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公園管理用房工程測量方案(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6400
2023-12-19
11頁
38KB
1、南湖公園管理用房工程施工測量方案編寫:審核:北京建筑裝飾設計工程有限責任公司2012/9/2目 錄1. 工程概況2. 施工測量準備3. 起始依據點校測與建筑物定位4. 基礎工程施工測量5. 主體工程施工測量6. 驗線工作7. 施工測量質量保證措施1.工程概況1.1. 南湖公園管理用房工程概況南湖公園管理用房系三層商業樓,地下一層為地下室,地上二層為框剪結構 。管理用房0.00相當于絕對標高48.50m,室內外高差據豎向排水要求而變化. 本工程結構類型地下為框架剪力墻結構 。地上主體結構為頁巖磚加氣塊砌體結構。本工程由北京金隅集團投資,北京市建都設計研究院設計,北京建拓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監理,北京2、建筑裝設計工程有限公司公司承建。2. 施工測量準備根據辦公用房工程特點和(DBJ012195)建筑工程施工測量規程“4.3.2.”條款所規定,本工程測量精度為2級。2.1.測量組織工作現技術科測量班有3名測量員。在建筑物施工測量前根據施工布置和設計圖紙,制定施工全過程的測量放線方案。技術科長做好測量技術交底。準備好測量記錄簿,要求測量記錄原始、詳實、及時。設專人按要求將測量資料予以妥善保管。2.2.測量儀器測量儀器含TDJ2型2經緯儀1臺、DS3工程水準儀2臺、塔尺2部、鋼卷尺4把等。均檢查其是否在法定檢定有效期間內,不得在工作崗位上使用無檢定合格印、證或者超過檢定周期以及經檢定不合格的計量器3、具。在檢定周期內,經緯儀與水準儀的主要軸線關系每隔23個月進行一次定期校驗。此外還須將測量輔助工具配備齊全。鋼尺使用時必須按照檢定條件與方法操作,即整尺長度條件下標準溫度+20,標準拉力30m100N、50m150N,沿地面狀態。距離丈量使用級鋼尺,操作時必須使用彈簧秤。另外,每位測量員配備1把一般受控的5m鋼卷尺。2.3.設計圖紙審核工程測量之前,對設計圖紙進行認真的審核。審核項目與內容主要有:總平面圖所標識建筑物定位依據及定位條件是否明確、合理。0.00高程和自然地平高程及有關坡度是否合理、對應。建筑施工圖各軸線的間距、夾角及幾何關系是否正確,建筑物平面、立面、剖面及節點大樣圖軸線尺寸是否4、正確。各層標高(相對高程)是否與總平面圖相對應。結構施工圖中軸線尺寸、標高、結構尺寸是否正確,與建筑施工圖是否一一對應。對照建筑、結構施工圖,核對水暖、電氣分部工程有關設備的軸線尺寸與標高是否對應、合理。核對設備基礎、預留孔洞、預埋件的位置、尺寸、標高是否與建筑、結構施工圖一致而不矛盾。2.4.場地準備測量根據設計文件中房山紡織廠改造工程總平面圖和建設單位規劃,暫設工程也已基本到位,僅局部略事調整、臨時用水、用電予以加強即可滿足施工要求。3. 起始依據點校測與建筑物定位3.1. 建筑物定位樁為保證建筑物平面定位依據點可靠,對平面控制點及建筑定位樁在使用前應進行細致的內業校算與外業校測。現由城市5、勘測規劃部門北京市良鄉測繪所提供的建筑物定位依據樁點數量計4個。校測定位樁的允許誤差為:角度60邊長L/2500點位相對誤差5 mm3.2. 建筑物基本水準點城市勘測規劃部門所提供的水準點是確定建筑物高程的基本依據,在管理用房范圍內設定數量 2個。建筑物基本水準點在使用前應用附合測量法進行校測。按水準測量四等標準要求,其允許閉合誤差為6n mm(n為測站數)或20L mm(L為附合路線長度,以km計)。建筑物基本水準點參數如下表。水準點參數表點 號高 程(m)0BM146.158 49.05根據上述基本控制點建立施工平面控制網,再據此由直角坐標法投測定位。3.3. 平面控制網為建立對建筑物尺寸6、的基本控制,首先布設建筑物平面控制網。由建筑物4邊軸線分別向 南北方向、東西方向引線,分別交匯而形成“井”字型平面控制網。公園管理用房工程平面控制網如圖所示。平面控制網計4個軸線點,在適宜部位做以標志。標志引樁埋深不小于0.8m。本建筑物工程平面控制網按二級等級控制,其測量主要技術指標為測角中誤差12邊長相對中誤差115000房山紡織廠1號住宅樓工程平面控制網示意圖(后附圖)4. 基礎工程施工測量基礎主軸線的豎向投測是將經緯儀安置在軸線控制樁上,利用塔尺將軸線投放到基礎平面。投放之后,用鋼尺測量各縱橫軸線相互的間距予以校核,其相對誤差不大于12000。在砼墊層上進行基礎定位放線前,應以建筑物平7、面控制網為準,首先校測建筑物外輪廓軸線控制樁正確無誤,之后方可用經緯儀以正倒鏡投點法直接投測各軸線。投測允許誤差3mm。在砼墊層上,將建筑物軸線投測閉合,經校測驗線合格之后,用墨線詳細放出細部軸線與有關邊界線。基礎放線尺寸的允許誤差如下表。基礎放線尺寸允許誤差表長度L、寬度B尺寸(m)允許誤差(mm)備 注L(B)30530L(B)6010軸線的對角線尺寸的允許誤差為邊長誤差的2倍;外廓軸線夾角的允許誤差為60。5. 主體工程施工測量5.1. 施工層的放線與抄平1F放線經驗線通過后,即可將控制軸線引測至結構外立面上,作為各施工層主軸線豎向投測的基準。施工層放線時應先在結構平面上校核投測軸線,閉8、合后再測放細部軸線。控制軸線沿結構逐層彈放在剪力墻上,用以控制施工層定位。投放控制軸線并校核閉合之后,進行該施工層的放線與抄平。為檢測模板位置與控制內外墻垂直度,在外墻兩側均彈放控制線,控制線精度與軸線精度相同。內墻用線墜檢查,外墻用經緯儀檢查。室內裝飾作業時,根據50cm(50線)或100cm(1m線)水平線檢查基底面層標高,確定面層做法。檢查房間墻面方正度和平整度。內墻面裝飾豎直控制線按13000精度投測。5.2. 建筑物主軸線的豎向投測建筑物主軸線的豎向投測是將經緯儀安置在軸線控制樁上,后視墻底部的軸線標點,用正倒鏡取中的方法將軸線投放到上層樓板邊緣或結構外立面上,做為以上各施工層主軸線9、豎向投測的基準。投放之后,用鋼尺量測各縱橫軸線相互的間距予以校核,其相對誤差不大于12000。豎向投測時,應以建筑物軸線控制樁為測站,并事先進行校測,確保其位置準確。投測的允許誤差每層應不大于3 mm,累識誤差應不大于是10mm。在0.00高程1F地面上以靠近建筑物結構四周的軸線點為準,逐層向上懸吊引測軸線和控制結構的豎向偏差。各層控制軸線也可以線墜吊線傳遞。線墜重量按“線墜重量表”要求控制,鋼線直徑不小于0.5mm。線墜吊線時每隔3層用TDJ2經緯儀配合彎管目鏡投測校核1次,以便控制吊線精度。為保證投測質量,施測前將儀器檢驗校正,儀器安置嚴格對中、定平。施工層標高傳遞及豎向控制所用線墜重量如10、下表。線墜重量表高差(m)線墜重量(kg)備注110305306010609015鋼絲直徑0.5mm各部位放線的允許誤差應符合下表規定。放線允許誤差項 目允許誤差(mm)備 注外輪廓主軸線長度(L)L30m530mL60m10細部軸線承重墻、梁、柱邊線非承重墻邊線門窗洞口線2333 5.3. 施工層標高傳遞及豎向控制建筑物的標高經由鄰近的臨時基本水準點傳遞到墊層上皮、1F等部位,再一一投測各施工層標高。主體部分結構標高的豎向傳遞應用鋼尺從1F的1米線(V+1.00)標高線豎向量取,每層取4個部位,逐層傳遞。當傳遞高度超過鋼尺長度時,應另設1道標高起始線,本工程設于1F,也由4個部位分別向上傳遞11、。標高豎向傳遞允許誤差見下表。標高豎向傳遞允許誤差表項 目允許誤差(mm)每 層3總高(h)h30m530mh60m1060mh9015施工層抄平前應先校測1F傳遞上來的4個標高點,當較差小于3mm時,以其平均標高引測水平線。抄平時盡量將水準儀安置在測點范圍的中心位置,并進行1次精密定平。水平線標高的允許誤差為3mm。結構裝修時可采用1m線,其標高同樣由1F傳遞上來,并用DS3水準儀向各施工層投測,不便設放水準儀處可安裝連通管水準器找平。結構施工中測設的平面與標高線均應以墨線標定,線跡應清晰準確,線寬應小于1mm。室內外水平控制線每3m兩端高差應小于1mm,同一條水平線的標高允許誤差為3mm。12、6. 驗線工作6.1.驗線要求驗線工作在測量人員、儀器、方法、路線等盡量與放線工作不相關,對施工測量主動提出預防性要求,以防患于未然。驗線的依據做到原始、正確、有效。驗線精度符合規范要求,主要包括:驗線所使用的儀器精度符合計量檢定要求,適應驗線要求。必須按照測量規程作業,觀測誤差小于限差,觀測系統誤差應采取措施予以校正。驗線作業先行符合(或閉合)校核。6.2.驗線程序測量放線的驗線工作由驗線員專職負責。經驗線員驗線并書面記錄后,向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提交報驗。6.3.驗線項目本高層住宅樓工程測量驗線項目主要有:基礎開挖輪廓線基礎開挖放坡線基礎平面放線地下室及主體結構主軸線地下室及主體結構高程線內13、外墻體位置線門窗洞口線模板控制線各層50線或1米線等。7. 施工測量質量保證措施本工程施工測量嚴格執行(GB50026-93)工程測量規范、(DBJ012195)建筑工程施工測量規程的有關要求,以確保施工測量的質量。7.1. 遵守有關規程、規定、規范。明確為工程服務,對按圖施工與工程進度負責的工作目的。7.2.遵守“先整體后局部”和“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工作程序,即先測設精度較高的平面布置網,再以控制網為依據投測局部定位放線。7.3.建立所有定位放線工作要在自檢、互檢合格后方報請建設單位、監理單位驗收的工作制度。各分項工程測量放線后,由放線員、驗線員、質檢員及技術主管檢驗精度合格后,填定預檢14、記錄,報請建設單位、監理單位驗收。7.4. 測量人員應持崗位(放線員、驗線員)合格證上崗。測量儀器、量具需符合精度要求,并按規程進行檢定,其日常維護由測量員執行并每月填報“測量儀器使用維護記錄”。測量儀器由專人負責保管,使用后清理干凈,放入防潮、防盜的保管柜中。測量儀器若有損壞,經計量員鑒定后,由技術科申報總公司技術質量部認同報廢。7.5.施工測量誤差與施工誤差的總和應在工程允許偏差的范圍之內。測量允許誤差控制在工程允許偏差的1312。7.6.對控制樁點和標識加強成品保護措施。控制樁點若確需移動,須經技術科負責人同意。新樁點的測量精度不得低于原樁點的測量精度。7.7.測量記錄做到原始真實、數字正確、內容完整、字體工整。測量作業與數據計算同步進行,步步有校核。誤差分析及時,結果可靠。測量資料按要求整理,由專人妥善保存。為處理施工過程中出現的有關工程平面位置、高程位置和豎直方向等問題提供實測標志與數據記錄。 編寫:陳洪濤2012.09.1.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4
5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