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電子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5842
2023-12-19
11頁
363KB
1、機械電子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專業代碼:080204專業名稱:機械電子工程專業專業英文名稱: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一、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掌握機械設計的基本理論,具有微計算機技術、流體傳動與控制技術、計算機技術和信息處理技術的基礎知識以及煤礦采、掘、運、支、提、通、排、供電等專業知識,獲得現代機電工程師的基本訓練,能從事機電產品的設計、制造及設備控制、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與開發、組織、管理工作,具有創新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的高級應用型人才。二、培養規格與要求1.思想政治素質要求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2、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方向,牢固樹立科學方展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具有遵紀守法、愛崗敬業、團隊合作的品德;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2.文化素質要求具有基本的人文社會科學理論知識和素養: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具有必要哲學及方法論、經濟學、法律等方面的知識,對文學、藝術、倫理、公共關系學等若干方面的知識進行一定的修習。掌握一門外語的相關知識。3. 專業素質要求掌握本專業所需的相關數學和機械電子學等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了解本專業領域的發展現狀與趨勢;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較強的信息獲取和應用能力;具有3、綜合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和技術設計機電一體化系統、部件和過程的能力;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具有制定實驗方案、完成實驗、處理和分析數據的能力;具有對機電工程問題進行系統表達、建立模型、分析求解、論證優化和過程管理的逐步能力;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機電一體化產品與系統開發和設計、技術改造與創新的初步能力;具有較好的人文科學素養、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職業道德、熟悉與本專業相關的法律法規,能正確認識本專業對客觀世界和社會的影響;具有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掌握基本的溝通技巧,具有較強交流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具有一定跨文化交流、競爭與合作的初步能力。4.身心素質具有一定的體育和軍事基本4、知識,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基本技能,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和衛生習慣,受到必要的軍事訓練,達到國家規定的大學生體育和軍事訓練合格標準,形成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體魄,能夠履行建設祖國和保衛祖國的神圣義務。三、修業年限、畢業要求、授予學位1.修業年限學制四年,修業年限不超過六年。2.畢業條件本專業學生在校期間必須取得培養方案規定的各類課程和實踐環節的最低學分,并獲取本專業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至少1個,方可畢業。3、授予學位學位授予條件:取得畢業資格,符合山西省學士學位授予工作暫行規定和我院本科畢業生學士學位授予辦法的有關規定,可授予工學學士學位。四、基本思路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總體思路是堅持以社會需求和就業為5、導向,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標,以強化學生實踐能力、工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為重點,整合課程內容,優化課程體系,創新培養模式。在人才培養規格上,融知識、能力和素質為一體,強化技術應用能力和基本素質的培養,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發展和終身學習為中心”的現代教育理念,注重對學生全過程全方位的培養教育,培養德、智、體、美等方面協調發展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在課程體系結構上,采用“平臺+模塊”的形式,共設置“兩大平臺、四大模塊”。兩大平臺為理論教學平臺和實踐教學平臺,四大模塊為通識教育模塊、專識教育模塊、課內實踐教學模塊、集中實踐教學模塊。四大模塊下分設若干子課程模塊、通識教育模6、塊包括通識教育必修課程和通識教育選修課程兩個子模塊,專識教育模塊包括專識教育必修課程、專識教育限定選修課程和專識教育任意選修課程三個子模塊。在課程科目的設置上,結合本專業的就業情況和學生的具體情況,開設有一到兩門的地方特色課程。注重體現共性與個性、統一與靈活相結合的原則,開設有一定數量的公共選修課和專業選修課,供學生選擇,以充分發展其個性、特長,規定學生畢業時要求最低選修6學分的通識教育選修課程,其中至少選修人文社會類或藝術體育類課程2學分;學生畢業時要求最低選修4學分的專識教育任選課。在教學過程中,遵循“前期趨同,后期分化”的原則,按照寬口徑一次分流模式,在四年修業年限內,一、二、三年級修讀7、通識教育課程、專業基礎課及專業核心課并穿插實踐課程進行,學生進入四年級后進行工作服務面向的分流,第7學期學習專業方向課,并適時參加專業實踐和綜合實踐,第8學期結合畢業設計任務到實習基地或企業等相關單位進行專門的畢業實習,綜合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完成畢業設計及畢業答辯。在學時分配上,課內總學時控制在2900學時以內,通識教育必修課控制在課內總學時的30%左右,加強實驗實訓、實習和畢業設計(論文)等實踐教學環節,進一步完善 “以基本訓練為基礎,以專業實驗實訓、實習以及各類專業實踐為延伸,以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論文)為綜合訓練,結合學生第二課堂活動,全面提升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實踐教學體系,實踐教8、學學時不低于總學時的30%,集中實踐教學周數不低于30周;同時為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優化知識結構,充分發展其個性、特長,規定學生在校期間必須修滿不少于160學時(10學分)的任意選修課。五、主干學科 機械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六、主要課程機械制圖、工程力學、電工與電子技術、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機械制造技術基礎、電氣控制與可編程控制器技術、液壓與氣壓傳動、控制工程基礎、現代工程測試技術、電機拖動與控制、計算機接口技術與應用等。七、主要專業實訓、實習認識實習、生產實習及畢業實習、計算機應用及上機操作、金工實習、機械原理課程設計、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專業方向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軍訓以及各類課外科技、社會實9、踐活動等。 八、教學計劃1.課程結構與學分、學時比例(表一)2.各學期周數分配表(表二)3. 理論教學進程表(表三)4.實踐教學進程表(表四)5.專識教育任選課列表(表五)6. 教學環節安排(表六)表一 課程結構與學分、學時比例類 別課 程學分占總學分比例(%)學時占總學時比例(%)理論教學通識教育通識教育必修課5230.569.7886201830.669.7通識教育選修課62.5722.5專識教育專識教育必修課專業基礎課33.518.651217.7專業核心課程20.510.532810.5專識教育限選課專業方向限選課9.755.41565.4專識教育任選課職業能力提升21.1321.1學10、科專業深化21.1321.1實踐教學課內實踐課內實驗實訓10.255.730.31648785.730.3單設實驗實訓課137.52187.5集中實踐基礎實踐42.2642.2專業實踐951445綜合實踐189.92889.9合計1801002896100表二 各學期周數分配表學期內容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合計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入學教育11軍訓22思政實踐(2)(2)勞動養成教育(1)(1)(2)課堂教學15171918171712115實習11349課程設計11146畢業設計1212畢業答辯11復習考試11111117機動1126畢業教育11寒暑假474747437學期總周數2427242711、24272420197表三 理論教學進程表 模塊課程模塊課 程編 號課 程 名 稱學分學 時 分 配按 學 期 周 學 時 分 配成績考核課 內課外總學時講課實踐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考試考查通識教育通識教育必修課1000011011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348321641000011022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4646441000011033中國近現代史綱要232322 1000011044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3484831000011057形勢與政策2707022222221000011062大學語文34848221000261016就業指導與職業規劃教育23232222100012、251072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11616221000301014大學生安全教育1161622221000031091體育(一)2363621000031102體育(二)2363621000031113體育(三)2363621000031124體育(四)2363621000021131大學英語(一)4.572482461000021142大學英語(二)4.572482461000021153大學英語(三)4.572482461000021164大學英語(四)4.572482461000021171高等數學(一)5808061000021182高等數學(二)5808061000076072C程序設13、計3.55632244小 計60.51022886136220261013222通識教育選修課人文社會類學生畢業時要求最低選修6學分的通識教育選修課程,其中至少選修人文社會類或藝術體育類課程2學分。自然科學類藝術體育類小計67272續表三理論教學進程表模塊課程模塊課 程編 號課 程 名 稱學分學 時 分 配按 學 期 周 學 時 分 配成績考核課 內課外總學時講課實踐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考試考查專識教育專識教育必修課專業基礎課1000023192線性代數2.5404031000023203概率論與數理統計3484831000023232大學物理(一)4646441000023243大學物理(二)314、.5565641000053251工程制圖(郭曉紅)4.572482461000063263理論力學3484841000063274材料力學4646441000053325機械原理(姚志平3.5565641000073333電工與電子技術基礎3.5565641130053015金屬工藝學(趙彤涌232324小計33.553651224671588專業核心課1000053346機械設計(姚志平4646441130053025控制工程基礎(趙麗2323241130053036電機與拖動(王棟2.5404041130053056傳感與測試技術(張海2.5404041130053065單片機應用與接口15、技術(荊忠亮)2.5404041130053076液壓與氣壓傳動2.5404041130053086電器控制與可編程控制器技術(李瑞斌2.5404041130053095工程流體力學(郭曉娥232324小計20.53283281216合計54.586484024671582016續表三理論教學進程表模塊課程模塊課 程編 號課 程 名 稱學分學 時 分 配按 學 期 周 學 時 分 配成績考核課 內課外總學時講課實踐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考試考查專識教育專識教育限選課機電一體化方向1130054187機械制造技術(張立仁)2.5404041130054197數控技術(李瑞斌2.54040411300516、4206自動化制造系統( 韓變枝 )2.5404041130054217工業機器人技術(楊德明2.5403644小計1016015612礦山機電方向1130054107采掘機械2.54036441130054116煤礦固定機械與運輸設備(郭曉娥3484841130054127礦山機電設備檢測與安裝(安道星2323241130054137礦山供電與控制技術(原艷紅2.540404小計10160156412專識教育任選課職業能力提升類學生畢業時要求最低選修4學分的專識教育任選課學科專業深化類小計46464注:2、2、2、2為同一學期不同階段遞次開設課程的周學時。表四實驗教學進程表課內實踐教學課程編17、號 內 容 學分學時學 期成績考核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考試考查基礎實驗1001076061計算機文化基礎348341001026113物理實驗(一)23231001026124物理實驗(二)1.52431001066144材料力學實驗0.5821001056155機械原理實驗(姚志平1821001056166機械設計實驗(姚志平1821001076173電工電子實驗11621131056222CAD繪圖軟件訓練1.52421131056236電機拖動實驗(王棟0.5821131056246液壓與氣動實驗0.5821131056257電器控制與可編程控制器技術實驗(李瑞斌0.582小計13194專業18、實驗實訓機電一體化1130056267機械制造技術實驗(張立仁0.5821130056277自動化制造系統(換變枝0.582數控技術實驗(李瑞斌0.58小計1.524礦山機電1131056287煤礦固定機械與運輸設備實驗(郭曉娥0.5821131056297礦山供電與控制技術實驗(原艷紅0.5821131056307礦山機電設備檢測與安裝實驗(安道星0.582小計1.524續表四實踐教學進程表模塊課程編號 內 容 學分學時學 期成績考核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考試考查集中實踐教學基礎實踐1001117251入學教育(1)(16)1001127261軍訓2321001017272思政實踐2321211019、77288畢業教育(1)(16)小計464專業實踐1131057222認識實習1161131057233金工實習1161131057247生產實習3481131057258畢業實習464小計9144綜合實踐1131057262制圖測繪(郭曉紅1161131057275機械原理課程設計(姚志平1161131057286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姚志平1161131057296(專業方向)課程設計12321131057297專業方向課程設計21161131057308畢業設計及論文12192小計18288合計31496表五專識教育任選課列表序號課程代碼課程名稱學分學時開課學期選課對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1120、130053012互換性與技術測量240機械電子工程21130053011機電一體化專業導論1.524機械電子工程21130055317機械制造工藝學348機械專業31131055326CAD/CAM2.540工科專業41131055337機電設備故障診斷232機械專業51131055347機器人原理及應用2.540機械專業61131055356液壓系統建模與仿真2.540機械專業71130055367優化設計3232機械專業81130055377先進制造技術232機械專業91130055387機械專業英語232機械專業101130055436機械系統仿真技術348機械專業111130055421、17機電一體化產品創新設計232機械專業121130055427有限元分析232機械專業表六教學環節安排年級學期周 次 及 內 容一年級一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年級三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四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三年級五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六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四年級七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八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說明:-表示入學(畢業)教育;表示軍訓;-表示實習;$-表示課程設計(學年論文);-表示上課;& -表示復習考試;表示畢業設計(論文);#-表示畢業答辯;-表示社會實踐;-表示機動執筆人(簽字): 2014年月日教研室主任(簽字): 2014年月日系主任(簽字): 2014年月日 (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