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企業文化建設實施方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5860
2023-12-19
12頁
25.50KB
1、集團企業文化建設實施方案進入知識經濟時代,企業之間的競爭,實際上是企業文化的競爭。企業文化,是企業綜合實力的體現,是一個企業文明程度的反映,也是知識 形態的生產力轉化為物質形態生產力的源泉。公司創立多年來,積淀了較為深厚的文化底蘊,但面臨新的形勢、新的任務、新的機遇、新的挑戰,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勝,把企業做大做強,實現企業的跨越式發展,就必須樹立“用文化管企業”、“以文化興企業”的理念 ,要對原有文化進行整合和創新,營造培育先進的企業文化,積極推進文化強企戰略,努力用先進的企業文化推動企業的改革發展,提高企業 的創新力、形象力和核心競爭力,。為把集團建成世界一流的現代化企業,實現跨越式發2、展戰略目標提供不竭動力,結合公司實際,現制定本實施方案。一、 總體思路為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和員工隊伍素質,完成集團戰略發展規劃所設計的目標要求,探索出一條符合企業實際的中國式企業文化建設之路,同時 考慮到現代企業制度的建設進程,我集團企業文化建設總體思路為:主攻精神文化,規范制度文化,推進行為文化,提升物質文化。1、主攻精神文化,主要是通過全員性企業文化審計,挖掘和弘揚企業精神內涵,形成全體員工共同遵守的企業價值觀和企業理念,塑造企業“靈魂”。2、規范制度文化,主要是建立規范完善的制度體系和科學有效的考評機制,加大制度文化建設力度,使之導入科學化管理軌道,從而有效規范企業 管理行為,提高企業管理3、的科學化水平。3、推進行為文化,主要是大力推進“6S”行為管理標準(6S就是整理(SEIRI)、整頓(SEITON)、清掃(SEISO)、清潔(SEIKETSU)、素養(SHITSUKE)、安全(SECURITY)六個項目),抓好員工的行為養成規范,建立并完善員工行為規范,并抓好推進落實。4、提升物質文化,主要是制定公司物質文化建設標準分冊(CI手冊),做好環境刷新和視覺識別系統開發工作,運用物質形象建設手段,營造企業整體文化氛圍,提升企業整體形象。 二、指導思想 積極探索新形勢下企業文化建設的規律,構建符合時代需要、符合現代企業制度需要、符合企業個性化需要的文化體系,為增強企業核心競爭能力,4、提高企業經濟和社會雙重效益創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和強大的力量源泉。 三、建設原則 1、以人為本的原則 以人為本就是把人視為管理的主要對象和企業最重要資源。企業文化模式必須以人為中心,充分反映人的思想文化意識,通過企業全體人員的積極參與,發揮首創精神,企業才能有生命力,企業文化才能健康發展。一方面,企業文化作為一種管理文化,它需要強調對人的管理,并把強調“人”的重要性有機地融合到追求公司的目標中去。另一方面,企業員工不僅是企業的主體,而且還是企業的主人,企業要通過尊重人、理解人來凝聚人心,企業文化要通過激發人的熱情,開發人的潛能,來極大地調動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企業的管理更加科學,更有凝聚力 。在5、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要正確處理好企業領導倡導與員工積極參與的關系。必須做到每一個環節都有員工參與,每一項政策出臺必須得到廣大員工認可,自始至終形成一個全員參與、相互交融的建設局面,從而實現員工價值升華與企業蓬勃發展的有機統一,實現資產保值增值和員工全面發展的有機統一。 2、講求實效的原則 進行企業文化建設,要切合企業實際,符合企業定位,一切從實際出發,不搞形式主義,必須制定切實可行的企業文化建設方案,借助必要的載體,建立規范的內部管控體系和相應的激勵約束機制,逐步建立起完善的企業文化體系。要以科學的態度,實事求是地進行企業文化的塑造,在實施中起點要高,要力求同國際接軌、同市場接軌,要求精求好,6、搞精品工程,做到重點突出,穩步推進。要使物質、行為、制度 、精神四大要素協調發展、務求實效,真正使企業文化建設能夠為企業的科學管理和企業發展目標的實現服務。 3、重在領導的原則 要樹立“管理者首位”思想,領導干部要率先垂范。企業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企業家的文化,從一定意義上說,企業文化是企業家理念的升華,企業家是企業文化的倡導者、締造者、推行者,不僅個人的理念要領先于他人,更重要的是能把領先的理念轉化為企業的理念、企業的體制、企業的規則。各級領導干部在企業文化建設中,要先學一步,學深一些,帶頭思考,帶頭實踐,時時事事給員工做出榜樣,要在企業文化建設中有創新、有建樹。各級管理領導者,都應明確自7、己的角色定位,承擔起應負的責任,并善于集中群眾的智慧,調動起全體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依靠全員的力量投身企業文化建設。 4、系統運作的原則 企業文化建設作為一項戰略性、長期性的工作,它是一項龐大的、復雜的系統工程,決不能憑空想像一蹴而就,要樹立“打持久戰”的理念。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鑄基”和“鑄魂”工程,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它的建設是一個漸進過程,必須運用系統論的方法,搞好整體設計,分步推進,分層次落實。必須明確總體目標和階段性目標,管理層應該做什么、怎么做,實踐層應該做什么、怎么做,只有上下戮力同心,協調運作,才能把企業文化建設的任務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去。 5、突出特色的原則 企業文化是一門應8、用性、實踐性很強的科學,是在一定社會文化背景下的管理文化。工作中必須運用創新的方法去思考,去實踐。搞好企業文化建設關鍵在于突出企業的鮮明個性,追求與眾不同的特色、優勢和差別性,培育出適應知識經濟時代要求的,能夠促進企業整體素質提高、健康發展,具有自身鮮明特色的企業文化。因此,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必須牢牢把握企業歷史、現狀、未來的實際情況,重視挖掘提煉和整理出具有企業鮮明特色的文化內涵來,走出一條具有本企業特色的企業文化建設之路。 6、追求卓越的原則 建塑企業文化,要表現出21世紀一流的水平,使企業員工都欣賞這一模式,并在這種體現卓越的企業文化模式中與企業產生共鳴。在卓越的企業文化模式里,人人9、都追求卓越,個個都表現出卓越的績效。但是,企業文化發展到一定程度,企業往往容易滿足現狀,失去新的追求,變得保守起來,使企業文化的“文化力”減弱,也使企業喪失對卓越的追求。因此,塑造企業文化,必須堅持卓越的原則,使企業和員工始終感到總有一股追求卓越的激情在激勵著他們,激動人心的目標一個接一個地出現,即使是在其他企業都感到滿足的時候,企業仍能保持創新上的不滿足,崇尚革新,與時俱進,不懈地追求完美和第一,從而促進企業文化的健康發展。 四、目標要求 1、規劃目標 遠期目標:制定企業文化建設戰略規劃。按照有計劃、有步驟、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建設程序,建立起一套基礎化、程序化、科學化的企業文化建設系統。在10、“繼承”、“學習”、“創新”思想的指導下,從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四個方面整體推進、系統運作,構建一個切合實際的、科學合理的、便于操作的企業文化建設規劃體系,并把規劃納入企業發展戰略,成為企業整體規劃的一部分。 中期目標:三年發展綱要 .1公司企業文化建設三年發展目標:具有公司特色的企業理念(企業哲學、企業精神、企業價值觀、道德規范等)深入人心,公司員工對企業理念達到熟知、熟記等程度,并在具體行動中自覺實踐。 系統地整合和完善核心理念指導下企業文化支撐體系,堅持以公司的核心理念為企業一切行動的出發點、著眼點和落腳點,形成以核心理念為主線的系統管理體系。 學習型組織的構建成體系,11、階段性成果明顯。公司形成規范的學習制度并自覺實踐,結合自身實際借鑒和應用先進的管理思想、管理理論和管理模式,引進、消化和吸收國際國內先進科學技術,提高公司全體員工尤其是各級領導干部的綜合素質。 公司的知名度、信譽度和美譽度進一步提升,企業標識和品牌形象在集團公司內部和行業內部認知程度達到100%;公司用戶的認知程度達到 100%。 員工對公司的企業形象標準、管理者形象標準、員工形象標準等,能夠做到熟知,自覺行動,而且遵守行為規范自覺程度達到100%。 企業視覺識別系統、理念識別系統、行為識別系統達到規范化、程序化和個性化。 打造文化管理運行機制,形成強勢企業文化,建成全國企業文化建設示范基地。12、 .2公司企業文化建設三年重點工作:形成完整的公司企業文化手冊、公司企業文化視覺識別手冊,歸納提煉形成企業精神文化內涵。 完成企業視覺識別系統的規范工作,企業員工行為的規范工作初見成效。企業核心理念在企業內部的認知和認同程度達到90%以上,學習型組織成熟運作。 整合并完善企業文化支撐體系,形成比較成熟的文化管理體系。 進一步提升企業知名度和美譽度,塑造企業良好形象,建成全國企業文化建設示范基地。 近期目標:三個主題活動年開展“企業文化推進年”活動,是公司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起步和推進之年。 2006年,開展“企業文化發展年”活動,是公司企業文化建設的提高年。2、實現目標 按照培訓、普及、形象、規13、范、深化五個步驟,最大程度地調動集體智慧的能量,產生“聚能效應”,形成特色鮮明的企業文化,使公司企業文化氛圍日益濃郁,企業形象不斷提升,走上一條成功的跨越式發展之路。 物質文化:是企業文化的顯象文化,它是企業生產、經營和文化娛樂等方面的環境、條件、設施等物質要素的總和,較為直觀地表現出一個企業的文化氛圍、精神風貌和管理水平。物質文化的提升主要是指:制定公司物質文化建設標準分冊(CI手冊),完成CI視覺形象系統的導入,并按照CI整體設計的基本系統和應用系統標準,統一企業標志、旗幟、歌曲、徽章、色彩等多種企業標識;規范企業建筑風格、建筑色調,規范公司及各部門簡稱,規范公司車體外表,規范辦公設備、辦14、公器具,設計并規范員工著裝款式及色調,統一企業宣傳標牌、廣告牌的裝置規格和設置區位;崇尚工作環境、生產環境和生活環境的美化、凈化和現代化,建立和推行生產現場管理辦法和公司環境建設標準;在工業廣場、生產車間、煤礦井下巷道、辦公樓、會議室等處制作大量企業理念的牌匾、圖板、燈箱,使企業理念深入人心,增強企業文化的感染力;作好企業和產品的廣告宣傳,打造企業品牌,擴大企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進一步抓好廣場、公園、俱樂部、報紙、電視、圖書 活動室等文化載體和陣地建設,形成濃厚的企業文化建設氛圍。 行為文化:是企業文化的主體,是企業員工在生產經營和人際關系中產生的活動文化。它主要包括兩大類,一類是關于企業生產15、經營方面的活動,另一類是關于企業內部人與人之間的行為活動。推進行為文化主要是指:規范禮儀、儀式、會議、公司活動規格和標準;抓好員工的行為養成規范,綜合參照德、美、日等國員工行為養成要素,結合行業和企業特點,確定并推廣職工行為養成“6S”管理標準,即清理、清潔、 準時、標準化、素養、安全。強化對員工的職業化訓練,使其文明程度普遍提高;建立并完善公司員工行為規范,并抓好推進落實;提煉 和倡導“作風”;選樹和宣傳優秀的集體和個人典型,通過典型反映公司的文化品位,樹立公司和人的良好形象;深入開展“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教育,形成員工“三德”標準和良好行為。 制度文化:是與管理科學息息相關的,它16、體現了一個企業在管理過程中的規范化,并影響著企業行為,又處延到外顯文化中去。規范制度文化主要是指:在研究制定企業發展方向和目標,加強企業管理過程中,主動導入企業文化概念,“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得到充分體現和落實;牢固樹立企業文化建設就是加強企業管理的意識,使企業文化與加強企業管理融會貫通,密不可分;進一步改革和完善企業的勞動制度、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績效考核等各項管理制度,使企業管理制度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并且日益與國際管理接軌;進行專業化扁平化管理流程再造,使管理工作走上制度化、程序化、規范化運作軌道;干部員工自我管理意識和能力進一步增強;按照貫標及認證標準,修改和完善公司的各種管理制度和17、工作程序,并認真抓好落實;建立有效的企業文化建設考評機制;結合公司改革實際,繼續完善、推行崗位規范;形成在“以人為本”原則指導下,以法治企、特色鮮明的“管理文化”。 精神文化:主要包括對企業精神、企業價值觀、企業哲學、管理信念、企業用人之道以及企業內部的主導標語口號和企業對外宣傳用語的確定和宣傳貫徹落實,使之成為規范企業和員工行為的信念和準則。主攻精神文化主要是指:完成全員性企業文化審計,挖掘形成企業精神內涵 ,總結提煉企業價值觀,總結提煉公司經營理念、管理理念、人才理念等,規范精神文化用語,完成公司企業文化手冊的編輯出版;在一個較長時間內通過宣傳教育,倡導企業精神和企業價值觀,并為全體員工所18、認同,企業向心力、凝聚力進一步增強,建設一支高素質的適應時代要求的“四有”職工隊伍,為企業發展注入顯著文化動力。 五、推進方法 1、始終堅持總體上抓體系,推進中按步驟,實施中做到精煉、實用、有效,配合企業發展戰略的實施,整體向前推進。 2、抓好企業文化知識的培訓。鑒于企業文化作為管理科學的新潮流,剛開始還不能為全公司員工所認識和接受,有的甚至存在模糊認識的現狀 ,要組織編寫有關“宣傳提綱”、“知識講座”類宣傳材料,利用報紙、電視、黑板報以及舉辦培訓班等方式進行宣傳和培訓。采取培訓骨干和自學相結合的原則,使全公司干部員工普遍掌握企業文化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 3、建立健全企業文化建設領導體制。成19、立相應的企業文化建設領導機構,明確負責人、主管部門及工作人員。4、企業主要領導者同為企業文化建設第一責任人。共同負責企業文化建設的規劃、設計和組織。遵循以人為本,實現管人、管物、管事一體文化建設的格局 ;加強對企業文化建設重要意義的宣傳教育,形成全公司共識,變成全體員工的自覺行動。 5、健全制度,完善機制,形成閉環管理。企業文化部(宣傳部)、辦公室、企業管理部、工會等部門要把企業文化建設內容與企業規劃、年度計劃合并編制,要重點列出制度文化建設的管理標準、工作標準、考核標準,并列入年度經營承包責任制,明確企業文化建設各項內容的責任部門和責任人,制定年度工作計劃,使企業文化建設與企業管理工作一樣也20、納入日常管理工作之中,要建立企業文化建設的考核評價和激勵機制,把企業文化建設納入企業經營者業績考核體系,定期對企業文化建設的成效進行考評和獎懲,考核結果與公司經濟責任制掛鉤。 6、實施方案出臺后,提交公司職代會討論通過,用公司制度的形式予以確認。 六、實施步驟 1、進行全員性企業文化審計活動。對公司的文化歷史與現實進行全面回顧和提煉,進行企業無形資產的全面總結,廣泛宣傳,全面發動,從不同角度,對文化進行定格分析,得出結論,以此進行企業文化的民主建設。注意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充分發揮全體員工的智慧,啟發企業文化建設的靈感,特別是在設計企業文化“三大識別系統”時,要采取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結合21、的方法,通過發放問卷調查、開座談會、報告會、研討會和開辟網上論壇、征文等形式,引導員工集思廣益,獻計獻策,為形成企業“三大識別系統”奠定堅實基礎。二是通過總結,進行企業文化的進一步宣傳、灌輸、教育活動。 在具體方法上,首先要讓全體員工了解文化審計、無形資產定格的重大意義;其次利用征文、回憶文章、演講比賽等形式收 集“企業文化發展之我見”。征文活動。“從我身邊的人與事看文化特征”。以老員工回憶錄像進行宣傳教育。老員工通過實例回憶談企業作風、傳統以及文化特征等,并選擇若干位老員工的回憶錄像在公司網站進行宣傳播放。進行中青年員工演講比賽,通過剖析、挖掘和生動描述身邊的典型事件,形成“企業文化發展之我22、見”。進行公司歷史文化論證答辯活動,這項活動要發動全公司各單位廣泛參與,每個單位和部門推薦2人參加,全公司組成若干個代表隊進行答辯論證并評選優勝者。 2、歸納提煉形成企業精神文化內涵。3、企業文化的宣傳。各單位要廣泛進行動員,利用各種形式,針對不同層次對象進行宣傳,由公司企業文化部牽頭和各單位積極配合,通過舉辦培訓班、召開企業文化研討會、經驗交流會等形式對公司廣大員工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進行公司理念、行為規范及視覺識別的培 訓。通過策劃大型活動、廣告宣傳、公關策略等方式,大力展示公司形象及公司文化。 4、企業文化的維護。企業文化建設是公司一項重要的、長期的戰略任務,各單位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切實抓出成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