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縣野鐘特色經果產業示范園區水果基地建設獎補資金申報實施方案(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6788
2023-12-19
8頁
21.50KB
1、年 度2014六盤水市農業園區項目獎補資金申報實施方案項目名稱:水城縣野鐘特色經果產業示范園區水果基地建設起止年限:2014年11月2015年2月承擔單位:水城縣南亞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監管單位:水城縣野鐘 鄉 人 民 政 府聯系人:陳雙平電話:一、編制依據根據六盤水市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區建設聯席會議辦公室關于做好農業園區項目獎補資金計劃申報的通知要求和中共六盤水市委、六盤水市人民政府關于農業特色產業發展“3155工程”的實施意見(六盤水黨發20142號)文件精神,結合水城縣野鐘特色經果產業示范園區規劃目標及項目所在區域資源優勢,編制該項目實施方案。二、項目建設地點該項目擬建于水城縣野鐘鄉發射2、村,位于水城縣野鐘特色經果產業示范園區東部,地處北盤江北岸河谷地段,土壤肥沃,熱量條件較好,水(城)普(安)公路沿線,交通便利。三、項目建設規模及內容依托南亞生態農業公司獼猴桃標準果園現有流轉土地資源,新建以脆紅李為主要內容的水果基地1000畝。按照標準果園建設規范進行項目布局和項目工程施工。四、項目設計及技術標準(一)項目設計 水城縣南亞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于2013年已在該園區發射村流轉土地3000余畝,已建成獼猴桃標準果園1500畝,對流轉的土地進行了整治,建成了供水系統和果園機耕道10多公里,可滿足項目建設物資運輸及項目經營管理。按照水果和標準果園建設技術規范,該項目工程設計以水城縣野3、鐘特色經果產業示范園區規劃目標為指導,立足于項目建設地點土壤、氣候、水源和擬種植品種的生物學特性進行施工設計。1、土地整理:將用于種植脆紅李的地塊進行“田”字形或“井”字形整理,建設對土地進行翻犁,將熟土和有機層集中堆積作為果苗定植坑的回填土。在果園內布設供水管道,開挖排水池,對土壤板結度較高的地塊進行土壤改良,一是種植綠肥或其他寒性作物品種進行地力培肥,建立生物多樣性作物互促系統,為果樹提供養份;二是使用松土劑或石灰、草木灰等調整土壤通透性。2、肥料配備:使用腐熟的農家肥作為果苗定植基肥,于果苗定植前將其置于定植坑內與熟土、腐植土混合施于坑內,畝施用量1噸左右,再使有機肥進行階段性提苗,對地4、力較差地段配入有機肥作為底肥。3、定植坑開挖:將整治合格的土地按株行距44米進行打坑,按60cm見方開挖打坑,將生土挖出后,用熟土回填。4、植苗:每畝植苗40-45株,植苗時施足底肥,澆足定植水。植苗前用生根粉將苗木根部浸泡或酌用生根粉處理過的泥漿。再用地膜進行覆蓋,待苗木完全成活后清除。(二)技術標準1、苗木:引進一年生脆紅李嫁接苗。2、肥料:用磷肥對農家肥進行堆積發酵15天,使其充分發酵,將農家肥徹底腐爛后使用,每坑用量15kg-20kg,磷肥與農家肥比例為1:9,即每噸發酵農家肥使用磷肥100kg。3、修枝整形:自種植后起,每年春季、秋季進行修枝整形,樹高控制在2.5米左右,使之于種植后5、第三年開始掛果,初果期株產量10公斤左右,第五年進入盛果期,株產量達50公斤,畝產量2500-4000公斤。4、果園管理:每年春季對果園進行中耕除草,施足有機肥,保證果苗生長旺盛,夏、秋季進行一次除草追肥,在林下或林間空地用種植綠肥等寒性植物,保持冬、春季果園有綠色植物覆蓋,穩定果園土壤墑情,使果樹有足夠水份和養份供給,每年春季將種植于園中的綠肥等作物翻蓋于果樹根部作為肥料使用。五、組織管理(一)組織領導措施:在鄉委、鄉政府的領導下,在園區管委會和縣區業務部門的指導下,按照項目資金使用和管理規定,成立項目實施領導小組,由鄉人民政府鄉長任項目實施領導小組組長,鄉農業服務中心、林業站、水利站、村委6、會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項目實施中的協調,處理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協助企業完善項目經營管理制度和土地流轉制度等。(二)項目實施:項目由水城縣南亞生態農業發展公司實施,村民委員會組織項目區土地流轉農戶參與實施,公司負責種苗引進,技術指導及技術服務,負責項目產品市場營銷,產品商標注冊與包裝,按當地市場保底價回收項目產品或組織農戶進行產品營銷。在項目建設期,南亞生態農業公司負責對引進品種苗木質量進行考核,將苗木質量和價格向項目實施領導小組報告,經項目實施領導小組研究確定后,與苗木供應單位簽訂供應合同,保證苗木于種植時到項目點。鄉農業中心、財政所、林業站、水利站和縣園區管理部門7、業務部門及園區管委會于項目實施前對項目區土地整治,項目實施技術標準等進行實地考核,派員深入項目點進行督促指導,按項目建設質量要求進行項目監督,財政所、農業服務中心對項目物資采購相關手續、質量等 進行監督,完善項目建設中的痕跡管理。(三)項目經營管理:項目完成種植計劃后,由公司和村委會共同制定后續管護措施及經營措施,公司與村委會、與農戶分別簽訂相關經營管理合同或協議,按照協議條款各負其職地對項目進行管理和經營,共同維護項目運行秩序,確保項目可持續發展。六、投資概算與資金來源(1)項目總投資概算1、苗木引種:畝種植45株,6.5元/株,需采購4.5萬株,苗木購置費為29.25萬元。2、土地整治費8、:300元/畝,整治工程費為30萬元。3、肥料費:按農家肥單價1000元/噸計算,每株使用量10-25kg,建設期畝投入1噸,需投入100萬元。4、種植費:每株5元(打坑3元,種植1元,復膜及澆水1元),每畝人工費225元,需22.5萬元。5、安裝果園供水管網30萬元,其中:建300立方高位水池1個,投資15萬元,鋪設果園供水管道10km,投資15萬元。綜上各項,項目總投資211.75萬元(按產前撫育費計算,由公司、農戶另行解決)。(二)資金來源本項目申請六盤水市園區獎補資金50萬元,用于苗木采購補助和土地整治補助,項目承擔單位、受益農戶自籌161.75萬元,用肥料、種植費、供水管網等投入。七9、項目建設進度安排2014年11月項目實施方案制定,落實項目實施地塊;2014年12月項目實施地塊整治、肥料儲備、種苗采購等;2015年1月-2月啟動項目種植計劃,建供水系統等;2015年3月申請項目驗收,進入項目管護期;2017年項目進入試果期;2018年起項目進入投資期;2020年進入盛果期。自2017年起,公司組織項目產品投入市場,注冊項目產品商標,完善儲、營銷等體系建設。八、項目資金管理(一)資金到位后,由縣發改、財政、農業、園區管委會等單位對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監督管理,做到??顚S?,憑項目建設有效票據支付項目補助資金。(二)項目竣工后,對項目建設資金進行決算,作為項目驗收的依據存入項目10、檔案。項目驗收后,由園區管委會辦理移交手續交項目承擔單位、村委會管理。(三)項目管護期內,園區管委會、農業、財政等部門定期對項目績效進行考核,督促項目承擔單位健全項目運行管護制度,按園區建設目標加強項目管理,確保項目建設達到園區主導產業發展的預期目標。九、項目效益脆紅李是較優質的賴儲存品種,建園后第三年即可掛果投產,單株產量可達10公斤以上,第五年即可進入盛果期,單株產量可達50公斤。脆紅李儲存時間達90天且不變質,成熟較晚,于每年9月份上市。該產品可作為水果淡季的補充果品,具有較好的市場適應性。項目的建設,進一步豐富了野鐘園區建設內容,有效利用園區優勢資源,對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和園區產業有效大11、的作用。按現階段脆紅李價格計算,畝產值可達10000元以上,按項目區戶均種植2畝,項目可年產新增收入2萬元以上,按公司統一回收進行存儲和包裝價格計劃,畝產值可達3萬元以上,按人均管理20畝,可解決50人就業,成為產業工作,可解決30人就業成為市場營銷員,按公司經營收入6%計算產品稅,可為地方財政創造稅收180萬元以上。由于脆紅李品質優良,除作鮮果銷售外,還進行深加工,如飲料、果腩等,在市場高度飽和的情況下,亦可進行其他產品開發或將其他更換為其他特色產業,項目區農業資源還可持續發展,不會導致資源浪費或閑置。項目申報單位意見:負責人簽字: 公章年 月 日 縣(特區、區)分管領導意見:負責人簽字: 公章年 月 日 市農業委員會審批意見:負責人簽字: 公章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