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川縣老廟鎮糧苑小區23樓地基基礎工程基坑開挖支護方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6241
2023-12-19
9頁
50KB
1、第一章 工程概況1.1工程概況工程名稱:洛川縣老廟鎮糧苑小區2#、3#樓地基基礎工程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延安瑞濤建筑有限公司第四項目部1.2方案編制依據1)巖土工程勘察報告;2)濕陷性黃土地區建筑規范(GB50025-2004);4)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J50202-2002);6)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7)工程測量規范(GB50206-93);8)施工現場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9)建設工程文件歸檔整理規范(GB/T50328-2001)。1.3場地環境工程地質條件工程位置:洛川縣老廟鎮地質特征:該場地為自重濕陷性2、場地,為消除地基土濕陷性,并提高地基承載力,設計采用5.3m素土墊層,1.5m3:7灰土墊層進行處理,處理后壓實系數不小于0.97,承載力不小于180kpa。1.3地形地貌建筑場地地貌屬黃土塬,地形基本平坦。1.4地下水場地地下水屬第四系松散巖類孔隙裂隙潛水,在勘探深度內未見地下水位,據已有資料本地地下水位埋深大于50.0m,多年水位變幅1.50m左右。1.5地層及巖性特征根據野外觀察及室內土工試驗資料,在勘探深度內地基土由6個土層構成,自上而下分述如下:(只做施工土層概況) 1、雜填土(Q4ml ):巖性以粉土為主,稍濕,稍密,其中含磚、瓦塊等,土質不均,工程性質差。層厚0.200.50m,3、層底面埋深0.200.50m,層底面標高-1.24-0.37m。2、黃土(Q3eol ):巖性以粉土為主,淺黃褐黃色,稍濕(=19.4%),稍密 (=1.193),硬塑狀(0.12),土質均勻,蟲孔發育,含零星白色鈣絲及鈣核,局部含鈣核較豐富,偶見蝸牛殼。該層分布連續,層厚6.708.00m,層底面埋深7.208.00m,層底面標高-8.39-6.42m。3、古土壤(Q3el ):巖性為粉質粘土,棕紅色,濕(=23.2%),稍密 (=1.009),硬塑狀(0.25),土質均勻,具團粒結構,根、蟲孔發育,含白色鈣絲及鈣核。該層分布連續,層厚1.101.70m,層底面埋深8.709.40m,層底面4、標高-9.72-7.91m。1.6土性參數取值基坑開挖深度以第1第3層的土性參數為主,參考該工程的巖土工程勘察報告有關數據,各土層參數取值如下: 雜填土:H=0.5m, 黃土:H=7.3m,r=14.5kN/m,=20.7,c=18kPa 古土壤:H=1.4m,r=16.2kN/m,=20.7,c=24kPa根據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1999)的有關規定,考慮實際情況,制定如下施工方案:第二章 施工準備一、施工要求1)標高水準點依據建設單位給定的高程點已引入施工區。2)熟悉施工圖紙及地質情況,埋設好軸線控制樁,了解地下管線情況,檢查挖土及運輸機械的準備情況,進行施工前技術質量和安全5、交底工作。3)制定土方開挖施工方案,安排工期計劃。二、現場準備1)進行定位放線,放出基坑開挖線和邊坡線。2)落實基坑放坡系數,以便開挖安全進行。第三章 施工方案一、土方開挖準備工作. 清除挖方區域內所有障礙物, 如地上高壓、照明、通訊線路,電桿、樹木、舊有建筑物及地下給排水、煤氣、供熱管道,電纜、溝渠、基礎、墳墓等,或進行搬遷、改建、改線;. 制定好現場場地平整、基坑開挖施工方案,繪制施工總平面布置圖和基坑士方開挖圖, 確定開挖路線,基底標高、邊坡坡度、排水溝、集水井位置及土方堆放地點. . 完成測量控制網的設置, 包括控制基線、軸線和水準基點.場地平整進行方格網樁的布置和標高測設,計算挖填土6、方量,對建筑物做好定位軸線的控制測量和校核;進行土方工程的測量定位放線,并經檢查復核元誤后,作為施工控制的依據. . 在施工區域內做好臨時性排水設施,場地向排水溝方向做成不小0.2%的坡度,使場地不積水,必要時設置截水溝、排洪溝. . 完成必需的臨時設施,包括生產設施及生活設施及機械進出和土方運輸道路、臨時供水供電線路. . 機械設備運進現場,進行維護檢查、試運轉,使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 二、土方開挖施工 1、施工工藝:測量定位機械進場土方開挖基坑防護基底平整基底普探。2、施工流程:清理地表垃圾土并外運,控制好開挖線進行開挖。3、施工方法:采用2臺挖掘機,四臺裝載機,依照土方開挖方案采用分層分7、段進行開挖,先開挖1/2。土方工程施工中,應經常測量和校正其平面位置、水平標高和邊坡坡度。平面控制樁和水準控制點采取可靠的保護措施,定期進行復測和檢查,保證其正確性。基坑開挖過程中應對土質情況、地下水位和標高等變化情況經常檢查,做好原始記錄,若發現地基土質與設計不符時,需經有關人員研究處理并做好隱蔽工程記錄,確保基坑工程質量。4、開挖及刷坡:待基坑開挖出一定范圍后進行刷坡,依據現場土質和周圍環境情況計劃坡比制定放坡系數為0.4,刷坡與機械開挖同時進行。土方工程的邊坡坡度、排水坡向等必須按審批后的施工方案執行,確保邊坡支護的穩定和基坑的施工安全。人員刷坡與機械開挖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且夜間施工時不8、能同時進行。土方開挖需要使用的機械應具備國家法定檢測機構檢測合格屬正常使用范圍內的機械。工地各專職安全員進行預防及檢查工作,發現隱患及時處理確保施工安全。三、土方開挖與防護方案1、基坑安全防護措施基坑放坡與支護: 根據基坑開挖深度在7m-8.5m,由于基坑較深,需采用大型機械開挖與人工開槽相結合。 土方開挖時采用分層分段開挖,先開挖全部基槽的1/2,待素土全部回填完畢后再開挖剩余的1/2。 開挖時,按照施工總體布置順序先后開挖,為確保邊坡穩定根據現場具體情況及基礎開挖設計深度,在保證結構施工需要的前提下,本工程機械開挖放坡系數控制在1:0.4。 如遇松軟、濕陷性較大土質時,采用相應的深基坑支護9、方案(土釘墻)。2、 基坑外圍維護措施基坑外圍采用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距基坑外圍邊緣1.5m-2m處設置安全護欄與危險標志,夜間應設警示燈標志,避免人員與機械靠近基坑邊緣而引發安全事故。3、 防水、排水措施基坑內排水措施:待基坑開挖完成后,在基坑內沿四周挖砌500mm寬的排水溝,設直徑1200mm的集水井,施工期間遇降雨天氣,組織人員及時將積水抽干。防止雨水浸泡基坑與邊坡。四、施工排水:地面排水遵循先整治后開挖的施工順序,施工前先做好地面排水,地面排水隨地形坡勢沿開挖基坑外邊緣設30公分高阻水帶,再修200300水渠排水,以防地表水流入坑內。坑內排水沿基坑橫向中線向基坑東西方向挖四個積水坑,用10、水泵抽水。1、基坑四周設排水溝、集水井。場地設置一定坡度,以防雨水浸泡基坑和場地. 2、夜間施工應設足夠的照明,防止地基、邊坡超挖。五、安全措施 開挖邊坡土方,嚴禁切割坡腳,以防導致邊坡失穩; 機械行駛道路平整、堅實;底部應鋪設路基箱墊道,防止作業時下陷; 機械挖土分層進行,合理放坡, 防止塌方、溜坡等造成機械傾翻、淹埋等事故.用推土機回填,鏟刀不得超出坡沿,以防傾覆.陡坡地段堆土設專人指揮, 嚴禁在陡坡上轉彎.推土機陷車時,用鋼絲繩緩緩拖出,不得用另一臺推土機直接推出. 挖掘機離下部邊坡有一定的安全距離,以防造成翻車事故. 機械施工區域禁止無關人員進人場地內.挖掘機工作回轉半徑內不得站人或進11、行其他作業.挖掘機、裝載機卸土,應待整機停穩后進行, 不得將鏟斗從運輸汽車駕駛室頂部越過;裝土時人都不得停留在裝土車上. 挖掘機操作和汽車裝土行駛要聽從現場指揮; 所有車輛嚴格按規定的開行路線行駛,防止撞車. 挖掘機行走和自卸汽車卸土時,必須注意上空電線,不得在架空輸電線路下工作;如在架空輸電線一側工作時,垂直與水平距離分別不得小于 2.5m 與 46m(11022OKV 時 ) . 基坑四周做1.2米高的臨時圍欄并用密目網封閉1米以內不得堆土堆料.夜間設紅色警示標志第四章 質量保證措施一、 組織保證體系基坑施工階段建立由項目經理、現場經理、項目技術負責領導,質量總監中間控制,責任技術負責的三12、級管理系統。項目經理項目技術負責質量總監基坑支護責任技術員土方責任技術員土方施工基坑支護施工現場負責二、基坑監測采用信息化施工,確保基坑開挖過程中的安全, 必須對基坑進行全面監測,根據設計要求監測單位必須具有“深基坑支護工程監測”資格,監測人員具有相應上崗證并編寫詳細的監測施工組織設計。本方案在此不作細述。二、 質量問題的處理如發生質量問題,立即上報監理,并在4小時內遞交有關質量問題的書面詳細報告,包括時間、部位、細節描述、產生原因、處理的措施等。(一) 土方開挖過程中,若基坑變形突然加大,應立即停止開挖,并及時回填,也可以在其背后進行挖土卸荷,以保證基坑的穩定。(二) 開挖過程中,若局部存水13、,可以采用明排集中,用潛水泵抽到地面排水系統。三、 技術資料基礎施工過程中及時收集、整理各種原始資料和記錄,并上報監理。按照國家有關標準和要求,完成技術資料的分類、歸檔工作。第五章 安全生產與文明施工一、 安全組織機構安全總監責任工程師總工程師項目經理生產經理施工隊二、 安全生產措施1. 現場要建立健全的安全領導小組。2. 全體人員應認真執行各工種的安全操作規程及有關規定。3. 施工前,施工負責人要向操作人員做專項技術安全交底,關鍵部位要下技術指導書。4. 施工人員進入現場要服從安全員的指揮和監督。進場施工人員必須符合有關勞務人員用工的規定及條例,證件齊全。5. 施工人員進入現場要進行“三級”14、安全教育。6. 每天班前五分鐘,施工負責人必須做施工安全注意事項專項交底。7. 現場電器設備要有漏電保護器,電纜應設可靠絕緣。8. 各種機電設備均應設專人負責管理,電工持證上崗。9. 現場用電設備必須實行三級供電,兩級保護。10. 夜間施工,工地應有足夠的照明。11. 土方施工機械和運輸車輛在進場前進行徹底的檢修和保養,確保施工期間機械的正常運轉。12. 土方開挖后,按現場安全防護要求在基坑的周圍搭設安全保護欄桿,避免人員跌落坑中。坑內搭設施工坡道。13. 施工時,挖掘機嚴禁碰撞支護結構。14. 施工中如遇地下障礙物(包括各種管道、管溝、電纜等)時,立即暫停施工,及時報告經理部,待妥善處理后方15、可繼續施工。三、 文明施工措施1. 所有土方運輸車輛進入現場后禁止鳴笛,以減小噪音。2. 所有施工人員應保持現場衛生和環境清潔。3. 為保持環境衛生,避免運土車發生遺灑,在現場搭設拍土架,指派專人負責將運土車上的土拍實并蓋好帆布,避免路上遺灑。4. 在大門出口處設置沖洗車槽,每輛車必沖洗。5. 每天收車后項目經理部指派專人清掃馬路,以達到環衛要求。6. 現場內施工人員禁止吸煙。7. 施工機械要經常清洗,保證外表干凈。四、 成品保護1. 土方開挖過程中,必須查清工程范圍內的地下管線的位置,埋深、管線材質以及相鄰建(構)筑物的基礎形式,如存在對工程有影響的管線,應會同業主、設計及有關部門共同協商,16、研究地下管線的遷改、加固、懸吊等施工操作方法和處理措施,組織專業隊伍做好在基坑附近的地下管線的保護和監控工作。遷改、保護及監控方案必須報管線主管部門批準后方可實施。2. 對現場周邊道路及圍墻盡量保護,不得隨意破壞。第五章 普探與驗槽一、普探基坑挖至設計深度后進行普探,普探應按建筑場地墓坑探查與處理暫行規程對基坑進行探察,會同建設單位有關技術人員進行全面的地質情況負荷,符合設計要求及有關規定后,即可進行灰土回填。如有地下墓坑、軟土層等情況,需由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提出處理方案,處理完畢后方可繼續施工。二、驗槽基坑施工完畢后,會同勘察、設計、建設、監理等相關單位進行驗槽,在相關單位人員簽字蓋章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四川省第十三建筑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2015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