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洲天虹廣場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編制-華章天地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編制(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6090
2023-12-19
11頁
57.50KB
1、學號:2013311002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教學報告書( 工程 ) 實踐姓 名:郭慶冰年 級:2013級專業學位領域:水利工程研究方向:水土保持導師:李鳳填表日期:2015年8月10日研究生處制 實踐項目名稱九洲天虹廣場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編制/華章天地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編制實踐起止日期2015年3月15日 至 2015年8月10日校外導師姓名李相璽 出生年月職 稱教高實踐單位簡介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學研究院成立于1964年,1968年受文革影響被迫中止工作,1982年經省政府批準恢復重建。目前是我國南方唯一的集水土保持科研試驗、規劃設計、科技咨詢與培訓示范為一體的綜合性省屬水土保持專業研究機2、構。該單位擁有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江西省土壤侵蝕與防治重點實驗室),1支省級優勢科技創新團隊(水土保持和水資源保護與利用科技創新團隊),1個國家級科技示范園(江西水土保持生態科技園),1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12個野外實驗基地;具有水土保持方案編制甲級紙質、水土保持監測甲級資質、土地規劃乙級資質、土地復墾工作規劃設計資質、水資源論證乙級資質和水利部水土保持設施驗收技術評估資格,也是江西省水土保持學會的掛靠單位。 實踐內容簡介(1)參加由江西省水土保持學會舉辦的水土保持方案編制人員培訓班;(2)熟悉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編制技術規范 GB50433-2008、開發建設項目水土流失防治標準GB503、434-2008、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編制規定等相關法律法規、規范規程; (3)分別搜集九洲天虹廣場項目、華章天地項目前期資料(項目可行性報告、項目初步設計說明書及圖紙、項目地質勘測報告等),確定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進行水土流失、植被、水系等狀況現場調查。(4)分別編制九洲天虹廣場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和華章天地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內容包括項目和項目區概況、主體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與評價、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及防治分區、水土流失預測、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局、相關圖紙設計、水土保持監測、水土保持投資估算及效益分析、方案實施保證措施、結論與建議。(5)參加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評審會。個4、人小結作為南昌工程學院專業碩士研究生,實踐環節是研究生學習階段的重要環節,而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與生產實際結合緊密、應用性較強,也是今后水保就業的一個主要方向。為此,本人于2015年3月至2015年8月在南方水土保持研究會進行為期約20周的工程實踐學習,主要學習內容為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的編制,本次實踐項目名稱為“九洲天虹廣場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編制”和“華章天地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編制”,整個實踐過程分為兩個階段,具體內容如下:第一階段是參加由江西省水土保持學會舉辦的水土保持方案編制人員培訓班;學習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編制指南,了解方案編制依據,包括相關法律法規、部委規章、規范性文5、件、規范標準等;查閱技術文件,如關于劃分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的公告(水利部公告2006年第2號)、關于劃分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的公告(江西省人民政府,1999年)、2011年水土保持專項普查資料 (2013年江西省水土保持公報)等;分別搜集九洲天虹廣場項目、華章天地項目前期資料(項目可行性報告、項目初步設計說明書及圖紙、項目地質勘測報告等),確定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進行水土流失、植被、水系等狀況現場調查。該階段的學習是第二階段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編寫的基礎。第二階段是本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的編寫,整個報告書內容分為12個章節及附件、附圖。現將其中之一的華章天地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編寫的主6、要內容概括如下:1 項目概況1.1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隨著南昌市經濟社會的發展,城市化進程,根據南昌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2015年全市常住人口和人均收入的提高以及第三產業的振興,房地產尤其是商業地產是最具前導性和拉動性的行業力量。南昌華章天地項目擬建商業、高檔寫字樓,配套商務等,位于紅谷灘新區A-28號地塊,而紅谷灘作為全省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的典范區,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的核心區,已成為南昌市打造最優人居環境的標桿區。該項目的建設恰能充分發揮地塊的位置優勢,滿足紅谷灘新區沿江建筑天際輪廓線效果,不僅有利于提升社會影響力,帶動紅谷灘新區企業的集聚,對新區的城市競爭力提升起到積7、極作用,而且能夠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生活水平。1.2 項目基本情況南昌華章天地項目為新建項目,位于南昌市紅谷灘新區A-28號地塊,項目東面為贛江及城市主要干道贛江中大道,南面為麗景路,西面為翠林路,北面與新華通訊社江西分社辦公樓相鄰。本項目建設內容包括一棟35層的超高層塔樓、4層商業裙房以及2層地下室(局部3層),總用地面積為2.19hm2,總建筑面積106641.60m2,其中地上建筑面積81074.30m2 (其中計容面積為77457.20m2,不計容面積為3617.10 m2),地下建筑面積25567.30 m2 (其中計容面積為708.50 m2,不計容面積為24858.80 m2)8、,機動停車位491個(地上停車位19個,地下停車位472個),非機動車停車位880個(地下880個)。本建設項目建設區劃為建筑物區、廣場道路區和綠化景觀區等。建設征占地總面積2.19 hm2,全部為永久占地;挖填土石方總量為20.33萬m3,其中挖方總量17.38萬m3(含表土剝離量0.4萬m3),填方總量2.95萬m3(含表土回填量0.4萬m3),無借方,產生棄方14.43萬m3,棄方由建設單位在開工時明確其去向并承擔其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詳見棄方處置承諾書(附件3)。本項目不涉及拆遷安置。工程建設總投資 61109.10萬元,其中土建工程投資17698.50萬元。項目法人為江西普瑞房地產開發9、有限公司,項目資金籌措由建設單位自籌解決。計劃于2015年6月開工建設,2018年11月建成,總工期42個月。2 項目區概況項目區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氣候濕潤溫和,雨量充沛,陽光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7.45,最低氣溫-9.9,最高氣溫40.8,10活動積溫為4800,多年平均全年日照為1934.7 h。項目區內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為1589 mm,降雨量年內分配不均勻,46月為雨季,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51.3%,枯水期為10月至翌年2月,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12.8%,10年一遇最大24h降水量為168.85mm,最大1h降雨量為57.80mm。項目區多年平均蒸發量為1268 mm10、,年平均風速2.3m/s,年主導風向為北風,夏季盛行西南風,冬季主導風向是北風或東北風,全年平均無霜期為277 d。項目區地處贛江沖積平原區,地貌單元為贛江河漫灘,場地地形基本平坦開闊,地面標高在黃海高程24m左右。土壤類型主要為紅壤。地帶性植被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現狀植物品種主要有柏樹、構樹、樟樹、欒樹、泡桐、火棘、海桐等。項目區林草覆蓋率約為60%。本項目所在地處南方紅壤丘陵區,土壤侵蝕類型以水力侵蝕為主,土壤容許流失量為500t/km2a。項目建設區現有水土流失面積0.73hm2,占項目建設征占地總面積(2.19hm2)的33.30%。項目區年均土壤侵蝕總量30t,平均土壤侵蝕模數13711、8t/km2a。3 防治標準及目標值3.1 防治標準根據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劃分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的公告,項目所在地屬于江西省水土流失重點監督區和重點治理區。根據開發建設項目水土流失防治標準(GB50434-2008)的規定,本項目執行建設類項目水土流失防治二級標準,又該項目位于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為城市房地產項目,東臨贛江,且周邊配套完善,因此,將水土流失防治標準提高至一級標準。3.2 目標值本項目至設計水平年(2019年)水土流失防治具體目標為:擾動土地整治率95%、水土流失總治理度97%、土壤流失控制比1.0、攔渣率95%、林草植被恢復率99%、林草植被覆蓋率27%。4 主體工程水土保持分析12、評價結論通過現場查勘及查閱項目區所在地土壤、植被、水保規劃等有關資料,選址區不位于生態脆弱區、泥石流易發區、崩塌滑坡危險區,不位于國家劃分的水土流失重點治理成果區以及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劃確定的和已建的水土保持重點試驗區、監測站點,通過對主體設計資料的分析,認為工程占地、選址及施工組織設計等方面符合水土保持約束性規定,因此,不存在水土保持制約性因素。根據水土保持工程界定原則,將建筑物區、廣場道路區和綠化景觀區的排水溝、屋頂及地面園林綠化、施工圍墻等界定為水土保持工程,其基本滿足水土保持要求,本方案對此也為給予肯定并進行分析評價,但為系統防治區內的水土流失,本方案將補充施工過程中的土地整治工程、表13、土剝離、洗車槽、臨時攔擋、臨時排水、表土臨時防護等措施,以有效防治項目建設造成的水土流失。從水土保持角度評價認為,本項目建設基本符合水土保持相關技術規范要求,無絕對限制性因素,項目可行。5 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本項目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總面積2.31hm2,其中項目建設區2.19hm2,直接影響區0.12hm2。6 水土流失預測結果本項目建設擾動原地貌、損壞土地和植被面積為2.19hm2,損壞水土保持設施面積為2.19hm2,無借方,產生棄方14.43萬m3。項目建設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總量為419t,新增水土流失量約為 350 t。施工期為水土流失產生的重點時段(占水土流失總量的98.51%)14、,建筑物區、廣場道路區和綠化景觀區為水土流失產生的重點部位,如不采取合理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對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進行及時防治,將可能造成一些危害,主要表現在:(1)擾動和破壞原有地表及土壤結構,降低地表涵養水分的能力,使土壤的抗蝕性減弱,加劇地表的水土流失;(2)影響周邊城市排水系統、居民生活環境,以及施工期及運行期的生產安全,給工程本身帶來經濟損失。7 水土流失防治分區與措施總體布局本項目建設區水土流失防治分區分為3個區:即建筑物防治區、廣場道路防治區和綠化景觀防治區。根據各防治區的水土流失特點、防治責任和防治目標,遵循治理與防護相結合,工程措施、植物措施與臨時措施相結合的原則,統籌布局各項水15、土保持措施,形成完整的水土流失防治體系。本工程各防治區各水土保持措施及主要工程量具體如下:(1)建筑物防治區施工前,先對區域內表土進行剝離,集中堆置在綠化景觀區內,用于后期項目區綠化回填;地下室開挖的基坑頂部四周設置簡易截水溝,出口處設置成沙池,基坑內雨水由水泵抽排至場地周邊排水溝,經沉沙池沉淀后,就近排入雨排系統;建筑物建成后,在建筑物四周鋪設排水溝,收集屋面雨水和地面雨水,就近排入雨排系統;施工結束后,對裙樓屋頂進行生態綠化。工程量具體如下:工程措施:表土回填0.01萬m3,排水溝282m;植物措施:屋頂園林綠化361.60m2;臨時措施:表土剝離0.07萬m3,臨時截水溝533m,沉沙池16、2個。(2)廣場道路防治區施工前,在場地北側的新聞出版局和本建設項目交界處設置彩鋼板攔擋;對區域內表土進行剝離,與建筑物區剝離的表土一起集中堆置在綠化景觀區內,用于后期項目區綠化回填;采用永臨結合的方式沿場地四周、道路兩側和廣場周邊設置排水溝,末端設置沉沙池;在項目區西側出口處設置1座洗車槽,對運輸汽車輪胎進行清洗。工程量具體如下:工程措施:排水溝1163m;臨時措施:彩鋼板攔擋152m,表土剝離0.14萬m3,洗車槽1座,臨時排水溝1163m,沉沙池5個。(3)綠化景觀防治區 施工前,先對區域內表土進行剝離,與建筑物防治區和廣場道路防治區剝離的表土一起集中堆置在本區內,周圍設置裝土草袋擋土墻17、,由于表土存放時間較長,采用撒播草籽進行臨時綠化防護,用于后期項目區綠化回填;施工結束后,對地上綠化區進行園林景觀綠化。工程量具體如下:工程措施:表土回填0.39萬m3;植物措施:園林綠化9614m2;臨時措施:表土剝離0.19萬m3,裝土草袋擋土墻128m,表土撒播草籽0.12 hm2。8 水土保持監測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測范圍為建筑物防治區、廣場道路防治區、綠化景觀防治區及其直接影響區域,總面積2.31hm2。水土保持監測時段從施工準備期開始進行到設計水平年結束,即2015年6月至2019年11月,監測期為54個月。根據監測需要,本項目共布設 1個觀測樣地和3個調查樣地監測點,觀測樣地監測點18、位于綠化景觀區的表土堆放處,調查樣地監測點位于建筑物區的基坑坡面、廣場道路區的排水出口和綠化景觀區的綠化區域。本工程水土保持監測內容包括水土保持生態環境變化監測、水土流失動態監測和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監測等,主要采取定位監測和調查監測等方法。正在實施的水土保持措施建設情況等每10天監測1次;擾動地表面積和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攔擋效果每月監測1次;主體工程進度、水土流失影響因子、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生長情況等每3個月監測1次,遇暴雨等情況應及時加測。水土流失災害事件發生后1周內完成監測。項目開工建設前,需委托具有乙級或乙級以上資質證書的的水土保持監測機構開展水土保持監測,項目水土保持設施竣工驗收時,水土保持19、監測機構應向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審批機關提交水土保持監測專項報告。9 水土保持投資估算及效益分析本項目水土保持工程總投資1068.13萬元(含主體工程已列投資916.15萬元)。其中:工程措施費42.09萬元,植物措施費798.05萬元,臨時工程費28.61萬元,獨立費用136.87萬元(含水土保持監理費27.06萬元、水土保持監測費22.20萬元),預備費60.34萬元;水土保持補償費2.19萬元。本項目水土保持投資估算1068.13萬元,即2015年度安排83.89萬元,2016年度安排27.55萬元,2017年度安排929.27萬元,2018年度安排3.10萬元,2019年度安排24.320、4萬元。本方案各項水土保持措施實施后,至設計水平年(即2019年),擾動土地整治率達到99.5 %,水土流失總治理度達到98.9%,攔渣率達到95.8%,土壤流失控制比達到1.0,林草植被恢復率達到99%,林草覆蓋率達到45.6%。各項指標都將達到或超過水土流失防治目標值。10 結論與建議10.1 結論主體工程選址、建設方案及布局基本滿足水土保持相關的規定。項目區不存在國家劃分的水土流失重點治理成果區以及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劃確定的泥石流易發區、崩塌滑坡危險區,不存在已建的水土保持監測站點和重點試驗區,不存在水土保持制約性因素。本方案各項水土保持措施實施后,至設計水平年擾動土地整治率、水土流失總21、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攔渣率、林草植被恢復率、林草覆蓋率六項指標都將達到或超過水土流失防治目標值。工程建設過程中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將得到較好地防治,從水土保持角度看,本項目建設可行。10.2建議(1)主體工程設計單位要把本方案的水土保持措施落實到后續工程設計中,強化施工過程中的臨時排水、臨時攔擋、表土臨時防護等措施。(2)施工單位應合理安排施工,嚴格控制擾動地表范圍;土石方盡可能做到隨挖隨運隨填,盡量減少棄方量,對周邊環境影響降到最低程度。(3)對于擾動區域內生長較好的喬木和灌木(如場地北側的樟樹和東側的柏樹),建議可先將其帶土球轉移,轉移后的喬灌木在綠化景觀區進行假植,定期進行養護,施工結22、束后,用于項目區綠化。(4)本方案中的水土保持措施應列入相關工程發包標書和招標合同中,并在發包標書和招標合同中明確水土流失防治責任和水土保持要求。工程建設中存在一定的棄方,在合同中應明棄土場地的水土流失防治責任。(5)監理、監測單位應及時開展相關工作,確保本工程的各項水土保持措施落實到位。附件部分包括估算附表及項目前期取得的相關批復文件。圖紙部分包括地理位置圖、項目區水系圖、土壤侵蝕強度分布圖、項目總體布置圖、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區劃圖、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及防治分區圖、水土保持措施總體布設圖、臨時截(排)水工程設計圖、彩鋼板攔擋設計圖、洗車槽設計圖、表土臨時防護設計圖、水土保持監測點位布局圖共23、12張。我們編制水土保持方案的目的就在于系統防治開發建設活動造成的人為水土流失,最大限度地減少和降低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以保障主體工程順利建設和安全運行;同時,為水行政管理部門進行監督、驗收提供可靠的科學依據,為監測單位開展水土保持監測工作提供技術指導。此次工程實踐完成了九洲天虹廣場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和華章天地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的編制,熟悉了報告書的編寫及送審、評審、報批等相關流程,為今后編制同類型項目的水土保持方案積累了一定的經驗。當然,對于我個人,在將理論運用到實踐的過程中,也遇到了許多問題,通過查閱資料、現場勘查、與業主和主設單位多次溝通、與指導老師一起交流與討論,進一步鞏固了理論24、知識,加深了對專業的理解,形成了嚴謹認真的學習、工作態度,不斷提高了自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個過程也是積累實際工作經驗的過程,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將來一定能夠為我們水保事業貢獻一份力量! 研究生本人簽名: 年 月 日實踐單位意見實踐單位1: 優秀 合格 不合格 實踐指導教師(或相關負責人)簽名:實踐單位公章: 年 月 日實踐單位2: 優秀 合格 不合格 實踐指導教師(或相關負責人)簽名:實踐單位公章: 年 月 日 (給出評價意見,并在相應的方框內打勾“”)指導教師意見 導師簽名: 年 月 日領域審核意見 領域負責人簽名: (蓋章) 年 月 日研究生處復核意見 審核人簽名: (蓋章) 年 月 日說明:指導老師意見欄,由校內導師根據實踐單位意見和學生實踐報告給出具體成績及綜合評價意見及,成績按百分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