引導基礎電信企業等中央企業、地方國企和社會資本等多元主體加大新型基礎設施項目投資力度。探索設立促進朝陽區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基金,優先支持本區新型基礎設施相關產業企業發展。(三)強化項目帶動,做好項目儲備。建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重點項目庫,對于入庫項目給予重點關注和政策傾斜,實行全流程滾動管理。圍繞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薄弱領域,定向加強重大項目策劃儲備和招商引資力度。打造新型基礎設施應用示范項目,加大政策支持和宣傳服務力度。(四)落實責任考核,強化跟蹤監測。建立新型基礎設施工作推進跟蹤評估機制和績效考評機制,重視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成效,從組織領導、任務落實、項目推進、信息報送等方面對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工作落實情況進行專項跟蹤監測與績效評估。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5-06
1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