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標準農田示范項目科技措施實施方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5517
2023-12-19
12頁
51KB
1、2013年#高標準農田示范項目科技措施實施方案#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為提高項目區廣大農民普及農業實用技術,掌握和應用先進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的水平,實現以點帶面的作用,保障項目的全面如期完成,現根據關于開展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示范工程建設的指導意見及省、市、區農發辦的有關要求,結合#烽火坪村項目區實際特點和項目的總體要求,特制定本實施方案。一、項目背景及意義#共轄10個鄉鎮86個行政村,48275戶(農業戶34578戶,非農戶13697戶)總人口14.87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1.74萬人,農業勞動力6.012萬個。#東靠#鄉,西為#,南臨#,北與大莊子鄉相接。全鎮轄8個行政村,49個村2、民小組。2011年底全鎮共有3414戶,12930人。項目區涉及烽火坪村1個行政村,共有517戶1902人,勞動力1008人,農業生產主要以小麥、玉米、棉花、洋蔥、辣椒、制種、日光溫室為主導產業。為了進一步改善項目區農業生產條件,加大對項目區糧食生產的扶持力度,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通過農業、水利、林業等措施綜合配套開發,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示范推廣棉花、小麥等新品種,推廣高效制種技術、設施蔬菜高效栽培技術、高產高效立體種植技術、壟膜溝灌技術等新技術,提高科技應用水平,增強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提高項目區廣大農戶種植效益和種植水平。二、 目標任務與考核指標(一)目標任務項目3、實施通過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示范推廣棉花、小麥等新品種,推廣高效制種技術、設施蔬菜高效栽培技術、高產高效立體種植技術、壟膜(作)溝灌技術等新技術,來提高產量水平,同時提高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培訓一批地方農業科技骨干和致富帶頭能手,提升項目區對現代農業科技的應用水平和能力。最終實現:1、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緊緊圍繞農業結構調整,引進、示范、推廣一大批優質、高效、市場競爭力強的新品種及配套技術,使種植業良種率達到100%,技術覆蓋率達到98%以上,使科技支撐、市場引導、先導示范、輻射帶動作用充分發揮。2、逐步健全農業產業經營體系。積極探索實行一體化經營和企業化管理,通過效益和產權等聯結,將農業生產4、過程的產前、產中、產后各環節聯結為一個完整的產業體系,形成緊密的利益共同體和高效的社會化服務體系。3、實行標準化生產,推動可持續發展。充分發揮集中經營和統一管理的優勢,根據農業生產標準化規程,按照標準化無公害的要求組織生產,使項目區內95%的農產品達到無公害農產品收購價格的要求,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4、示范區內科技入戶率達到98%以上,使每戶有一名科技明白人,每戶主要勞動力掌握12項先進實用技術。(二)考核指標在#烽火坪村建設高標準農田面積總計0.6萬畝,其中:新品種、新技術引進試驗、新成果展示的中心示范區1500畝,輔射帶動5000畝;示范推廣新技術新品種1500畝;其中高效制種100畝5、,設施蔬菜100畝,高效立體種植100畝;引進優質、高產、抗病葡萄、棉花、瓜菜,其中棉花碩豐2號、1139、酒棉10號示范推廣750畝,瓜菜金星、銀蒂、銀蜜示范推廣300畝,紅提葡萄、黑提葡萄150畝,在中心示范區全面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舉辦農業科技培訓,培訓農戶2200人,培訓技術骨干10人,發放科技資料1.5萬份,使每戶主要勞動力掌握12項先進技術。三、科技依托單位的基本情況項目區內科技服務分別由#農技推廣中心和#農技推廣站承擔。#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現有固定資產280萬元,干部職工26人,擁有專業技術人員22人,其中高級農藝師2人,農藝師10人,助理農藝師10人。先后承擔并完成了“農業部豐6、收計劃優良品種(新組合)及綜合栽培技術示范推廣項目”、蔬菜“一村一品”科技增收項目、“七五”、“八五”中低產田改造、“全國商品糧基地建設”等重大項目28個,獲得市級以上科技成果獎15項,被農業部授予“全國先進縣農技中心”稱號。 #農技推廣站承擔著本鄉農業技術推廣和農業產業培育發展。各村民小組有農業科技示范戶,形成了以縣、鄉、村農業技術人員指導,科技戶帶動的農業科技服務體系,現有農業技術力量能承擔項目區建設的技術服務和管理工作。上述兩家單位均具有較強的實力和良好的業績,完全能夠勝任項目區科技服務工作。主要參加人員:項目負責人:四、科技推廣實施方案的主要內容(一)示范推廣的關鍵技術1、推廣先進種植7、技術根據近幾年項目區已形成規模特色種植優勢。2013年重點示范推廣新技術300畝;其中高效制種、網式制種100畝,立體種植100畝,設施蔬菜100畝。(1)高效制種、網式制種技術100畝。網式無公害蔬菜制種基地采用“公司+基地”的模式,推廣高效制種、網式制種技術25畝。項目建設技術規程:選地:選擇肥沃、通風的地塊較好,以前茬是糧食作物為佳。育苗:采用覆網拱棚式育苗,即在苗床上方及四周覆蓋防蟲網,在網頂搭建拱棚,苗棚高1.5m,網高以苗子的高矮而定,每畝需苗床25m2。播種時間:一般育苗在3月中下旬,移苗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作物采收在9月底到10月初。土壤處理:選好耕地在土壤解凍之后,進行土壤8、消毒和殺蟲處理。要選用無公害低殘留殺蟲劑。在移苗前十天搭好防蟲網架、鋪地膜,并對網內昆蟲隨時進行殺滅。病蟲害防治:如果有病害發生,要診斷清楚,選用高效低毒藥物防治。蟲害以預防為主,捕殺為輔,一般每隔35天。對網架一周噴灑一次70艾美樂水分散殺蟲劑。能有效防止蟲害的發生。(2)高產高效立體種植栽培技術玉米帶種孜然:共計劃實施80畝。種植規格總帶幅160cm,其中孜然120cm種10行,行距10cm,玉米40cm種2行,株行距1640cm,玉米與孜然間距15cm,畝保苗5200株,玉米選用酒試20、酒125等品種,孜然選用植株矮、分枝適中、抗逆性強、穩產性好的優良品種,孜然3月底4月初采用機械條播9、或人工條播、撒播,畝用種11.5kg,播深1.5cm,播后覆沙。產量效益:玉米一般畝產650700kg,畝收入在9001100元;孜然畝產70100kg,一般畝收入在7001000元,兩項合計畝收入16002100元,經濟效益明顯。孜然復種菜花:共計劃實施20畝。孜然選用分枝能力強、抗病豐產、早熟的新孜然3號品種。播前每畝拉運面沙7.5方,畝施優質農家肥4方、磷酸二銨10公斤做底肥,畝用仲丁靈除草劑10克預防田間雜草, 3月上旬日用沙土將孜然種子均勻攪拌后撒播。播后馬上淺澆一水。孜然出苗后10cm左右灌水,5月20日澆透水,全生育期共澆水4次,結合澆水追肥2次,二水畝追磷酸二銨5公斤、尿素5公10、斤,三水畝追磷酸二銨5公斤、尿素5公斤。孜然6月下旬收獲后復種菜花,菜花選用艾菲、太白2個品種。菜花在5月中、下旬在農技中心試驗場進行穴盤基質育苗, 6月下旬孜然收后土壤進行深耕細整,覆膜移栽定植,行距50厘米,株距45厘米,畝保苗2900株。定植后澆一次緩苗水,然后進行蹲苗1520天,蓮座期后花球形成期重施化肥,畝追尿素15公斤,并適當追施磷鉀肥,當花球直徑為10厘米時進入結球后期,應結合澆水再追一次肥,當花球直徑為10厘米時折葉蓋球,防止花球變黃。10月初開始收獲太白菜花生育期在90天左右,艾菲菜花生育期在100天左右。孜然收后覆膜移栽比不覆膜移栽長勢要快要強,生育期提前10-15天左右。11、產量效益:孜然平均畝產100120公斤,菜花平均畝產25002800公斤,孜然每公斤按20元計,菜花每公斤按1.0元計,混合畝收入5000元以上。(3)高效弓棚蔬菜栽培技術計劃實施100畝。2013年,烽火坪村項目區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這一目標,大力發展弓棚蔬菜產業,計劃搭建弓棚100畝,種植西甜瓜、制種茄子、制種甜瓜套種姜豆和甘蘭提等高效作物及模式。預采取的主要做法:一是廣泛宣傳,典型引導。通過集中培訓、觀摩學習、效益分析、算賬對比、入戶動員等方式,攪活群眾思想,調動發展產業的積極性。二是超前謀劃,及早動手。鄉村先期畝均投入2000元,統一預制了墜子,統一模式焊接鋼架。三是強化指導,確保增12、效。協調引導農戶與有資質、有信譽的制種公司簽訂種植合同,以高效制種茄子和制種甜瓜為主,配套服務措施,農技中心主要圍繞搭建技術、品種選擇、種植茬口、配方施肥、病蟲害防治、生長期管理等重點生產環節,編寫栽培技術要點,全方位跟蹤服務。(4)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測土配方肥施肥技術作為一項惠農增收的實用技術,經過五年多的項目實施和技術應用,在我縣已取得了顯著的增產促收成效。為進一步提高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應用率,我們按照“政府部門協調、農技部門配方、肥料企業生產、基層組織供肥”的一條龍推廣模式在烽火坪村項目區推廣棉花專用配方肥1200畝,推廣瓜類制種、洋蔥、辣椒、加工番茄等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面積300畝。(513、)壟膜溝灌高效農田節水技術。該技術通過起壟,壟面覆膜或全覆膜,在壟面、壟側或壟溝里種植作物,實現溝內灌溉的一種農藝集成節水技術。烽火坪村項目區種植的制種、瓜類蔬菜、加工番茄全部采用壟膜溝灌節水技術。2、引進新品種引進優質、高產、抗病葡萄、棉花、瓜菜新品種,其中棉花碩豐2號、1139、酒棉10號示范推廣750畝,瓜菜金星、銀蒂、銀蜜示范推廣300畝,紅提葡萄、黑提葡萄150畝。棉花碩豐2號:早熟陸地棉,生育期121123天,霜前花率98.0%。植株塔形、近筒形,式果枝,株型緊湊,果枝始節46節,單株結鈴810個。葉為普通葉形,中等大小,葉色深綠,缺刻較深,褶皺明顯。棉鈴卵圓形,嘴略尖,鈴面光滑,14、油腺明顯,45室,吐絮暢,棉籽白色,梨形。單鈴重5.56.0g,衣指7.9g,籽指11.2g,衣分41.0%。纖維上半部平均長度29.0mm,整齊度指數86.3%,斷裂比強度29.1牛力/特克斯,伸長率5.8%,馬克隆值4.6,反射率79.8%,黃度7.6,可紡性指數148.4。抗枯萎病,耐黃萎病。棉花碩豐1139:該品種在原碩豐9號的基礎上經提純復壯選育而成,植株高大,莖桿粗壯且硬,株型松散,果枝較長,茸毛少。葉片肥大深綠,鈴大,長卵圓形。出苗好,苗齊,前中期長勢旺,后期長勢轉穩,整齊度好。果枝節位低,結鈴性好,吐絮肥暢,易摘花,霜前花率91.0%,纖維長。酒棉10號:酒泉市農業科學研究所選15、育,早熟陸地棉,生育期144天(金塔)。株高65厘米左右,霜前花比率92.3%。株型緊湊,筒形,果枝式。第一果枝著生節位4.9,果枝層數7.7層。葉色深綠,葉背有茸毛。鈴卵圓形有尖,單株結鈴7.5個,單鈴重5.4克,鈴殼薄,吐絲暢而集中,棉絮潔白,易拾摘。衣分平均41.7%,纖維長28.8毫米,馬克隆值4.4 。在枯萎病圃和病田內,剖桿發病率18.6 %;在黃萎病圃和病田內,剖桿發病率58.3%,屬抗枯萎病、耐黃萎病品種。紅提葡萄:紅提又名紅地球,歐亞種。其最大特點,晚熟,粒大。果肉硬脆,落地不碎。含糖量高,風味佳,果刷長,著生牢固,極耐儲運。是調整葡萄結構,延長鮮果供應期的首選品種。紅提葡萄16、幼嫩新梢上部有紫紅色條紋,中下部為綠色;一年生枝淺褐色。梢尖3片幼葉微紅色,葉背有稀疏絨毛;成齡葉五裂,上裂刻深,下裂刻淺,葉正背兩面均無絨毛,葉片較薄,葉緣鋸齒較純,葉柄紅色(或淡紅色)。幼樹生長旺盛,結果后趨于中庸,幼樹易貪青生長,枝條成熟較遲,枝條成熟后,節間短,芽眼突出,飽滿,結果枝率為70%左右,結果系數1.3,有二次結果習性。該品種4月底萌芽,6月上中旬開花,9月底至10月初果實成熟,果實生育期100天,從萌芽到果實完全成熟135天,成熟期稍早于龍眼葡萄。黑提葡萄:近幾年剛引進,優質、晚熟、耐貯、美觀。黑提葡萄果穗呈長圓錐形,平均穗重500700g,果粒闊卵形,果頂有明顯的三條線,17、平均粒重810g,皮厚肉脆,果皮藍黑色,光亮如漆,味酸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以上。果柄不易脫落,耐貯運。(二)加大技術培訓和技術服務力度1、配訓方式及對象利用各種媒體向項目區農民廣泛宣傳落實高標準農田示范項目科技措施的重要意義和關鍵技術環節,農技中心成立技術指導小組,確定5名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入戶指導,采取召開技術現場會、舉辦技術培訓班、發放宣傳資料、電視臺播放專題片等多種形式開展宣傳培訓。培訓內容主要是農作物標準化栽培技術、經濟作物高產高效制種技術、新品種介紹及綜合配套栽培技術、壟膜溝灌高效農田節水技術及主要農作物病蟲害綜防技術以及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土壤改良技術等內容。培訓項目區農戶22018、0人,項目區#技術人員和烽火坪村組干部10人,發放科技資料1.5萬份,使每戶主要勞動力掌握12項先進技術。2、培訓計劃安排項目共開展科技培訓,共培訓2200人次。分期培訓計劃安排如下:第一期:2013年5月6月,培訓2場次,500人。主要培訓內容:農作物標準化栽培技術、立體種植技術、棉花超高產栽培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新品種介紹及配套技術、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塑料拱棚建造技術。主講教師:第二期:2013年7月8月,培訓2場次,600人。主要培訓內容:農作物標準化栽培技術、立體種植技術、棉花超高產栽培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新品種介紹及配套技術、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塑料拱棚建造技術。主講教師:19、第三期:2013年10月12月,培訓2場次,600人。主要培訓內容:參觀示范點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范情況;現場講解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田間管理技術要點、解答農民提出的問題。主講教師:第四期:2014年3月4月,培訓2場次,500人。主要培訓內容:農作物標準化栽培技術、立體種植技術、棉花超高產栽培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新品種介紹及配套技術、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塑料拱棚建造技術。主講教師:培訓教材編寫:培訓教材由#農技中心組織實踐經驗豐富、文字寫作水平較高的技術人員進行編寫。教材編寫要求:文字精練、語句通俗易懂、技術適用且便于操作、結合實際。教材印刷要求:整潔、清晰、裝訂規范。五、經費支出預算20、為了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項目共需經費50.00萬元,主要用于以下幾個方面:技術培訓費11.00萬元:開展各類培訓4期,培訓人數2200人次,每人按50元計算,主要用于:科技培訓服務費用0.40萬元,場地費用1.12萬元,教師授課費用6.75萬元,資料費用2.73萬元。示范推廣投資39.00萬元:主要用于新技術應用補助。其中,推廣高效制種、網式制種技術100畝,每畝補助地膜、種子360.00元,合計3.60萬元;推廣高效立體種植技術100畝,每畝補貼種子(苗)、地膜100元,合計1.00萬元;推廣高效設施蔬菜栽培技術100畝,每畝補鋼架、棚膜2000.00元,20.00萬元;推廣壟膜溝灌高效農田21、節水技術300畝,每畝補地膜、機械作業費25.00元,7.50萬元;新品種引進示范1200畝,主要引進一些新、特、高效品種,每畝補貼57.5元,合計6.9萬元。項目經費力爭做到專帳專戶、專款專用,確保項目的順利實施。六、 保障措施(一)加強領導,明確職責為保證項目的科技措施及培訓任務順利實施,成立由縣農發辦、#鎮政府、縣農技中心、烽火坪村村委會主管領導組成的協調小組,負責項目區科技措施及培訓工作的開展和運行過程中的監督、協調、管理。縣農發辦負責項目的資金落實和組織協調??h農技中心負責項目區各項技術的具體實施和科技培訓。#鎮政府、烽火坪村村委會負責示范區相關工作的協調,特別是土地的調整、轉包以及培訓人員的組織等,確保科技措施及培訓任務的全面落實。(二)合同管理科技推廣工作全面實行合同管理,由#農技中心與縣農發辦簽訂科技推廣協議書并加以實施。(三)實行目標責任制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實行目標管理,建立項目技術人員“三定三包”制度,即:定人員、定崗位、定措施、包技術、包服務、包產量,把項目任務與蹲點技術人員的工資獎金掛鉤,納入全年目標管理,在項目結束時進行綜合考評,確保項目的順利實施和關鍵措施的落實到位。二0一三年三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