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安大廈塔吊基礎專項方案(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5813
2023-12-19
5頁
31.50KB
1、皇安大廈塔吊基礎專項方案一、 工程概況:皇安大廈工程位于深圳市福田區金田路與福民路交匯處,西側為皇興大廈,北側緊靠一棟五層的工業廠房,是一座綜合性商業辦公樓。該工程占地面積3590.3m2,總建筑面積21865.40m2。地下2層,地上22層(含架空層),屋頂設扇形鋼網架造型,建筑總高度98.337m。本工程沿福民路北側呈長方形布置。地下室東西長73.6m,南北長30.4m,標準層東西長43.8m,南北長19.7m,設計標高0.00相當于絕對標高6.78m。二、 塔吊配備:本工程選用一臺湖南湘潭江麓機械廠生產的塔吊,型號為QT80E。塔吊最大旋轉半徑45m,最大允許吊重1.98t,末端最大允許2、吊重1.43t,最大自由高度38m,標準節為1.51.52.5m。本工程采用塔身節數為1+41+1節,吊鉤高度111m。三、 塔吊平面布置:塔吊布置于建筑物軸中部,A軸南側1.85m處,塔身中心距軸1.85m,距軸4.1m。局部基礎已落在地下室底板上(見圖二)。該塔吊套架(2.42.4)外邊距柱邊0.55m,距建筑外墻裝飾面0.35m(見圖三)。塔吊基礎面標高同底板面標高(-9.53m)。此基礎同建筑物底板重疊,經請示設計院、監理單位、甲方,三方已同意此方案(見附件)。四、 塔吊基礎持力層土質、水文情況: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長沙勘察設計研究院深圳院設計階段巖土工程勘察報告書,資料顯示:塔吊基礎3、所處15、16、19、20勘察點范圍內(絕對標高-4.55m),即塔吊基礎底標高處,土質為:褐黃、褐紅色,雜淺黃及灰白色斑紋,具不明顯的網紋結構,不均勻地含有約1020%的中粗砂,偶夾中粗砂透鏡體,濕稍濕,可塑硬塑。土質可判為第四系沖洪積層粘土。地下水按性質分為上下兩層,上層屬潛水類型,賦存于人工填土及第四系地層中,下層賦存于燕山晚期花崗巖中,屬基巖裂隙水,兩層地下水混合穩定于水位埋藏深度23.1m,標高介于1.542.89m。根據勘察報告及現場實際開挖后土質情況,塔吊基礎持力層為良好的天然地基,該處地基承載力180KPa。五、 塔吊基礎尺寸選擇:由于受施工場地限制,塔吊基礎局部落在底板上,且4、偏心15cm。考慮塔吊一次安裝高度38m(吊鉤高度),塔身節數1+12+1節,查閱QT80E說明,基礎尺寸需600060001800(見附圖四)。六、 地基承載力驗算6.1.計算時所用參數 表一名稱數值來源第四系沖洪積層粘土承載力180KPa勘察報告P12黏土摩擦系數0.30GBJ7-89表-2QT80E塔式起重機使用說明書資料:名稱數值備注1+12+1節塔吊自重G塔=501039.8=490KN安裝P51+41+1節塔吊自重G塔=(50+0.8129)1039.8=720.21KN使用P401+12+1節時準工作狀態彎矩M=1459.8103=1421KN安裝P5砼基礎自重G砼=661.825、5009.810-3=1587.6KN最大吊重G物=1.989.8103=19.41KN使用P66.2.考慮第一次安裝1+12+1節時,在最大吊重及最大彎矩作用下,塔吊基礎對持力層的作用力,偏安全考慮,取f=fK=180Kpa6.3.塔吊安裝完1+41+1節時,吊鉤高度111m,已安裝好5道附墻,此時塔吊上部自由端高度(7+1),小于1+12+1時的自由端高度,偏安全考慮,彎矩仍采用1+12+1時的值。地基承載力滿足要求6.4.對抗偏向滑移進行驗算塔吊基礎與建筑物基礎已連成整體,偏安全考慮,僅考慮土方最大靜摩擦力來抵抗側向滑移。塔吊超過38米時,已設有附墻,故在38半時基礎所受水平荷載最大:M6、S=250KNm,H=80KN(見安裝說明P5)持力層對塔吊基礎最大靜磨擦力:F=(G塔+G基)=(490+1587.6)0.3=623.28KNH=80KN抗滑移彎矩:滑動力矩:塔基滿足要求。七、 塔吊基礎施工方法:根據機務隊意見,由于承臺、塔吊偏心原因,十字交叉梁長度比原設計長度短60cm,塔身較高,吊鉤高度達111m,塔吊基礎配筋按附圖四,但將底板筏形基礎改為整板基礎,即661.8范圍內滿澆砼。先施工塔吊基礎,在塔吊基礎范圍內的板、地梁同塔吊基礎一起澆筑砼,塔吊基礎范圍外的承臺、地梁、底板將與地下室底板一起后澆。故與塔吊基礎周邊接觸處的承臺(CTO3、CTO2)、地梁(CTL1、CTL47、)和地下室底板處設施工縫。在地下室樁基砼澆完后,即可進行塔吊基礎施工。1、 依據附圖二塔吊基礎尺寸以及軸南側處的承臺CTO3、CTO2及地梁CTL1的位置撒好定位灰線。2、 土方開挖:現場土方已開挖至塔吊基礎面下600處,還須開挖1.3m深。塔吊基礎南側為地下室基坑斜坡,并需伸入坡腳內1.4m。在開挖塔吊基礎土方前,先沿斜坡第二道錨桿處壓入一排L=6m槽鋼16(在基坑開挖完成后,槽鋼入土深度為2.7米),間距600mm,每邊寬出塔吊基礎0.6m,上端水平設一道角鋼橫桿,與錨桿焊接,然后鑿掉護坡上的砼與鋼絲網,開挖斜坡,每開挖一段就清理出原有錨桿,用48鋼管與之焊接,形成一道水平橫桿。并按原有護8、坡方法(土釘墻)進行支護。最后大面積開挖塔吊基礎土方,與塔吊基礎相鄰的兩個承臺和地梁范圍內的土方也同時挖除。基坑開挖后,在坑內設三道鋼管斜撐。3、 澆筑塔吊基礎及承臺、地梁墊層(板墊層范圍為:軸向西,軸向東,承臺北側2m內)。4、 根據定位尺寸彈出塔吊基礎、承臺、地梁定位線。在塔吊基礎北側設一個集水井(0.60.61.0m)。5、 砌磚模:承臺不與塔基接觸的三面采用砌1/2磚模;地梁(CTL1)在塔基范圍外的兩段砌1/2磚模。塔吊基礎南側370厚磚模,中間設磚垛490250(凸出250),在墻身中部和上部設36.5鋼筋磚圈梁各一道。6、 鋼筋綁扎:綁扎塔基鋼筋綁扎地梁(CTL1、CTL4)鋼筋9、。7、 立塔吊基礎另三側模板,模板高度至板面下250處,設水平止水鋼板,上口用230高快易收口網隔開砼,塔基與地梁、承臺接觸處也用快易收口網隔開。施工快易收口網時應對接不可搭接。8、 綁扎塔基范圍內的板筋(伸出塔基外的板筋接頭應錯開)驗收9、 塔身中心可靠棵線軸處擋土墻線引側在塔基模板上,機務隊予埋塔吊地腳螺栓。10、 插軸/ 1/OA 南側塔基范圍內地下室外墻鋼筋,焊水平、垂直止水鋼板,吊模500。11、 澆筑塔吊基礎砼,砼為C30商品砼,坍落度1012cm,溜槽下料,震搗密實,快易收口網處要有砼漿溢出。12、 砼養護:按規定。八、 其它措施:1、 施工塔基時,軸南側斜坡坡頂范圍內嚴禁堆放土方、材料等物品。2、 基礎澆筑好后,塔基與底板、承臺接觸處鑿毛,及時做好土方回填;3、 在塔吊未設附墻前,控制一次安裝塔身1+12+1節內,在自由高度情況下,以減小塔吊基礎對持力層的附加彎矩;安裝好附墻后再提升塔吊;4、 在建筑物施工到第4層(標高15.3m),第9層(標高34.8m),第13層(50.4m),第17層(標高66m),第21層(82.8m)處各設一道附墻,共計設五道附墻,相應部位的梁箍筋應加密。5、 在塔吊塔身處設沉降觀測點,進行沉降觀察、垂直度觀察,并做好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