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攀鐵路拌合站場建方案(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6281
2023-12-19
13頁
93KB
1、目 錄1、編制依據12、拌合站選址13、拌合站設置及規模14、管理人員配置15、主要施工方案及工藝36、勞動力組織、物資及機械設備投入87、工期安排98、拌合站供應能力檢算99、拌合站抗風能力檢算1010、質量保證措施1211、安全、環保、文明施工措施131#拌合站場建施工方案1、編制依據1.1根據本項目施工組織設計及主要混凝土工程量;1.2鐵路總公司及成都局標準化管理相關文件;1.3鐵路工程建設通用參考圖混凝土拌合站(通臨(2012)8401)1.4工程現場調查、采集、咨詢所獲取的資料。2、拌合站選址結合本工程特點,經過相關管理人員的沿線勘察,砼拌合站選址于米易東站梁場東南側、米易縣攀蓮鎮賢2、家村,緊鄰214省道及柳溪河,交通便利,接水接電較為方便。3、拌合站設置及規模本站占地面積21畝,配備一套HZS90型攪拌設備,另配一套HZS75備用,混凝土生產能力為54m3/h。混凝土罐車共投入10臺,裝載機1臺。使用動力電,設置500kVA變壓器一臺,同時配備250kw發電機1臺備用。人力配備有各相關工種,齊全、合理。我分部嚴格按規范施工,日最大生產能力為793.8m3。骨料儲存場地面積為2000m2,儲存量達4200m3,存料規模可滿足前期(橋梁下部、路基、隧道)5天及后期梁場15天生產用量,滿足業主標準化管理指導書及規范要求。本拌合站負責管段內全部混凝土供應,總供應量約16萬方。4、3、 管理人員配置4.1場建施工管理人員拌合站場建施工計劃管理人員9名,分別為:架子隊長1名、技術負責人1名、技術員1名、質量員1名、安全員1名、試驗員1名、材料員1名、領工員1名、工班長1名,組織結構見圖4.2-1拌合站場建施工組織結構圖。圖4.2-1拌合站場建施工組織結構圖4.2生產管理人員拌合站計劃配置生產管理人員13名。設站長1名、技術負責人1名、調度1名、試驗員3名、材料員2名、操作員4名、電工1名,在站長的統一領導下開展工作。站長負責拌合站的全面管理。技術負責人管理混凝土生產過程中的質量監督、控制等日常技術工作。調度室負責混凝土的生產計劃安排、車輛的調配、設備的維修和保養,材料室負責原4、材料的驗收、送樣委托、材料的報檢、追溯、混凝土的供應統計、原材料的核銷。試驗室負責原材料的復檢,生產配合比的執行、混凝土試塊的制作及檢驗。操作員負責按試驗室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輸入電腦,并嚴格按規定時間攪拌出合格的混凝土。電工負責合理布設施工用電,并對施工中突發的電力問題及時處理,保證電力供應。組織機構見圖4.2-1拌合站生產管理組織機構圖。圖4.2-1拌合站生產管理組織機構圖5、 主要施工方案5.1拌合站拌合站建設施工工藝流程見圖5.1-1拌合站建設施工流程圖,生產施工工藝流程見圖5.1-2 拌合站生產施工工藝流程圖。圖5.1-1 拌合站建設施工流程圖圖5.1-2 拌合站生產施工工藝流程圖5.5、1.1拌合站主機、水泥倉本站主機、水泥倉基礎采用C30混凝土,施工前先根據設計圖紙將基礎線放樣出來,然后進行開挖,開挖至設計標高后進行現場地質實驗,采用動力觸探儀進行檢測,其地質承載力不得小于200kPa,否則需進行地基處理,處理深度不小于0.8m,密實度不小于94%,其上采用0.3m厚度的三七灰土墊層,密實度不小于96%,承載力不低于200kPa,寬度不小于基礎外緣0.5m。采用竹膠板立模,使用拉桿加固,拉桿采用14圓鋼兩端套絲制作而成,立好模板后,內外側用拉桿對穿,外側用蝴蝶卡扣在兩并列鋼管上。拉桿按0.5m間距設置并采用雙螺帽,四周采用1010cm的方木進行支撐。加固完畢后待技術員驗收合6、格后方可進行混凝土澆筑,一次澆筑高度不得大于30cm,澆筑至設計標高頂前必須將預埋鋼板按照設計要求進行預埋。5.1.2拌合站配料機1.配料機基坑開挖基坑采用挖掘機進行開挖,四周側墻采用C20鋼筋混凝土支護,鋼筋網片采用直徑12鋼筋,間距20cm,混凝土厚30cm。2.立模模板采用竹膠板,必須使用拉桿加固,拉桿采用14圓鋼兩端套絲制作而成,立好模板后,內外側用拉桿對穿,外側用蝴蝶卡扣在兩并列鋼管上。拉桿按0.5m間距設置并采用雙螺帽,四周采用1010cm的方木進行支撐。3.混凝土澆筑在澆筑混凝土前必須做好模板加固穩定性和基礎幾何尺寸的檢查,并將模板內的雜物和鋼筋上的油污等清除干凈,混凝土一次澆筑7、高度不得大于30cm。5.1.3拌合站料倉料倉共8個,每個長25m,寬10m,共計2000m2,其中已檢區4個,待檢區4個。隔墻高度3m,隔墻及骨料棚均嚴格按照混凝土拌合站(通臨(2012)8401)的相關要求設置,因當地風較大,將料倉檐口外伸1m,以防雨水淋濕骨料。5.2中心試驗室5.2.1房屋功能劃分中心試驗室房屋共16間,分別為膠凝室、集料室、高溫室、土工室、化學室、耐久室、留樣室、加工房各1間,辦公室、混凝土室、砼養護室、力學室各2間,均為彩鋼瓦房,砼養護室隔墻內側砌一圈24墻以隔溫。總面積為311m2,滿足辦公要求。5.2.2主要試驗設備清單序號產品名稱生產廠家型 號單 位數 量1壓8、力試驗機浙江競遠(配電腦一臺及能連接鐵道部質檢站網絡)YE-3000臺12萬能材料試驗機浙江競遠(各配電腦一臺及能連接鐵道部質檢站網絡夾具及冷彎沖頭4160mm)WES-1000B套13萬能材料試驗機WES-300B套14水泥抗折抗壓試驗機浙江競遠(電腦,水泥抗壓抗折夾具)YAW-300D套15水泥膠砂振實臺無錫建儀(數顯,新標準)ZS-15臺16混凝土振動臺上海申銳(加厚型)HZJ-1臺17箱式電阻爐上海光地(數顯)SX2-2.5-12臺18標準恒溫恒濕養護箱天津慶達(數顯)YH-40B臺19單臥軸強制式砼攪拌機天津科宇(數顯) HJW-60臺110水泥膠砂攪拌機無錫建儀(數顯,新標準)JJ9、-5臺111水泥凈漿攪拌機無錫建儀(數顯)NJ-160B臺112全自動比表面積測定儀上海路達(數顯)FBT-9臺113水泥膠砂流動度測定儀無錫建儀(數顯)NLD-3臺114水泥稠度凝結測定儀無錫(新標準)070mm臺115多功能電動擊實儀北京申克或紹興成海數顯,輕重兩用套116全自控水泥砼標準養護室浙江華南60立方米套117鋼筋保護層北京智博聯(可測0-180mm)ZBL-R630(帶小車掃描)臺118雙刀電動鋸石機天津科宇(配2片刀片)SCQ-4A臺119混凝土抗滲儀天津建儀(全自動)HP4.0臺120液、塑限聯合測定儀FG-型套15.3現場工區現場工區及拌合站房屋共18間,分別為會議室、辦10、公室、工程部、物資部、安質部、工區長室、餐廳、食堂、儲藏室、洗衣房,總面積為350m2。中心試驗室及現場工區房屋二樓為職工宿舍,共17間,總面積330m2,滿足辦公及生活要求。5.4其他5.4.1其他房屋靠拌合站入口處設門衛室、地磅房、配電室、發電機房各一間,共78m2。5.4.2拌合站硬化路面根據路面承載要求,拌合站分區采用不同厚度硬化,板房、料倉及生活辦公區范圍采用15cm厚的C20砼硬化,其余地面考慮重車碾壓,采用20cm厚的C20砼硬化。5.4.3拌合站圍墻圍墻采用磚砌24圍墻,墻高2m,每間隔5米和角點處分別設置磚柱(480mm480mm)。5.4.4拌合站供水拌合站生活及生產用水均11、取自214省道邊自來水供水管道。另在攪拌樓設蓄水池一處,容積50m3。5.4.5拌合站用電拌合站用電以地方電源為主,配置400KVA變壓器1臺,經配電房分配至各用電部位;另配置一臺200KW發電機備用。5.4.6拌合站排水系統拌合站圍墻外設置一圈排水溝,凈空尺寸為50cm60cm,采用蒸壓灰砂磚砌筑,與場地西南角既有排水溝順接。拌合站內部采用單面排水,方向為由東向西,攪拌樓、工區、中心試驗室及料倉處相應設置排水溝、截水溝,凈空尺寸為40cm50cm,采用蒸壓灰砂磚砌筑。另在HZS75站北側設置二級污水沉淀池,以便將攪拌主機范圍內的污水匯集沉淀,濾清后排放。兩個沉淀池尺寸均為3.5m*5m*1.12、5m,其中一級沉淀池設下坡道,便于裝載機下池清渣。5.4.7拌合站生活污水處理為避免拌合站生活污水對附近的柳溪河水質產生影響,在廁所后砌筑化糞池,容積21m3。并在廁所邊留3m寬道路,便于吸糞車抽糞。5.4.8拌合站消防拌合站板房采用玻璃棉夾芯隔板,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拌合站入口處設消防砂池1個、4kg滅火器1組,攪拌樓設4kg滅火器3組,辦公、生活區每3間房屋設4kg滅火器1組,并利用宣傳欄進行消防知識普及。5.4.9拌合站綠化為了美化拌合站,并給員工提供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拌合站圍墻外及工區、中心試驗室周邊栽種萬年青。6、勞動力組織、物資及機械設備投入6.1勞動力組織計劃投入現場管理人員513、名及勞動力30名(瓦工22名,木工5名、混凝土工2名、水電工1名)進行場建施工。6.2物資供應水泥采用瑞達水泥廠生產的復合硅酸鹽水泥32.5R,砂采用米易安寧河河砂及米易丙谷砂廠生產的人工砂,混凝土采用米易縣美宇拌合站商品混凝土。6.3機械設備投入擬投入PC200型挖掘機2臺、振動式壓路機1臺、ZL50型裝載機1臺、自卸式渣土車5臺、120KW發電機1臺、20t汽車吊1臺、50型振動棒3臺進行場建施工。7、工期安排場地平整:3月26日-4月 5日圍墻、水溝砌筑:3月29日-4月10日場地硬化:4月5日-4月15日辦公生活板房搭設:4月7日-4月30日攪拌樓主體安裝:4月15日-5月10日場地綠14、化及其他配套施工:5月1日-5月15日8、拌合站供應能力檢算該拌合站負責管段內全部橋涵、路基、隧道等工程的混凝土供應,具體為新建雙線DK522+900-DK527+800、米易成都端聯絡線、米易昆明端上下行聯絡線及米易東昆明端改建既有線及預制梁場。根據現有的資料結合工期要求,本項目混凝土施工高峰期為2014年7月2015年2月,根據我經理部計劃5臺沖擊鉆日平均最大成樁2根,需砼86m3;承臺2個,需砼219 m3;墩柱1個,需砼160 m3;隧道二襯、仰拱各1節,需砼150 m3;涵渠、路基附屬及其他共需砼100m3。日平均最大需求量為:Q=86+219+160+150+100=715m3/d15、。拌合站單日混凝土生產能力為:Qd=a*C*t*Qh=0.7*3*7*90*0.6=794m3/dQ。a-日生產能力不均衡系數C-每日有效工作班數t-每班有效工作小時數Qh-拌合站小時生產能力,m3/d結論:拌合站生產能力滿足施工要求。考慮到工期及其他因素,為了確保拌合站混凝土供應不影響現場施工,現場除配備一套HZS90型攪拌設備外,另配一套HZS75備用,并與米易縣當地拌合站保持聯系,做到一旦出現不利情況的時候能夠應急解決混凝土供應問題。9、拌合站抗風能力檢算9.1 基本參數水泥罐自重G0約20t,滿載總重G約110t。罐體高度為7.4m,支架高度為8.8m,總高度為16.2m。4個水泥罐為16、1組,設計基礎為扇形的整體基礎,尺寸為16m*4m*1.5m。以單個水泥罐為研究對象,僅進行垂直于各水泥罐連線方向的抗風檢算;風力平行于罐體連線時,考慮整體受力滿足要求,不再進行檢算。9.2水泥罐基礎承載力計算水泥罐裝滿時,地基受水泥罐和混凝土基礎自重壓力,則混凝土基礎底應力為:=(G+G1)/A=(G+V)/A=(1100+4*4*1.5*23)/4*4=103.25KPa=200KPa,滿足要求。地基容許承載力,取200 KPaC30混凝土的重度,取為=23KN/m3考慮風荷載作用,Wk=zszW0WZ-風荷載標準值(kN/m2),z-高度z處的風振系數,該罐體HK=3,滿足要求。9.4支17、腿強度檢算1、 有風水泥罐空載時P0*H1+FA0*L=G0*L/2FA0=(200*2.05/2-0.339*7.4*3.2*12.5)/2.05 =51.052kN2、 有風水泥罐滿載時P*H1+FA*L=G*L/2FA=(1100*2.05/2-0.339*7.4*3.2*12.5)/2.05 =501.052kN3、 無風水泥罐滿載時 計算簡圖 FA=G/2=550KN 水泥罐支腿為219*5mm鋼管,單根截面積為3361.5mm2,則支腿最大應力為=550000/2/3361.5=81.809MPa=375MPa,支腿強度滿足要求。結論:水泥罐主體及基礎滿足抗風要求。10、質量保證措18、施10.1把好采購關,確保進場材料、設備滿足規范要求;10.2攪拌機基礎由廠家提供設計施工圖紙,嚴格按照廠方要求組織基礎施工,標高及平面位置均嚴格控制誤差;10.3攪拌機基礎及路面地基須使用輕型動力觸探儀進行地基承載力測試,滿足相應要求方可進行后續施工,否則須采取換填、壓實等措施保證承載力。10.4混凝土澆筑時,管理人員進行全程旁站,確保混凝土的品質及施工的質量。10.5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及時進行灑水覆蓋養生,并設置明顯標志防止踩踏,保證質量及外觀;10.6料倉雨棚嚴格按標準進行加工、制作、安裝;10.7確保廠區內硬化的坡度及平整度,避免積水。11、安全、環保、文明施工措施11.1各專業特種作19、業人員均須持證上崗,并在拌合站施工前進行統一交底;11.2按安全施工規范要求配發安全防護設施;11.3進入施工場地,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帽等安全防護用品;11.4作業過程中注意對既有管桿線的保護,防止造成供水、供電中斷及作業人員人身傷害;11.5根據施工進度,在場地內設置相應的臨時便道,將行車道和人員作業區域分離,防止施工車輛對作業人員造成安全威脅。11.6在場地中進行基坑開挖時,如不能短時間內砌筑回填或澆筑混凝土,須在基坑邊設置高度不小于1.2m的鋼管欄桿等硬防護設施,并懸掛醒目標志,防止施工機械及人員墜落基坑;11.7進行材料裝卸、水泥罐安裝、料倉雨棚安裝的吊裝作業時,須配備專門指揮人員,確保20、人員及其他施工機械安全。11.8防止裝載機、挖掘機、自卸車等造成機械傷害;11.9因拌合站入口位于S214坡道處,且靠近彎道,施工前須在路口前后設置明顯警示標志;11.10施工前對S214既有50cm*60cm排水溝局部破除,換埋800鋼筋混凝土管順接,以確保該部位排水溝水流順暢且具備人工清淤條件。11.11按設計做好廠區內的排水系統施工,確保排水暢通;11.12拌合站清表棄渣全部按照規劃運至指定棄土場;11.13拌合站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渣廢料全部按規范處理,嚴禁隨處傾倒,造成土地及水源污染;11.14拌合站場建及生產過程中及時做好灑水除塵工作;11.15合理規劃作業時間,拌合站場建及生產過程中,在不影響施工進度的前提下,盡量避免夜間施工對周邊居民造成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