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雄盛王府廣場綜合體項目基坑開挖測量方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5464
2023-12-19
10頁
192.50KB
1、目錄一、編制依據1二、工程概況1三、施測依據1四、人員組織及儀器配置24.1人員配置24.2主要儀器設備配置2五、主要測量方法35.1建筑物平面控制網的建立35.2場地內標高引測55.3 0.00以下標高控制55.4 0.00以下軸線控制施工測量6六、測量管理76.1職責76.2測量放線、驗線工作86.3施測安全及儀器管理制度8七、測量控制程序圖10一、編制依據序號名 稱1城市測量規范(CJJ 8-99)2工程測量規范(GB 50026-2007)3全球定位系統城市測量技術規程(CJJ 7397)4建筑變形測量規范(JGJ8-2007)5本工程施工組織設計6工程施工圖紙二、工程概況佛山雄盛王府2、廣場綜合體項目位于季華路與佛山大道交匯處西南側,設1-2層地下室。本工程占地面積41828m,開挖深度4.92-5.62m。我部中標工程為場地南側B地塊,包括B地塊基坑以及東側水渠改建。三、施測依據(1)甲方移交的施工測量控制點,經檢查復核其精度,達到規范要求后采用。(2)根據工程特點及施工需要增設施工測量控制網。(3)場內外導線點按一級導線測量要求精確測量(水準測量按三等水準要求或三角高程測量方法施測),并閉合平差,求得其坐標高程值,(上述測站點的布置,滿足施工的要求,確保了儀器和人身的安全,避免了施工干擾,示意如下圖)。(4)導線測量主要技術要求:光電測距導線的水平角技術要求:等級儀器等級3、測回數左+右-360之差 /上下半測回之差/測角中誤差/一級I級210105光電測距導線的豎直角技術要求:等級儀器等級測回數豎直角互差 /指標差互差/一級I級21010光電測距導線的測距技術要求:等級儀器等級導線長度/km測回數測距中誤差/mm相對誤差一級I級44151/30000高程控制網的等級擬布設三等附合水準,水準測量技術要求如下表:等級高差全中誤差(mm/km)路線長度(km)與已知點聯測次數附合或環線次數平地閉合差(mm)三等650往返各一次往返各一次12(5)設計三維坐標系,根據每一個角頂點的設計三維坐標,用全站儀進行三維坐標放樣并在施工中進行測量檢查和糾偏。四、人員組織及儀器配置4、4.1人員配置為確保測量項目能夠有計劃、有步驟、優質高效地順利實施,專門配置測量員2人,具有豐富的實際經驗,持證上崗、技術過硬,由技術總工全面負責。對人員、儀器設備進行合理分工,優化配置,加強作業組內外業之間的信息交流與反饋,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加強施工中的組織協調和各道工序的監督檢查。4.2主要儀器設備配置(1)工程施工主要儀器設備:瑞德全站儀一臺、棱鏡兩套、科學計算器一臺,手提電腦一臺。(2)測量中所用的儀器和鋼尺等器具,根據有關規定,送具有測量儀器校驗資質的檢測廠家進行校驗,檢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全站儀電腦主要測量儀器配備表儀器名稱型號數量全站儀瑞德1自動安平水準儀DSZ21水準尺鋁合5、金5米1鋼卷尺50米1對講機3KM2其它附件按需配置五、主要測量方法5.1建筑物平面控制網的建立施測原則(1)認真學習執行國家法令,政策與法規。明確一切為工程服務,按圖施工,質量第一的宗旨。(2)遵守“先整體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確定“平面控制網”,后以控制網為依據,進行各細部軸線的定位放線。(3)必須嚴格審核測量原始依據的正確性,堅持“現場測量放線”與“內業測量計算”工作步步校核的工作方法。(4)測法要科學、簡捷,儀器選用要恰當,使用要精心,在滿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爭做到省工、省時、省費用。(5)定位工作必須執行自檢、互檢合格后再報檢的工作制度。(6)緊密配合施工,發揚團結協作、實事求是、6、認真負責的工作作風。坐標及高程引入(1)坐標點、水準點引測依據根據佛山市南博地質勘察有限公司提供的資料得知場外座標控制點和水準控制點見下表:建筑物外側坐標控制點點號縱坐標(X)橫坐標(Y)K12545773.105509639.399K22545721.397509783.064K32545524.827509779.635 建筑物外側高程控制點點號高程(m)點號高程(m)K23.36K33.48(2)坐標加密點從現場場地的實際情況來看,整個基槽采取大開挖,現場可用場地較狹小。所以布設的控制點要求通視,便于保護施工方便。根據設計圖紙、施工組織設計對樓層進行網狀控制,兼顧0.000以上施工,確定7、平面控制網控制點為:B1,B2,B3,B4.詳見下圖:控制網示意圖控制網各加密點數據點號縱坐標(X)橫坐標(Y)高程Z(m)B12545982.643509509.9683.35B22545987.347509757.1303.42B32545769.127509763.0103.46B42545855.277509471.5083.515.2場地內標高引測高程控制網的布設原則:為保證建筑物豎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場區內建立高程控制網,以此作為保證施工豎向精度控制的首要條件。根據場區內甲方提供的高程基準點布設場區高程控制網。高程控制點根據測繪院提供的K2,K3兩個高程控制點,采用環線閉合的方法,8、將外側水準點引測至場內,向建筑物四周圍墻上引測固定高程控制點,并建立0標高控制點。5.3 0.00以下標高控制(1)0.00以下標高傳遞:0.00以下標高傳遞時,可根據場地高程控制點BM1、 BM2 、BM3、 BM4采用懸吊鋼尺法進行傳遞標高,具體方法為在鋼尺的尺環上懸掛鉛錘進行觀測,具體如下圖,傳遞時每層至少要由兩個不同部位分別進行兩次標高傳遞,當兩次傳遞標高之差在3以內時,取其平均值作為本層控制高程的依據。(2)為了控制基槽的開挖深度,當基槽快挖到槽底設計標高時,用水準儀在槽壁上測設一些水平木樁,使木樁的上表面離槽底的標高為一固定值。為施工時方便,一般在槽壁各拐角處和槽壁每隔34米均測設9、一水平樁。必要時可沿水平樁上表面掛線檢查槽底標高。(3)根據標高線分別控制墊層標高和混凝土底板標高,墻、柱模板支好檢查無誤后,用水準儀在模板上定出墻、柱標高線。拆模后,抄測結構1米線控制頂板高度,在此基礎上,用鋼尺作為傳遞標高的工具。5.4 0.00以下軸線控制施工測量(1)軸線控制樁的校測在基礎施工過程中,根據場區首級平面控制網校測,對軸線控制樁每半月復測一次,以防樁位位移。(2)中線投測 墊層澆筑以后,根據軸線釘或引樁,用經緯儀把軸線投測到墊層上去,然后在墊屋上用墨線彈出承臺線和柱子中心線、邊線、以便澆筑砼基礎。(3)子軸線投測砼基礎澆注完成后,即進行柱子軸線的投測,根據挖制點,將每根柱子10、的軸線用經緯儀投測到砼基礎上,用墨線彈出軸線和柱子邊框線,并將軸線誤差控制在5以內。六、測量管理6.1職責(1)進場后根據規劃測繪院標定的紅樁和總平面圖,通過與甲方、監理單位辦理的測量移交手續,計算出建筑物的軸線控制坐標,并在現場設置軸線控制網,使用瑞德全站儀引測出各軸線控制樁,并設置永久性控制點,采用直角坐標定位法施測,測量閉合誤差不超過2mm。控制各樁位中軸線,作為各樁位放線的控制軸線。(2)基礎施工時,根據本工程基礎及大樓的分布格局,擬建立一條控制基線。進駐現場后,依據預選的控制基線及業主移交的測量點位,在基坑外確立各控制點,經反復校驗后漆以紅三角標志,并加以妥善保護,以供基礎結構施工放11、線時使用。(3)當土方工程施工接近尾聲時,采用外控手段,利用瑞德全站儀將設在基坑外的控制點轉移至槽(坑)內,以控制開挖及基礎底部平面位置。根據標高控制點,利用自動安平水準儀,檢查挖深和清底的標高,經驗槽后開始施工墊層當墊層施工完畢后,再次根據引入槽(坑)內的控制基線、標高控制點施放出準確的軸線和標高控制,給基礎施工創造精確的平面尺寸。當基礎施工完畢后,此時基(槽)坑底部已經穩定,在測量時首先進行基(槽)坑外圍基線、標高控制點的復核,確認控制點無誤后,采用偏角法,利用精密水準儀, 經緯儀將標高控制點、軸線施放到基礎表面上,并設立建筑高程控制點和內控軸線控制網絡系統,此時建筑物內形成獨立系統,而外12、部標高、軸線控制點轉換成為建筑物的變形校核系統,將作為建筑物沉降、外墻裝飾墻面控制的檢驗等基點,外部控制點須經常校驗復核,保證系統的精確度。(4)測量時,盡量以首層軸線位置為準,直接向施工層投測。(5)取正、倒鏡向上投測的平均位置,以抵消經緯儀的視準軸不垂直橫軸和橫軸不垂直豎軸的誤差影響。(6)為減少和消除度盤刻劃不均勻和游標盤偏差對測角的影響,采用變換度盤位置重復觀測取兩個游標讀數平均值。(7)為減少因強大陽光使照準部水準均勻受熱造成的水平盤不水平對測角的影響,在強太陽光照射下進行測設時,撐傘擋住陽光。6.2測量放線、驗線工作(1)在施工過程中驗線工作應及時主動,從審核施工測量方案開始,在施13、工的各主要階段錢,對測量工作提出預防性的要求,以做到防患于未然。(2)驗線的精度應符合規范要求,主要包括:a.儀器的精度應適應驗線要求,一到三個月對儀器進行校核,以確保儀器的精度。b.觀測按規程操作,觀測誤差必須小于限差,觀測中的系統誤差應采取措施進行改正。c.驗線本身應進行附和(閉合)校驗。(3)在驗線過程中,要注意驗線的關鍵環節與最弱部位:a.定位依據樁位及定位條件,控制點必須每年復測一次或者兩次,必須使用設計院最新對控制點復測的有效數據。b.對場區內平面控制網、主軸線以及其控制樁(引樁)進行有效的保護,避免破壞。必須定時進行復測、聯測。c.場區內高程控制網及0.000高程線必須定期進行復14、測,以保證高程精度。(4)細部測量,可用不低于原測量放線的精度進行驗測,驗線成果與原放線成果之間的誤差處理如下:a.兩者只差若小于1/2限差時,對放線工作評為優良。b.兩者只差略小于或等于2限差時,對放線工作評為合格(可不必改正放線成果,或取兩者的平均值)。c.兩者只差超過2限差時,原則上不予驗收,尤其是要害部位,若次要部位可令其局部返工。6.3施測安全及儀器管理制度(1)高空測量安全保證措施:1)凡參加高處測量作業人員必須為1845周歲,必須經體檢合格,嚴禁恐高癥者、禁忌病癥者進入高空作業現場。2)進場作業前須經三級安全教育及安全技術交底,嚴禁酒后和帶病作業。3)進入施工現場測量,應注意各種15、安全標志、地面障礙物和高空墜落物,盡量避免交叉作業。4)高空作業者必須戴緊安全帽,掛好安全帶,距地面1.5米及1.5米以上高處作業必須系好安全帶,將安全帶掛在上方牢固可靠處,高度不低于腰部,穿防滑鞋,扎緊帶好勞動工具。5)作業中對相關的安全保證設施和技術措施應先行檢查,發現有缺陷和隱患時必須及時解決,有人身安全危險時必須停止作業。6)高溫環境下作業應注意防暑,出工時備齊草帽、太陽傘、帶足飲水,室外溫度出現高溫預警信號時應調整作業時間,避免高溫中暑。7)應有可靠的防滑、防寒、防凍措施,遇有六級以上大風及大霧等惡劣天氣時不得進行高空作業。8)作業前必須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交底。每周召開一次安全會,對16、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學習、加強安全意識。(2)測量儀器使用及保管制度:1)高空作業傳遞儀器設備嚴禁投擲,特別是儀器設備必須有絕對把握時方可上下傳遞。2)進行作業安置儀器時要遠離振動區和危險地帶,確保架設儀器的穩定性、作業人員和儀器的安全。作業時儀器有專人負責,不得隨意離開,當高溫和雨天時必須打傘。3)測量人員持證上崗,嚴格遵守儀器測量操作規程作業,儀器使用完畢后需立即入箱上鎖,由專人負責保管,存放在通風干燥的室內。4)鋼尺使用后表面有污垢及時擦凈,長期貯存時尺帶涂防銹漆。測量控制程序參見下圖測量控制程序圖。七、測 量 控 制 程 序 圖配合施工高程控制記好樁位并畫圖放好護桶第二次復測第一次復測交接坐標控制點并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