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場鎮社區產業園區建設實施方案(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5106
2023-12-19
8頁
25.50KB
1、大場鎮社區產業園區建設實施方案大場鎮位于原膠南市西南42公里,地處青島與日照市的接合部,東距青島港、西距日照港均在“一小時經濟圈”內, 204國道、“同三”高速公路、334省道和“黃大”公路縱橫貫穿全鎮,其中“同三”高速公路在鎮駐地以南3公里處設有二級出口一個。轄內有87個行政村,5.8萬人,總面積127平方公里,區位優勢明顯,陸路交通便利。一、全鎮基本情況今年以來,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大場鎮緊緊圍繞“工業抓項目、農業創特色、城鎮出亮點、三產求突破、社會促和諧”的工作思路,苦干實干,奮力拼搏,強力推進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1-6月份,全鎮完成財政收入4100萬元,占全年財政收入任務的72、1.13%,其中完成稅收收入2100萬元,占全年稅收收入任務的69.44%;完成外資到賬474萬美元,占全年外資到賬任務的94.8%;農村經濟總收入達到10.03億元,農民家庭總收入達到5.7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3.86、14.73%;人均純收入達到7361.95元,同比增長14.67%。大場鎮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農工辦的精心指導下,通過不斷地走出去考察學習、領會領導講話精神、反復地進行思考論證,確立了“科學規劃,產業為基,梯次推進,科學發展”的社區建設思路,全鎮共規劃了12個社區,以對人民負責、為人民服務、受人民監督、讓人民滿意為總體要求,努力建設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湛、作風過3、硬、人民滿意的社區服務團隊。同時,為加大本著社區和園區“兩區共建”思路,全鎮共規劃了11個產業園區,第一產業8個,占72.73%,第二產業園區2個,占18.18%,第三產業園區1個,占9.09%。11個園區總規劃投資額為5.83億元。二、社區產業園區情況1、大場鎮大場社區商貿產業園區。該產業園區位于大場鎮大場社區,由鎮、社區投資,屬于第三產業,規劃面積300畝,以334省道和398省道為軸心,實施鎮駐地商貿長廊開發項目:分別是投資1600萬元的振業商業綜合樓等項目;投資624萬元的家藝家紡商貿城項目;投資420萬元的吉利商貿樓項目;投資2300萬元的華池商貿城;投資400余萬元的供銷商貿樓項目4、;投資2000余萬元的大營路開發項目(鳳凰廣場沿街開發項目)。總投資額為7344萬元,2013開工,計劃2018年完工,目前投資1600萬元的振業商業綜合樓等項目已完成,其他項目正在規劃中。2、大場鎮周家村社區加工產業園區。該產業園區以加工制造為主要支柱產業,位于大場鎮周家村社區,由鎮和社區投資,總規劃面積100畝,總投資額2000萬元,計劃2014年開工,預計2019年完工,目前正在規劃。3、大場鎮前園社區工業區。該產業園區位于大場鎮鎮駐地,由鎮投資,總規劃面積1000畝,目前已達到900畝。園區已初具規模,以和福記食品有限公司、青橡橡膠有限公司、綠之洲花園用品有限公司等企業為龍頭,共有225、家內外資企業入駐,總投資突破10億元,建成后可吸納當地勞動力就業4000余人。基礎設施投資額為8000萬元,2012開工,預計2018年完工。目前,對園區內基礎設施正在進行完善,大營路向北新修220米,鳳翔路向西新修500米,新鋪設污水管道800米,爭取社區內的農民早日向園區工人轉變,保障群眾的生活來源。4、大場鎮勝水社區精品草莓采摘園區。該園區位于勝水社區,結合興榮草莓品牌及現有草莓基地,計劃創建精品草莓采摘區,以“農家體驗”和“草莓采摘”為主要模式,規劃20畝的農家體驗區和50畝的草莓采摘區,在體驗區安裝獨輪車、碾、壓水井、茅草屋等農家設施,重在體驗農家生活;在草莓采摘區高標準建設冬暖式采6、摘大棚30余個,通過引進新品種、標準化種植,實現帶動生態旅游和草莓生產共同發展的目的。該園區總規劃投資額為1000萬元,計劃2014年開工,預計2017年完工。目前,以勝水西北、勝水河東為中心,全鎮發展綠色A級草莓基地4000畝,草莓大棚1600個,產品遠銷北京、上海等地,年銷售收入實現6000萬元。5、大場鎮大營社區高新漁業園區。該園區位于大場鎮大營社區,由鎮投資,總規劃面積10000畝,目前高新漁業區占地7560畝,已整體辦理合法農業結構調整手續,另有3000畝灘涂尚未開發,高標準規劃配套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充分發揮現有的產業優勢和區域優勢,采取多種招商方式引進現代農業龍頭企業。園區7、被列為青島市十大農業園區之一,被國家農業部命名為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基地、漁業病害防治基地和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基地已申報省級規范化示范基地,已通過山東省海水養殖研究所專家論證。該園區基礎設施總投資為9000萬元,2012開工,預計2016年完工。目前,園區已引進以青島忠海水產養殖公司為龍頭的126家養殖企業,建設工廠化養殖車間480余個,約44萬平方米,主要從事大菱鲆、海參、三文魚等水產品的工廠化育苗、養殖和科研,年銷售額可達到3.2億元,吸納就業1200余人。6、大場鎮魏家灣社區特色農業園區。該園區位于大場鎮魏家灣社區,投資主體為社區,園區規劃面積4000畝,建設水果蘿卜基地,并建造品牌。計劃8、投資3000萬元,計劃2016年開工,預計2020年完工。目前,水果蘿卜基地已完成規劃。7、大場鎮柳行社區生態養殖園區。該園區位于大場鎮柳行社區,園區以生態養殖為主,總規劃面積4000畝,計劃籌建10萬頭養殖規模的青島和福記生態養豬基地和盛客隆生態養豬基地,著力建成青島市最大的生態養殖、定向生產基地,實施原生態養殖。計劃投資6000萬元,計劃2014開工,預計2017年完工。目前,園區正在規劃中。8、大場鎮柳溝社區萬畝櫻花種植園區。該園區位于大場鎮柳溝社區,總規劃面積10000畝,依托原有傳統櫻花種植基礎,以土地流轉為抓手,實行市場化運作,走內引外聯產業化發展的路子,發展成方連片綠化苗木種植19、0000畝,并打造建設江北最大櫻花種植基地、銷售基地,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步發展,該園區總投資額為6000萬元,2013年開工,預計2016年完工。目前,櫻花等綠化苗木種植基地已達到4000余畝,銷售收入達到4800萬元,主要分布在前老窩、后老窩、西老窩等村,園區內已成立櫻花種植專業合作社12家,先后引進注冊資本1000萬元的青島樂豐園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等3家園林苗木種植銷售公司,并以3家園林苗木種植銷售公司為龍頭,聯社帶戶,把農民結成利益共同體,形成了“園區駐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格局。以前老窩村為例,該村近70%的農戶加入專業合作社,帶動發展以櫻花為主的各類10、苗木1600余畝,年收入近2000萬元,戶均8萬元,人均24271元。9、大場鎮保子埠社區萬畝生態農業核心區。該園區位于大場鎮保子埠社區,總規劃面積10000畝。結合社區建設,本著“社區+園區”兩區共建的原則,在保子埠社區高標準規劃萬畝青島西海岸生態農業核心區,作為該社區的產業園區,計劃投資800余萬元配套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并充分發揮現有產業優勢和區域優勢,采取多種招商方式引進現代農業龍頭企業,招大引強,年內爭取引進規模以上龍頭企業2家,實現規模以上龍頭企業5家、產值突破3億元。該園區基礎設施總投資額為6000萬元,2013年開工,預計2015年完工。目前,園區已引進青島盛客隆食品有限11、公司等3家龍頭企業入駐生態農業核心區,其中盛客隆公司規劃占地1000畝,投資5000萬元,建設占地500畝的高標準冬暖式大棚100個、鋼架大拱棚100個、育苗溫室1萬平方米、露天觀光采摘區及配套功能區8萬平方米等,年可生產各類蔬菜5700噸,產品主要供往連鎖超市、定點配送及古鎮口服務保障區等,年銷售達到2000萬元,可提供就業崗位300余個,年可增加農民收入600萬元。10、大場鎮肖家社區特色農業園區。該園區以精品茶園種植為主要支柱,總規劃面積600畝,重點培植茶葉生產龍頭企業,2013年新引進恒康現代農業有限公司,注冊資金1000萬元,總投資3000萬元,目前已完成投資600萬元,按照因地制12、宜、合理布局、集中連片的總體要求,在肖四村北發展茶葉種植基地400余畝,種植鳩孔、黃山群體、福鼎大白、白毫早等優質茶葉品種。通過龍頭企業帶動基地發展,采取“企業+基地+農戶”模式,注重專業分工和合作,形成了茶業經濟的產業鏈,輻射帶動農民增產增收。園區總投資額為3000萬元。計劃2014年開工,預計2016年完工。目前,大場鎮目前已在西南嶺、韓家洼等地發展茶園基地200余畝,創造了“嶺南春”和“雪螺春”兩大知名品牌,產品暢銷青島、濟南、北京等地。11、大場鎮塔山社區生態農業園區。該園區位于大場鎮塔山社區,總規劃面積400畝,計劃建設高標準冬暖式大棚、鋼架大拱棚、 育苗溫室、 露天觀光采摘區、黃煙13、種植區、配套功能區、產品質量檢測中心等設施。該園區總投資額為6000萬元,計劃2014年開工,預計2017年完工。目前,園區內一期露天種植區已經投產,正在推進二期建設。12、大場鎮鳳墩社區工業區。該產業園區位于大場鎮鎮駐地,由鎮投資,總規劃面積1000畝,目前已達到900畝。園區已初具規模,以和福記食品有限公司、青橡橡膠有限公司、綠之洲花園用品有限公司等企業為龍頭,共有22家內外資企業入駐,總投資突破10億元,建成后可吸納當地勞動力就業4000余人。基礎設施投資額為8000萬元,2012開工,預計2018年完工。目前,對園區內基礎設施正在進行完善,大營路向北新修220米,鳳翔路向西新修500米14、,新鋪設污水管道800米,爭取社區內的農民早日向園區工人轉變,保障群眾的生活來源。三、保障措施1、加強領導,切實把社區建設工作擺上重要位置。成立由黨委書記任組長,政府鎮長和黨委副書記為副組長,其他黨政成員及鎮村、國土、民政、經管、信訪、宣傳、社區、司法所、派出所等部門負責人為組員的大場鎮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社區建設的組織實施工作。同時,領導小組下設各專項工作小組,按照職責分工具體負責社區建設過程中的規劃建設、宣傳發動、土地拆遷補償、群眾安置及督導落實等工作,量化目標,倒排工期,責任到人,確保社區建設各項相關工作的緊張有序進行。2、立足長遠,進一步細化完善設計規劃方案。合理規劃建設是農村社區長遠發展的基石,我鎮將積極與區規劃部門溝通對接,根據我鎮及該社區的實際情況,進一步對各社區建設規劃方案進行細化和完善。同時,對新建社區內供水、供電、燃氣、供暖及污水處理、垃圾清運等市政公用基礎設施的配套建設進行進一步的規劃論證,使之建設成為社會和諧、生態宜居的社區。3、整合資源,形成社區建設的合力。在積極爭取上級部門和職能部門支持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社區宣傳推介力度,吸引開發商參與社區建設。同時發動社會各界組織、企業家和社會知名人士參與農村社區建設,積極拓展社區建設籌資渠道。注重發揮和調動廣大村民的積極性,引導村民自覺投資投勞建設自己家園。2013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