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縣2012年春油菜高產創建實施方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6602
2023-12-19
14頁
55KB
1、2012年XX縣春油菜高產創建項目實施方案項目實施單位(蓋章):負責人電話:聯系人電話:通訊地址郵編:電子郵件地址:省級主管部門(蓋章):XX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 負責人電話:聯系人電話:通訊地址郵編:XX市嘉峪關西路708號/730020填制日期:2011-12-25XX農牧廳一、項目實施背景XX縣地處甘肅河西走廊中段,由于氣候溫涼濕潤,晝夜溫差大,日照充足,灌溉便利,大氣、水資源、土壤無污染等自然特點,利于油菜粗脂肪的形成、積累和千粒重、含油率的提高,是種植雙低雜交油菜的理想區域。年種植面積達10萬畝左右,產量1600萬公斤左右。油菜生產已成為全縣主要經濟作物和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同時,2、多年來已初步形成了以油菜籽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業格局。縣域內具有規模的油菜籽加工企業12家,小型的榨油作坊60多家。丹馬油脂公司憑借區位優勢成為我省最大的菜籽油加工企業之一,所產的丹馬牌菜籽油在本省乃至省外具有一定的市場份額,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信譽,成為廣大消費者認知的品牌。(一)XX縣油菜生產及科技推廣現狀近年來,縣委、縣政府按照國家和省上關于加快油料生產發展的意見精神,把優質雙低油菜產業作為富民強縣的主要途徑和平臺來抓,著力提升優質雙低油菜產業水平和規模。按照“做優基地、做強企業、做亮品牌”的發展思路,采取政府引導、農戶參與、科技支撐、龍頭帶動的組織形式推動油菜產業發展,全縣基3、本形成了區位優勢顯著、市場優勢突出、競爭優勢強勁、發展潛力巨大的優質雙低油菜產業。為加快優質油菜新品種新技術引進及試驗示范推廣工作,我縣積極與省內外農業科研院所開展合作并依托國家重點油料項目,推進油菜產業提升質量和效益。(二)XX縣油菜高產創建的優勢1、自然環境優勢XX縣耕作區海拔15002700米,屬大陸性高寒半干旱氣候。年平均降水量195-350毫米,蒸發量1700毫米左右,年均日照時數28022993小時,無霜期138-151天,具有日照時間長、光照強、熱量充足、晝夜溫差大的特點。土壤肥沃,土層深厚并且多屬二陰山灘旱地,土地利用面積大,發展油菜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土地資源。2、政4、策優勢甘肅省種植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中提出,油菜以發展“雙低雜交”油菜為重點,大力推進集中連片規范化種植、集約化經營,同時搞好專收、專儲、專加工,提高加工技術水平和產品檔次。油菜重點建設隴東(包括天水)、河西祁連沿山冷涼區和臨夏甘南高寒陰濕區三個油菜優勢區。XX縣是甘肅省重要的食用商品油料生產縣之一,被列為河西沿山冷涼灌區主要生產基地縣。從2010年起,以擴大種植面積、提高單產水平、改善油料品質、優化品種布局、推廣先進實用技術等為重點,大力開展油菜高產創建活動,集中展示優質高產新品種和節本增效栽培新技術,提高新品種新技術的覆蓋率和到位率,做到以點帶面,促進全縣油料生產發展。這些政策無疑為油菜產5、業發展提供良好政策環境。3、人才及技術優勢XX縣農技中心現有技術干部23名,其中高級職稱2名,中級職稱15名,初級職稱6名,對技術干部實行聘任制和目標管理責任制。下設區域農技站5個,鄉鎮農技站3個,擁有技術干部60多人,其中高級職稱8人,中級職稱40人。近年來,組織實施國家、省、市、縣農業項目12項次,取得科研成果8項,專利1項,獲各級科技進步獎5項,榮譽獎10多項。XX縣種植油菜歷史悠久,在多年的種植過程中,技術人員先后推廣了“三三”和“對半”輪作技術,條播技術,平衡施肥技術,葉面噴施硼肥、病蟲害綜合防治等技術,為XX縣油菜的大面積種植提供了人才、技術支撐。4、技術合作優勢在發展優質雙低雜交6、油菜產業中,XX縣注重加強與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的合作與交流,先后與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甘肅省農業科學院作物所、張掖市農科院、湖南省農科院、青海省農林科學院春油菜研究開發中心等多家科研單位、院校建立技術合作關系,20余名高級工程人員、教授應邀來XX縣幫助指導優質雙低油菜重大技術改造和新產品開發,應用專利技術6項,共實施院地院企科技合作項目8項,引進先進實用技術26項,引進、培養各類急缺人才33人,開發新產品12個。5、加工企業優勢全縣有規模較大的油料加工企業12家、油脂化工企業3家、飼料加工廠5家。其中,丹馬油脂公司是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年生產“丹馬”牌、“XX軍馬場”系列菜籽油37、萬噸。軍馬二場榨油廠2.4萬噸毛油生產線、軍馬三場榨油廠、XX縣蘭清榨油廠、XX縣新鴻基糧油公司、永新糧油加工廠、霍城鎮東關榨油廠、大馬營鄉花寨榨油廠等都具一定規模;油脂化工企業有白山油脂化工廠、云路化工廠、龍首化工廠;飼料加工廠有XX縣飼料廠、新丹飼料廠等。通過龍頭企業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優質雙低雜交油菜產業已具備明顯區域特色優勢和經濟優勢。綜上所述,在XX縣實施優質雙低雜交油菜高產創建項目,自然資源、環境條件、人才技術力量、基礎設施、服務網絡等條件都能滿足項目要求,產品發展潛力大、市場前景廣闊,產業鏈條的拉伸作用明顯,能為全縣油料產業發展起到較好的示范帶動作用。二、項目實施目標與考核指標(一8、)項目實施目標1、主導品種:華協1號、青雜5號。2、主推技術:重點推廣優質高產品種、藥劑拌種、適期精量播種、合理輪作、葉面噴肥、測土配方施肥、機械條播、病蟲害綜合防治、適期收獲等綜合豐產栽培技術。3、技術指標:雙低雜交優質品種應用率達到100,精量半精量播種面積達到100%,高產創建活動示范區機播面積達到100%,科學施肥面積達到90%以上,標準化生產技術應用率達到100%。4、面積指標:圍繞李橋鄉東溝村建立3個百畝核心攻關田,2個千畝示范片,輻射帶動李橋鄉西溝、周莊、上寨、下寨等村形成一個超過萬畝的高產創建示范片。5、產量指標:萬畝連片示范區平均畝產達200公斤以上;千畝連片示范區和百畝高產9、核心攻關田平均畝產達220公斤以上;帶動全縣油菜總產較前三年平均增長5%以上,輻射帶動全縣油菜均衡增產。三、項目內容與技術路線(一)項目實施地點及條件該項目計劃在李橋鄉的西溝、周莊、上寨、下寨等5個村實施。項目區位于XX縣境內南部,距縣城35公里。轄10個村、68個社、2795戶、10519人、海拔21002500米,總面積22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5.49萬畝,地處山區,氣候溫涼,晝夜溫差大,干旱缺水,屬沿山冷涼灌區。油菜常年播種面積2萬畝左右,是我縣主要的油料種植鄉鎮。(二)項目實施關鍵技術與技術路線1、選用優良品種。重點推廣華協1號、青雜5號等雙低雜交油菜品種。2、推廣精量播種和適時播10、種技術。視天氣情況在4月中下旬播種,播深23cm。合理密植,推廣精量和半精量播種技術,畝播量0.40.5公斤,畝保苗4萬株左右,為節本增效提高產量奠定基礎。3、推廣機械條播技術。在油菜種植區,改變傳統的撒播方式,廣泛采用畜引機播或機引機播,做到下種量均勻,深淺一致。4、推廣科學施肥技術。按照“增施農肥、氮磷配合、補施硼肥、微肥”的原則,在施足農家肥的基礎上,以油菜專用配方肥為載體,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一般畝施純 N12-15 公斤,P2O58-12公斤,N:P 控制在 1:0.7到 1:1為宜。為了防止后期花而不實,在施肥量分配上按照重施底肥,巧施追肥,葉面補肥的科學施肥方法。具體將農肥11、磷肥一次性做底施, 將氮肥的三分之二做底肥三分之一于抽苔期追施,從而達到均衡供給營養,促進油菜生長和產量的形成。5、播前土壤處理。防除雜草播種前結合耕地施肥畝用氟樂靈乳油150克,或仲丁靈乳油、燕麥畏乳油150克均勻噴施于地表,然后耙耱,一周后播種,可有效防除野燕麥和其它雜草的危害。 6、推廣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油菜田病蟲害主要有油菜菌核病、菜蚜、小菜蛾等。菌核病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2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防治。菜蚜、小菜蛾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噴霧防治。特別是中后期油菜蚜蟲及菜青蟲危害嚴重時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或20%的溴滅菊酯乳油400012、-5000倍液噴霧防治,兩種藥劑交替使用,每隔7天防治1次,連防2-3次。7、推廣藥劑拌種技術。播前畝用150克辛硫磷拌種,拌種后晾干種子進行播種,可有效的預防地下害蟲和跳甲對幼苗的危害。8 、推廣葉面施肥技術。在油菜抽苔期、現蕾期、開花初期,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或硼鎂鋅肥3次左右,可防止油菜“花而不實”的現象,促進角果數,角粒數和千粒重的增加。技術路線:地塊選擇 -整地-土壤處理-種子準備-配方施肥-精量播種-間苗定苗-中耕除草-病蟲害防治-灌水追肥-適時收獲-脫粒入庫。(三)項目工作主要內容1、加強組織領導,確保項目順利實施。為了靠實責任,確保項目順利實施,切實保障創建活動的順利實施,把先進13、適用、成熟配套的油菜綜合增產新技術推廣應用到千家萬戶,達到油料增產、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的目的。一是成立由分管農業的副縣長任組長,農業委員會主任任副組長,財政、發改、科技、農技等部門負責人以及項目區分管農業的副鄉鎮長為成員的行政領導小組。主要負責高產創建活動協調、統籌安排、監督檢查、資金管理、督促執行及制定高產創建活動管理辦法等工作。二是成立油菜高產創建技術指導小組,以縣農技中心為主,抽調農業系統和鄉鎮農技站具有高級職稱的技術干部組成專家組,實行首席專家制。專家組組長由農技中心主任(高級農藝師)擔任,并任首席專家。專家組主要負責制定高產創建活動實施方案和目標管理制度,根據產量指標編寫高產創建技術14、規程和培訓計劃,抓好技術培訓、栽培措施和試驗示范的落實,以及數據、資料的統計整理和項目報告的撰寫等工作。并選聘10名專業技術干部作為技術指導員,組成高產創建活動技術指導小組。負責各項集成技術的試驗示范和主推技術的落實到戶,負責示范戶的技術培訓和田間技術指導,以及數據、資料的整理和項目報告的撰寫等工作,保質保量完成目標任務。2、強化示范帶動,提高科技入戶率。依托“張掖市30萬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工程”、新型農民科技培訓、測土配方施肥等項目,結合高產創建項目,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增強實施效果。利用廣播電視、現場會、專欄墻報、懸掛橫幅、張貼標語、發放宣傳資料等多形式開展宣傳,通過專題講座、現場指導等15、形式對鎮村干部、蹲點人員、科技示范戶、高產創建活動示范區群眾進行系統的技術培訓。選聘的技術指導員,每人在萬畝高產創建示范區選擇20名農戶作為科技示范戶,并建立擋案、登記造冊。每個科技示范戶輻射帶動10戶農戶,全縣輻射帶動200戶。在農業生產的關鍵時節,針對高產創建活動示范區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每個技術指導員至少開展技術培訓2次以上、技術指導4次以上,高產創建活動示范區農戶每戶至少有1人接受過1次正規的技術培訓。示范區實行工作統一部署、良種統一供應、技術統一培訓、病蟲統一防治,全力打造大樣板、大現場,提升示范功能。輻射區實行宣傳發動到位、技術培訓到位、技術指導到位,竭力保證入戶到田,擴大輻射帶動16、范圍,建立萬畝高產示范片、千畝標準化高產展示方、百畝核心攻關田,確保高產創建活動各項指標和措施的全面完成。3、制定切實可行的技術規程組織專家按照標準格式要求,編寫因地制宜、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高產創建技術規程,編印技術手冊1萬本。4、示范優良品種重點是加快新品種更新換代步伐,篩選出1-2個符合當地特點的優質高產主栽品種和配套的栽培技術,引進4-5個油菜新品種開展品比試驗。大面積示范推廣以華協1號、青雜5號為主。同時,加強優良品種繁育基地建設,加快品種的提純復壯和更新換代步伐,進一步提高良種覆蓋率。5、加強病蟲害綜合防控抓好油菜菌核病和菜青蟲的監測預報和綜合防治工作。建立油菜重大病蟲害監測預警網17、絡和應急防治體系,做到準確預報、專業防治、發現一點、控制一片、統防統治、群防群控,做到全生育期綜合防控,做到生態高效防控,從根本上減輕病蟲害的威脅。6、推廣農業機械化技術重點推廣油菜精量播種、機播機收等機械化耕作技術,提高機械化作業應用水平。示范區高產核心攻關田采取統一品種、統一藥劑拌種,統一整地,統一播期播量,統一機播,統一開展田間管理。7、開展試驗研究探索性地開展油菜新品種引進試驗、品種密度試驗、科學施肥試驗和病蟲害防治試驗、油菜不同栽培模式試驗、高海拔區不同作物效益比較試驗,補充完善我縣油菜優質高產標準化栽培技術,以期為進一步提高我縣油菜栽培技術水平提供技術支撐。(四)項目實施計劃進度218、011年12月2012年1月,宣傳動員,確立重點實施區域,組織編寫實施方案和高產創建操作技術規程。 2012年3-4月,結合春耕生產進行宣傳培訓,落實油菜高產創建地塊和技術,分析化驗土樣,制定施肥建議卡,下發實施區農戶。2012年4-5月深入油菜高產示范區現場指導種植,落實試驗示范。2012年6月,進行查漏補缺,發現問題及時解決;配合省督查組檢查指導我縣任務落實情況。2012年7-8月,加強田間管理,進行葉面噴施硼肥2012年9月,進行自我預測產評估,并配合省高產創建活動專家組對油菜高產創建活動進行實地測產驗收。2012年10月,對今年油菜高產創建活動工作進行回顧和自我評估,分析影響因素,彌補19、不足,總結成功經驗,及時上報總結材料。2012年11月,配合省上高產創建活動專家組對今年我縣油菜高產創建進行考核評價。2012年12月,召開總結表彰大會,對今年高產創建活動工作進行回顧,總結經驗,對創建活動中做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獎勵,并安排部署明年的高產創建工作。四、項目單位情況XX縣農技中心屬全額撥款事業單位,隸屬XX縣農業委員會管理,下設農技、植保、土肥3個股。現有技術干部23名,其中高級職稱2名,中級職稱15名,初級職稱6名,對技術干部實行聘任制和目標管理責任制。下設區域農技站5個,鄉鎮農技站3個,擁有技術干部60多人,其中高級職稱8人,中級職稱40人。建成了設備先進、功能完善的20、病蟲監測室、土壤化驗室、科技培訓室、網絡信息室和農產品質量檢測室,還成立了植保專業服務隊,擁有各類機械及化驗、檢測設備4500臺件。在管理上農技中心實行了領導、站室、職工崗位目標管理責任制和領導包鄉掛項,干部職工包村駐點工作制。每年各業務站按照上級業務部門和主管局要求,提出第二年工作目標,在領導班子會上討論確定后進行量化,并按考核辦法簽訂目標責任,把工作量和經費核定后打包交給各站領辦,從而有力的調動了各站干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項目資金使用無不良記錄。多年來,縣農技中心認真執行項目財務管理制度,按有關規定對項目經費設立專戶、專項列支,確保專款專用,發揮資金最大效益。由于項目資金使用得當,無財政部21、門及審計機關處理處罰決定、行業通報批評、媒體曝光等不良記錄。 五、項目單位分工與人員保障(一)項目單位與分工參與單位名稱項目任務分工備注XX縣農業委員會負責項目監督管理XX縣農技中心負責項目實施李橋鄉農技站承擔萬畝示范片建設(二)項目主要參加人員姓 名工作單位職務/職稱項目分工聯系電話王建生縣農業委員會主任項目管理魯天文縣農技中心主任高級農藝師負責項目全面工作龍作愛縣農技中心副主任農藝師負責項目土肥工作王君華縣農技中心副主任農藝師負責項目植保工作張忠福縣農技中心副主任高級農藝師負責項目農技工作周文奎縣農技中心農藝師負責萬畝示范區技術指導工作馬金占縣農技中心農藝師負責示范區施肥指導工作楊敏縣農技22、中心助理農藝師項目資料集及核心田技術指導劉保德李橋鄉農技站助理農藝師示范區試驗技術指導工作六、項目資金及使用預算支出內容金額(萬元)支出標準、數量及測算備注技術推廣補助3用于技術培訓、資料印刷等專業化服務補助2用于病蟲害統防統治經費物化補助12用于購買種子、肥料、拌種劑等物資信息服務和項目考核補助1.5信息服務費、測產費、其他工作經費試驗補助1.5用于試驗材料購置、租地補助和賠產及用工補助等合 計20-七、申報意見表項目實施單 位意 見我單位有能力和決心完成好油菜高產創建項目。負責人: (單位公章)經辦人: 年 月 日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意見負責人: (單位公章)經辦人:年 月 日省 級主管部門意 見負責人: (單位公章)經辦人: 年 月 日備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