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站房靈石東站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5126
2023-12-19
7頁
51KB
1、大西鐵路客運專線站房I標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編制人:審 核:批準人:中鐵十局集團有限公司大西客專房建工程指揮部第二項目部目 錄一、工程概況3二、工程特點3三、危險源辨識及風險評價3四、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目標4五、責任單位/人員4六、實施時間要求4七、風險控制組織小組4八、風險評價技術措施5九、環境/職業健康安全檢查8一、工程概況總建筑面積2292,其中基底建筑面積1344,檐口標高為14.3m,建筑標高為14.5m。分A、B、C三個區,A、C區為兩層,B區為一層。主要設置有候車大廳、售票廳、售票室、出站廳、商務VIP室、衛生間、旅服用房、車站辦公、公安值班辦公、信息信號通信用房、電力2、用房及功能配套用房等。A區為出站通道及生產辦公用房,兩層,首層層高為5.4m,二層層高4.8m,出站廳凈高4.2m。B區為候車大廳,一層,層高為12.9m。C區為售票廳及生產辦公用房,兩層,首層層高5.1m,二層層高4.8m,售票廳凈高4.2m。二、工程特點由于本工程工期緊,作業面小,高空作業多,交叉作業多,所以我們必須特別注意交叉作業和高空作業時安全保護,制定專門的安全生產技術交底,切實保證安全生產措施的落實,確保人生財產的安全。三、危險源辨識及風險評價1、為順利完成本工程,我項目部建立健全以項目經理為第一負責人的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注重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堅持“愛護環境、造福社3、會、安全健康、關愛員工、預防污染、遵規守法、科學管理、持續改進”的宗旨,對項目每個員工進行了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以及班前安全活動講話;堅持全員、全過程安全控制,并針對本工程地特點,找出重大危險源和預防控制措施,并進行了危險源地辨識和風險評價,針對不同的危險源采取不同的措施,確保工程順利安全進行,達到業主和監理的要求,為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和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不努力。2、針對本工程地施工內容、工程特點、技術要求及施工現場地情況,按照ZHA/QGA215環境因素/危險源辨識及風險評價控制程序對各類危險源進行識別。四、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目標1、杜絕安全生產特別重大事故和重大事故。 2、消滅責任等級4、火災事故、爆炸事故、爆破物品丟失事故及重大塌方事故。 3、杜絕責任從業人員因公死亡事故。 4、年施工重傷率控制在0.3以下。5、年負傷率控制在2以下。五、責任單位/人員1、主要責任單位:大西客專房建I標第二項目部2、主要負責人:田家勇(項目經理)李志國(項目副經理)張曉君(總工程師)六、實施時間要求施工全過程(包括施工準備、開工、安裝調試、交竣工全過程)七、風險控制組織小組1、成立項目培訓環境/職業健康安全領導小組組長:田家勇(項目經理)副組長:李志國(項目副經理)張曉君:(總工程師) 成員:曲金福(技術主管)蔡延召(安質員)趙九州(土建工程師)何南江(技術員)寧沖濤(技術員)李進(材料員)25、領導小組責任 1、制定環境/職業健康安全領導小組成員責任。 2、負責危險源識別和風險識別。 3、制定風險控制措施或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4、定期或不定期的進行環境/職業健康安全檢查,并保存檢查的相關紀錄。八、風險評價技術措施針對本工程的特點,施工現場實際情況和施工季節,根據危險的識別和風險評價,對基坑坍塌、火災、高處作業、觸電、環境污染、中毒、防汛等危險因素,除每道工序開始前,由安全員或施工員進行環境/職業健康安全書面交底外,決定采取以下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措施。1、 高處作業作業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要求責任人:曲金福(技術主管)蔡延召(安質員)趙九州(土建工程師)何南江(技術員6、) 寧沖濤(技術員)李進(材料員)劉曉東(安裝工程師)實施時間:基坑開挖及制作安裝全過程(1) 高處作業潛在的危險因素主要包括:1) 人體操作平臺墜落;2) 腳手架坍塌;3) 物體高處墜落傷人;4) 人體從腳手架上滑跌傷或墜落;5) 安全網質量不符合要求;6) 安全網安裝不牢固或者安裝不符合規定要求;7) 安全帶質量不符合規定要求;8) 安全帶的固定和佩戴不符合要求;9) 安全帽的質量不否合要求;10)垂直上下同時施工無隔離防護措施;11)冒險作業、違規操作。(2) 高處作業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規定1) 腳手架的搭設和拆除必須編制方案,并按規定批準后方能實施;2) 腳手架搭設必須由有資格的人7、員施工;3) 可與建設單位溝通,使用其他施工單位搭設的腳手架;4) 無論自搭或使用其他施工單位的腳手架,均需檢察合格后才準使用,檢查由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進行;5) 如采用機械吊裝,其機械性能和技術狀況必須符合使用安全,并由專人負責操作和指揮,不準違規操作;6) 凡是從事高處作業的人員,包括起重工,焊工和其他工種人員的身體情況必須符合相關規定的要求,如有高血壓、恐高癥和其他不適合高處作業的人員,不準從事高處作業。7) 高處作業要劃定安全區域,并設置安全警示標志,必要時,應設置安全警戒線,并有專人值班;8) 嚴禁非施工人員和其他外來人員進入高處作業區域,以防止發生意外傷害,對于建設單位,監理人員和8、其他相關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并規定佩帶安全帽;9) 高處作業嚴禁酒后上班,疲勞施工,如夜間施工,確保照明和線路及開關、插頭、插座符合相關用電要求,并有電工值班;10) 所使用的帶電工具,設備技術狀況符合使用要求,防止工具、設備、材料高處墜落傷人。2、 焊接氣割作業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要求責任人:曲金福(技術主管)蔡延召(安質員)趙九州(土建工程師)何南江(技術員) 寧沖濤(技術員)李進(材料員)劉曉東(安裝工程師)實施時間:制作安裝全過程(1)、焊接、氣割作業潛在的重大危險因素主要包括:1)觸電傷害;2)焊工及配合人員視力損傷;3)氣割火焰傷人;4)氧氣、乙炔氣瓶爆炸;5)焊接飛濺物傷人,傷物9、,火災等;6)氣割斷料傷人;7)焊縫探傷x射線傷人;8)焊接氣傷人等。(2)、焊接氣割作業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要求:1)從事焊接氣割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嚴禁無證人員擅自從事焊接氣割作業;2)確保焊接氣割防護用品及焊接氣割工具質量符合規定要求,包括:布置、焊接手套、護腿等;3) 焊接進程有專職電工巡視值班,確保用電安全;4) 焊接設備實行三相五線制,按一機、一箱、一閘、一漏電進行保護;5) 做好高處焊接,其格作業安全保護,嚴禁違章操作;6) 氧氣、乙炔氣瓶放置位置間隔距離不得低于5米,且必須立放不準臥放,空瓶必需做好標示單獨放置,氧氣、乙炔氣瓶必需遠離明火,距離不得低于10米;7) 氧氣、乙炔10、氣瓶訛奪搬運和上下車不準亂丟亂砸,亂丟亂放,不準粘油污;8) 焊接電源線和地線街頭必須牢固并用絕緣膠布包好,防止漏電傷人;9)焊接線路和氣割皮管不準亂拉亂放,防止損壞傷人,每天下班后,應將要收集管理的小型機具及貴重材料收好再下班,以防夜盜。3、 機械使用及維修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要求責任人:曲金福(技術主管)蔡延召(安質員)趙九州(土建工程師)何南江(技術員) 寧沖濤(技術員)李進(材料員)劉曉東(安裝工程師)實施時間:制作安裝全過程(1)、機械使用及維修作業潛在的重大危險因素主要包括:1)機械無人操作時未切斷電源;2)機械電氣線路短路引起火災;3)機械超負荷運轉,電機燒毀引起火災;4)機械11、維修時,油料浪費;5)工作場所照明燈不用時不及時關閉;6)電氣設備不使用時不及時關閉;7)照明燈緊靠易燃物品引發火災;8)施工機械設備運行時產生噪音。(2)由此引發的污染事故應急救援(大氣污染、資源浪費)1)施工現場發生一般的環境(如噪聲超標)污染,項目部應急救援小組相關人員應及時處理、中止施工,并制定相應的處理方案及采用有效措施,確保能達標時方可繼續施工。2) 當施工現場發生較大的環境污染,項目部應急救援小組應及時組織人員進行搶險,同時采取有效措施,切斷污染源,及時制止污染繼續發生,并及時上報所屬分公司應急救援隊。3) 若有重大的環境污染發生后,要首先保護好現場,在相關專家指導下,組織項目部12、人員進行自救,并立即向分公司應急救援隊上報事件的初步原因、范圍、估計后果。如有人員在事故中受到人身傷害,則應立即向當地醫療衛生部門求救(120),同時通知環保部門進行環境污染的檢測。當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接到通知以后,應急救援指揮部人員趕赴現場,與有關專家一起按各自職能組織搶險。4) 當火災發生后,按照火災、爆炸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有關規定,采取切實有效措施最快速度切斷火源,斷絕著火點,控制火勢及時熄滅火災。并做好現場的有效隔離措施,及火災后的善后處理工作。及時有組織地分類清理、清運,最大限度地減少環境污染;當發生大量有害有毒化學品泄漏后,應及時采取隔離措施,采取適當防護措施后及時清理外運,或采取隔13、離措施后及時委托環保部門處理、檢測,以求對環境的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4、 其他事故的緊急方案和相應措施一旦發生工傷事故或觸電、食物中毒等,項目部應立即組織呼救,認真執行ZHA/QG308-2005施工現場應急救援方案規定執行。九、環境/職業健康安全檢查1、項目部應根據工程進展情況,包括制作安裝全過程,由環境/職業健康安全領導小組進行健康安全檢查,并做好記錄,其檢查內容包括;1) 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的執行效果;2) 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相關法律責任,安全操作規章制度的執行情況;3) 職業健康安全用品的采購,管理及使用;4) 施工現場文明施工及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5) 糾正預防措施的執行情況和效果;6) 分公司安全部門應由計劃的對項目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情況及相關法律法規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并做好檢察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