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護方案交底一期(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5850
2023-12-19
11頁
233.50KB
1、 基坑支護 分項工程質量技術交底卡GD2301003施工單位廣東水電二局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名稱坪山新區坪山街道湯坑社區項目(一期)分部工程基礎工程交底部位基坑及承臺邊坡日 期2013年 8 月30日 交 底 內 容交底內容 交 底 內 容交底內容 交 底 內 容 交 底 內 容交底內容 交 底 內 容 交底內 交 底 內 容容 交 底 內 容交底內容 交 底 內 容交底內 交 底 內 容容 交 底 內 容1.基坑支護設計要求1.1 設計原則1、基坑安全等級設計為三級。2、邊坡邊線結構與主體結構分離式布置,支護結構退地下室外墻1-1.5m。3、基坑頂各側周圍地面2m范圍內不應增加附加荷載。2m范圍2、以外除道路汽車荷載外,附加堆載不得超過10KPa。此外,土方運輸車輛應在遠離基坑側道路行駛。4、本基坑支護工程設計使用自開挖之日起8個月,本基坑開挖高按4.8米考慮。支護結構主要采用坡率法支護,噴射混凝土掛網護面。1.2 圍護結構設計1、根據基坑場地周邊環境及建(構)筑狀物狀況,采用坡率法支護,按1:1坡率放放坡開挖,采用噴射C20砼掛14#鐵絲網網護面,土釘為1B16長1.5m1.5m。共將整個基坑劃分為5個支護剖面段進行支護。2、基抗坡面滲水處設50PVC泄水孔,L=1m,外包土工布濾網。3、坑頂設一道排水明溝,并按約30m-50m的間距在坑底角點處或適當位置布置集水井。2.基坑支護施工技3、術要求2.1 注意事項1、開挖時應分層開挖,每次開挖應不大于2m,嚴禁超挖。噴射砼上一層施工養護48H后方可開挖下層土方。2、基坑頂各側周圍地面2m范圍內不應增加附加荷載。2m范圍以外除道路汽車荷載外,附加堆載不得超過10kPa。此外,土方運輸車輛應在遠離基坑側道路行駛。3、施工及地下室施工期間,按設計要求對基坑進行檢測,當檢測值超過警示值時,應立即通知相關單位,并采取應急措施。4、土方開挖就是在雨季進行,所以基坑支護及土方開挖期間須做好臨時排水工作。5、若發現開挖過程地層為砂層及淤泥質土,應及時通知設計單位進行變更對該剖面進行加固。6、基坑土方開挖完成后,應立即對基坑進行封閉,減少坑底暴露時4、間,防止水浸,并應及時進行地下結構的施工。7、基坑嚴禁超挖,若因地下室結構變化而引起坑底標高發生變化的,須經基坑支護設計人員計算分析后確定能否超挖。2.2 土釘技術要求1、坡面及坡頂插B16短鋼筋固定鋼筋網片,坡頂1B16鋼筋通長掛網。2、坡面土釘傾角45o,1B16長1.5m1.5m。2.3 噴射砼技術要求1、掛14#鐵絲網,噴C20細石砼。2、噴射砼強度為C20,原材料采用P.C 32.5復合硅酸鹽水泥,干凈的中粗砂和粒徑小于15mm的礫石,配合比(重量比)為水泥:砂:石子=1:2:2,水灰比宜為0.40.45。噴料應攪拌均勻,隨拌隨用。掛14#鐵絲網(網眼間距100100mm),坡面及坡5、頂插&16短釘長1.5m1.5m固定鋼筋網片,坡頂1&16鋼筋通長掛網。 3、噴射作業應分段分片依次進行,同一分段內噴射順序應自下而上進行。噴錨支護施作48小時以后方可進行下一層土方開挖。4、噴射終凝2h后,應噴水養護,養護時間,根據氣溫環境確定,一般為37天。2.4 其他技術要求1、地下室施工完畢,及時回填夯實。2、施工前應查明場地內管線分布情況,避免人為破壞。施工過程中,應注意避讓地下管線并清理可能遇到的障礙物。3、基坑頂地面宜采取硬化防滲措施。4、根據深圳市水務局要求,嚴禁車輛機械設備在管線上方行駛。3.重點、難點的施工措施3.1 工程的難點分析與施工重點一、難點分析:1、分層挖土、噴射6、砼施工協調、配合密度大。2、一期中甲方、監理使用的工作板房距離基坑較近。3、變電室處距離基坑比較近,要保證施工安全距離。4、1#樓塔樓由于承臺變更加大,使得放坡不能滿足原設計要求,需對其進行修改。二、施工重點:1必須落實施工工期的實現,合理調度施工作業工人人數,保證工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2調用施工人員,按各施工種類分配任務進行施工。3施工作業時實行有組織施工,只要有工作面的即組織人員到場施工,以由淺到深、由上到下為施工原則進行施工。4重點工程項目有:掛網噴砼施工、挖土方工程施工及排水施工等。3.2 掛網噴砼施工方法一、工藝流程開挖基坑安裝泄水管打土釘修整邊坡素噴砼敷設鐵絲網噴射砼到設計厚度養護7、至48h后下一層土方開挖二、施工方法 (1)砼噴射機應密封性能良好,輸料連續均勻,允許輸送骨料最大粒徑為25mm,輸送水平距離小于100m,垂直距離小于30m.。(2)噴射作業前,應對機械設備、風、水管線和電線進行全面的檢查及試運轉,清理受噴面,埋設好控制噴射砼厚度的標志。(3)噴射作業分段分片依次進行,同一分段內噴射順序應自下而上;噴射時,噴頭與噴面垂直,保持0.61.0m的距離;噴射時控制好水灰比,保持砼表面平整、呈濕潤光澤,無干斑或滑移流淌現象;噴射砼的回彈率保持在不大于15%。(4)鐵絲網加工的技術要求:a、鐵絲網除銹:鐵絲網在使用之前必須保證其表面的潔凈,清除鐵絲網表面油漬、漆污、鐵8、銹等,以便保證鋼筋與混凝土之間的握裹力。b、鐵絲網調直:鐵絲網應保證平直,無局部彎折。無明顯擦傷且抗拉強度不得低于設計要求。c、鐵絲網切斷:在進行切斷時要長短搭配、統籌排料;一般按照先斷長料,后斷短料的原則,以減少損耗,節約鋼筋。如發現鐵絲網有劈裂、偏頭或嚴重彎頭現象,必須切除。d、上下兩層鐵絲網彎鉤后綁扎連接。(5)噴射混凝土的配合比為水泥:砂:石子=1:2:2,水灰比宜為0.400.45。(6)混合料應攪拌均勻,攪拌時間不少于2min,存放時間不宜超過2h。(7)坡面修整:機械開挖后,輔以人工修整坡面;修坡嚴格按設計的圖紙坡率比進行;坡面要求平整度偏差允許誤差為20mm,用一根長3.0m的9、鋁合金材進行檢驗,不符合要求則重新修整。 三、注意要點:(1)在各項工序完成后,要通知甲方、監理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形成書面文字要求甲方、監理簽字。(2)面層混凝土分兩次噴射,鐵絲網應在噴射一層厚度30mm混凝土后鋪設,第二次噴射混凝土前,應檢查面層內鐵絲網片是否牢固地固定在基坑上。(3)噴射砼標號C20,噴射砼中添加速凝劑、早強劑等,配比經試驗確定。控制膠凝時間,要求噴射面不產生滴流,所用的中粗砂和礫石的粒徑不大于15mm。 (4)坡面不平整度不大于15mm/m,達到要求,方可施噴。噴射砼面厚度60mm,分二次噴筑。各部位應均勻,高出部分要及時人工修整,及時清理回彈物。(5)噴射作業應分段10、進行,同一分段內噴射順序應自下而上進行,噴射混凝土時噴頭與受噴面應保持垂直距離宜為0.601.0m,噴射混凝土終凝后應噴水養護養護時間根據氣溫確定,宜為37天。3.3排水溝及集水井1. 坑頂設一道排水明溝,并按約30m-50m的間距在坑底角點處或適當位置布置集水井,一方面排出坑內抽出的積水,另一方面阻斷外界水流進入坑內,匯集水排入市政管網前需進行沉淀,沉淀池的布置宜根據市政排水出口位置及工程需要設置。2.基坑施工完畢,在坑底周邊設一道排水明溝,并按30m-50m的間距在坑底角點處或適當位置布置集水坑,尺寸為8008001000,以利于坑內積水抽排。3.基坑開挖時,若基坑壁面出現滲水,可在滲水點11、設50PVC泄水管長1m外包濾網,排出坡體積水。基坑施工及地下室施工期間,應做好場地排水工作,嚴禁雨水及地表水浸泡造成巖土體強度降低。4.坡頂水溝截面為矩形,寬300mm,深300mm,采用MU7.5灰砂磚,M5水泥砂漿砌筑。(1)根據基坑場地周邊環境及建(構)筑物狀況,采用坡率法支護,對于基坑側壁坡殘積土層的,按1:0.5坡率放坡開挖,其余按1:1坡率放坡開挖,采用噴射砼掛網護面。共將整個基坑劃分為7個支護剖面段進行支護。此外,據現場建設單位說明,4-4剖面段基坑開挖邊線位置為粘性土地層,如現場地層為填土及淤泥質土,應及時通知設計單位進行變更對該剖面進行加固。各段支護結構具體作法詳見剖面圖。12、1-1剖面 3-3剖面4-4剖面6-6剖面7-7剖面4.施工質量保證措施1、貫徹執行ISO9002質量管理標準,規范我們的全部質量活動,嚴格按我公司程序文件進行施工管理,通過各部門、各崗位人員的質量分目標的完成,從而確保我公司質量方針的貫徹執行和質量目標的實現,確保用戶滿意。為了確保該工程的順利施工,貫徹我公司的質量方針,實現確定的質量目標,我們配備了較高素質的管理、施工、技術、安質、物質、預算、試驗方面的人員。特別是技術、安質人員業務素質高,責任心強,經驗豐富是質量得以保證的主要因素。2、認真審圖,將影響質量的問題消滅在施工前。對于本工程的施工重點,單項工程施工前應編寫專項施工措施、作業指導13、書等,并向操作人員進行交底。3、加強對工程施工全過程的質量監控,尤其是被列入關鍵工序和特殊過程的工序要從材料采購、進場檢驗、施工過程檢查、重點難點的技術改關、特殊工種持證上崗、所用機械設備的能力鑒定、工序驗收等各個環節予以全過程控制,保證工程質量。4、在工程施工中,做到防患于未然。加強施工的過程監督、檢查,嚴格實行“三檢制”,工序交接必須經質量檢查員的檢驗合格后由旁站監理人員的簽字方可進行。5、賦予質量檢查員質量否決權。實行樣板標準制,優質優價,對于存在質量缺陷較多的施工主體限令整改,否則,要堅決清除出場。6、加強對原材料質量的控制。項目經理部要嚴格按照我公司的采購程序、進貨檢驗和試驗程序及不14、合格品控制程序執行,確保只有檢驗和試驗合格的原材料才能進入下一道工序。原材料、成品、半成品要有出廠合格證和檢測報告等質量證明文件,進場后要對需要檢驗和試驗的材料按批量進行有見證抽檢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7、擬進場的鋼筋嚴格按照規范要求進行見證取樣送檢,檢測合格后再使用。 8、在進行邊坡土方開挖時,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按照設計控制點及邊坡坡率的要求做好放線工作,及時控制標高,防止超挖,并嚴格按照施工工藝流程分段分層進行施工。 9、在噴射砼前調整噴漿氣頭,噴漿氣頭根據噴漿的距離進行調整。10、噴射應符合設計要求的配合比,砼的和易性與塌落度增多需符合噴射要求。噴射配合比為水泥:石子:砂=1:2:2,控15、制以最小回彈率為準。5.施工監測1、按規范規定應進行基坑及周圍建筑物的沉降位移監測。本工程在坡頂每隔約2030m應設置1個水平位移及沉降位移監測點。本次基坑坡頂共布置16個基坑水平位移觀及沉降測點,具體位置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適當調整。 2、另根據地下管線分布情況,僅大鵬供水支線管道在基坑西南側可能與基坑開挖底平齊,其余側管線及隧洞均在基坑開挖影響范圍之外,因此需建設單位與大鵬供水支線管道管理單位進行溝通,確保基坑開挖運行期間對該管道的保護和監控。 3、監測工作由第三方持證單位專業人員進行。對監測結果及時進行反饋,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通知施工方和設計人員,以便及時采取對策。 4、基坑監測頻率一般為316、天一次且每層土方開挖均需進行監測,開挖至坑底后每周監測1次,底板完成后每2周監測1次,直至土方回填。遇變形情況異常或雨天時加密監測頻率。監測頻率可根據監測數據變化情況略作適當調整。5、本工程預警值為水平及沉降位移變形速率連續三天,不大于5mm/天,允許值為30mm。如發現基坑變形超過控制警戒值時,將采取有效的應急措施并應及時向業主、監理和設計等有關部門報告處理。6、監測內容(1)按照基坑支護設計圖紙,坡頂四周布設沉降及位移觀測點。(2)地表裂縫;(3)坡頂建(構)筑物變形;(4)降雨、洪水與時間關系;(5)支護結構變形注意:(1)監測點和控制點均采用鋼筋水泥制作,設置穩固。(2)采用全站儀觀測17、水平位移;采用精密水準儀觀測垂直位移。(3)基坑開挖期間3天觀測一次;基礎及地下室施工期間每7天觀測一次。(4)在施工期間,當發現監測偏差超出預警限值時或發現安全問題,應及時經過項目技術負責人審定,并按項目技術人確認的技術措施進行處理,并將處理措施上報公司技術中心審批備案。(5)遇處理安全問題的施工期,將設置警戒區域,禁止非施工人員進入警戒區。(6)在處理安全問題的施工時,設有安全撤離措施和專職安全人員、班組長監護。6. 應急預案在施工過程中,如基坑出現險情及異常情況,可采取的應急措施有:(1)邊坡出現整體或局部土體滑塌失穩險情時,首選的防止險情擴大措施為坡頂卸載及坡腳反壓措施,可采用在坡腳堆18、土、砂包反壓。(2)邊坡個別處地下水突然出現大幅變化,則立即停止土方開挖和基坑排水,分析原因,采取進一步的對癥措施。(3)當邊坡出現漏水造成周邊地面沉降時,應立即停止坑內降水或土方開挖,及時進行堵漏修補或設置止水帷幕,并加強變形觀測。若坑底部突涌地下水,應立即采用砂包反壓,并進行封底,必要時在外圍靜壓注漿。(4)當坡體發生較大內凸變位時,應在坡頂卸載,在坑底部用砂包反壓。(5)對地表出現的裂縫,及時用砂漿或瀝青將裂縫抹平,防止雨水下滲。(6)如萬一場地周邊出現地面開裂,地下水流失,應立即停止開挖施工,回填邊坡,并查明原因,必要時組織相關專家討論,確定原因,制定實施及加固方案。專業技術負責人:交底人:接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