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市於潛良種場創建現代示范農場實施方案(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6190
2023-12-19
7頁
26KB
1、臨安市於潛良種場創建現代示范農場實施方案根據浙江省農業廳關于創建現代示范農場的工作要求,給合本場實際,首先成立一個項目實施領導小組,明確任務,落實責任,組織項目的具體實施。本項目規劃總投資3150萬元分二期投資:其中第一期投資1890萬元,二期投資1260萬元。具體分5年實施:一、基本概況及項目建設背景臨安市於潛省級現代示范農場臨安市於潛良種場位于於潛鎮南端,地處天目山麓。1952年2月,於潛縣在橫山崗建立地方國營農場;1958年更名為昌化縣農場;1961年又更名為臨安縣於潛農場;1979年,經省農業廳批準,於潛農場定名為臨安縣於潛良種場。2002年農場改制時共有職工115人,其中退休職工602、人,在職職工55人;全場土地總面積634畝,其中水田410畝(主要種植水稻、花卉苗木、玉米等),緩坡丘陵地43畝,有林地130畝,工業用地12畝,其它用地39畝;現有辦公用房668平方米,營業房150平方米,生產用房2760平方米,住宅用房2906平方米。農場擁有總資產1414萬元,其中固定資產1100萬元,2006年全場經營總收入314萬元,實現利潤總額10萬元,職工人均收入30000元?!叭r”問題是我國的根本問題,近年來中央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從2004年開始中央連續4年下發了解決“三農”問題的“一號文件”。2005年12月中央制定出臺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社會主3、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及2006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了要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放到一個突出的重要位置。特別是2007年中央1號文件關于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表明了中央把積極推進現代農業建設,著力解決“三農”問題作為今后工作重點。國有農場是我省農村的重要區域,是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現代農業建設和“三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黨中央、國務院的一系列重大戰略決策,為國有農場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歷史機遇,也為農場的發展指明了前時方向。二、有利條件及發展機遇1、適宜的自然條件。臨安市於潛省級現代示范農場位于臨安市於潛鎮,所在區域屬中緯度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四4、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氣候在垂直方向上差異懸殊。多年平均氣溫為15.8,年平均日照時數1939小時,年平均降水量1432.6毫米,土地肥沃,適宜于水稻、花卉苗木、名優水果等多種農作物生產。農場土壤質地疏松,農居點等固定建筑少,土地相對集中,對規劃建設較為有利,能保證農場建設的順利實施。2、優越的區位條件。於潛鎮地處浙皖邊境要沖,擁有阡陌通衢的區位優勢。杭徽高速公路穿鎮而過,示范農場距杭徽高速公路於潛出口僅1Km;同時桐千線從農場西面通過,交通十分便利。從場部出發5分鐘即可上杭徽高速公路,30分鐘可到達臨安市區,1小時可達到杭州,2小時可到達上海。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交通優勢,為示范農場的5、進一步發展提代了良好的條件。3、較強的技術支撐。示范農場是臨安市農業系統的國有企業,擁有較為雄厚的技術優勢。市農業局是示范農場建設的可靠技術后盾,農業專業技術人才眾多,擁有一批優良品種和綠色無公害栽培技術、園林花卉培育修剪技術等,能夠解決農場生產中的大部分技術問題。此外,示范農場還通過項目職合攻關形式,與浙江大學、省農科院、市農科院等農業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建立技術協作關系,經常邀請他們到農場進行專題講座和技術指導,為農場新產品開發、新技術推廣提供了較強技術支撐。4、較好的基礎條件。通過多年建設,農場內的基礎設施有了較大的改善,道路、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初見雛形,排灌渠系較為暢通。不斷改善的農6、業基礎設施,為增強農業發展后勁,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保障農業持續穩定發展提供了較為扎實的基礎。5、現代示范農場的實施,為農場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近年來,浙江省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積極響應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建設現代農業為目標,按照發揮優勢、強化特色、突出主業的總體要求,著力調整農業發展戰略和功能定位,把創建現代示范農場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重要舉措,及時出臺了有關文件與政策,提出要把國有農場建設成為現代農業的示范點,新農村的排頭兵,和諧社會的新社區,努力開創新時期農場改革發展的新局面;并逐步加大了對國營農場建設的投入力度。由此可見,建設現代示范農場,構筑農場發展7、新格局是各級政府著眼于現代農業發展趨勢而提出的一項重要戰略。這一戰略的實施將有助于農場進一步發揮農業資源和產業優勢,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為推進現代示范農場的建設提供了很好的政策與社會環境平臺,也為農場的改革和發展指明了前進的方向。三、面臨的問題1、農場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盡管近些年來農場基礎設施有了一定的改善,但由于長期以來農場投資主體缺位,建設資金緊缺,致使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部分基礎設施老化嚴重,難以抵御大的自然災害。農場的電網、飲用水等生活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更為嚴重,特別是職工住房的陳舊、落后與周邊農村形成鮮明對比,亦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場的進一步發展。2、農場綜合生產8、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推進,農業發展空間進一步壓縮,一些長期困擾農場發展的結構性矛盾示得到根本解決,特別是經營模式單一,主民產業不突出,自我發展能力較弱以及經濟增長方式粗放,農場所具有的土地資源、農業技術、生產規模等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發揮,致使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綜合經濟實力不高。3、農業粗放型增長方式還未得到根本轉變。農場的粗放型農業增長方式還未得到根本轉變,農業生產中存在的農業資源利用率低、土地產出率低、農業產業化水平低,以及經營管理粗放問題,與現代農業的發展相予盾。尤其是農場農業科技創新能力不強,導致了農業內源發展動力不足,產品競爭力不強,直接影響了農業效益的提高和農民9、收入的增加。4、制約農場和諧發展的體制與機制有待于進一步消除。由于歷史原因,農場職工在收入、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方面與其他行業職工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農場仍然要面對解決職工住宅、社會保障以及部分經濟困難職工生活等歷史遺留問題,這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或制約農場的和諧發展。四、發展目標以市場為導向,效益為中心,科技為動力,產業為載體,依托現代農業高新技術,特別是安全農產品標準化生產技術和清潔生產技術,緊緊圍繞種子種苗、花卉苗木、名優水果、生豬等特色優勢產業,大力發展現代高效生態農業,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積極打造品牌優勢,提升示范農場綜合經濟實力,使農場的農業生產能力顯著10、提高,綜合經濟實力明顯提升,農場職工的收入有較大幅度是高,農場的社區面貌得到有效改觀,農場經濟和社會發展全面進步。最終把農場建設成為基礎設施完善、功能布局合理、產品結構優化、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省級現代示范農場。五、功能分區和總體布局綜合考慮總體布局原則,并以規劃建設總體目標為依據,擬將於潛省級現代示范農場劃分為7個功能區,具體為區試站試驗區、名優水果生產示范區、工業小區、花卉苗木生產示范區、生態牧場、科研管理區、生態公益林,各部分面積構成詳見下表。臨安市於潛省級現代示范農場用地結構表區 塊面積(畝)比重(%)備 注區試站試驗區21531.12名優水果生產示范區10014.47工業小區162.311、2花卉苗木生產示范區18326.48生態牧場101.45科研管理區375.35生態公益林13018.81總面積691100注:名優水果生產示范區中57畝土地為向農戶租賃。六、項目實施方案1、2008年水稻優良品種區域試驗站建設啟動,主要是做好區試站辦公樓,技術培訓中心建筑的辦證和圖紙設計等基礎工作,在此同時搞好3300平方曬場翻新,其它產業做好籌備工作。2、2009年名優水果生產示范區進入實施階段,100畝水果基地,其中葡萄37畝,蜜梨63畝,實行科學化、規范化栽培管理,應用綠色無公害栽培技術,為臨安市優質水果的生產提供技術示范;同時農田的道路和排灌渠道建設相繼跟進。3、2010年花卉苗木示范12、區建設和生態牧場建設同時展開,區試站建設進入第二期工程;花卉苗木總面積183畝,其中鮮切花示范基地50畝,建大棚2.5萬增方米。觀葉植物示范基地30畝,珍稀樹種園藝盆景基地20畝,建設玻璃溫室1.2萬平方米。生態牧場面積10畝,推行標準化、清潔生產,完善畜禽疫病防疫體系,規范飼料、添加劑、獸藥等投入品的使用。4、2011年項目規劃內容全面實施,重點搞好生態建設和環境綠化,通過招商引資,積極引進具有較強帶動力與競爭力的加工型龍頭企業,建立和完善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產業化經營機制,推進貿工農一體化,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生態環境建設的重點是環境整治,加強流動人口管理,搞好環境衛生,創建一個和諧社13、會新社區的新型農場,為職工創造一個舒適、安全、祥和的生活環境。5、2012年做好各項建設項目的掃尾工作,缺什么補什么,迎接項目驗收,同時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為今后的建設和發展夯實基礎。七、主要政策措施1、加快組建示范農場建設工作領導協調小組。加強組織領導,市農業局要會同市府辦、財政局、農辦、發改局、規劃局等部門組建“臨安市於潛省級現代示范農場建設工作領導協調小組”,負責示范農場建設的任務部署、力量組織、政策協調、工作指導和監督檢查。領導協調小組要大力幫助示范農場積極爭取各級政府部門的重視和支持,形成示范農場主體、政府支持、社會參與的組織實施機制。2、加強示范農場高素質的經營管理隊伍建設。市農業14、局要密切關注示范農場領導班子的建設,幫助示范農場塑造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硬、情系農、甘奉獻的經營管理干部隊伍。要全面實施“素質提升工程”,加大對經營管理人員的培訓力度,重點要加強農業經濟宏觀管理、市場經濟、現代企業管理、法律法規等方面知識的學習,幫助他們更新知識,提高綜合素質和現代企業管理水平。3、進一步深化農場產權制度改革。要按照“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要求,大力發展國有資本、集體資本和非公有資本等參股的混合所有制經濟,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使股份制成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借助產權改革,通過一連串的產權制度安排和產權結構設計,讓外資、民資、管理層等各類資本參與到管理和發展中來,將示范農場改造成混合所有制企業,構造出相互制衡的多元投資主體。4、以招商引資為突破口,進一步擴大融資渠道。堅持不懈地推進招商引資,使外來投資成為培育示范農場經濟活力的重要增長點。重點要改善對招商引資工作的服務,端正服務態度,完善服務設施,提高服務手段,著力營造優質高效的服務氛圍。要進一步落實好“親商”、“富商”、“安商”措施,使投資者在政治上有榮譽、社會上有地位、經濟上有實惠、事業上有作為,確保資金引得進、安得下、用得上,更好地促進示范農場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