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崍市臨濟鎮災后重建千畝茶葉標準化科技示范基地建設項目實施方案(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6543
2023-12-19
15頁
84.50KB
1、邛崍市臨濟鎮災后重建千畝茶葉標準化科技示范基地建設項目實施方案項 目 名 稱:邛崍市臨濟鎮災后重建千畝茶葉標準化科技示范基地建設項目主持單位:成都市科技局項目承擔單位:四川省花秋茶業有限公司項目參加單位:邛崍市臨濟鎮人民政府四川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項目負責人:喻長根項目聯系人:余鷹項目實施年限:2009年4月2011年12月二九年四月項目信息表項目名稱邛崍市臨濟鎮災后重建千畝茶葉標準化科技示范基地建設申報形式投標有限擇優指定其它項目申報單位名稱四川省花秋茶業有限公司單位所在地四川省(市、區)代碼通訊地址邛崍市夾關鎮工業區郵編單位類別大專院??蒲性核髽I其他代碼單位主管部門代碼其他參加單位序號單位2、名稱1邛崍市臨濟鎮人民政府2四川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345項目負責人姓名喻長根性別男女出生年1968年學歷研究生大學大專中專其他職稱高級中級初級其他聯系電話E-mail項目組人數6人高級3人中級3人初級0人其他0人起始時間2009年4月終止時間2011年12月項目活動類型應用基礎研究應用開發產業化開發其它所屬技術領域能源資源環境農業材料制造業交通運輸信息產業與現代服務業人口與健康城鎮化與城市發展公共安全與其他社會事業創新類型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主要研究內容(100字以內)重點建立千畝茶葉標準化科技示范基地。為推動臨濟鎮災后以茶葉產業為核心的新農村建設及地震災后重建發揮重要作用,從而3、促進全鎮茶產業做大做強和農民增收。預期成果專利技術標準新產品(或農業新品種)新工藝新裝置新材料計算機軟件論文論著研究報告其他預期知識產權獲得國外發明專利項,國內發明專利項,其他項。預期技術標準制定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企業標準產學研聯合是否經費預算420萬元,其中國撥150萬元。一、項目名稱邛崍市臨濟鎮災后重建千畝茶葉標準化科技示范基地建設二、建設地點邛崍市臨濟鎮青華社區三、建設時間2009年4月至2011年12月四、項目概述臨濟鎮位于邛崍市西南邊陲,是成都市革命老區之一,幅員面積46.5平方公里,總人口2.2萬人。通過近幾年的產業結構調整,目前全鎮有茶園面積21381畝,享有邛崍市第一茶果4、之鄉的美譽。“5.12”汶川大地震發生后,全鎮受災十分嚴重,受災農戶1603戶,茶產業也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為了使臨濟鎮災民從地震陰影中走出,盡快恢復和發展生產,找到增收致富之路,經專家組綜合分析和評價后認為,該鎮適合發展的農作物雖然較多,但鑒于該鎮茶葉產業基礎相對較好,發展茶葉的生態更適合,市場前景更廣闊,比較效益較高,農民增收更明顯。為此,臨濟鎮政府將茶葉確定為災后恢復重建的核心支柱產業。2008年,成都市科學技術局、邛崍市科學技術局、邛崍市臨濟鎮人民政府、四川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經過調查研究,提出了邛崍市臨濟鎮茶葉產業發展規劃。邛崍市臨濟鎮黨委、政府已正式開始實施該規劃。本項目通過打造5、邛崍市臨濟鎮千畝茶葉產業科技示范基地,對原有茶園進行標準化改造和集約化管理;對宜茶地新建高標準茶園,將其打造成千畝優質高效高標準化綠色食品茶葉科技示范基地,作為臨濟鎮“一鎮一品,打造川西茶葉第一名鎮”的茶葉技術示范、推廣、培訓、展示窗口,逐步推進全鎮災后重建茶葉生產優質、高產、高效、生態、安全、健康、有序發展。五、項目建設任務1、核心區建設在項目選址地邛崍市臨濟鎮青華社區建設千畝標準化科技示范基地1000畝。成立邛崍市臨濟鎮茶葉科技合作社帶動核心區農戶300戶2、輻射區建設通過項目核心區示范建設,帶動全鎮20000畝茶葉基地建設。帶動輻射區農戶1800戶六、項目目標及主要技術經濟指標1、項目目6、標研究制定臨濟鎮茶園標準化栽培管理規程和綠色食品茶葉生產技術標準,建立茶葉標準化科技示范基地1000畝,并獲國家綠色食品茶葉認證。輻射全鎮20000畝。建立臨濟鎮茶葉科技合作社,建立健全科技服務體系和茶園質量安全四級防控體系。多種方式培訓技術人員及茶農,促進全鎮茶產業做大做強,實現茶農可持續增收。2、主要技術經濟指標(1)建成1000畝優質高效高標準化綠色食品茶葉科技示范基地,并獲國家綠色食品茶葉認證。成為臨濟鎮乃至邛崍市災后重建茶葉技術示范、推廣、培訓、展示的窗口。(2)研究總結一套適宜臨濟鎮名優綠茶生產的標準化新植茶園技術及標準化茶園管理技術規程,并在臨濟鎮和邛崍市推廣。(3)通過品比試驗7、,篩選出35個適合臨濟鎮和邛崍市種植推廣的茶葉優良品種。(4)輻射帶動全鎮20000畝茶園的標準化管理,培訓農戶2000余戶。(5)培養茶葉種植科技示范戶100戶以上。(6)帶動全鎮茶產業實現增收2000萬元,茶農增收1000萬元。七、主要研究示范內容、技術路線和創新點(一)主要研究示范內容1、邛崍市臨濟鎮茶葉產業發展實施方案根據邛崍市臨濟鎮茶葉產業發展現狀及發展規劃,研究制定邛崍市臨濟鎮茶葉產業發展實施方案,包括各種管理制度、技術標準及操作規程等,為鎮茶葉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指導。2、1000畝茶葉標準化科技示范(1)良種選擇與繁育根據臨濟鎮科技示范基地條件和主要以生產名優綠茶為主,研究8、示范繁育發芽早、氨基酸含量高、酚氨比低的茶樹良種,如福鼎大白茶、福選9號、特早213、名山131等,逐步實現1000畝標準化茶園良種化程度達到100%。(2)栽培管理技術示范A、施肥技術示范嚴格按照綠色食品茶園的要求選擇肥料,制定春芽肥、夏秋追肥、冬管基肥施用技術標準,確保施肥標準化,做到科學施肥,合理施肥。B、機修機剪技術示范嚴格按照機修機剪的要求做好茶園的栽培及管理工作,對毛峰以下鮮葉示范推廣機械化采摘,制定好茶園機械化修剪技術操作規程,實現機械化修剪率達到100%。C、茶園間種桂花樹、銀杏樹示范在新植茶園和原有茶園的茶行間及四周,全部間種桂花樹苗和銀杏樹苗,可以為茶園遮蔭,保持茶園相對濕9、度,提高茶葉鮮葉品質,桂花樹和銀杏樹長大后可以出售增加茶園收益。研究制定茶園間作桂花樹、銀杏樹的技術標準及管理規程。、病蟲害綜合技術示范開展包括抗性品種、栽培措施、生物天敵、化學藥劑在內的綜合防治技術的示范應用,重點利用天敵等生物控制因子來控制病蟲害,對化學農藥的施用采取慎重的態度。研究制定標準化茶園有害生物綜合治理(IPM)技術規程。建立茶園四級質量安全管理網絡服務體系。在龍頭企業建立茶園統防統治中心,主要負責綜合防治配套技術的指導、宣傳、咨詢、現場診斷等。此為一級;在茶葉科技合作社建立片區負責人和統防大隊。片區負責人主要負責監督茶農應用綜合防治配套技術的情況,監督統防大隊工作。統防大隊主要10、負責對茶園統一防治,監督茶農應用綜合防治配套技術的情況。此為二級和三級;在所有的茶農中,設立茶園管理小組,每10戶以上茶農必須成立一個小組,小組成員成為利益共同體,相互監督,相互制約,規范和統一茶園管理。此為四級。通過此四級質量安全管理網絡服務體系,可以確保臨濟鎮千畝茶園科技茶園質量安全,并在全鎮進行推廣。(3)基礎設施建設A、排蓄水系統建設根據排蓄兼顧原則,建立一套由縱溝、橫溝、蓄水池組成排水蓄水系統,既可蓄水抗旱和解決施肥、噴藥用水,又能疏通水源,變水害為水利。有條件的還可修建地下或地上管道,對茶園進行噴灌或滴灌。B、防護林建設在茶園人行道、茶行里適當種植一些桂花樹和銀杏樹遮蔭,在茶園收獲11、茶葉同時,還可以出售桂花樹、銀杏樹增收。C、示范園參觀通道建設D、設立示范園品比、技術規程等展示牌、組建臨濟鎮茶葉科技專業合作社合作社會員由臨濟鎮政府引導,花秋公司主導,全鎮茶農自愿加入,依法組建。合作社實行自主經營,按股分成、年終返利的運行機制。合作社主要面向社員開展茶葉種植技術服務、提供農資、信息等服務,優質優價收購社員產品等。四川省花秋茶業有限公司負責對合作社進行技術指導并收購茶葉產品。實施“公司+科技合作社+茶農”的緊密利益聯結機制,由公司牽頭,合作社具體實施,鎮村配合,茶農參與,共同打造1000畝標準化茶葉科技示范基地。通過合作社向茶農提供科技服務和公司向合作社、農戶以高于市場價收購12、優質茶葉等市場行為,調動公司、科技合作社、茶農的積極性,實現“三贏”。茶葉科技合作社對社員實行:三優、一免、一補、一返。三優:優惠提供農資、優先收購、優于市場價收購一免:免費技術指導一補:標準化茶園安全管理獎勵補助一返:憑全年交售鮮葉的數量進行返利4、全鎮技術培訓與推廣(1)定期或不定期通過室內講座與茶園現場講解的方式向茶農培訓標準化茶園栽培及管理技術規程及標準。(2)通過茶葉科技合作社組織有經驗的茶農交流茶園標準化管理心得體會,以傳、幫、帶等方式全面提高茶農茶園管理水平。(3)組織專家對該鎮茶產業進行全面的技術培訓指導,著重抓好春前施肥及采摘培訓、夏秋茶園管理及病蟲害防治、冬季茶園管理等關鍵13、技術培訓指導及新技術推廣,并加強對骨干的培訓指導,交流茶園生產管理的先進技術和方法,提高茶園生產管理的科技含量。(二)技術路線臨濟鎮青華社區千畝茶葉科技示范園基地宜茶地新植茶園部分老茶園的更新改造現有茶園標準化管理茶園標準化全程清潔化管理示范推廣(三)創新點1、利用茶園標準化生產技術集成與示范,可提高名優茶的產量及品質,大大提高茶園生產經濟效益。2、建立茶園四級防控管理制度,實現茶葉生產質量安全。3、在茶園的茶行間及四周間種桂花樹、銀杏樹,研究茶樹與經濟樹木的間種模式,形成茶園經濟的新增長點。4、通過建立茶葉科技合作社,探索農業科技服務體系新機制、新體制。八、項目建設內容及進度1、建設內容項目14、核心區建設(1000畝)新建標準化茶葉品種比對試驗田10畝選擇核心區道路(村道)兩旁10畝土地作為品種對比試驗田,2009年選擇福鼎大白茶、福選9號、特早213、名山131和花秋公司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花秋1號”良種等810個品種進行對比;2010年選用烏牛早、平陽特早、春波綠、龍井長葉、福鼎大白茶、福選9號、特早213、名山131、花秋1號等12個品種進行比對,篩選適合臨濟鎮和邛崍市適宜種植品種。新建管理標準化技術示范100畝在品種比對園旁選擇100畝茶田實施管理標準化技術示范。通過對茶苗的修剪管理、采摘管理、投入品控制管理等有效手段,制定管理標準并推廣,從而提高1000畝標準化茶葉基地的管15、理水平。2009年實施40畝;2010年實施30畝;2011年實施30畝。新建茶葉種植標準化技術示范890畝制定標準化示范種植標準,改善土壤條件和更新品種,形成標準化種植體系建設,規范和培訓茶農嚴格按照標準實施茶葉種植技術,研究茶、樹間種的科學性和適用性,形成“茶林”經濟的綜合利用,突出效益增長。2009年實施350畝;2010年實施270畝;2010年實施270畝通過技術示范指導300戶農戶種植管理技術達標建立茶葉質量管理可追溯體系核心區道路建設、溝渠整理和茶園觀賞樹苗間種培育茶葉種植科技示范戶20戶以上設立示范園品比、技術規程等展示牌項目輻射區建設(20000畝)通過核心區形成的成熟技術,16、提高茶農對茶園管理技術標準,規范種植技術標準、規范采摘技術標準。通過技術示范指導1800戶農戶種植管理技術達標培育茶葉種植科技示范戶80戶以上2、項目實施進度安排1、2009年4月2009年12月(1)編制邛崍市臨濟鎮茶葉產業發展規劃。(2)編制臨濟鎮千畝茶葉標準化科技示范基地建設規劃。(3)制定千畝茶葉標準化生產管理技術方案及操作規程各1套,開展技術培訓及技術指導810次。(4)開展810個優質茶葉新品種試驗示范(5)著手實施千畝茶葉示范基地建設400畝(6)示范、指導全鎮茶葉種植面積5000畝,帶動農戶500戶(7)建立茶葉科技合作社1個。(8)培育茶葉種植科技示范戶30戶以上2、201017、年1月2010年12月(1)進行茶園栽種及標準化茶園管理技術培訓。(2)實施千畝優質茶葉示范基地建設300畝,選用品種比對試驗后優良品種作為種苗。(3)原有茶園栽種部分桂花及銀杏樹苗。(4)示范、指導鎮茶葉種植面積5000畝,帶動農戶500戶。(5)開展優良茶葉品種比對試驗12個。(6)制定茶園綠色食品茶葉技術標準1套,爭創國家綠色食品茶葉基地認證。(5)茶葉標準化生產及管理技術集成及示范。(6)培育茶葉種植科技示范戶30戶以上3、2011年1月2011年12月(1)選用茶樹良種,實施千畝優質茶葉示范基地建設300畝,最終形成千畝標準化茶葉基地。帶動臨濟鎮茶葉示范10000畝,帶動農戶110018、戶。(2)綠色食品茶園專項技術培訓及指導,完成千畝綠色食品茶葉基地認證。(3)茶葉標準化生產及管理技術集成輻射推廣到全鎮。(4)培育茶葉種植科技示范戶40戶以上(5)收集數據、資料,項目驗收。九、項目運行機制1、項目實行以企業為主體實施項目由四川省花秋茶業有限公司具體負責實施,臨濟鎮政府和相關村組配合。2、“公司+科技合作社+茶農”利益聯結運行模式在科技示范基地建設的過程中,堅持政府引導,充分發揮農民和龍頭企業的主體作用,建立上聯市場、下聯農戶的茶葉產業科技合作社,采取“公司科技合作社茶農”的方式,按照市場經濟規律運作,充分調動三方的積極性,實現企業增效、農民增收、產業發展,形成成都市災后重建19、產業發展典型示范。3、項目資金的撥付及使用項目實施期為三年,經費預算也為三年。2009年預算待正式簽定項目合同書后,成都市科技局撥付邛崍市科技局,由邛崍市科技局根據項目按年度目標實施進度撥付承擔單位,全部用于示范基地建設。以后預算待上年確定的目標任務驗收合格、當年的實施方案確定后,再按上述辦法進行撥付。項目承擔單位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財務制度的規定和項目合同任務書的要求,加強對項目經費的監督和管理,保證專款專用,單獨核算。4、知識產權與成果管理及權益分配項目成果由項目承擔單位共享。5、項目參與單位的任務分工(1)四川省花秋茶業有限公司:承擔單位。負責1000畝標準化科技示范基地項目建設;負責茶葉收20、購,制定收購茶葉鮮葉最低保護價,鮮葉價格高于最低保護價時,按市場價格收購,鮮葉價格低于最低保護價時,按最低保護價收購。牽頭組建茶葉科技合作社,并積極支持合作社開展工作,一起做好“三優、一免、一補、一返”工作。(2)臨濟鎮鎮人民政府:項目參與單位。制定扶持茶葉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組織村組和茶農參與茶葉科技合作社的組建,積極支持茶葉科技合作社的運行,積極配合四川省花秋茶業有限公司建設1000畝標準化科技示范基地。(3)四川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參與制定臨濟鎮茶產業發展規劃,根據企業和項目實施需要按市場規律參與技術指導服務。十、經費預算1、項目投資預算項目總投資預算為420萬元。其中申請市科技局下撥科技21、經費150萬元,企業自籌270萬元。表1項目參加單位年度經費預算表(單位:萬元)經費承擔單位市科技經費自籌經費年度經費預算200920102011四川省花秋茶業有限公司139270159132118臨濟鎮人民政府10532四川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11合計1502701651351202、2009年經費分配2009年需項目經費165萬元,其中申請市科技經費30萬元,企業自籌135萬元??萍冀涃M具體使用明細:編制臨濟鎮茶葉產業規劃及1000畝標準化科技示范基地建設實施方案1萬元;品種對比試驗園建設10萬元茶葉示范基地400畝建設12萬元示范基地及輻射區技術培訓及指導5萬元;茶葉科技合作社建設2萬元。十一、項目分工及參加項目主要人員情況表2項目主要參加人員及分工表姓名職稱專業項目分工工作單位喻長根經濟師經濟項目總負責四川省花秋茶業有限公司余鷹農藝師茶葉千畝示范基地建設四川省花秋茶業有限公司曹浩農技師茶葉科技合作社建設項目管理四川省花秋茶業有限公司王開明項目協調服務邛崍市科技局朱維波項目協調服務臨濟鎮人民政府羅凡副研究員茶學編制規劃、方案四川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十二、申報單位簽章項目申報單位(蓋章):單位法人代表(簽字):項目負責人(簽字):年月日十三、市科技主管部門意見(蓋章):
運營管理
上傳時間:2021-04-27
11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