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飲料生產項目的方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5025
2023-12-19
14頁
35.50KB
1、鶴壁市承接飲料生產項目的方案(二一一年四月二十三日)一、鶴壁市情及優勢鶴壁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因相傳“仙鶴棲于南山峭壁”而得名,1957年建市,轄兩縣三區和經濟開發區。是全國食品安全示范市、全國優質小麥和商品糧生產基地、全國循環經濟試點市、全國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市、全國建筑節能示范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統籌城鄉就業試點市、全國首批創建創業型城市、全國城鄉救助體系建設示范市、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市和河南省城鄉一體化試點市、河南省可持續發展實驗區。鶴壁歷史文化悠久、旅游資源獨特。春秋戰國時期衛國、趙國曾在這里建都。淇河是鶴壁人民的母親河,詩經中有39篇描繪了淇河沿岸的風土人情和自然風光,今日2、之淇河依然清流澄澈、秀麗多姿,臨之如鑒、掬之可飲,被譽為“詩河”、“史河”、“生態河”。所轄浚縣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全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試點縣,浚縣大伾山依山開鑿的北魏大石佛全國最早、北方最大,依山興起的浚縣古廟會已有1600多年歷史,被譽為華北第一古廟會,廟會期間日客流量最高達到30萬人。淇縣古稱朝歌,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和殷商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淇縣云夢山被譽為“中華第一古軍校”,戰國時期的思想家、軍事家鬼谷子王禪曾在此授徒講學,孫臏、龐涓、蘇秦、張儀、毛遂等名士都出自他的門下,其思想正在國內外產生越來越廣泛的影響。鶴壁交通方便快捷、區位優勢明顯。京廣鐵路、京港澳高速公路和13、07國道縱貫南北,鶴壁至濮陽高速公路、山西至濮陽等干線公路橫穿東西。石家莊至武漢客運專線、山西中南部運煤鐵路通道、鶴壁至山西高速公路正在建設,屆時鶴壁將形成鐵路、高速公路“雙十字”大交通格局,西氣東輸、南水北調工程穿境而過,更好地支撐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對外交流合作。鶴壁資源較為豐富、正在迅速崛起。已探明煤炭儲量19.8億噸、水泥灰巖3.1億噸,煤炭年產量1000萬噸,電力總裝機容量260萬千瓦,新型干法水泥產能400萬噸,是全省重要的煤炭、電力生產基地。總庫容6.08億立方米的盤石頭水庫建成蓄水,穿境而過的南水北調工程每年分配我市水量1.64億立方米。鶴壁農業生產先進,糧食萬畝高產示范核心4、區畝產創全國最高紀錄;年出欄肉雞1.2億只、生豬220萬頭,是全國規模化養殖水平最高的區域,人均畜牧業產值、肉蛋奶產量等指標多年居河南省第一,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57%。作為依煤而建的資源型城市,我們突出抓好煤(炭)電(力)化(工)(建)材、食品加工、機械制造三個戰略支撐產業和金屬鎂精深加工、光伏兩個新興先導產業,加快構建新型產業基礎,努力推進全市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近年來綜合經濟實力顯著提升,現代化工、食品、汽車零部件、金屬鎂、消費電子等產業被列入河南省十大產業振興規劃,成為全省重要的現代化工基地、鎂深加工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和食品產業集群,消費電子產業被列為省支持重點。鶴壁城5、鄉協調發展、生態環境優美。堅持建設以新區為中心,老城區、兩縣縣城為單元的組合型城市的戰略構想,大力建設生態宜居城市,不斷提升城市整體實力、發展活力和獨特魅力,城鎮化率達到47.8%,綠地覆蓋率達到38.2%。新區經過十多年發展,建成區面積達到29平方公里,南部1.2平方公里的產業綜合功能服務區建設全面展開,市體育館、藝術中心、金融大廈等一批社會事業項目和高檔次現代服務設施正在加快建設。發揮淇河穿城而過的優勢,沿河規劃建設了淇水詩苑、淇水樂園、森林公園、濕地公園等,不斷為城市增添新的靈氣和魅力;同時,把淇河作為一個生態公園整體規劃建設,以此為重點大規模、高質量實施生態綠化,積極創建國家森林城市,6、淇河正在呈現林木繁茂、濕地綿延、飛鳥成群的自然景觀。統籌推進老城區改造建設,進一步增強發展活力,顯著改善老區居民生產生活條件;大力推進城區和縣城一體化發展,加快城鄉結構戰略性調整,實現了新區和老區、城區和縣城相得益彰、共生共榮。鶴壁發展環境優越、適宜投資興業。我們把招商放在事關全局和長遠發展的戰略高度來認識、來部署,堅持把打造高層次的投資環境作為第一品牌、第一競爭力來抓,實行重點產業特別政策、重要企業特殊服務、重大項目一事一策,著力引進行業龍頭和產業集群,不斷提高行政服務效能、提高產業發展配套能力,全面降低投資和商務成本,使企業能夠引得來、建得快、留得住、發展好。近年來,泰國萬浦、美國維恩克和7、陜西重汽、華晨汽車、青島地恩地、河南瑞貝卡等國內外知名企業落戶我市;全國陶瓷行業龍頭佛山新中源集團帶動的、總投資30億元的陶瓷產業園區正在加快建設,被確定為全省陶瓷產業承接區;以中科諾公司、科王公司等為龍頭的數碼電子項目已經簽約;與中石化合作的總投資180億元的大型煤制烯烴、與西班牙格魯普普林斯那公司合作的總投資1.6億美元的大型建筑預制構件等一批戰略支撐項目正在積極推進實施。食品加工產業是鶴壁市三大主導產業之一、全市重點發展產業。河南是全國食品生產大省,鶴壁是河南五大食品工業基地之一,2010年鶴壁食品工業產值200億元,占全市工業產值的近30%,是鶴壁市第一大重點產業。鶴壁市是國家食品安全8、示范基地,全國優質小麥和商品糧生產基地。全國十大農業結構調整先進市之一。鶴壁還以建立全國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為目標,承擔著國家食品安全綜合示范重大科技專項的課題。培育出了大用實業、永達食業、永昌集團、中鶴集團、東升制果等一批龍頭企業。鶴壁是河南省畜產品出口創匯基地,年屠宰肉雞1億只,年出欄肉豬200萬頭,擁有30萬只規模的肉雞飼養場210座。肉雞、瘦肉型豬的規模化飼養比重分別達到100%、80%。大用公司、永達公司 “速凍調理禽肉熟食品”榮獲 “中國名牌產品”稱號;“永達牌”雞肉熟食品被質檢總局授予“出口免檢”產品,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所轄淇縣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79.3%,9、達到了農業發達國家水平,為全國最大的規模化肉雞養殖基地。肉雞、蛋雞、瘦肉型豬的規模化飼養比重分別達到100%、90%、78%。人均畜牧業產值、肉蛋奶產量四項指標綜合評定,我市連續20年位居全省首位。河南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鶴壁近年來的經濟社會發展,明確要求鶴壁在全省率先崛起。全市人民正在緊緊圍繞這一奮斗目標,加快構建新型產業基礎和新型城市骨架,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向更高層次、更高水平發展。今年以來,我們一手以服務企業為核心抓經濟運行,一手以推進項目建設為核心抓招商工作,堅定信心、奮力打拼、克難攻堅,經濟運行的積極變化不斷增多,各項工作取得良好進展,主要指標保持全省先進位次,保持了跨越10、發展率先崛起的良好勢頭。二、飲料生產項目發展條件分析一是具有良好的水源條件。鶴壁水資源豐富,總儲量為23.5億立方米,年過境水6.5億立方米。境內的淇河是華北地區唯一沒有污染的河流,水質保持在一類標準。淇河盤石頭水庫是河南省大型水利樞紐工程,庫容6.08億立方米,國家正在建設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從新區西側經過,每年分配我市水量1.64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比較豐富,補給模數為20.96萬立方米/KM2,可滿足項目整體用水需求。水質PH值6.8,色度5度,濁度0.39mg/L,總硬度245mg/L。淇河的水質級別繼續保持優,其水質完全能滿足全市人民的生活和生產需要,是豫北地區唯一條沒有被污染的內陸河11、,也是鶴壁城市飲用水源地。兩個地表水水源地(黃花營、辛村)和1個地下水水源地(鶴壁集井)水質級別均為優,為全省飲用水質量最好的地區之一。近五年來全市地下水質量級別為良,全市地下水水質基本穩定。全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取水水質達標率為100%。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穿越鶴壁市全境,保證工業用水和農業用水。另外,境內上嶼地幔天然礦泉水,水量豐富開發潛力巨大。世界上有八大地幔火山,我國有三處,該地幔火山是其中的一處。該地幔泉水存在于世界上唯一的遠古地幔中,在1498米深的火山口下埋藏億萬年之久,經沖撞、滲透、溶化,使該地幔泉水含人體不可缺少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高達30余種,水質優、品位高,是一處罕見水種,常飲該12、水有益身體健康。現有上嶼礦泉水井,因鉆透地幔火山巖層而形成。井深140米左右,水面離井口距離65米,出水量為100立方/小時,儲量非常大,常年不間斷抽水未見水面有下降現象。經地礦部河南省中心實驗室對水樣進行全分析,化驗結果為該水礦物質和微量元素豐富,符合礦泉水條件,其中色度1,渾濁度1,無異味,無懸浮物,PH值達7.00,口感微甜。界限指標中,鍶的含量穩定在0.4以上(兩次化驗結果為0.42和0.41),符合礦泉水的界限指標。限量指標和污染物指標均達標,符合開發礦泉水的基本條件。目前鶴壁擁有幔泉飲料公司、福泉飲料公司、漓牌離子水有限公司等企業分別以生產礦泉水、蘇打水和純凈水為主。廢水及主要污染13、物排放情況:2009年,全市工業和城鎮生活廢水排放量為9818.40萬噸,其中工業廢水排放量為5019.01萬噸,城鎮生活廢水排放量為4799.39萬噸;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為2.0149萬噸,氨氮排放總量為0.2417萬噸。全市工業和城鎮生活廢水全部采用集中處理方式,所處理水質優于農田水利灌溉用水。黎陽產業區位于農區浚縣,距離其15公里的善堂鎮有120平方公里土地曾是黃河故道。二是農副產品資源豐富。鶴壁土特產品種繁多,具有極高的商業開發價值。野生冬凌草、無核棗、纏絲鴨蛋、淇河鯽魚久負盛名,歷代被列為宮廷貢品。小河白菜、新鎮韭菜、善堂蔬菜等綠色食品聞名遐邇,市場前景廣闊。鶴壁及周邊地區14、果蔬資源十分豐富,總產量超過400萬噸。鶴壁市位于太行山東麓和華北平原的交接處,有丘陵與平原交界地帶豐富的雜糧農副產品資源。玉米、花生、大豆、綠豆等資源豐富,全市有20萬畝優質花生、10萬畝高脂大豆、10萬畝優質小雜糧。林果業方面,全市已建立8萬畝的紅棗、18萬畝的優質葡萄、4000畝的無核棗、143萬畝的蘋果、13萬畝的核桃。鶴壁市及周邊地區年產玉米780萬噸、花生63萬噸、大豆24萬噸、大棗15萬噸、綠豆1.5萬噸、小米5萬噸。鶴壁市是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區、全國優質小麥和商品糧生產基地,農副作物品種齊全,品質優良。中筋、強筋優質小麥產量80萬噸,玉米產量65萬噸,花生產量達6萬噸。加之周邊濮15、陽、新鄉、焦作、安陽等地市,小麥、玉米、花生產量分別達960萬噸、780萬噸和32萬噸,豐富的食品資源為食品產業的發展提供了保證。三是市場資源優勢。鶴壁地處中原腹地,也是晉翼魯豫四省十三市經濟技術協作區的中心,在200公里范圍內有石家莊、鄭州等21座城市,總人口1.1億多,在500公里范圍內有北京、天津、河南、河北、山西、山東、湖北、安徽、江蘇、陜西等2直轄市和8個省的部分城市,總人口約4億,具有巨大的消費市場。四是具有良好的空氣質量和完善的城市基礎設條件。鶴壁是全國環境范例獎城市,近五年,我市城市空氣質量總體評價為良,全市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為338天,優、良天數的比例為92.6%。鶴壁市16、區基礎設施配套齊全,城市道路寬暢美麗,市容整潔,綠化覆蓋率42%。市區內統一供熱供暖,給排水設施完善,學校、醫院、賓館、娛樂一應俱全。五是投資環境優良,服務措施到位,具備承接飲料生產項目的良好平臺。我市為發展食品工業專門規劃建設了浚縣黎陽產業集聚區,該產業集聚區是升級產業集聚區,也是省市縣各級政府重點支持發展的食品產業園區。河南浚縣黎陽產業集聚區,目前道路交通路網完善,產業區臨近鶴濮高速公路,據高速公路口5公里,上高速即可直達天津港。該集聚區位于浚縣城東北部,緊鄰浚內公路、鶴濮高速,規劃占地9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區面積4平方公里。產業集聚區內的道路采用方格網狀結構,東西道路以城市干道方向向兩邊廷17、伸,南北干道垂直相交,已在區內形成完善的交通系統。園區至鶴濮高速路口5公里,交通十分便捷。園區內有日產10萬立方米的供水廠1座,日處理2.5萬噸的污水處理廠1座;35千伏變電站和110千伏變電站各1座,有填埋處理能力近100萬立方米垃圾處理廠1座。區內有科研機構兩處,各行業檢驗、檢測中心四處,大型綜合辦公樓1座。至2009年底,集聚區已落戶企業82家,其中超億元項目10個,累計完成項目投資32.4億元, 2009年實現主營業收入 64億元,利稅6.3億元。其中食品工業實現產值 33.2億元,占64.5%,浚縣食品工業集中區已初具規模。同時計劃規劃1000畝飲料及休閑食品產業園,正在進行土地儲備18、,計劃重點引進的廣東、福建地區的品牌食品企業。在土地、稅收、貼息、行政事業性收費、租賃標準廠房補貼、建立研發機構獎勵、引進人才等方面,出臺了大力支持食品企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創新完善投融資平臺,努力擴大投資機構擔保規模和能力,投融資和擔保機構總注冊資本金超過25億元。政府對進駐企業實行一站式服務,做到兩個零距離,即:協調工農關系和農民零距離,辦理手續和職能部門零距離。鶴壁市秉承“投資者的虧損是鶴壁的失敗,投資者賺錢是共同的成功”的理念,重點強化服務水平,提高工作效率,不斷優化經濟發展中的軟硬環境。對入駐工業園區的企業和項目,實行“封閉”式管理。在全省18個省轄市投資環境評價中,我市“政府部門管理19、效率”各項指標均名列第一。近三年來,全市累計引進市外直接投資近300億元,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等紛紛落戶鶴壁,并都取得了良好的業績。六是是人才優勢明顯,研發能力較強。出臺并加快推進人才引進、科技創新兩個3年計劃,財政每年拿出500萬元,計劃引進1500名高層次人才,目前已引進1000人。大力發展職業教育,3年內使職業教育在校生由3.6萬人增加到7萬人,新增2所高等職業院校,并對全市農村所有沒有升入普通高中的初中畢業生進行職業學歷教育或職業技能培訓。加強與上海交通大學、河南工業大學等一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戰略合作,現有研發中心56家,其中國家級2家、省級27家。三、項目投資建議結合鶴壁市及浚縣資20、源情況,我們建議主要有以下:一是發展果蔬飲料項目。果蔬飲料是飲料行業的重要發展重點。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轉變,康師傅、統一、哇哈哈、匯源等企業紛紛加大對果蔬飲料行業的投資,并不斷擴大產品的門類,葡萄汁、酸棗汁、鮮桃汁、草莓汁、蘋果酸、柿子醋以及各類混合果蔬汁受到消費者追捧并廣為接受。果蔬飲料已經成為引領飲料行業發展新趨勢的主要載體,也將是未來食品飲料行業的利潤增殖點。因此,項目建設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浚縣果品。周邊50公里各縣區種植瓜果面積4萬畝,總產量達40萬噸。品種涵蓋蘋果、桃子、梨、柿子、核桃、杏、紅棗、葡萄、西瓜等。主要品種為蘋果、大棗、桃、葡萄、柿子、獼猴桃等。以大棗為21、例,浚縣善堂鎮現有連片大棗種植基地2萬畝,全市年產紅棗總產量達6000萬公斤,50公里范圍內的加之周邊市縣種植面積達6萬畝,年產量在2億公斤左右;浚縣自古以來就是中原地區知名的花生和紅棗交易市場,它不但影響著河南紅棗交易,同時也吸引著河北、山西、山東紅棗在此再次交易,紅棗年交易量和8000萬公斤。另外太行山地區特產獼猴桃年產量3000萬公斤,周邊草莓產量1000萬公斤,葡萄1600萬公斤。目前獼猴桃市場售價1.2元,大批量1.8元/公斤;葡萄平均售價2.40元/公斤。而且獼猴桃、草莓非常適合開發中高檔功能飲料。蔬菜。蔬菜種植面積11萬畝,總產量達28萬噸。現有蔬菜大棚2000余個,面積2萬畝,22、露地蔬菜4萬畝,產品有大白菜、白蘿卜、黃瓜、西紅柿、大蔥、尖椒、茄子等。目前擁有各類蔬菜種植運銷專業合作社46個,19蔬菜生產基地通過了省級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特色農產品已形成區域品牌。二是發展以花生、大豆、核桃、牛奶為主的蛋白飲料。目前露露、維維、銀鷺、黑牛都在在蛋白飲料方面成功進行的運作。目前浚縣支持項目的基礎條件。花生是浚縣第一大經濟作物,花生種植面積常年穩定在15萬畝左右,年產花生6萬多噸,加之周邊市縣年產量在50萬噸左右。核桃生產。太行山區是全國核桃生產的主產區,年產核桃5萬噸,占全國的30%。奶牛養殖。浚縣現有宏利達奶業、鶴壁市富邦乳業、原本廟奶牛場、河南綠佳愛德牧業有限公司等223、0余個奶牛養殖企業,年供鮮奶12萬噸,加之周邊滑縣、湯陰、衛輝、林州、內黃等縣市年可供鮮奶60萬噸。三是適當時候發展八寶粥及雜糧飲料。鶴壁地處太行山山麓,花生、大豆、紅豆等各類雜糧資源豐富。四、扶持政策1、鼓勵企業開拓市場。對于銷售收入增長幅度高于30%、稅收增長幅度高于20%,且當年納稅額地方留成部分超過200萬元的電子信息企業,董事長或法定代表人出國開拓市場或進行技術交流的,由同級財政給予35萬元的出國補助(每年限定1次)。市工業發展專項資金中安排500萬元市場開拓資金,專項用于企業參加國內外工業產品展銷、廣告宣傳等各項費用補貼。2、鼓勵企業爭創名牌。支持食品骨干企業實施名牌發展戰略。對當24、年新獲得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的企業,由同級財政一次性獎勵50萬元;對當年新獲得省名牌、省著名商標的企業且年內納稅額地方留成部分超過100萬元的,由同級財政一次性獎勵10萬元。對同一產品保持的榮譽稱號,只獎勵一個年度;同一產品年度內同時榮獲省級和國家級榮譽稱號的,按就高不就低的原則進行獎勵。對于新進入中國500強的企業或綜合實力進入行業前10名的企業,由同級財政一次性獎勵100萬元。3、支持企業并購重組。鼓勵和支持市內關聯企業兼并重組,兼并重組過程中的地方行政性收費一律免除。鼓勵和支持跨區域并購重組,對收購市外企業或項目資產在5000萬元以上且總部設在我市的,市政府獎勵資金30萬元。4、支持循25、環經濟項目。我市是全國循環經濟試點市,對牧場沼氣發電、牧場液體廢水處理等循環經濟項目實行補貼與支持。可以享受循環經濟國債資金支持,一般為循環經濟項目投資額度的8%。5、用電支持。項目落戶產業集聚區,對項目用電實行直供電價格。6、收費優惠。減免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對入駐產業集聚區的項目,除中央規定的收費項目外,免收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對項目“一站式辦公”全程代辦,市級和縣級收費全免。7、稅收優惠。企業自盈利年度起,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前3年全部返還企業,第48年50%返還扶持企業發展。 8、根據投資企業要求市政府和縣政府幫助在全市發展項目生產的果蔬等種植基地。9、依據相關政策向國家有關部門申請資金支持和項目資助。10、對重大項目以及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食品加工產業項目,實行“一事一議”、“一企一策”的優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