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有效學習的課堂變革實驗項目方案(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5095
2023-12-19
6頁
20.50KB
1、促進有效學習的課堂變革實驗項目方案 (征求意見稿)課堂變革是深化課程改革,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提高教育質量的必由之路,也是溫州教育內涵優質發展、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基本訴求。新課程實施以來,我市中小學先后啟動了“四項達標活動”、“有效教學推進工程”等課改項目,優化備課、上課、作業和檢測等教學環節,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式學習,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發生了較大轉變,學生的主體地位明顯增強。但是,滿堂講、滿堂灌、滿堂問的現象依然較為普遍,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學生課業負擔較重、教學質量整體水平較低,與真正轉型為“以生為本,學為中心”的生本課堂還有相當距離,與辦高質量的滿意2、教育還有較大差距。為此,決定在全市中小學啟動實施促進有效學習的課堂變革實驗項目,特擬定以下實施方案。一、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常態課堂為抓手,以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為重點,踐行“學為中心,以學定教,多學精教,教為學服務”教改理念,開展促進“有效學習”的課堂教學變革實驗,力求變革課堂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有效性,大面積提升全市教育教學質量。二、基本原則 1.基于“有效學習”的課堂構建。立足學段、學科特點和課堂教學問題,以學生“有效學習”的基本要素為切入口,如: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學習評價、學習興趣等,讓課堂真正成為學生的課堂,學習的課堂,教服務于學的課堂。2.基于“常態課堂”的教學變革。要著3、力于常態課堂教學質量底線的堅守,認認真真、一步一個腳印地把每一節常態課上成合格課,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所獲,都能達到合格要求。3.基于“普通教師”的行為改進。教學變革的主體是每一位教師,要立足教師的“最近發展區”,讓絕大多數教師“應知應會”且“能知能會”,在有效研修中改進教育教學行為。4.基于“線上學習”的輔助支持?,F場與網絡的混合式學習樣式,正在成為世界范圍內中小學生個性化學習的新形式新方法,也是“顛覆傳統課堂”的重要推手。努力借助現代信息技術,為改變并豐富學生的學習方式提供更多的技術支持。5.基于 “教改成果”的推廣深化??偨Y提煉 “精品課例”、“精品課程”、“精品課題”和規范達標、有效教學等4、成功教改經驗及優質資源,梳理出具有普遍意義、可借鑒的教學成果,實現課堂變革實驗在繼承吸納既有經驗和成果基礎上的創新與發展。三、主要目標通過五年左右的實踐探索,初步達成促進有效學習的常態課堂變革“1234”目標體系。即實現一個愿景:提升學生學習力;凸顯兩條主線:學生學與教師導;聚焦三類學習方式: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優化四大學習設計:內容設計、學習過程設計、學習共同體設計、學習評價設計。具體目標是:1.轉變學習方式。變“滿堂講”“滿堂灌”“滿堂問”的課堂,為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做中學、學用結合的課堂。2.關注學情研判。變“目中無生”的課堂,為基于學情研判學習起點、學習基準點和學5、習切入點的“以學定教、因學施教”課堂。3. 統整學習內容。變單一必修課程的學習內容,為必修課程選修課程、校本課程科學統整、豐富而可選擇的課堂學習內容。4、優化學習評價。變唯分數的單一、單向性教學評價,為多元、多樣和多向性的課堂教學評價。四、項目內容1. 建立“有效學習”常態課堂教學質量基本標準;緊扣“有效學習”的課堂教學質量主要變量,重點從學生學習方式、學習狀態、學習效果等角度建構“一堂合格課”和“一堂好課”的基本標準,發揮其應有的導向作用,促進“有效學習”課堂教學變革的有序推進。2. 形成“有效學習”課堂教學基本模式(范式);探索形成以學情分析為基礎、學習目標為導向、學習任務為載體、導學設計6、為關鍵、學習評價為保障的“有效學習”課堂教學基本模式(范式),給一線教師提供可參照借鑒的常態課教學基本架構和基本教學流程。3. 培育各學科各年級常態課型的系列樣本和視頻課例;在對有效學習的課堂變革研究實踐中,形成各學科各學段各年級“有效學習”常態課堂的典型課例(案例)、學案、教學視頻、教學樣本等,建立有效學習課堂教學的資源庫(包),作為幫助教師分析、培訓、研討的學習資源。4. 研發與“有效學習”課堂變革相匹配的教學評價技術和方法。堅持科學的教育質量觀,充分發揮評價的正確導向作用,建立一套與“有效學習”課堂教學相適應的教學評價技術和方法,如課堂觀察量表、課堂學習評價量表、學生、同伴、教師多維評價7、,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結合、定量與定性評價結合等體現素質教育要求、以學生發展為核心、科學多元評價制度,以引領“有效學習”課堂教學變革的推進方向5、構建有溫州本土特色、能促進有效學習的課程體系。在深化近幾年精品選修課程研發成果的基礎上,注重從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出發,從面向全體、惠及每一位學生著想,系統開展必修課程校本化的探究實踐,開發豐富多樣、滿足不同個性不同特質學生需求的選修課程資源,以學習內容的拓展重構促進有效學習課堂教學的增值。五、實施策略1整體設計,市縣聯動。教育局整體設計區域推進有效學習的課堂變革實施方案;各學段制定以項目為抓手的課堂變革實施計劃;各學科策劃課堂變革的具體項目實8、施細則。切入點要小而精準,實驗內容有新意、管用、可行。市縣同步制定項目實施方案,同時啟動試點工作,同步實現學校全覆蓋參與。2分批試點,逐步推進。以5年為一周期。先雙向選擇確定首批項目試點學校,再擴大試點校范圍,最后推及全市所有學校;2013年8月第一批試點學校啟動實驗;2014年8月第二批擴大試點學校啟動實驗;2015年8月全面啟動實驗。3整合資源,協同推進。本實驗項目是融教學設計、課堂教學實施、教學評價、課題研究、培訓、考核和比賽為一體的系統工程。要整合教科研、師訓、信息技術等部門資源,協同推進該實驗項目實在穩健運行。教研部門負責整體方案的設計和項目推進的全面掌控,培訓部門負責對有效學習課堂9、教學相關內容的專題研修,信息技術部門負責基于“有效學習”的相關網絡資源和技術的匯集與支持,科研部門負責以有效學習為指向的常態課堂教學研究,并以課題項目開展行動研究。4專業引領,科學推進。聘請省內外知名學科教學專家,組建課堂變革實驗項目專家顧問團,引領實驗工作的基本走向;成立由市級教學骨干教師組成的各學科課堂變革實驗指導組,全面負責本實驗的專業指導;定期召開項目實驗現場會診、觀摩活動,定期舉辦各種類別主題研討會;成立試點學校研訓共同體,定期開展學習研討交流,實現資源的共建共享;邀請國內外相關學者專家蒞臨指導和講座,適時得到理論指導。5全程管理,有效推進。切實加強實驗項目的過程監管,定期對實驗項目10、進行階段性評估與總結,適時調整完善實驗工作的階段性目標任務、節奏頻率和具體措施,保證實驗的高質量有序開展。六、強化保障中小學課堂變革實驗項目是全面提高我市中小學教育質量的重要舉措,又是提升教師專業素養的重要載體。各縣(市、區)教育局和各級各類學校務必高度重視,切實加強領導,發動并組織好學校和縣域層面的各項具體活動。1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市教育局成立領導小組。由謝樹華局長任組長,安晉副局長、王劍波主任為副組長,成員由組織人事、計財、督導、基礎教育、職成教、教科研、教師教育、電教信息等處室負責人組成。下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溫州市教育教學研究院, 兼任辦公室主任。各縣(市、區)及學校要成立相應11、的機構,全面規劃、認真組織開展培訓、實施、評價、考核等工作。2認真做好督查評估。將促進有效學習課堂變革實驗工作納入市對縣市區教育科學和諧年度考核的指標體系,成立市“有效學習”課堂變革項目督查組,每學年定期督查,督查結果作為對學校及其領導年度考核、評優的重要依據之一。學校要對教師的課堂變革行為進行檢查考核,其結果作為教師教學績效評定、評優評先和職稱評定的重要依據。3積極總結推廣實驗成果。各地、各校要及時總結提煉課堂變革實驗的成果,形成具有或區域或學?;驅W科特色的課堂“有效學習”的實施策略或模式;定期舉行成果展示會,做好表彰、宣傳報道,有計劃組織推廣典型經驗等工作。4確保落實項目經費。各地要確保課堂變革實驗的專項經費,穩步推進中小學課堂變革實驗工作。市教育局每年投入200萬元,設立課堂變革實驗專項經費。各縣也要設立專項經費,以保障實驗正常開展。 2013716第六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