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坡鄉大坡村小康村建設規劃方案(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5114
2023-12-19
9頁
38KB
1、大坡鄉大坡村小康村建設規劃方案-大坡村村民委員會第一章一、地理位置及氣候條件及基本情況 1、大坡鄉大坡村平均海拔1086 米,平均氣溫 15 .6度,年降雨量 1000 毫米以上。全年無霜 期長達9個月,土壤多為沙壤,適宜水稻、紅薯、玉米等農作物生長。 2、自然資源及人口環境 :全村輻員面積 ,18.7 平方公里,轄 7 個村民組、876 戶、3871 人。有耕地 3856 畝, 林地 39280 畝,森林覆蓋率達72.1。 3、主要物產及經濟現狀 :我村人少地多,種植業主要以紅薯、土豆、玉米、水稻和無公害蔬菜為主,年種植水稻 500余畝,產量200余噸;紅薯 300畝,產量 100余 噸;玉2、米1000余畝,產量400余噸;蔬 菜500 畝,產量 500余噸。養殖業主要以生豬和小家禽為主,年出欄生豬600頭,小家禽 10000只以上。2013 年人均純收入 4216 元。 4、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狀況 :全村公路暢通(一條水泥硬化路、八條泥濘路),100的農戶通電,70的農戶飲上了安全衛生水,100的農戶通電話(含移動電話),村內有摩托車56輛,汽車16輛。學齡兒童入學率達 100, 99.8的農戶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村兩委班子健全,辦公設施齊備,有專職村干部5名,村支部現有黨員37名;全村有特困戶11戶,長期舉家外出戶16戶。 5、農戶住房建設現狀 :全村現有磚混住房 148 3、戶、磚木住房289、瓦木住房327戶、土墻住房112戶。第二章第一節項目規劃 一、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目標任務(一)、指導思想: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統攬“三農”工作全局,按照統籌城鄉和諧發展的要求,進一步強化全村的農業基礎,優化農業和特色產業布局, 積極培育和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加速農業產業化經營,強化農民勞動技能培 訓,全面提升村民素質,增強農民的擇業就業能力,努力壯大勞務經濟,加大基礎設 施和生態環境建設,著力提升全村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資源綜合利用率,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努力實現村域經濟跨越式發展。 (二)、基本原則:堅持五項基本原則。 一是以發展農村經濟為4、中心、 進一步解放和發展農鄉生產力, 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增長;二是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尊重農民的主體地位,不斷創 新農村發展體制和機制; 三是以人為本、 著力解決農民生產生活中最迫切的實際問題, 讓農民得實惠;四是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分類指導、有步聚、有計劃地逐步推進; 五是堅持政府引導、受益群眾為主、部門幫扶、廣泛調動各方面共同行動的積極性。 統籌五個結合。一是基礎設施建設、農居環境打造與優質水果、無公害蔬菜基地 建設有機結合;二是與楊梅深加工基地為契機,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相結合;三是與發展星級農家樂相結合;四 是與為習部古鎮開發、楊梅深加工基地提供勞務相結合;五是與鄉村旅游建設相結合。 處理5、好五個關系。 一是處理好當前與長遠的關系; 二是處理好形式與內容的關系; 三是處理好數量與質量的關系;四是處理好整村推進與試點示范的關系;五是處理好量力而行與盡力而為的關系。(三)、目標任務:大坡村小康新村建設將以“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社會和諧”為總體建設目標,力爭通過小康村建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000元以上,農村經濟結構和產業布局更加合理、特色農產品基地基本建成、第三產業和勞務經濟格局基本形成;民居建設特色突出,基礎設施和公共福利建設更加完善,環境面貌得到改變,生態環境和社會更加和諧。第二節規劃建設的重點項目一、產業規劃 1、種植業:引導群眾管護好12506、畝楊梅、1100畝板栗,2015年種植優質櫻桃300畝。 2、養殖業:全村發展養羊戶20戶,種植優質牧草200畝,每戶每年出欄商品羊20頭以上。按照“一村一品” 、突出特色的要求,對接重慶市場,根據本村實際,種植生態蔬菜500畝以上。發展生豬適度規模養殖戶10戶,種植優質牧草50畝,規劃每戶每年出欄商品豬10頭以上。 3、勞務輸出:加大勞務培訓力度,為各企業提供高質量的務工人員。二、基礎設施建設規劃 1、村道建設:(1):河扁到巖上1.3公里的通組道路硬化。(2):大坡衛生院到下寨2.8公里通組道路硬化。(3):悶灘壩到楊柳3.9公里通組道路硬化。(4):前進到小寨門2.1公里通組道路硬化。(7、5):黃桶巖到永紅2.9公里通組道路硬化。(6):鵝旱頸到蛇家狗4.1公里通組道路硬化。(7):埂上到老安全1.8公里通組道路硬化。(8):河包橋到黃桶壩1.4公里通組道路硬化。 硬化公路共20.3公里。按照縣小康辦相關標準,需建設資金507.5萬元,其中申請上級解決406萬元,群眾自籌101.5萬元。2、實施人蓄飲水工程 :抓住貴州省實施農村安全飲水的機遇,2015年著力巖上、建國、前進、永紅、朝陽、安全六個村民組、516戶、2675人的人畜飲水工程。 三、民居建設與改造 :堅持適當集中、統一規劃、按圖施工的原則,突出黔北民居地方風貌。結合災后恢復重建,以“四改三建”為主要內容,改造民居208、0戶(其中土墻危房改造112戶、瓦木危房改造76戶,面上改造12戶),建沼氣池10口,硬化連戶路17.2 公里。第三節優質干果、水果產業發展規劃一、有利條件:大坡村現有楊梅1350畝、板栗1100畝,分布于全村7個村民組,由于多年 來,缺乏管理技術,果園效益發揮不好,同時我村現有空閑地較多,還可大量栽植, 建成基地,且目前市場前景看好。 二、發展思路:一是對過去老品種進行改造,移栽新的品種,改良劣質水果,使老樹結新果。二 是加強果農的技術培訓,提高水果生產水平,增加水果產量和質量。三是建立多種銷 售渠道,拓展銷售市場。四是新發展櫻桃 300 畝,使之盡快發揮效益。 三、建設目標:2015年對現9、有楊梅1350畝、板栗1100畝進行有效管理,力爭產量達到1.5萬公斤,實現產值30萬元。新發展優質櫻桃 300 畝。 四、投資概算及效益分析:水果發展的資金來源主要是農戶自籌,爭取農業項目給予適當補助。2015年果園有效管理投資15萬元,可實現產值30萬元,投資10萬元,建 300 畝櫻桃種植連片基地,促進全村水果成為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 五、對策措施:一是組建以村主要領導為組長的水果生產領導小組,強化領導力量。二是聘請縣委黨校的專家級農牧局水果種植技術員,加強對果農的技術培訓,提高種植水平。三是按照生態生產標準進行生產,提高產品品質。第四節第三產業及勞務輸出規劃一、有利條件:大坡村地處習水10、北部山區,近年來,隨著退耕還林的實施,導致大量勞動力閑置,村民致富愿望十分強烈,為勞務輸出創造了條件。 二、 發展思路 :一是搞好宣傳發動工作,鼓勵閑置勞動力外出務工。二是盡可能地搞好服務,計劃從2015年起,每年培訓 100 人以上,為各類企業提供高素質的務工人員。 三、實施步驟 :規劃每年輸出勞務在600人以上。第五節民居建設規劃一、建設思路 :堅持整體規劃、分批實施,因戶制宜、突出特色,綜合治理、提升檔次,體現簡潔、樸實、大方的傳統民居特色,展示山區農村特有的山水園林風光和民居民俗個性化風格。 二、建設內容:以實現“五通”(通電、通郵、通互聯網、通自來水、通公路),“五有” (有美觀漂亮11、的房屋,有整潔衛生的廚房,有功能齊全的圈舍、有一個硬化院壩、有星級農戶標志), “五個一”(有一個經濟園,有一個主導產業,有一個勞動力轉移, 有一人參加技能培訓,有一個明白人)為主要建設內容。 三、建設目標及步驟 全村納入規劃建設民居 261 戶,其中 2014年已建設 7戶,2015年建設200戶,2016年完成54戶。 四、保障措施:一是加強組織發動。 成立村小康新村建設領導小組, 負責新村建設的組織領導、 督查指導;村黨支部“一把親自抓,抽派得力人員,明確職責任務,分片包干抓建。 以村組織工作隊深入農戶,逐戶宣傳發動,逐戶規劃落實,統一思想,鼓舞干勁,增強干群艱苦創業、自建家園的積極性和12、主動性。二是定點幫扶。統一安排,把縣、鄉兩級有關部門定點幫扶到戶,抽派精干得力人員駐戶幫建,包指導、包進度、包質量、包成效。三是創新機制。按照“農戶主建,信貸扶持,項目引導,部門幫扶,適當獎補” 的投入原則,落實配套激勵政策,整合項目資金,積極協調小額信貸等,多渠道籌措 建設資金。四是強化質量,牢固樹立質量安全意識,狠抓關鍵環節,嚴格建設標準,專人把關,精益求精,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 打造精品工程。 五是注重管理。 樹立用小錢辦大事的理念, 切實加強資金(物質)監管, ??顚S?,專管專供,控制總體預算,確保把有限的人力、財力、物力全部投入到新村建設中去,保證工程建設的進度。第六節基礎設施及公13、共服務建設項目規劃一、村基礎設施建設規劃: 加強陣地建設,完善村公共服務和文化體育設施,重點解決交通、通訊、和治污工程,對全村村道路實施整治,完成人畜飲水工程。 二、村公共服務規劃:堅持以人為本,把提高農民素質擺在突出位置,大力實施農民知識化、技能化工 程, 切實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努力造就一批有文化、 懂技術、 會經營的新型農民。 加快村教育科技文化事業發展。緊緊圍繞鄉村旅游、生態蔬菜兩大主導產業,培養 一批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農民經紀人,鼓勵農民參加成人職業教育;使青壯年 農民都能掌握 13 門實用技術;對獲得“綠色證書”的農戶給予產業發展和項目扶 持,引導廣大農民加快向知識型、技14、能型和專業型轉移;規范建立楊梅、養羊、生態蔬菜等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引導農民闖市場,加速農產品向商品的轉化過程。 積極發展全村各項社會事業。加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面,加快形成以大病統籌為主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障制度,不斷提高全鄉醫療保障水平;完善好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和貧困人口救助制度,落實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政策,建立健全農村體育服務網絡,逐步增加體育設施,積極開展群眾易于廣泛參與的各類體育健身活動,不斷增強廣大農民的身體素質。 深入開展全村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大力開展信用村、信用戶、 “星級農戶”創建工作,實施以公民道德綱要、社會主義榮辱觀為主要內容的思想道德教育,著力提升 廣大農民15、的思想道德水平,深入開展普法教育,增強農民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引導他們依法參與民主管理,履行應盡義務,維護自身權益。 三、村組織建設規劃:按照基層組織標準和要求,完善村民活動陣地建設,健全村兩委班子,加強村班子戰斗力。一是制度建設規范化。將村“兩委”工作制度、村級財務管理制度、村務公開制度、 民主生活會制度、 民主議事制度等統一制作上墻, 規范村兩委的工作職責。 二是村務公開規范化。規范永久性公開欄,全面推行村務公開經常化和村務公開日制度,對村兩委工作動態、收支情況、產業發展、治安狀況、民政救濟等涉及群眾切身利 益的事項進行定期或專項公開。三是服務功能規范化。建立健全村圖書室、電教室等 配套設16、施,結合遠程教育,激活村級陣地的服務功能,對廣大群眾開展法律法規、農村實用技術、文教衛生知識培訓,為群眾提供提高綜合素質的平臺和咨詢窗口。 四是配套設施規范化。配備日常辦公及生活所需設施設備,為村干部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切實轉變村干部工作作風,增強服務意識,密切干群關系。按照“依法治村、 民主管村、科技興村”的內容和總體要求,建立健全村規民約,積極推行一事一議, 全面實現“陽光村務” ,大力開展“村民自治模范村”創建活動。 抓村組兩級干部隊伍建設,實施村組后備干部人才庫工程,拓寬選人用人的渠道 和范圍,實行大范圍、寬領域選拔村組干部;改進管理辦法,推行干部崗位目標責任制,嚴格考核管理,將工作績17、效與干部待遇掛鉤,半年考核一次,年終兌現獎懲。 加強黨員干部教育。一是建立干部定期培訓制度。每年對村職干部、黨小組、 組長、集體經濟組織的管理人員分期分批培訓一次,培訓時間不小于 20 個學時。二 是鼓勵黨員干部積極參加黨校、農農校的培訓學習,不斷提高黨員干部素質。三是教育黨員干部爭做致富能力強、幫富能力強的雙強型黨員干部,提升自身文明素質,成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帶頭人。四是實行黨員責任區負責制,給每個黨員劃定一個責任 區,明確黨員在責任區的職責,完善和建立黨員幫扶制度。第三章投資概算一、建設項目投資概算1、項目總投資:大坡村小康村建設項目總投資 1074.6萬元,其中申請上級解決914萬元18、,群眾自籌160.6萬元。(1):產業發展282.5萬元,其中申請上級解決261萬元,群眾自籌21.5萬元。a、楊梅、板栗繼續有效管護投資100元/畝,楊梅1350畝+板栗1100畝=2450畝X100元/畝=24.5萬元。其中自籌9.5萬元,申請上級解決15萬元;b、種植櫻桃300畝,投入800元/畝(含苗款、肥料、人工),供需投資24萬元,申請上級解決12萬元(苗款和肥料),群眾自籌12萬元。C、生態蔬菜大棚50個,4萬元/個,需資金200萬元,此項資金申請上級解決。d、培育養羊大戶20戶,按照相關標準,需資金34萬元,此項資金申請上級解決。(2)公共設施建設總投資 147萬元;其中:a、19、建垃圾池28個,規格為3米X3米X2.5米,3萬元/個,需資金84萬元,此項資金申請上級解決。b、安裝太陽能路燈100盞,3800元/盞,需資金38萬元,此項資金申請上級解決。C、文化大院打造15萬元,此項資金申請上級解決。d、電教室配置10萬元,此項資金申請上級解決。(3)基礎設施建設規劃總投資 645.1 萬元(不含黔北民居建設費用),其中申請上級解決506萬元,群眾自籌139.1萬元。a、通組公路硬化20.3公里,規格為3.5米寬X0.18米厚,200米一個錯車道,需資金507.5萬元,申請上級解決406萬元,群眾自籌101.5萬元。b、連戶路硬化17.2公里,規格為1米寬X0.1米厚,20、按照8萬元/公里計算,需資金137.6萬元,申請上級解決100萬元,群眾自籌37.6萬元。C、黔北民居改造建設投入以2013年入庫的核定資金為準。d、庭院硬化,改廁改灶、產業結構調整等其他費用,由群眾自行籌資。2、 資金來源和籌措方式:大坡村小康村建設投入堅持農戶投入為主、國家 項目投入為輔、 政府以獎代補、 部門適當幫扶的投入政策, 兼以招商引資、 信貸扶持、 社會資金補充??偼顿Y 1074.6萬元,其中爭取國家項目投入及政府幫扶914萬元,農戶自籌 160.6萬元(含信貸投入和以勞折資)。 3、本預算不含危房改造資金、庭院硬化,改廁改灶、產業結構調整等資金第四章項目效益分析一、經濟效益規劃21、建設目標完成后,全村農業總產值可以由2013年的1420萬元增加到 2015 年的 2000萬元, 增幅達到年均 20; 人均純收入由2013年的4216元增加到6200 元,年均增長 20以上,農民生活達到全國小康水平。二、生態效益全村通過改廚、改廁、改圈和清臟、清亂、整治鄉級道路和入戶路硬化、沼氣池建設,將使全村生態環境得到改善、鄉容更加整潔;森林覆蓋率達到75以上。 三、 社會效益項目建成后,全村農村經濟結構和產業布局更加合理、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公路 交通、通信、信息更加發達,將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多實惠,生產、生活環境將更優良, 也將更大提升大坡對外開放形象。 第五章 結論規劃的各項目標任務,要在實施領導小組統一領導下,分解落實到相關責任人,制定科學、切實可行的管理考核體系。同時對各項目實施要建立內部監督、跟蹤監測、工程監理、項目實施評估以及審計等制度,促進規劃任務圓滿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