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河口市北部新城一標段模板支撐專項方案(14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6254
2023-12-19
10頁
43.04KB
1、工程技術文件報審表工程名稱梅河口市北部新城壹號苑一標段施工編號監理編號日 期 致 吉林省恒安建設管理有限公司 (監理單位)我方已編制完成了 模板支撐專項方案 技術文件,并經相關技術負責人審查批準,請予以審定。 附:技術文件 11 頁 1 冊施工總承包單位 梅河口市宏宇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項目經理/責任人 專業承包單位 項目經理/責任人 專業監理工程師審查意見: 專業監理工程師 日 期: 總監理工程師審批意見:審定結論: 同意 修改后再報 重新編制 監理單位 總監理工程師 日 期: 表B02 模板支撐專項施工方案編號:001工程名稱:北部新城壹號苑一標段工程工程地址:梅河口市民安路南側與天河街交匯2、處建設單位:梅河口市吉興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監理單位:吉林省恒安建設管理有限公司施工單位:梅河口市宏宇建工集團有限公司編制人:項目技術負責人:施工單位項目負責人:施工企業技術負責人:表B03 模板支撐專項施工方案會簽表編號:001工程名稱北部新城壹號苑一標段工程編制人: (簽字) 2014年7月1日生產計劃部門: (簽字)2014年7月1日技術部門: (簽字)2014年7月1日安全部門: (簽字)2014年7月1日材料設備部門: (簽字)2014年7月1日一、編制依據l 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l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3、l 建筑施工計算手冊江正榮著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l 建筑施工手冊第四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l 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l 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7-2003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二、工程概況1、工程名稱:北部新城壹號苑一標段(1-7#、B-E#工程)2、工程地址:梅河口市民安路與天河街交匯處3、建筑單位:梅河口市吉興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4、設計單位:通化市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5、監理單位:吉林省恒安建設管理有限公司6、結構型式:框架結構7、層數:多層6層高層18層8、建筑面積:69741.1m2(多層-1#:4338.8m2、2#:5184、1.6m2、3#:5181.6m2、4#:5181.6m2 5#:5476.9m2、6#:5883.5m2、7#:2153m2高層-B#:11152.5m2、C#:8397.2m2、D#:8397.2m2、E#:8397.2m2)9、本工程質量目標為樣板工程,現場施工達到市安全文明施工標準。三、模板及支撐系統材料選用根據GB502042002對模板及支架的選材要求,模板及其支架需滿足足夠的承載能力、剛度和穩定性等要求。本工程模板采用18mm厚竹模板,枋木采用5080mm2,模板支撐體系采用木支撐。為保證模板施工質量和施工進度,本工程將根據施工進度的要求,柱豎向模板配備能滿足3層結構施工的3套定5、型模板,樓梯模板每座二套,模板支撐配足3層結構施工用量。四、施工方法1. 基礎模板施工根據測量員放出的軸線,彈出基礎邊線,根據承臺及地梁斷面尺寸預先將模板釘在木楞上,采用地錨結合木楞支撐固定。2. 柱模施工(1)測量員放出的軸線彈出柱邊線,柱腳采用電焊30303角鋼或8圓鋼定位。(2)根據柱斷面及柱高(柱腳找平以后標高至上層板底)預先將模板釘在木楞上,并開出梁口、澆筑洞口、清掃口,以形成柱模板,為防止柱角漏漿,采用模板與模板、木楞與木楞雙咬合。模板制作時,按不同柱編好號,分別堆放,以方便組裝。(3)用型鋼柱箍將定型模板進行固定。柱箍根據柱模的尺寸、側壓力大小等因素確定,柱箍采用步步緊,間距506、0mm。(4)柱模校正及固定。利用線錘復核校正柱模的垂直度,然后固定于四周支撐架上。3、梁板模施工3.1、具體施工方法為:支撐系統搭設順序:彈好水平線搭設立桿在立桿位置放置墊板搭設板底水平桿搭設中間連系木條加設加固連系木條。模板安裝施工順序為:根據板縫安放枋木水平桿安裝梁側模板校正梁柱接頭部位模板加固柱、梁模板安放板底枋木水平桿調平水平桿安裝樓板模板封堵模板間的縫隙。施工中將結構標高引測到磚墻上面,作為模板安裝的依據。圓木支撐系統要保證橫平豎直,間距嚴格按木支撐系統圖的要求施工。立桿需要接長時要做凹凸口接。樓板模板安裝時要嚴格按圖施工。樓梯模板按要求安裝至施工層上4步。在圓木支撐上,要進行拉板7、拉結。五、模板的拆除1、模板的拆除,側模應以能保證砼表面及棱角不受損壞時(砼強度大于1.2N/mm2)方可拆除,底模應按砼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4-2002)的有關規定執行。并有砼試壓報告,經施工員向技術負責人申請審批后簽發拆模通知書后方可拆模。2、模板拆除的順序和方法。應按照配板設計的規定進行,遵循先支后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自上而下的原則。拆模時嚴禁用大錘和撬棍硬砸硬撬。3、拆模時,操作人員應站在安全處,以免發生安全事故。待該片(段)模板全部拆除后,將模板、配板、支架等清理干凈,并按文明施工要求運出堆放整齊。4、拆下的模板、配件等,嚴禁拋扔,要有人接應傳遞。按指定地點堆8、放,并做到及時清理,維修和涂刷好隔離劑,以備待用。六、施工質量及驗收標準1、模板及支撐體系應滿足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相關規定,要求一次性驗收合格率達到100%。2、要求嚴格按照月施工進度計劃施工。七、質量保證措施及施工注意事項1、模板需通過設計計算,滿足剛度,強度和穩定性要求。能可靠承受所澆砼重量、側壓力及施工荷載。2、施工前由木工翻樣繪制模板圖和節點圖,經施工負責人復核后方可施工,安裝完成后,經項目部有關人員復核驗收。3、模板施工前,對班組進行書面技術交底,拆模要有項目施工員簽發拆模通知書。4、澆筑混凝土時,木工要有專人看模。5、認真執行三檢制度,未經驗9、收合格不允許進入下一道工序。6、嚴格控制樓層荷載,施工用料要分散堆放,模板工程質量控制詳見圖六-1(附后)。7、在封模以前要檢查預埋件是否放置,位置是否準確。八、安全生產及文明施工模板支撐架嚴格按照文明施工要求搭設整齊劃一,支撐搭設完畢后,多余架料、模板均應清理干凈;不得有多余雜物堆放于施工樓層或外架上;圓盤鋸只允許在木工加工車間或置于專用鋸料盤中使用,以防鋸木落到模板內。墻、柱模板應在柱、墻內垃圾清掃干凈驗收后方可支設。拆模時,必須一次拆除干凈,不得有多余模板附在墻或梁板上。所有架桿均需一次性全部轉移干凈,完畢后立即組織清掃、做到樓層無雜物,無積水和浮塵。1、支模過程中應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如10、遇中途停歇,應將就位的支頂,模板聯結穩固,不得空架浮擱。2、拆模間歇時應將松開的部件和模板運走,防止墜下傷人。3、拆模時應搭設腳手架。4、廢爛木枋不能用作龍骨。5、內模板安裝超過2.5m時,應搭設臨時腳手架。6、在4m以上高空拆模時,不得讓模板、材料自由下落,更不能大面積同時撬落。操作時必須注意下方人員動向。7、正在施工澆筑的樓板其下一層樓板的支撐不準拆除。8、堅持每次使用后清理板面,涂刷脫模劑。9、材料應按編號分類堆放。10、每次下班時保證工完場清。九、模板計算一、參數信息1、模板支架參數橫向間距或排距(m): 1.000;縱距(m): 1.000;立柱長度(m): 2.600;立柱采用圓木11、:圓木小頭直徑(mm): 80.000;圓木大頭直徑(mm): 120.000;斜撐截面寬度(mm):30.000;斜撐截面高度(mm):30.000;帽木截面寬度(mm):30.000;帽木截面高度(mm):30.000;斜撐與立柱連接處到帽木的距離(mm): 600.000;板底支撐形式:方木支撐;方木的間隔距離(mm):300.000;方木的截面寬度(mm):40.000;方木的截面高度(mm):60.000;2、荷載參數模板與木板自重(kN/m2):0.350;混凝土與鋼筋自重(kN/m3):25.000;施工均布荷載標準值(kN/m2):2.000;3、樓板參數鋼筋級別:二級鋼HRB12、 335(20MnSi);樓板混凝土強度等級:C25;每層標準施工天數:6;每平米樓板截面的鋼筋面積(mm2):1440.000;計算樓板的跨度(m):4.000;計算樓板的寬度(m):4.500;計算樓板的厚度(m):0.120;施工期平均氣溫():20.000;4、板底方木參數板底方木選用木材:東北落葉松;方木彈性模量E(N/mm2):10000.000;方木抗彎強度設計值fm(N/mm2):17.000;方木抗剪強度設計值fv(N/mm2):1.600;5、帽木方木參數帽木方木選用木材:東北落葉松;方木彈性模量E(N/mm2):10000.000方木抗彎強度設計值fm(N/mm2):1713、.000;方木抗剪強度設計值fv(N/mm2):1.600;6、斜撐方木參數斜撐方木選用木材:東北落葉松;方木彈性模量E(N/mm2):10000.000;方木抗壓強度設計值fv(N/mm2):15.000;7、立柱圓木參數立柱圓木選用木材:東北落葉松;圓木彈性模量E(N/mm2):10000.000;圓木抗壓強度設計值fv(N/mm2):15.000;二、模板底支撐方木的驗算:本工程模板板底采用方木作為支撐,方木按照簡支梁計算;方木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W = bh2/6 = 4.0006.0002 = 144.000 cm3; I = bh3/12 = 4.0006.0003/14、12 = 72.000 cm4;木楞計算簡圖1、荷載的計算:(1)鋼筋混凝土板自重線荷載(kN/m):q1 = 25.0000.1200.300 = 0.900 kN/m;(2)模板的自重線荷載(kN/m):q2 = 0.3500.300 = 0.105 kN/m;(3)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kN):p1 = 2.0001.0000.300 = 0.600 kN;2、抗彎強度驗算:最大彎矩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之和,計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載 q = 1.2(q1+q2 ) = 1.2(0.900+0.105) = 1.206 kN/m;集中荷載 P = 1.4p1 = 115、.40.600 = 0.840 kN;最大彎距 M = Pl/4+ql2/8 = 0.8401.000/4+1.2061.0002/8= 0.361 kN;最大支座力 N = P/2+ql/2 = 0.840+1.2061.000/2 = 1.023 kN ;截面應力 = M/W = 0.361/0.144 = 2.505 N/mm2;方木的最大應力計算值為2.505N/mm2,小于方木抗彎強度設計值17.000N/mm2,滿足要求!3、抗剪強度驗算:最大剪力的計算公式如下: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下式:其中最大剪力:V = 1.2061.000/2+0.840/2 = 1.023 kN;截面受剪16、應力計算值:T = 31.023103/(240.00060.000) = 0.639 N/mm2;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fv = 1.600 N/mm2;方木的最大受剪應力計算值為0.639N/mm2,小于方木抗剪強度設計值1.600N/mm2,滿足要求!4、撓度驗算:最大撓度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撓度和,按規范規定,撓度驗算取荷載標準值,計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載 q = q1+q2 = 0.900+0.105 = 1.005 kN/m;集中荷載 p = 0.600 kN最大變形 = 51.0051.0001012/(38410000.00072.000104) +0.600117、.000109/(4810000.00072.000104) = 1.819 mm;方木的最大撓度為1.819mm,小于最大容許撓度4.000mm,滿足要求!三、帽木驗算:支撐帽木按照集中以及均布荷載作用下的兩跨連續梁計算;集中荷載P取縱向板底支撐傳遞力:P = 1.2061.000+0.840 = 2.046 kN;均布荷載q取帽木自重:q = 1.0000.0300.0303870.000 = 3.483 kN;截面抵抗矩:W = bh2/6 = 3.0003.0002/6 = 4.500 cm3;截面慣性矩:I = bh3/12= 3.0003.0003/12 = 6.750 cm4;帽18、木受力計算簡圖經過連續梁的計算得到帽木剪力圖(kN) 帽木彎矩圖(kN.m) 帽木變形圖(kN) 經過連續梁的計算得到各支座對支撐梁的支撐反力由左至右分別為:R1 = 3.627 kN; R2 = 2.510 kN; R3 = 3.628 kN;最大彎矩 Mmax = 0.177 kN.m;最大變形max = 0.163 mm;最大剪力 Vmax = 3.628 kN;截面應力 = 0.196 N/mm2。帽木的最大應力為 0.196 N/mm2,小于帽木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17.000 N/mm2,滿足要求!帽木的最大撓度為 0.163 mm,小于帽木的最大容許撓度 4.000 mm,滿足要求19、!四、模板支架荷載標準值(軸力)計算: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載包括靜荷載、活荷載和風荷載。1、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 (1)木頂撐的自重(kN): NG1 = 1.0000.0300.030+(1.000/2)2+0.60021/220.0300.030+2.6000.0800.1003870.000= 0.090 kN (2)模板的自重(kN): NG2 = 0.3501.0001.000 = 0.350 kN; (3)鋼筋混凝土樓板自重(kN): NG3 = 25.0000.1201.0001.000 = 3.000 kN;經計算得到,靜荷載標準值;NG = NG1+NG2+NG3 = 020、.090+0.350+3.000 = 3.440 kN;2、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NQ = 2.0001.0001.000 = 2.000 kN;3、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N = 1.2NG+1.4NQ = 1.23.440+1.42.000 = 6.929 kN;五、立柱的穩定性驗算:穩定性計算公式如下:其中,N - 作用在立柱上的軸力 -立柱受壓應力計算值; fc -立柱抗壓強度設計值; A0-立柱截面的計算面積; A0 = (80.000/2)2 = 5026.548 mm2-軸心受壓構件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結果確定;軸心受壓穩定系21、數按下式計算: i-立桿的回轉半徑,i = 80.000/4 = 20.00 mm; l0- 立桿的計算長度,l0 = 2600.000-600.000 = 2000.000 mm;= 2000.000/20.000 = 100.000; =3000/(100.000)2) = 0.300;經計算得到: = 6928.527/(0.3005026.548) = 4.595 N/mm2;根據規范規定,用于施工和維修時木材的強度設計值應乘1.2調整系數: f = 1.215.000 = 18.000 N/mm2;木頂支撐立柱受壓應力計算值為4.595N/mm2,小于木頂支撐立柱抗壓強度設計值 1822、.000N/mm2,滿足要求!六、斜撐(軸力)計算:木頂撐斜撐的軸力RDi按下式計算:RDiRCi/sini其中 RCi -斜撐對帽木的支座反力; RDi -斜撐的軸力;i -斜撐與帽木的夾角。 sini = sin90-arctan(1.000/2)/0.600 = 0.974;斜撐的軸力:RDi=RCi/sini= 3.627/ 0.974= 3.725 kN七、斜撐穩定性驗算:穩定性計算公式如下:其中,N - 作用在木斜撐的軸力,3.725 kN -木斜撐受壓應力計算值; fc -木斜撐抗壓強度設計值;15.000 N/mm2 A0-木斜撐截面的計算面積; A0 = 30.00030.023、00 = 900.000 mm2; -軸心受壓構件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l0/i結果確定;軸心受壓構件穩定系數按下式計算: i -木斜撐的回轉半徑,i = 0.28930.000 = 8.670 mm; l0- 木斜撐的計算長度,l0 = (1000.00/2)2+600.00020.5 = 781.025 mm; = 781.025/8.670 = 90.084; = 3000/(90.08)2) = 0.370;經計算得到: = 3725.192/(0.370900.000) = 11.196 N/mm 2;根據規范規定,用于施工和維修時木材的強度設計值應乘1.2調整系數; f = 1.215.000 = 18.000 N/mm2;木頂支撐斜撐受壓應力計算值為11.196 N/mm2,小于木頂支撐斜撐抗壓強度設計值18.000N/mm2,滿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