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居住社區經濟適用房項目塔機群安全作業方案(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5132
2023-12-19
4頁
16.50KB
1、XX大型居住社區經濟適用房項目塔機群安全作業方案(一)、工程概況1、考慮到本工程施工占地面積小,材料轉運距離遠、工作量大等原因,故在基坑內選用技術性能相對穩定的。A:QTZ63型塔機和QTZ80型塔機共8臺。B:塔機號為:(1#、2#、5#、6#、8#、9#、10#、11#)。(附施工平面圖)。組成一個整體工作聯,其作業范圍覆蓋整個施工區。但由于基礎結構所限,塔機安裝位置在其回轉半徑范圍內相互交叉,給安全生產帶來隱患,項目部通過危險源分析,特將本項列為重大危險源加以控制。(二)、技術措施1、安裝時控制臂長幅度和高低落差對各塔機的高度加以控制,使各塔機起重臂落差控制在3m以上1#塔機臂長為42米2、,高度為69米,第一道附墻在 8 層,第二道附墻在13層。2#塔機臂長為55米,高度為69米,第一道附墻在 8層,第二道附墻在13層。5#塔機臂長為50米,高度為72米,第一道附墻在 9 層,第二道附墻在14層。6#塔機臂長為55米,高度為73米,第一道附墻在 5 層,第二道附墻在11層,第三道附墻在16層。8#塔機臂長為37米,高度為69米,第一道附墻在 8 層,第二道附墻在13層。9#塔機臂長為42.5,高度為73米,第一道附墻在 5 層,第二道附墻在11層,第三道附墻在16層。10#塔機臂長為45米,高度為69米,第一道附墻在 8 層,第二道附墻在13層。11#塔機臂長為50米,高度為73、5米。第一道附墻在 5 層,第二道附墻在11層,第三道附墻在16層。頂升時按序保持間距頂升,從而避免起重臂直接碰撞。2、調節小車和回轉限制器通過對小車限位器的調節,進一步限定工作幅度,剛好夠工作面連接,避免不必要的幅度交叉從而減少起重鋼絲繩纏繞的可能性;通過對回轉限位器的調節,限制塔臂隨意進入交叉區,每次進行連接作業都在有意識狀況下提高警覺安全操作。3、對每臺塔機作業區和交叉區進行劃分通過對塔機作業區和交叉區的劃分,使塔機操作人員明確危險部位,提高警覺意識,使各區施工負責人與全體施工人員了解危險區域,避免同時交叉作業,減少或避免危險區作業。4、安裝紅色信號燈在每臺塔機的大臂端部和塔頂安裝紅色信4、號燈。5、塔機配備對講機每臺塔機配有對講機,每臺塔機駕駛員和指揮對講機頻道一致。(三)、塔機群運行的控制1、明確規定塔機在施工中的運行原則:低塔讓高塔;后塔讓先塔;動塔讓靜塔;輕車讓重車。2、各作業人員必須嚴格執行“十不吊”的原則。3、塔機操作人員、信號指揮人員相對固定,無特殊原因不得隨便更換;指揮人員未經主管負責人同意,不得私自換崗,換班必須當面交接;對新進場的相關人員進行針對性的安全教育、技術交底。4、塔機與信號指揮人員必須配備對講機,避免因使用哨音造成指揮信號混亂和對周圍群眾的噪音干擾,每臺塔機有其專用的頻道,未經許可不得隨意更換,確保指揮信號的可靠和準確。5、加強現場動態管理,發現違章5、違規行為及時予以制止和糾正。6、獎優罰劣。在現場掀起比學趕幫、勞動競賽的熱潮。7、加強塔機的頂升管理。塔機安裝單位應嚴格按領導小組的總體部署,按時按要求完成塔機的錨固頂升工作;派專人進行現場安全監督,確保頂升過程的安全,并不受相鄰塔機的干擾。8、塔機群領導小組掌握24小時天氣預報,遇有6級以上大風、濃霧等天氣應禁止運行塔機,大臂順風向停放。9、夜間施工嚴格按照相關要求開啟防撞警示燈。地面單一信號統一指揮。10、按工程的實際進展適時做出相應調整,塔機群作業方案、頂升時序表都以各區號施工進度一致為前提。但在實際施工中由于多種原因的影響,往往會造成施工進度的不一致,若個別部位進度較慢,在局部階段不6、能保證同步頂升的情況下,原高塔可獨自頂升,原低塔也可獨自頂升至高于高塔安全距離以上成為新高塔。(四)、組織管理1、為了確保本工程施工期間各塔機合理使用、安全作業,發揮塔機的最大效能,滿足施工進度需要,加強塔機群作業的管理、調控,特成立以安全員、機管員為主的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對施工現場各塔機作業的指揮與協調。2、分工協作,各負其責。領導小組負責對現場所有塔機的總體指揮、協調。督促塔機出租單位負責本單位塔機的日常管理、故障排除、緊急搶修等工作。各區的施工負責人及時做好對塔機使用的供需安排,并將有關信息及時提供領導小組,便于及時做出調整。3、加強人員的管理。選擇有豐富工作經驗和較強責任心的塔機操作人員、信號指揮工、起重工。塔機管理人員必須掌握塔機群施工的不同階段以及各階段的特點,并對塔機司機、信號工、起重工進行有針對性的安全技術交底,督促其嚴格執行。4、一標段由負責,二標段由負責。一標段和二標段交叉工作時,有各標段負責人相互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