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市設施蔬菜標準化示范基地建設項目實施方案(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6020
2023-12-19
8頁
20KB
1、介休市設施蔬菜標準化示范基地建設項目實 施 方 案項目申報單位:項目責任人:項目編制人:聯系人及電話:編制時間:二、立項依據21立項理由為了進一步規范我市設施蔬菜生產,以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為主線,以“一村一品、一縣一業”為切入點,圍繞全省農業和農村經濟“十二五”總體規劃,按照“區域化布局、標準化生產、產業化開發”的思路,提高農業整體素質, 實現我市設施蔬菜產業健康有序發展,根據山西省百萬棚行動計劃有關內容,實施該項目。22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項目建設的必要性.1建設設施蔬菜標準園,是保障市場蔬菜供給,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需要。當前我市蔬菜生產正面臨起步到騰飛、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設施蔬2、菜發展迎來新的歷史機遇期。建設設施蔬菜標準園,能迅速促進我市設施蔬菜生產的升級換代步伐,全面提升我市現代農業發展水平,培育農民增收的新亮點。.2建設設施蔬菜標準園,是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和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迫切需要。建立設施蔬菜標準園,能為我市農業結構調整培育和創立蔬菜新的品牌,拓展農業新領域,示范和引導農民學習和掌握現代農業新技術、新標準,從而提升農民按標準化組織生產,逐步縮小與發達地區在蔬菜生產領域的差距。蔬菜產業的效益是傳統糧食生產的10-15倍,現代農業設施蔬菜園區又是非設施蔬菜效益的5-10倍,因此該項目的實施,既能大幅度提高蔬菜光能利用率,又能快速提高農民收入,為實現農民增3、收創造了現實條件。.3建設設施蔬菜標準園,是規模效益與我國蔬菜產品國際競爭力的必然要求。當前,市內蔬菜生產局限于單家獨戶或少數農戶聯合生產,規模化、機械化程度不高,難以按技術標準統一生產、統一監測,規模效益不明顯,建設設施蔬菜標準園,引進現代企業管理理念和模式,適度規模化發展,實行品牌化營銷,千方百計提高我市蔬菜產品國際競爭力。項目建設的可行性.1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投資要求。設施蔬菜標準園建設是基礎性的建設,符合國家財力支持的方向,對農業可持續性發展具有深遠影響。建設設施蔬菜標準園完全符合國家對農業的有關政策和投資方向。.2市政府和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為項目的實施提供了組織保證。市政府對設施蔬4、菜生產十分重視,在該項目的建設上,從立項、資金、規劃、政策上給予了大力支持,為項目的實施奠定了基礎。一是協調信用聯社對建設設施蔬菜日光溫室棚的農戶每棚提供2-3萬元貸款;二是依托運城市農委蔬菜站為技術支撐單位,由市政府出資常年聘請蔬菜專職技術員駐點指導;三是由市農業開發辦立項,負責示范區水、電、路基礎設施綜合開發。四是交通便利,運城至介休旅游一級路橫穿示范區,北依大運高速路、南同蒲鐵路線,距離正在修建的大西高鐵很近,可連接到全國各類交通網絡,交通極為便利,便于外運銷售。.3優越的自然環境是發展高效優質設施蔬菜的必備條件。設施蔬菜標準園地處中部腹地,境內地形平坦,土壤質地為沙壤土,灌溉用水為地下5、水,水質良好,符合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區域環境表現為農業生態環境,地表植被覆蓋物為以糧食、棉花、果樹為主的農作物。光照時間3500小時,主導風向為E ,頻率15%,風速1-2級,是栽培設施蔬菜的理想之地。三、項目方案設計3、1項目目標通過項目實施,建設250畝設施蔬菜標準園示范基地,實現示范基地設施蔬菜生產標準化、管理科學化,產品商品化。達到畝產無公害蔬菜番茄、黃瓜2萬斤,商品率達90%,每畝產值3萬元,純收入2.2萬元,總收入550萬元。起到示范帶頭作用。3.2項目實施地點及規模項目實施地點:介休市城西街道北光村。項目規模:建設250畝設施蔬菜標準園示范基地。總投資45萬元。33技術措施采用6、日光溫室無公害番茄生產技術規程3.4實施內容及資金使用計劃支持環節及資金補助標準支持環節:新品種、新技術和新材料的引進、試驗、示范和推廣補助,配方肥料的補助,科技培訓補助。資金補助標準:優良品種:畝補助50元;穴盤育苗:每株補助0.1元;遮陽網:畝補助200元;殺蟲燈:畝補助20元;配方肥料:畝補助100元;生物肥料:畝補助20元;生物農藥:畝補助20元;技術培訓:每人每天補助50元。實施內容及資金使用計劃.1實施內容對城西街道北光村設施蔬菜基地進行改擴建,實施面積250畝,使之達到省級設施蔬菜標準園要求,起到示范帶頭作用。.2資金使用計劃實施設施蔬菜標準園項目共需資金45萬元:(1)新品種、7、新材料引進18萬元引進番茄優良品種歐冠,168、199等每畝補助50元;穴盤育苗每株補助0.1元,每畝共計補助200元;防蟲網每畝補助100元;遮陽網每畝補助200元;誘殺板每畝補助10元;殺蟲燈每畝補助20元;配方肥料每畝補助100元;生物肥料每畝補助20元;生物農藥每畝補助20元。(2)技術指導、培訓費12萬元 科技培訓菜農2400人次,每人每次補助50元,計12萬元。 (3)基礎設施建設需15萬元 硬化、綠化道路3公里,每公里2.5萬元,需7.5萬元;實施水肥一體化每畝300元,需7.5萬元。3.5項目總投資及資金來源項目總投資45萬元,申請省財政專項資金扶持20萬元,市農委自籌25萬元8、。四、組織及管理措施4.1發展模式:項目區位于城西街道北光村,按照“規模化發展、區域化種植、標準化管理、規范化銷售”的發展模式,建設介休設施蔬菜標準園產銷基地。4.2發展要求:堅持統一規劃,力求集中連片。設施蔬菜標準園建設,是在交通便利,群眾有積極性,并且有一定生產經驗的城北街道東伍姓村,必須因地制宜,統一規劃棚體模式,合理布局,統一調整建設用地,力求做到集中連片,便于統一進行技術服務和指導,實現規模化生產,以取得更高的經濟效益。4.3運作模式:在市農委的組織領導下,組織北光村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設立組織協調組、技術服務組、物資供應組、市場管理銷售組4個機構,市農委作為項目的實施主體,按照“誰9、建設、誰受益”的原則,負責資金落實、項目實施、生產管理以及市場建設等各個環節,集管理、生產、銷售為一體,獨立運營,自負盈虧,實現設施蔬菜標準園的又好又快、健康有序發展。4.4配套保障措施除上面的組織保障外,還將實施技術保障、宣傳保障、政策保障、服務保障等相關推進措施。千方百計動員項目區農民,積極自覺參與到建設中去,廣泛開展培訓活動,達到生產標準化、產品無害化,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以求取得高效。五、項目效益分析5.1經濟效益介休市設施蔬菜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的建設,可以充分挖掘和利用當地的資源優勢,使蔬菜產業發展和生態環境優化有機融合,互惠協調,產業結構與資源結構相吻合,與技術結構協調,形成特色10、產業、品牌產業,促進生產力水平大幅度提高,特色效益、品牌效益和示范效益顯著增強。按照目前我市蔬菜產量和市場價格,現有日光溫室番茄、黃瓜等蔬菜,單棚年平均毛收入在3萬元左右,年生產投資一般在4000(包括人工投資)元左右,一個日光溫室按15年使用周期核算,年折舊費為2000元,當年消耗和其他投資2000元,由此,單棚年純收入為2.2萬元。項目建成后,按目前市場行情測算,設施蔬菜示范區的250個日光溫室全部投入使用,年總產值可達750萬元,可為當地農民帶來550萬元的純收入。示范區2000人,人均設施蔬菜純收入2750元。同時,設施蔬菜示范區建設可為第二、第三產業提供支持服務,產生更為深遠的經濟效11、益。5.2生態效益建設設施蔬菜標準化示范基地,主要是在人為創造的日光溫室環境條件下進行生產活動,只要做好防風、防雪等惡劣性天氣的影響以外,一般很難受到外界不良氣候的干擾,不會污染環境,能夠有效保護土壤,提高土地的產出效益,必將使產地的土壤、空氣、灌溉水質量得到提高,促進產地自然環境改善,并有助于進一步改善其生態結構和生態氣候,推動區域生態的健康發展。5.3社會效益設施蔬菜標準園的建設完成,可使有害農藥、化肥的使用得到有效控制,面源污染得到很好的治理,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實現農村資源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特別是綠色品牌化農產品比重的提高,農產品的無害化減少了疾病的發生,提高了人們的身體素質;農副產品各產業的發展為市場提供了豐富的商品,增加了社會財富,從而使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明顯提高;通過科學合理規劃建設,必將極大地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優化投資環境,樹立良好的對外形象,增強對投資者和專業技術人才的吸引力,提高經濟的開放度和社會的文明度。從而有力地推動當地文化、體育、醫療、科技、教育和社會保障等社會事業的全面發展和精神文明、生態文明建設,使示范區人口素質得到較大提高,可持續發展和環保意識普遍增強。
運營管理
上傳時間:2021-04-27
115份
合同表格
上傳時間:2021-01-29
14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