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縣移動通信綜合樓工程基坑支護方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6414
2023-12-19
11頁
81KB
1、南陵縣移動通信綜合樓工程基坑土方開挖支護方案涇縣云嶺建筑安裝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南陵項目部二0一0年十月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報審表工程名稱:南陵縣移動通信綜合樓工程編號:致: 蕪湖北極星工程監理有限公司 (監理單位)我方已根據施工合同的有關規定完成了南陵縣移動通信綜合樓工程 施工組織設計專項(方案)的編制,并經我單位上級技術負責人審查批準,請予以審查。附:施工組織設計 承包單位(章)涇縣云嶺建筑安裝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項目經理 日 期 專業監理工程師審查意見:專業監理工程師 日 期 總監理工程師審核意見: 項目監理機構 總監理工程師 日 期 工程名稱南陵縣移動通信綜合樓工程 項目經理 編制說明: 依2、據施工圖紙、現行國家有關規范規定及安全驗收標準,側重于施工方法及規范要求,能滿足和指導工程施工,請予以審核并批準。編制人: 年 月 日項目部審核意見:審核人: 年 月 日施工企業審批意見:審批人: 年 月 日備注: 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審批記錄基坑土方開挖支護方案一、工程地質概況本工程為框架結構,抗震設防烈度為六度;建筑工程等級三級,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丙類;建筑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抗震設防類別為丙類;工程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三、施工測量1工程施工前應根據業主提供的坐標控制點及標高基準點為依據,進行軸線測放及標高控制,根據規范在適當地點,設置引進水準標高后的現場水準基準點,并作為沉降觀測的基準3、。基準點做法見下圖: 2測量使用儀器根據ISO9002標準規定的要求,施工現場必備以下儀器(作復核之用):ID-J2經緯儀一臺;DS1精密水準儀一臺;2米鋼尺二付;50米鋼尺二把(一把備用);5米塔尺一把。其他輔助儀器以上儀器均通過技術監督局計量測試單位鑒定合格。組長由項目工程師擔任,組員包括項目部、專職質量員、經緯儀測量員、水準儀測量員、丈量人員、記錄員等。3測量控制網的設置(1)標高以業主提供的水準點為基準,其數值以為主最新提供的數據為準,施工高程應以準基點引測。(2)平面控制網以業主提供的基準點及設計院設計定位圖為依據,并向四個方向找四個輔助基準控制點,將基準控制點保護好。本工程設計定位4、主要依據建筑物坐標點來定位。(3) 根據原坐標控制點及臨時過渡點,在基礎四周測設一個軸線控制網。(4) 軸線位置的固定采用龍門板樁,樁位及水平標高在地要采用砼固定,四周設置欄桿保護,不準人員擾動。(5) 基準水準點的檢測可與沉降觀測同時進行。(6) 沉降觀測點的布置及測設的方法 水準基點的高程數據自業主提供的水準點引測得到,為了水準基點互相校核,考慮在建筑物周圍封閉的環形水準基點,組成閉合水準線,對水準線,對水準點定期進行高程閉合檢測,以保證沉降觀測成果的正確性。 觀測點布置在建筑物的鋼筋砼柱上,在觀測點位置預留孔洞直徑為20mm的鉚釘一端彎成90度角,一端制成燕尾形,平向插入洞內,再以1:25、水泥砂漿填實,埋設完畢后對觀測點采用防銹漆保護,防止因觀察點銹蝕而影響精度。沉降觀測點布設在建筑物四周和房屋的轉折及伸縮縫位置,在0.000m以下部分的柱子上埋設。沉降觀測是一項長期的系統觀測工作,為了保證觀測成果的正確性,做到固定人員觀測,使用固定水準點,按規定的日期、方法、路線進行觀測,整理數據。 儀器采用DS3水準儀及塔尺作往返觀測。三、土方開挖及降排水施工1、 土方施工時擬將采取自然放坡作護坡的施工方法進行施工。2、 土方開挖前的準備工作(1)土方開挖前,施工區域內的水準點、控制樁應已引入設立,工程的中心樁、龍門板應已定位,開挖灰線已撒好,且經復核無誤。施工過程中,不得隨意碰撞或在其上6、堆土。龍門板應一直保留到基礎工程施工完畢,不得中途拆除。(2)土方開挖前,應對操作人員進行施工方案包括操作方法、質量標準和安全規程的書面和口頭交底,在施工過程中應隨時檢查執行情況,如發現有違反,應立即給予糾正。(3) 降排水措施本工程土方開挖較深,排水考慮雨水及地下水。根據以往類似工程施工經驗,擬采用明溝及集水井排水。具體詳見排水施工方法部分。3.土方開挖(1) 土方開挖采用機械開挖、人工修正的施工方法。(2) 土方開挖順序、原則、要求(3)工程的土方采取由北往南開挖順序,采用一次開挖到底法開挖。開挖土方就近堆放,在開挖前基坑周邊必須設置好排水溝。(4) 土方開挖的下口尺寸以建筑物基礎最外圍尺7、寸應向外側擴大,以讓出排水溝和基礎施工時的工作面。(5)根據地質勘察報告、現場情況及施工圖紙,本工程基坑開挖深度約為4.0m左右,四周空間較小,因此按1:0.5放坡,以保證基坑順利開挖,基坑開挖的基坑底面尺寸以基底結構尺寸每邊加放500mm施工操作面。本工程基坑土方如需外運,土方外運數量、運距均按現場實際簽證進行計算。(6) 基坑上下坑應先挖好階梯,并鋪好防滑材料。(7) 挖土方應從上而下分層進行開挖,禁止采用挖空底腳的操作方法。 (8) 坑邊1m以內不得堆土、堆料和停放機具,1m以外的堆土也不宜超過1.5m。(9) 基坑四周必須設置1.2m高牢固的欄桿和懸掛危險標志。(10) 土方施工中,施8、工人員應經常注意邊坡是否有裂縫、滑坡現象,一旦發現應立即停止,待處理和加固后才能進行施工。(11) 基礎開挖時應預先考慮在基坑四周的上游設置排水溝、散水溝、截水土堤和暗溝等。施工時可利用開挖出的土堆成土堤,防止地面水流入坑內,坑內要做好排水工作。(12) 為保持基底土的原狀結構不被破壞,距坑槽底設計標高留200厚基坑余土,先行打50501000木樁,使木樁頂標高恰好為砼墊層面標高。土方開挖深度的控制均先經高程復核無誤的木樁為引測基準。(13) 土方工程在項目經理部下專設一個管理小組系統,該系統為:項 目 部土 方 組測 量 員人工清洗組挖掘運輸組基坑排水組場內清土組機械維修組交通協調組(14)9、 所需排水溝、預埋管道、溝槽及檢查井坑在人工清土方前放出灰線,清土時一起挖成。(15) 在土方開挖過程中,應對平面位置(包括軸線、控制邊界線、邊坡上口線、底口線等)、邊坡坡度和標高(基底標高、地面標高、排水坡度標高等)等經常進行測量,校核其是否符合設計要求。(16) 雨期開挖,工作面不宜過大,應逐段分期完成,坑面、坑底應有良好的排水系統。(17) 分層挖土時,兩相鄰分區之間有高低差者,分界線應做成臺階形,階高應不大于0.5m,階寬應不小于1.0m。4.土方開挖注意事項(1) 土方工程開工前,進行標高軸線測量復核。(2) 土方開挖前對施工場地的障礙物(包括管線)進行全面調查。(3) 土方的堆放現10、場待測量及土方平衡計算后與建設單位協商后再定。(4) 安排好施工用水、用電及夜間施工照明。(5) 做施工技術交底和安全技術交底。(6)本工程土方開挖后即進行驗收,挖土標高要控制準確不得超挖。(7) 基坑內不得積水,若因各種原因,坑內有積水,應用潛水泵抽取積水。(8) 基坑開挖過程中,派專人對土質情況、地下水和標高、邊坡穩定情況等的變化經常檢查,作好原始記錄及繪出斷面圖,如發生基底土質與設計不符時,立即與設計單位、建設單位聯系,進行研究處理,并做出隱蔽工程記錄。(9) 基坑驗土工作,必須重視對待,堅持先辦妥驗坑手續,再進行下道工序施工。(10) 土方開挖時基坑上下應挖好階梯,并鋪好防滑材料,密切11、注意土壁的情況,如發現有裂紋或局部塌落現象,應及時支設鋼板樁支撐,以保證土壁的穩定。5 、排水施工方法本工程采用明溝集水井排水施工,其施工要點如下:(1) 排水溝設置在基坑四周,在基坑周邊設置底寬米,深度以基底以下m,縱向排水坡度0.3%的環溝導入集水井中,在基坑周邊設置只集水井,分別用潛水泵將坑內積水排出基坑。(2) 集水井底比排水溝低50cm。滲入基坑內的地下水經排水溝匯集于集水井內,用潛水泵排出坑外至排水溝網。(3) 基坑內一旦積水即引至明溝內,排入集水井,并有污水泵及時抽除,經沉淀池過濾后直接排入市政排污水管內,以保證在無水狀態下進行基礎施工。四、 基礎驗收及土方回填1.基礎驗收 基礎12、工程完成后,報請有關部門進行基礎分部工程驗收。驗收通過后方可進行回填土工作。2. 回填土建筑物基礎回填土采用分層夯實的施工方法。(1) 工藝流程基坑清理檢驗土料的質量、土質分層鋪土夯打密實找平驗收。(2) 材料及機具選用土:宜先選采用基槽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機雜物。主要機具:蛙式油打夯機、手推車。(3) 施工準備施工前應根據工程特點、填方土料種類、密實度要求、施工條件等,合理地確定填方土料含水率控制范圍、虛鋪厚度和壓實遍數等參數,重要回填土土方工程,其參數應通過壓實試驗來確定。(4)土方回填基槽回填土不得采用含有機質的雜土和於泥質土,回填土必須分層夯實,厚度不大于300mm,夯實不少于四遍13、,回填土含水率應符合設計要求,其干容重不小于1.55g/cm3。進行室內地坪回填土前應清除地表雜物,鏟除松土,對地表原土平碾壓實,壓實不少于六遍后再進行填土,回填土不得采用含有機質的雜土和於泥質土回填,回填土必須分層夯實,厚度不大于250mm,夯實不少于七遍。進行回填時應在結構物相對的二側同時夯填。五、安全和文明施工措施1、建立和健全安全管理責任制,以項目負責人為主,吸收各班組長建立安全生產綜合治理,并對全體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2、嚴格執行安全管理制度,施工人員進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遵守建筑安裝安全操作規程和有關規定。3、禁止酒后上崗操作,不帶病上班,工作時間注意集中精力,聽從號令,嚴禁擅自脫離崗位。4、經常保養、清潔施工設施,保證設備的清潔和完好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