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淇縣光伏產業扶貧基地創建實施方案(14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5735
2023-12-19
14頁
20.97KB
1、河南淇縣光伏產業扶貧基地創建實施方案為深入貫徹中央、省委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扎實落實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實施意見和河南省產業扶持脫貧實施方案要求,根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務院扶貧開發辦公室、國家能源局、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關于實施光伏發電扶貧工作的意見(發改能源2016621號)、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河南省扶貧開發辦公室、河南省國土資源局、河南省農業廳、河南省林業廳關于組織實施光伏發電扶貧工作的指導意見(豫發改能源2016978號)文件規定,切實做好光伏發電扶貧工作,幫助貧困群眾開辟穩定的增收渠道,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一、基本情況(一)2、地理位置概況淇縣位于河南省北部,隸屬鶴壁市,總面積567平方公里,總人口26.9萬人,轄9個鄉鎮(辦),165個行政村,是全國食品工業強縣、科技進步先進縣,全省畜牧強縣、經濟管理擴權縣和對外開放重點縣。區位條件優越,交通便達,北距首都北京500公里,南至省會鄭州120公里,京廣鐵路、石武高鐵、京港澳高速公路、107國道縱貫全境南北,國家西氣東輸工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西傍縣城而過。淇縣產業優勢明顯,發展潛力巨大。農業產業化程度較高,畜牧業發展勢頭強勁。培育出大用、永達、永昌等一批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坝肋_”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工業經濟基礎較好,發展迅猛,鶴淇產業集聚區位于鶴壁市新3、區與淇縣縣城之間,規劃建設用地面積25平方公里,是河南省確定的首批省級產業集聚區、全省首批24個對外開放重點產業集聚區之一。初步形成了以汽車及零部件、紡織服裝、食品加工、清潔能源、現代物流等產業為主導的新型產業格局。(二)社會經濟狀況我縣始終堅持調結構、促轉型,在構建多元化發展、多極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上取得新突破。新型產業基礎初步形成,食品加工、紡織服裝、裝備制造三大主導產業2015年總產值突破400億元,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54%,比2010年提高6個百分點,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產業成為淇縣工業發展的新生力量,全縣初步形成產業集聚、主導突出的工業格局,榮獲全國食品工業強縣。農業4、產業化發展水平進一步提高,大用、永達、永昌3家企業被認定為省級產業化集群,打造國家級龍頭企業3家、省級龍頭企業12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370家,畜牧業綜合實力穩居全省畜牧強縣之首。文化旅游實現大發展,云夢山、古靈山等景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日臻完善,全縣旅游收入持續保持兩位數增長,榮獲“中國最具魅力文化旅游城市”、“全省十佳休閑旅游示范縣”等稱號。服務業發展質量持續提升,現代物流發展迅速,大用運通成為鶴壁市唯一一家國家4A級物流企業。電子商務異軍突起,“云書”、“京東”等一批知名電商平臺企業成功落戶,省認證電商企業達到46家,電子商務中心建成投用,被認定為全國首批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5、互聯網+”成為發展新亮點。(三)土地利用現狀淇縣土地總面積57602.66公頃(國家下發控制界限內的面積),其中耕地面積25024.74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43.4%;園地面積393.53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0.7%;林地面積2519.65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4.4%;草地面積474.86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0.8%;城鎮村及工礦面積7010.03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12.2%;交通運輸用地面積1904.14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3.4%;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面積2290.57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3.9%;其他土地面積17985.14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31.2%。(四)電力發展現狀淇縣2015年6、最大負荷154MW,最小負荷為45.2MW, 截至2016年10月底,縣域最大負荷137MW,最小負荷53.4MW,已建成以110kV為主的網架結構,縣供電區共有220千伏變電站1座主變2臺,變電容量360兆伏安。110千伏變電站5座主變8臺,變電容量346兆伏安;所轄110千伏線路13條,線路長度111.468千米。35千伏變電站7座主變14臺,變電容量97.3兆伏安;所轄35千伏線路22條,線路長度99.404千米;10千伏線路67條,總長度1322千米。10千伏配變3272臺,變電容量55.550兆伏安。400伏低壓線路長度888.16千米。逐步構建以220千伏為主供電源,以110千伏為7、骨干網架,35千伏為補充輸配電網絡。(五)貧困現狀分析淇縣現有貧困戶3633戶,貧困人口10076,涉及9個鄉鎮辦事處,其中黃洞鄉1402戶3896人,廟口鎮431戶1286人,北陽鎮461戶1319人,靈山辦506戶1596人,朝歌辦124戶279人,高村鎮101戶214人,西崗鎮385戶985人,橋盟辦124戶287人,衛都辦99戶214人。因病、因殘致貧是導致群眾致貧的主要原因,約占全縣貧困人口的50.4%。(六)光伏精準扶貧對象的確定根據群眾自愿、特困優先的原則,重點扶持無勞動能力、無資源、無穩定收入來源的貧困戶以及無集體經濟收入、資源缺乏的貧困村。經統計,我縣擬通過光伏扶貧解決建檔立8、卡貧困戶931戶(暫定,具體貧困戶由縣扶貧辦明確),共涉及13個村。其余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其他產業扶貧途徑予以解決。二、實施方案編制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2)國家能源局關于轉發光伏扶貧試點實施方案編制大綱的函(3)國家能源局、國開行支持分布式光伏發電金融服務的意見(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光伏發電站設計規范(GB50797-2012)(5)國務院國務院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6)國家能源局國家能源局關于進一步落實分布式光伏發電有關政策的通知(7)國家財政部關于分布式光伏發電實行按照電量補貼政策等有關問題的通知(8)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發展9、改革委關于發揮價格杠桿作用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9)國家能源局、國務院扶貧辦關于印發實施光伏扶貧工程工作方案的通知(10)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實施意見(11)河南省產業扶持脫貧實施方案(12)關于實施光伏發電扶貧工作的意見(發改能源2016621號)(13)其它相關法律、法規、文件。三、工作目標(一)總體目標根據國家能源局、國務院扶貧辦和省能源局、省扶貧辦的部署和要求,結合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土地利用規劃、貧困村、貧困戶規模與分布、交通運輸條件、能源資源和電源結構等基本條件,縣委、縣政府決定采取建設村級電站的扶貧方式,完成13個村,931戶(暫定,具體貧困戶10、由縣扶貧辦明確)貧困人口的脫貧工作。確保每戶貧困戶年收益不低于3000元,扣除貧困戶每年3000元收益、村級電站場地租金、貸款本息、各類稅費、運行維護及管理等費用外,剩余部分建立光伏扶貧基金,用于改善農村的基礎設施和公益事業或臨時救助貧困人員,不得用于其它支出。(二)具體實施計劃經過對我縣貧困村實地勘察,統籌考慮貧困戶的地域分布、貧困戶所在地土地使用性質和電網接入條件,確定采用村級光伏電站的模式開展本期光伏扶貧工作。由于部分貧困村在土地使用、電網接入等方面滿足不了電站建設條件,縣光伏扶貧領導小組根據各部門收集整理的相關數據,決定在廟口鎮土門村、小巖溝村、形盆村,黃洞鄉鮑莊村、小柏峪村、閆嶺溝村11、柳林村、對寺爻村、全寨村、紂王殿村、東掌村、溫洞村、西掌村建設總容量為4577KW村級光伏電站13個,扶持貧困戶931戶(暫定,具體貧困戶由縣扶貧辦明確)。(三)工作原則一是統籌規劃、分步實施。圍繞我縣光伏扶貧發展目標,統籌考慮貧困村和貧困戶穩定的收入增收需求、電力負荷及電網建設狀況,統一規劃,在具備條件的貧困村實施光伏扶貧項目。二是政府主導、市場主體。各部門要將光伏扶貧作為精準扶貧的、精準脫貧的重要措施,制定實施方案,組織抓好落實。縣級組織通過公開招標方式擇優選擇承建單位,統籌負責項目實施管理,圍繞確保貧困村和貧困戶穩定增收目標,實施“光伏+”扶貧戰略。三是群眾自愿、特困優先。充分尊重貧困12、村和貧困戶意愿,實行村申報、鄉(鎮)審核、縣審批。光伏扶貧重點扶持“三無”貧困戶(無勞力、無資源、無穩定收入來源的貧困戶)及無村集體經濟收入或集體經濟薄弱、資源貧乏的貧困村。四是政策扶持、精準扶貧??h政府在財政補貼、金融支持方面加大扶持力度,鼓勵和引導包村單位、企業、社會各界積極參與、支持光伏扶貧項目。五是規范實施、保障質量。堅持公平、公開、公正原則,實施項目的貧困村和光伏保障的貧困戶要在當地進行公示。規范項目建設和驗收,建立健全建、管、用、維相結合的運行維護服務機制,確保光伏電站正常運行,貧困村和貧困戶長期受益。四、項目建設信息根據我縣建檔立卡貧困村實際情況,縣光伏扶貧工作領導小組根據各部門13、和各單位收集整理的相關數據,統籌考慮貧困村和貧困戶的地域分布、土地使用和電網接入條件等因素,確定采取建設村級光伏電站光伏扶貧工程。(一)項目基本信息經過對我縣貧困村實地勘察,統籌考慮貧困戶的地域分布、貧困戶所在地土地使用性質和電網接入條件,確定采用村級光伏電站的模式開展本期光伏扶貧工作。由于部分貧困村在土地使用、電網接入等方面滿足不了電站建設條件,縣光伏扶貧領導小組根據各部門收集整理的相關數據,決定在廟口鎮土門村、小巖溝村、形盆村,黃洞鄉鮑莊村、小柏峪村、閆嶺溝村、柳林村、對寺爻村、全寨村、紂王殿村、東掌村、溫洞村、西掌村,建設總容量為4577KW村級光伏電站13個,扶持貧困戶931戶(暫定,14、具體貧困戶由縣扶貧辦明確)。(二)項目建設條件該區域有較為豐富的山區及丘陵資源,為建設光伏產業扶貧基地提供用地支撐。縣扶貧部門根據我縣擬采取光伏扶貧進行脫貧的貧困戶分布,明確擬采用村級光伏扶貧電站脫貧的貧困戶名單;組織國土部門、相關村基層組織和駐村工作隊、核實電站用地性質??h供電公司配合落實接入條件。(三)投資主體投資主體為:淇縣農業綜合開發投資公司(四)建設及運行維護主體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建設及運維主體全部通過公開招投標形式確定,負責光伏扶貧電站的建設及運行維護,提供定期巡檢等技術服務,發生的人工、材料等硬件費用統一在項目售電收入中扣除。建設方式為,中標企業先行全額墊資代建,每建成一個電站并15、網發電、達到預期設計要求并通過驗收的,由淇縣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全額回購。(五)商業模式及扶貧效益(1)項目資金構成項目資金全部由政府出資,資金來源為爭取國家節能減排資金和扶貧資金。項目實現的凈收益,除用于項目受益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外的其他收益,由縣扶貧辦統一匯集,專項用于新出現的貧困戶或貧困村的公益事業支出。(2)投資水平根據國家、行業現行的有關文件規定、費用定額、費率標準等,本縣光伏產業扶貧基地電站造價約為6800元/千瓦。(3)扶貧效益分配方式縣供電公司按周期結算,縣扶貧辦負責整體運營及支付,扣除相應稅金、運行維護費用,村集體公共資金、其余全部為貧困戶收益(貧困戶收益不低于3000元/年)16、。(4)貧困戶扶貧效果由縣政府和扶貧部門按照資金構成和效益分配方式,測算貧困戶年度可支配收入金額為3000元/年(不低于3000元/戶,持續獲益20年)。五、項目運行維護及管理體系按照統一管理,運營安全的原則,淇縣農業綜合開發投資公司統一組織招投標,由中標企業負責運行維護的統籌工作,相關費用在光伏項目的經營成本中支出。最終方案的項目實施后,為確保項目的安全運行,要采取如下強有力的保障措施:(一)項目運行安全。鄉鎮要配合企業做好安全保障工作,在項目周圍設置圍欄,做好警示標牌,保障安全。各鄉鎮要做好安全保障,在當地做好宣傳,防止外人進入電站內,尤其需要防止兒童進入,以免觸電。做好組件的清洗工作,保17、證發電量不受粉塵等因素影響。(二)項目運行維護。項目建成后,由運維企業負責組織專業的管理和維護團隊對光伏項目負責運行維護,開展好后期維護及維修服務,提高光伏發電的經濟效益。六、組織實施和保障措施(一)加強組織領導??h政府組織縣發改、扶貧、國土、林業、財政及電網、金融機構等有關部門和單位,成立光伏扶貧領導小組,由縣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領導小組統籌本縣光伏扶貧工作中的各項事宜,主要包括協調明確相關單位和部門的任務分工、明確擬采取的配套支持政策、組織編制實施方案,統一落實本縣光伏扶貧項目用地、資金籌措與電網接入等,分批次上報條件成熟的光伏扶貧項目,確保光伏扶貧工作有效推進。(二)明確職責分工。光伏扶18、貧領導小組辦公室各成員單位,要各負其責,全力推進光伏扶貧項目的實施??h發改委:負責編制全區光伏扶貧實施方案,做好協調項目備案和相關政策資金爭取。縣扶貧辦:負責縣光伏扶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常工作,并負責宣傳發動、貧困戶貧困村的選擇審核、擬定年度計劃及資金收益分配以及相關政策資金爭取工作;縣財政局、金融辦:負責項目資金籌措、整合等融資服務工作,安排必要的工作經費;縣土地局、林業局:負責光伏扶貧工程項目土地使用的政策協調和落實等工作;淇縣農業綜合開發投資公司:負責光伏扶貧項目資金籌措和整合,項目的招投標和組織實施,與供電部門售電收益結算和各鄉鎮的收益分配監管等工作;供電部門:負責對上相關政策落實的19、銜接、接入方案制定及并網工作,安裝智能電表,并按季度抄表結算和轉付國家補償資金,遠程采集發電信息,準確統計發電量與上網電量,并傳達給縣發改委、扶貧和移民部門用作考察增收脫貧依據等工作;相關鄉鎮(辦):對本鄉鎮(辦)光伏扶貧電站的建設負總責,做好項目村的選擇及項目建設地塊的落實,組織鄉鎮(辦)、村、駐村扶貧工作隊做好項目實施村的宣傳發動和申報審核,具體負責項目組織實施、建設推進、施工協調、問題處理、配合檢查驗收等等工作??h直幫扶單位:組織有關人員,按照全縣統一部署,支持做好幫扶村的光伏扶貧項目。(三)加大政策傾斜支持力度1、簡化光伏電站審批、并網及電費算程序,地面電站項目開發所需審批手續眾多,使20、項目有序快速推進。電網公司應按照國家電網及國家稅務總局等部門的有關規定,在規定的時限內完成項目并網,并簡化電費結算手續。安排好接入并網必須的硬件設備,務必達到光伏發電量就地消納的先決條件。2、落實好國家現有的電價補助及光伏扶貧政策的基礎上,加大財稅支持力度,對光伏發電項目給予適當補助。具體到該光伏電站扶貧項目,可以考慮減免售電收益各項稅費,通過多種途徑將稅收直接轉化為扶貧資金,進一步加大每個光伏扶貧項目的覆蓋面。利用精準扶貧相關政策,對項目融資給予充分支持,爭取低息或貼息進行項目融資,降低項目運行成本,增加每個光伏扶貧項目的收益。同時確保項目資金及時到位,推進項目順利開發。加大項目用地開工前的21、準備工作,項目用地牽涉到當地眾多農戶的切身利益,各級政府特別是地方鄉鎮要做好光伏扶貧項目開展的協調工作,杜絕人為阻撓,破壞項目開發的順利推進。加大財稅支持力度。在落實好國家現有電價補助及光伏扶貧政策的基礎上,各有關部門在專項資金安排上要對各種形式的光伏項目發展予以適度傾斜支持,從工業發展、農業發展、新農村發展等資金中提出一部分,對光伏發電項目給予適當補助。(四)建立考核機制。為確保光伏扶貧工作的順利進行,縣政府應建立起一套完備的考核機制,將項目推進、資金到位情況、項目并網、電費發放、資金管理、扶貧款到位等各方面納入相關部門及領導政績指標,定期進行考核,確保扶貧工作順利進行。同時,應將電站收益及售電資金使用情況向社會公布,做到資金管理、使用公開透明,使扶貧款落到實處。(五)嚴明工作紀律。各級各部門要切實增強做好光伏扶貧項目的責任感和迫切感,嚴格執行扶貧政策規定,不得弄虛作假,有關部門應加大督查和違紀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一旦發現問題,堅決處理到位,光伏扶貧項目納入重點工作督辦事項。(六)做好后期維護工作。光伏發電運維企業要由專業的管理和維護團隊對光伏項目負責運行維護,開展好后期維護及維修服務,提高光伏發電的經濟效益,做到安全、高效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