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橋基坑支護安全專項方案(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6299
2023-12-19
8頁
75KB
1、基坑支護安全專項方案1適用范圍(1)開挖深度超過5m(含5m)的基坑(槽)并采用支護結構施工的工程;(2)基坑雖未超過5m,但地質條件和周圍環境復雜、地下水位在坑底以上等的工程。2施工準備(1).技術準備1.1實行作業制度由于基坑(槽)作業本身有危險性而且作業對周圍環境亦有影響,所以每項作業的開工,必須認真檢查是否按施工組織設計的有關措施落實,再由主管人員審查批準開工,以防止準備工作和配合條件缺陷而造成事故。1.2根據施工圖、地質報告、合同,在開工前確認所挖基坑深度以及地下水位情況,調查基坑四周機械作業范圍內的地上構筑物、地下設施等外部環境情況,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提前編制施工方案。1.3開工前2、應完成對施工作業班組的安全技術交底工作,進行質量、安全和文明施工教育。1.4及時進行必要的材料試驗。(2).現場準備2.1平整作業場地和臨設場地,接通電源、水源。2.2排水系統設置:基坑四周支護范圍內的地表應加以修整,構筑排水土溝,或者在靠近基坑坡頂寬12m的地面可適當墊高,里高外低,便于逕流遠離基坑。(3).物資準備3.1落實并組織施工機具進場。3.2 組織貨源,按要求配備基坑支護所需各種材料以及電泵等排水設施。3.基坑開挖過程中的安全措施 (1)按照圖紙設計要求,計算出基坑開挖深度,結合基坑開挖坡度,組織測量人員放樣出基坑開挖范圍。(2)基坑開挖必須嚴格按施工組織設計規定的程序進行,開挖過3、程中,現場技術人員必須密切觀察開挖面土層的地質變化以及地下水的滲出量,根據情況,采取調整開挖坡度以及加強排水等措施,防止基坑在開挖過程中發生坍塌,造成返工甚至安全事故。(3)當基坑需要分層開挖時,每層挖土前認真檢查坑壁和支撐的可靠性,并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定時進行測試和檢查。4.開挖基坑的支護形式結合本項目基坑的開挖特點以及地質情況,易采用以下幾種基坑支護方法。(1)放坡開挖按設計邊坡坡度進行開挖土方。適用于周圍場地開闊,周圍無重要建筑物,只要求穩定,位移控制不嚴格要求,價錢最便宜,回填土方較大。(2)槽鋼鋼板樁這是一種簡易的鋼板樁圍護墻,由槽鋼正反扣搭接或并排組成。槽鋼長68m,型號由計算確定。4、其特點為:槽鋼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基坑施工完畢回填土后可將槽鋼拔出回收再次使用;施工方便,工期短;不能擋水和土中的細小顆粒,在地下水位高的地區需采取隔水或降水措施;抗彎能力較弱,多用于深度4m的較淺基坑或溝槽,頂部宜設置一道支撐或拉錨;支護剛度小,開挖后變形較大。(3)鋼筋混凝土板樁鋼筋混凝土板樁具有施工簡單、現場作業周期短等特點,曾在基坑中廣泛應用,但由于鋼筋混凝土板樁的施打一般采用錘擊方法,振動與噪音大,同時沉樁過程中擠土也較為嚴重。此外,其制作一般在工廠預制,再運至工地,成本較高。但由于其截面形狀及配筋對板樁受力較為合理并且可根據需要設計,目前已可制作厚度較大(如厚度達500mm以上)的板5、樁,并有液壓靜力沉樁設備,故在基坑工程中仍是支護板墻的一種使用形式。5基坑作業安全防護措施(1).基坑上的安全注意事項2.1在施工過程中,要在基坑周邊設置護欄。護欄欄桿采用鋼管焊成。鋼管橫桿及欄桿柱均采用30的管材,以扣件或電焊固定,欄桿構造應符合臨邊和洞口作業的安全要求。2.2必須在基坑邊2m以內不得堆放基坑開挖土等雜物,基坑四周地面,在坑深一倍范圍內地面荷載應有專人進行管理,不得隨意放置機具、停放大型機械和物料,防止荷載加大引起邊坡失穩。2.3加強對坑面截水溝和坑底集水溝、井的維護和清理,避免雨水進入基坑和能夠迅速排走地下水。2.4當坑面、邊披出現裂縫應立即用水泥砂填補封塞,以免雨水滲入。6、(2).坑內作業的安全注意事項2.1嚴禁機具碰撞支撐系統,定期檢查支撐的穩定性,支撐系統不能用作堆物平臺或浮橋。2.2基坑每挖深一層,上部坑壁及支撐上的零星雜物必須清理干凈。2.3坑上和坑內各層支撐和行人道路應專門設置,兩邊立1米高欄桿,通道上不準堆放雜物。2.4進坑的動力及照明電線應使用電纜,在支撐或坑壁上要可靠地固定。2.5基坑施工完畢拆除支撐和拔板時,必須嚴格按施工組織設計程序進行,防止坑外土體產生破壞性位移。基坑支護安全專項方案1.工程概況(1)基坑設計情況及現場環境xxxx大橋16#承臺,中心樁號DK553+120.3,位于xx村跨越河流的高漫灘上,承臺開挖基坑底平面尺寸為14mx97、.2m(兩側各放寬1m,為施工作業通道及排水槽預留)基坑垂直開挖深度為5.5m。基坑位于基本農田內 ,右側有施工便道,交通便利。(2)場地水文地質情況地表以下080cm為耕植土,80200cm為滲水嚴重的礫砂,也是地下水的主要來源,200cm以下為承載力較高的泥巖。整體地質情況較好,但地下水位較高。2.編制依據(1)xxxx大橋施工圖;(2)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 120);(3) 客運專線橋涵施工質量驗收標準(4)業主下發的工期及安全質量要求。3危險源及相關措施(1)挖土施工速度過快,改變了原土層的平衡狀態,易造成滑坡。基坑開挖必須嚴格按施工組織設計規定的程序進行,開挖過程中,現場技術8、人員必須密切觀察開挖面邊坡土層的地質變化以及地下水的滲出量,根據情況,指揮機械,調整開挖進度,必要時,設立支擋結構。(2)邊坡頂部堆載過大,或受外力振動影響,使坡體內剪切應力增大,土體失去穩定而塌方。基坑邊2m以內不得堆放基坑開挖棄土等雜物,雜務堆高不得超過1.5m,不得隨意放置機具、停放大型機械和物料,基坑四周地面,在坑深一倍范圍內地面荷載應有專人進行管理,防止荷載加大引起邊坡失穩。(3)未采取有效的降、排水措施,土層受到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影響而濕化,內聚力降低,在重力作用下失去穩定而引起塌方和滑坡。在開挖過程中,根據滲水量的大小,配置合理功率的水泵進行不間斷排水,保證基底開挖過程無積水。4.9、支護形式的原則及要求根據現場場地要求,右側便道不易改移,為了保證右側便道不受開挖施工影響,同時必須保證右側開挖頂面距便道不小于1m,另外為了使基坑開挖邊坡在征地紅線內,減少征地的麻煩,根據地質情況以及坡頂車輛通行動荷載較大,采用鋼板樁、IIP型鋼圍檁加內支撐支護的方案,鋼板樁采用與內支撐結合可保證不會傾覆破壞,在打完鋼板樁之后,在鋼板樁頂以下1.0米處設置一道IIP型鋼圍檁及直撐;前后邊坡根據土層地質情況,遵循“安全、環保、經濟、高效”的原則,采取直接放坡不小于1:0.5開挖.5.施工方法(1)鋼板樁支護施工1.1本工程基坑支護采用8米長鋼板樁配合內支撐進行支護,根據基底情況,鋼板樁施打深度為10、2m,施工機械采用40T履帶吊車,配合振動錘及200KW專用(三相220V)發電機施工。用振動錘打入拉森U型III號鋼板樁作為圍護結構,支撐體系采用HP300*300型鋼水平內支撐,沿軸線方向間距3米設一道支撐,共設3道支撐,為了保證3m承臺的作業空間,只設一排支撐,位置距鋼板樁頂以下2.0米。內支撐與鋼板樁之間連接處設置HP300*300型鋼圍檁,全部采用焊接固定。1.2鋼板樁矯正、除泥、除銹,在吊機配合下,使用千斤頂、大錘和氧氣、乙炔等工具材料完成包括端部修整、樁體澆曲、扭曲及局部變形矯正、鎖口變形矯正等矯正內容。1.3按設計長度拼接鋼板樁:在吊機配合下,在工場或工地現場設置平臺,將待拼接11、樁段固定于同一軸線,然后采用魚尾板焊接法接樁至設計樁長。1.4鋼板樁打入施工:為達到基坑支護規范要求的各項標準,并按施工圖要求,施工機械采用40T履帶吊車,配合振動錘及200KW專用(三相220V)發電機施工,嚴格控制垂直度,將鋼板樁打平基槽地面。1.5土方開挖至板樁頂以下1.5米處,進行圍檁、支撐施工。1.6圍檁制作安裝:圍檁及支撐設置在板樁墻頂以下2米處,根據設計位置在鋼板樁內壁上焊圍檁托架,然后吊裝IIP型鋼圍檁并焊接加固。1.7鋼板樁拔出:采用履帶吊車,配合振動錘及200KW專用(三相220V)發電機拔樁。(2)基坑排水1.1基坑地下水位在原地面以下0.82m處,地下水位遠遠高于基坑底12、。1.2根據該場地地下水埋藏條件、基坑開挖深度、本工程實際情況以及場地附近地區已有的施工經驗,擬采用管井降水方案降低地下水位,即在基坑坑內四角各布設一個排水深井,由排水井統一將地下水抽出,達到阻截基坑外圍地下水流入基坑的目的,從而滿足基礎施工對降水、排水的要求。(2)在基坑四周及時設置排水明溝,挖b=300mm ,h=500mm的溝,將溝中水引至深井中。(3)設4臺40潛水泵抽水。將水抽至現場原有的排水井中排走,抽水期自挖土至基礎回填土施工完停止,三班不停連續排水。6基坑作業安全防護措施(1).基坑上的安全注意事項2.1在施工過程中,要在基坑周邊設置護欄。護欄欄桿采用鋼管焊成。鋼管橫桿及欄桿柱13、均采用30的管材,以扣件或電焊固定,欄桿構造應符合臨邊和洞口作業的安全要求。2.2必須在基坑邊2m以內不得堆放基坑開挖土等雜物,基坑四周地面,在坑深一倍范圍內地面荷載應有專人進行管理,不得隨意放置機具、停放大型機械和物料,防止荷載加大引起邊坡失穩。2.3加強對坑底集水溝、井的維護和清理,避免雨水進入基坑和能夠迅速排走地下水。(2).坑內作業的安全注意事項2.1嚴禁機具碰撞支撐系統,定期檢查支撐的穩定性,支撐系統不能用作堆物平臺或浮橋。2.3坑上和坑內各層支撐和行人道路應專門設置,兩邊立1米高欄桿,通道上不準堆放雜物。2.4進坑的動力及照明電線應使用電纜,在支撐或坑壁上要可靠地固定。2.5基坑施工完畢拆除支撐和拔板時,必須嚴格按施工組織設計程序進行,防止坑外土體產生破壞性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