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戰略性新興產業成長型中小企業庫建設方案(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6753
2023-12-19
6頁
19.50KB
1、#市戰略性新興產業成長型中小企業庫建設方案為深入實施#市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三年行動計劃,準確把握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聚焦“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等熱點,充分體現#作為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重要節點城市的定位,研究新常態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的發展路徑,科學謀劃“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方向,研究提出重要載體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發展重點,市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擬組織開展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成長型中小企業庫”建設工作,特制定本方案。一、 建設背景近年來,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總體呈現良好發展態勢,各地涌現出一批產業前景好、發展后勁足的企業2、。這些企業所處行業基本屬于戰略性新興產業范疇,企業的產品和服務也符合國家重點支持和鼓勵的發展方向,部分企業掌握關鍵核心技術,有的處于行業領先地位。但是這些企業大都處于初創期、成長期,且多為中小型企業,企業的資金、人才等要素抗風險能力弱,迫切需要政府政策、資金等各多方面引導、扶持。為著眼長遠發展,加快培育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同時為樹立項目建設趕超標桿,激發各地新興產業發展活力,支持企業建設,擬建立戰略性新興產業成長型中小企業庫,選擇一批企業產品科技含量高、發展潛力大、特色明顯的中小型企業,予以重點培育。通過3-5年的努力,逐步打造一批產業基礎好、帶動作用強的支柱企業,形成我市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3、二、指導思想和目標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緊緊把握國家提出的“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等熱點,以“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編制和實施為契機,以產業轉型升級和企業培大育強為目標,以改革創新為核心,以重大項目和企業庫為抓手,以特色產業基地為載體,創新體制機制,完善支持政策,著力優化產業布局、突破關鍵技術。通過各類要素整合,逐步培育一批示范型、領軍型龍頭型企業集團,打造一批創新型園區和特色產業基地,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跨越發展。力爭用3-5年的時間,培育壯大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其中:新能源產業企業產值規模達到100億以上2家,10-20億1家,5-10億5家,1-4、5億6家,5000萬-1億7家,新增列統企業5家以上;新能源汽車產業企業產值規模達到20-50億1家,10-20億1家,5-10億5家,1-5億8家,5000萬-1億7家,新增列統企業5家以上;高端裝備制造產業企業產值規模達到100億以上1家,50-100億2家,20-50億4家,10-20億5家,5-10億13家,1-5億17家,5000萬-1億24家,新增列統企業8家以上;新材料產業企業產值規模實現50億以上9家,20-50億17家,10-20億19家,5-10億55家,1-5億53家,5000萬-1億30家,新增列統企業20家以上;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產業企業產值規模達到50億以上3家,205、-50億8家,10-20億13家,5-10億28家,1-5億20家,5000萬-1億9家,新增列統企業8家以上;節能環保產業企業產值規模實現50億以上2家,20-50億1家,10-20億1家,5-10億3家,1-5億3家,5000萬-1億2家,新增列統企業2家以上;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企業產值規模實現50億以上2家,20-50億4家,10-20億6家,5-10億9家,1-5億7家,5000萬-1億7家,新增列統企業3家以上;物聯網產業企業產值規模達到50億以上3家,20-50億3家,10-20億3家,5-10億7家,1-5億9家,5000萬-1億8家,新增列統企業4家以上;智能電網產業企業產值規6、模達到10-20億1家,5-10億1家,新增列統企業1家以上。國家級和省級工程(技術、工程技術、檢測)中心,在全省達到中上水平、蘇北第一。三、入庫企業管理1、企業所在行業符合我市重點發展的九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范疇,分別為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術和新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軟件、物聯網、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智能電網,同時鼓勵在3D打印、大數據、高效儲能等國內外產業新領域進行積極探索。2、企業注冊地在#、具備獨立法人資格、處于初創期或成長期,規模為中小型企業(包括大型企業中分離出來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科技型企業)。企業產品符合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發展方向和服務指導目錄要求,技術高端、7、行業領先、競爭力強、市場潛力大,在當地處于同行業領先地位。3、入庫企業及其實際控制人誠信記錄良好,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且權屬清晰。具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堅持以人為本、誠信守法、優質服務、綠色生態的經營理念。具有規范的企業經營管理制度。4、各縣(市)、區九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行業申報入庫企業按照下列指標綜合排序后上報,主要包括:銷售收入增速、利稅貢獻、專利擁有量、高學歷及高技能員工占比、研發投入、勞動保障、安全生產、重大項目建設等。5、各縣(市)、區要對入庫企業加強日常管理,責成專人監測、服務入庫企業,按季調度入庫企業發展情況和存在問題,掌握發展動態,做好分析,及時上報。6、企業庫實行動態管理,每年更新8、一次。對各地新涌現出的龍頭成長型企業,及時補充入庫。同時,對于企業違法違紀、經營不善、管理混亂,出現重大安全責任事故,出現知識產權糾紛和騙取國家資金等誠信方面問題,企業將從庫中調出。7、企業庫建立完善后,我們將適時建設網上平臺,通過陽光發改系統、APP等多種方式搭建起政府與企業交流、反饋平臺。及時向在庫企業發布相關信息,共享企業成功經驗,企業也可以及時反映問題和建議等。四、入庫企業申報程序1、組織推薦。采取地方推薦與企業自報相結合,各縣(市、區)發改經信部門會同科技局推薦侯選企業,企業也可結合實際情況自行申報。2、申報材料。組織企業填報 “戰略性新興產業成長型企業統計表”(見附件1),企業簡介9、(見附件2),匯總后報我委。3、綜合評定。我委對推薦企業組織初審,排出入庫企業名單,由領導小組組成部門對擬入庫企業進行綜合評審,提出本年度企業庫名單,上報市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審核批準后予以公布。五、政策支持對入庫企業,按年度擇優進行重點支持。1、研發平臺。支持在庫企業申報國家和省級工程中心、工程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各類研發平臺建設。2、資金扶持。支持在庫企業申報國家新興產業創投引導基金等國家級、省級各類專項,市“撥改投”、市產業發展基金等市級各類專項。推進直接融資,支持企業境內外上市融資,支持企業發行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企業債券、中小企業私募債等各類債10、券。3、項目建設。企業建設項目優先列入市“三重一大”,納入市年度重大項目投資計劃,享受相關扶持政策。對特別突出項目,將推薦列入省級重大項目。五、時間安排本次企業庫申報截止時間為2015年11月底,本方案修改建議也請于2015年11月18日前報我委。六、組織保障1、加強組織領導。企業庫建設工作由市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領導小組組成部門會同市規劃局、工商局、地稅局等部門共同完成。市領導小組辦公室將制定企業出入庫標準、在庫企業管理、部門聯合會商、研究解決問題等管理機制。2、細化目標任務。各地要科學制定企業庫建設年度工作計劃,明確年度工作目標,加強對入庫企業跟蹤調度分析,細化完善工作措施,確保任務落實到位。各地區及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區也要按照領導小組相關要求,結合本地發展實際,建立各自后備企業庫,積極培育并向市企業庫推薦符合標準企業。3、嚴格監督考核。加強對戰略性新興產業成長型中小企業庫建設情況的督導檢查,及時協調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市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將對各縣(市)、區每季度上報情況、在庫企業培育情況進行分析,逐步建立考核激勵機制,嚴格落實獎懲措施,確保工作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