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園網二期工程規劃方案(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5147
2023-12-19
5頁
31KB
1、目錄第一章 97年度校園網規劃3第二章 二期工程框架4第1節 網絡結構4第2節 節點內部網絡51、 主節點(一級中心點)52、 分支節點(二級中心點)6第3節 節點間互連61、 主節點間互連62、 主節點和分支節點間互連7第4節 網絡管理81、 網管平臺82、 安全管理9第5節 應用系統開發9第三章 預算11第1節 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約合300萬RMB)11第2節 應用系統開發(約合342萬RMB)14校園網二期工程規劃第一章 97年度校園網規劃繼96年度校園網正式開通并完成一系列基本網絡設施和應用的建設后,97年度的校園網工作任務將以更大、更快和更多為主要目標,覆蓋骨干網絡建設,應用系統建設2、服務、系統運行四大方面。骨干網絡建設工作將以即將完工的郵電電話計算機網光纜鋪設和以前的小規模的網絡骨干網主體為基礎,大規模延伸骨干網,進一步擴大外圍網的組網規模,提高網絡整體運行效率,加強骨干網安全和網管功能。應用系統建設將依托Internet和上海市教育網、科技網和郵電網,以網絡數據庫為核心,開拓有我校特色的高速先進網絡應用。爭取從根本上解決學校教學、科研、行政管理資料的信息電子化問題。規范服務管理、加強系統運行維護工作被列為本年度的另一重點工作方向。服務管理和系統運行維護將用規范化,制度化,專人化來改變目前的服務混亂狀況。二期工程擬于1997年4月1999年4月。計劃將在兩年的時間內將整3、個高速網絡覆蓋復旦校園的所有大樓。第二章 二期工程框架第1節 網絡結構校園網二期工程采用分級的網絡結構。一級網絡是整個系統的核心,它提供一個高速的網絡通信平臺以及最重要的信息資源,由三個主要節點(一級中心點)和高速網絡組成。二級網絡包括各院系大樓的局域網。由45個分支節點(二級中心點)和中速的網絡構成。分級的網絡結構如圖三所示:光纖布線已于1997年2月完成。第2節 節點內部網絡1、 主節點(一級中心點)主節點是一級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三個主節點分別是逸夫樓、新行政樓,文科圖書館。主節點提供校園網的主要信息服務功能,因此各主節點的局部網絡應當滿足以下要求:(1)高速、交換式的網絡,155M A4、TM。(2)按全網平均在線用戶數2000計算,每個用戶端口帶寬需求約為10Kbps。(3)主干網任意點吞吐能力不應小于20Mbps.(4)具有容量大、處理能力強、容錯的、有備份功能的服務器,并獨立接入高速主干網,提高服務器的吞吐量和響應時間。(5)交換設備支持至少64個虛網的劃分功能,可以為MAC base或port base。(6)交換機具備簡單路由功能,能完成虛網之間的路由交換。(7)主干網上的各用戶接入端口是應是可管理的,并能提供多種網絡互連規范。(8)重要的端口及網絡線路是冗余的。(9)關鍵性設備具備單點故障解決能力。(10)具有高速的對外接口。2、 分支節點(二級中心點)分支節點包括5、45幢大樓內的局域網。每個局域網應該有以下特點:(1)具有高速端口與主干網相聯。(2)連接設備具有光纖端口,可通過光纖與主交換設備直連。(3)網絡設備可以接受網管平臺的管理。(4)服務器和管理系統組成的局域網為高速交換式網絡。其余的局域網可為非交換式網絡。(5)最終用戶基本上以以太網方式接入主干網。第3節 節點間互連1、 主節點間互連因為主節點及其互連的網絡是整個服務系統的核心,因此主節點間互連網絡的要求以高速,可靠為主:(1) 采用光纖作為傳輸介質,實現高速傳輸。(2) 采用 ATM 網絡互連技術;ATM上的以太網應用采用LANE技術。(3) 具有備用光纖線路,傳輸帶寬最高可擴展為310 M6、。(4) 當吞吐量高于155M帶寬,網絡設備能自動選擇備用通道,擴展主干網傳輸帶寬。(5) 當主干網線路連接出現故障,網絡設備能自動選擇備用通道,實現容錯運行。(6) 支持各類上層協議。2、 主節點和分支節點間互連分支節點可以選擇以下方式與主節點相連:155M ATM,約10個節點100M高速以太網,約10個節點10M以太網,約25個節點要求:(1)采用光纖作為傳輸介質,實現高速傳輸。(2)通信開銷小,通信速率、吞吐量和效率高。(3)通信延遲小。(4)信道質量高 (誤碼率小)。(5)適用于多媒體通信。第4節 網絡管理網管平臺實現網絡資源的管理、網絡安全訪問的控制。并且在平臺上能方便地開發所需網7、絡應用。1、 網管平臺 1 采用流行的、支持設備面廣、有良好圖形界面的網管平臺。2 網管系統能夠管理到網絡中的每一個智能設備及有關設備的每一個端口,即能夠遠程對設備進行設置、調試、網絡流量監測和必要的重置。 3 具有網絡數據的采集端口。4 對網絡故障能及時發現并報警。2、 安全管理 1對訪問端口可設置許可或禁止的網絡服務。 2具有防火墻機制。 3網管系統對其上的應用軟件應通過一定的安全監測。第5節 應用系統開發IC卡應用系統(與郵電合作):在全校范圍內使用一張IC卡,完成各種應用,如:選課注冊,上機計費,圖書借閱,食堂就餐,就醫看病,電話付費,等等。網絡教學系統:采用多種方式,利用網絡進行教學8、,教師上課機動靈活,學生學習方便有效。打破傳統授課模式,創造了一種全新的教學環境。可采用Web技術, VOD,VC等技術。圖書館資料檢索系統(與圖書館合作):將圖書館現有的圖書資料數據庫及光盤庫上網,使全校師生能方便的查詢和閱讀。校園多媒體信息查詢系統:建立校園多媒體信息查詢系統,在重要場合和公共場所設立多媒體查詢終端,用于校園信息查詢。基于復旦大學Intranet的教務基本管理系統:充分依托校園網,以學生信息管理為中心,實現全校教務信息從新生錄取、學生檔案、排課、選課、考分、學籍管理到畢業審核的全過程計算機網絡化管理,做到信息的集中管理、分布操作。復旦大學人事信息網絡管理系統:實現全校教師、9、干部、職員、工人以及離退休人員、出國人員、勞動工資等的計算機局部網絡管理。校園網用戶統一界面:給用戶一個統一的友好的方便的界面訪問校園網的各種應用。校園網安全管理系統:保證系統可靠,安全,高效的運行。第三章 預算第1節 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約合300萬RMB)1。主干網ATM主交換設備(約75萬元RMB)逸夫樓ATM主交換機:ATM端口數:6100M FC端口數:4100 BASET端口數:810M BASET 端口數:24網管中心ATM主交換機:ATM端口數:3100M FC端口數:4100 BASET端口數:810M BASET 端口數:24文科圖書館ATM主交換機:ATM端口數:4100M10、 FC端口數:010M BASET 端口數:242。外圍節點ATM交換設備:7(約75萬元RMB)ATM端口數:210M BASET端口數:83。10M光纖Transiver210M HUB:25(約50萬元RMB)4。撥號線路擴充60(約60萬元RMB)MODEMTERMINAL SEVER 端口電話線5。路由能力擴充(約22萬元RMB)BLN模塊6。廣域網線路擴充(約6萬元RMB)FRAME RELAY1:2萬元RMBISDN4:4萬元RMB7。網絡測試及相關設備(約2萬元RMB)對將機:1萬元RMB測試設備:1萬元RMB8。遠程無線微波通訊設備:(約10萬元RMB)第2節 應用系統開發(約合342萬RMB)1。校園網原有系統升級:(約75萬RMB)服務器:高檔INTENET SERVER:70萬外設:磁帶機,網卡等:5萬2。IC卡應用系統:(約100萬RMB)IC卡發卡系統IC卡讀卡機中央數據庫系統相關子系統3。網絡教學系統:(約20萬RMB)NT SERVER:15萬軟件:5萬4。校園多媒體信息查詢系統:(約10萬元RMB)PC SERVERNC5軟件5。校園網安全管理系統:(約92萬RMB)高檔UNIX SEVER:PC軟件6。校園網防火防盜系統:(約25萬RMB)7。路透金融系統的移植:(約5萬RMB)8。多種網上娛樂小系統:(約15萬RMB)二期工程物理拓撲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