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學特色高中建設項目三年實施方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6853
2023-12-19
12頁
53KB
1、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學“卓雅教育”特色高中建設項目三年實施方案在上級領導的親切關懷和支持下,經過學校提出申請,專家嚴格審核,我校成為天津市特色高中建設項目首批24所入圍學校之一。應該說,這是繼2011年我校入選北京大學校長實名推薦學校后的又一件載入學校發展史冊的大事,同時,也是推進學校向更高層次飛躍、進一步實現學校內涵發展的難得契機,更是今后一個時期全校上下需要齊心協力做好的一項重要工作。下面,我代表學校向各位領導、專家、老師們介紹學校“卓雅教育”特色高中建設項目三年實施方案。一、指導思想本著天津市特色高中建設實施方案提出的“多樣化、整體性、重內涵、重創建”的原則,按照市教委“精心準備、如期啟動;2、加強宣傳、創設氛圍;搞好建設、加強基礎;注重過程、面向全體”的工作要求,在深入開展調研、廣泛征詢意見的基礎上,我們確立了四十七中學“卓雅教育”特色建設思路,著力從“環境文化建設”、“制度文化建設”、“課程文化建設”、“教師隊伍建設”、“課堂文化建設”五大方面推進我校“卓雅教育”特色創建工作。二、總體目標圍繞學校核心價值理念,通過五大舉措,在三年內基本達成校園環境幽雅,教師業卓止雅,學生識卓行雅,師生發展和諧的高質量的特色高中。三、標志性成果1.出版專著卓雅教育四十七中學特色高中建設成果2.出版四十七中學班主任專業論壇文集3.完成與該項目有關的國家級課題高中有效教學行動策略4.外顯具有“卓雅教育3、”特色的四十七中學學校文化5.舉辦一次全市規模的特色高中建設成果展示活動四、實施方案(一)環境文化建設【發展愿景】圍繞學校核心價值理念“卓雅教育”, 在學校已有的校園硬件建設的基礎上整體規劃校園環境建設,本著“高品位、特色化,地域性,審美性”的原則,科學布局、整體構建,形成具有四十七中特色、體現四十七中學核心價值理念的環境文化建設。校園環境建設的總體目標是:校園環境幽雅,書香氣氛濃厚,和諧布局,曠達有序。 處處彰顯“卓雅教育”這一學校核心價值理念。【三年規劃】1.2012年3月2012年12月,設計并完成走廊文化特色、樓道文化特色、班級文化特色、辦公室文化特色等室內特色文化建設,其中班級文化特4、色及辦公室文化特色采取規范化與個性化相結合的方式,達到個性與共性的和諧統一。2. 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征求全校師生及業內人士的基礎上,設計并完成包括學校植物園、辦公區、教學區、校內庭院等室外特色文化建設,統一顯著標示,命名要與“卓雅教育”緊密相連,充分體現學校的核心價值理念,彰顯學校環境育人功能。3.2012年3月2013年12月,籌資興建四十七中學藝術樓,為學生會、社團活動提供空間,也為學校的藝體教育提供保障,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展示特長的平臺。藝術樓設專用教室:包括體操房、聲樂室、琴房、畫房、學生會等;增建楊連弟展室、改建校史館。【標示性成果】1. 四十七中學藝術樓2. 校園5、內及樓內與“卓雅教育”相關的各種標識、圖片及激勵性文字。3. 富有特色的班級文化及辦公室文化。4. 學校的核心價值理念、一訓(校訓)三風(校風、教風、學風)。(二)制度文化建設 【發展愿景】在制度建設方面,以時代精神為指導,充分體現現代學校管理理念。在教育教學方面,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注重學生自主管理,構建自主約束、自主規范、自主教育、自主提高的班級管理制度,實現學生“識卓行雅”的教育目標;在學校管理方面,以教師的發展為本。注重人本管理,在教師專業成長的同時提升教師的幸福指數,在教育教學實踐中自主修煉、自主成長,實現教師“業卓止雅”的學校管理目標。【三年規劃】1.2012年3月2013年5月,對6、學校現有制度進行梳理、修訂、完善、重建,從學校行政管理、德育工作管理、教育教學、教育科研管理、后勤工作管理等分類建立和完善各項校本管理制度。2.2013年6月2013年12月,形成具有“卓雅教育”特色的四十七中學校本管理制度匯編。3.2012年3月2012年12月,籌劃并建立學校“卓雅獎”獎勵機制,獎勵在某一單項做出突出貢獻的師生。“卓雅獎”鼓勵師生多元發展,個性發展。將教師在教學、科研、創新、指導、奉獻等方面,學生在學習、品德、特長、活動、實踐等方面做出優異成績的進行評選、獎勵,最高級別的獎項為學校“卓雅獎”。為促進教師的“業卓止雅”,學生的“識卓行雅”搭設平臺。【標志性成果】1. 完成四十7、七中學“卓雅教育”校本管理制度匯編。2. 卓雅學生“五個一”(年度評選)(1) 一次學習成績飛躍(2) 一項藝術特長(3) 一個感人事跡(4) 一個社團組織(5) 一次社會實踐五項均具備則被推選為學校“卓雅學生獎”3.卓雅教師“五個一”(年度評選)(1)一個好的教學成績(2)一個成功的幫教案例(3)一篇發表或獲市級以上獎項的教育教學論文(4)一門校本課程(5)一個可推廣的教學模式五項均具備則被推選為學校“卓雅教師獎”(三)課程文化建設 【發展愿景】依據課程建設的綜合性、選擇性、均衡性,打通三級課程,構建含基礎性課程、拓展性課程、校本課程等三類具有學校特色的四十七中學課程體系。實現基礎性課程校本8、化、校本課程特色化、拓展性課程靈活化這一特色課程文化建設目標。【三年規劃】1.2012年3月2012年12月,校本課程準備階段。(1)校本必修課:在現已開設心理健康課的基礎上,2012年擬再開設禮儀課與形體課,實現開設“三課”與“一操、一法、一歌”。“三課”即心理健康課、文明禮儀課、藝術形體課;“一操”即中華武術操,“一法”即一體書法字,“一歌”即一組紅歌合唱。實現學生在高中三年學習后,每一名學生都會一套武術操、一體書法字、一組紅歌合唱。(2)校本選修課:在學校已經開設的體育專項課程校本選修課的基礎上,擬再開設包括知識探究型、生活普及型、熱點討論型、準學術研究型、創新實踐型等方面的校本選修課程9、。以學科組為單位,進行校本課程的準備、申報,校本教材的編寫。2.2013年1月2013年12月,校本課程實踐階段。初步完成校本選修課教材的編審,對已成熟的校本選修課進行實踐,在實踐過程中進一步完善校本選修教材的編制,開發更多的校本選修課程。3.2014年1月2014年12月,校本課程的實施階段。實現校本選修課程常態化,在原有校本選修課程的基礎上逐年拓展、完善,由教師申報,學校審核批準。【標志性成果】1. 開發出心理健康課、文明禮儀課等校本必修課教材2. 開發出各類校本選修課教材3. 校本課程常態化4. 初步構建出含基礎性課程、拓展性課程、校本課程等三類具有學校特色的四十七中學課程體系。 (四)10、教師隊伍建設 【發展愿景】“人才的培養在教育,教育的關鍵在教師”。只有具備師德高尚、業務精湛、業卓止雅的教師,才能培養出興趣廣泛、個性鮮明、識卓行雅的學生。學校為教師成長搭建各種平臺,通過行動學習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通過各種活動豐厚教師的專業知識、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提升教師的專業品質。培養出一批具有精湛的業務水平、高尚的人格魅力、完美的教學藝術的高水平的教師隊伍。【三年規劃】1. 進一步加強師德建設,提升教師對待學生的基本價值品質在全體教師中發起“教師的職業價值”、“教師的幸福觀”、“我為什么做教師”、“我怎樣當老師”、“我的學生觀”等系列主題討論;通過問卷調查、主體研討、師生交流等活動提升11、教師對待學生的基本價值品質;每年為教師購買一本諸如肖川的教師的幸福生活與專業成長等書籍,在教師間開展讀書活動,并把教師的讀書感悟每期都刊登在校報星辰上;每年召開一次教師的教學反思、教育敘事年會,適時召開班主任專業論壇;在學生中開展我最喜歡的教師評選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引領教師樹立遠大的教育理想,密切師生關系,追求事業卓越,爭當時代先鋒。2. 通過制度管理,促進教師自主發展學校已完善了教師年度考核制度,制訂了較詳細的考核方案,完善了校級領導干部每年一次向教代會述職并接受民主考核的制度,2012年,還要制定出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向教代會述職并接受民主考核的制度、全體教師年初工作、學習計劃和年末工作總結12、制度。制度是學校一切工作的準則,有了制度,學校就可以給老師們自由的空間,讓老師們在每天的教育教學工作中與學生共成長。3. 搭建各種活動平臺,促進教師專業知識、教育教學能力的提高“教學反思、學術論壇、業務考評”常抓不懈,“梯度培養”做到有目的、有計劃。一年一度的教學反思、教育敘事活動,使老師們在反思中與新課程共成長;一年一度的教師學術論壇,促使教師掌握教育動態與教育前沿的研究;一年一度的教師業務考核,引領教師把握先進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兩年一次的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讓青年教師、骨干教師脫穎而出;通過這些活動,豐厚教師的專業知識,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提升教師的專業品質。讓老師們在活動中13、體驗追求卓越、崇尚高雅這一學校的核心價值理念,促進教師專業化水平的提高。4. 科研引領,提高教師的教育科研水平進一步樹立“問題即課題”的理念,注重小課題研究,讓老師們帶著課題上課,領導干部帶著課題管理;在已經通過的“十一五”課題研究的基礎上,以批準立項的國家級課題高中有效教學行動策略研究為契機,注重自下而上的各學科教學模式研究,力爭在三年內,提煉出能夠推廣的各學科高效課堂教學模式;進一步完善四十七中學教育科研獎勵方案,每年對在教育教學科研方面做出成績的教師進行物質獎勵,以此激發教師從事教育教學科研的積極性,促進教師教育教學科研水平的提高。【標志性成果】1. 各學科均有領軍人物(本區乃至全市知名14、)2. 出版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學教學反思專輯三3. 出版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學班主任專業論壇文集4. 出版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學教師獲獎論文成果集二(五)課堂文化建設【發展愿景】有效教學的突破口在課堂,針對目前課堂教學中“知識等于告訴,理解等于記憶,應用等于做題”的教學現狀,結合“創設情境、激發興趣,提出問題、引起思考,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的整體教學設計意圖,通過行動研究,探索出符合學校特色的各學科多元“問題嘗試”有效課堂教學模式。【三年規劃】1.2012年3月2012年12月,進行有效教學標準的研究。針對教學要教會學生什么?怎樣教會?怎樣知道學生學會了這三個問題,各學科組進行有效教學標準的研究。通過研究15、使各學科教師能夠清楚本學科有效教學的標準,并依據此標準進行研讀課程標準,吃透教材,確定教學目標,進行有效教學的備課與教學設計。2.2013年1月2013年12月,進行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包括有效備課策略、有效實施策略,有效反饋策略等。通過這些策略的研究,實現教師教育理念的轉變,教學行為的改善。在這一系列的有效教學策略的探究與教師角色與行為的轉變中實現有效教學。3.2012年3月2013年12月,進行有效教學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學科教師可以在學校整體“問題嘗試”教學模式的引導下,構建具有自身特色,學科特點,能夠適應學生學習的多元“問題嘗試”教學模式。本著邊探索,邊實踐,邊完善的原則,在研究中實踐16、,在實踐中完善,在完善中提高,在提高中獲得有效的教學及教師的專業發展,實現卓雅教育這一目標。【標志性成果】1. 完成國家級課題高中有效教學行動策略研究課題研究2. 結集出版符合學校特色的各學科多元“問題嘗試”有效課堂教學模式。3. 在王敏勤教授的指導下,召開一次全國范圍的“我的模式我的課”現場交流會。4. 出版卓雅教育四十七中特色高中建設專著五、保障條件(一)加強領導,責任到人成立學校特色文化建設領導小組,一把手親自負責,提出學校特色文化建設的總體思路;各主管校長專項負責,制定專項文化建設的具體方案,主管主任親自布置實施,確保學校特色文化建設順利落實。1.學校特色文化建設項目領導小組姓名職務任17、務職責劉學安組長 項目負責人提出思路、統籌全局、宏觀把控李伯生副組長制定課程文化建設、課堂文化建設具體方案張華冕副組長制定教師隊伍建設、制度文化建設具體方案郭秋祥副組長制定環境文化建設具體方案高尚敏項目監理負責收集多方建議,監管項目的實施張紅霞組員 辦公室主任特色文化建設過程管理、材料收集、整理、匯編,編輯四十七中學校本管理制度匯編。田洪艷組員制定學校“卓雅獎”獎勵方案、布置實施每年的卓雅獎勵大會。白海春組員負責卓雅教育一書的策劃、編輯及審校劉永新組員負責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趙晶巖組員負責特色文化建設的校內宣傳,班主任專業論壇的組織實施,班級文化建設的設計、組織與實施。唐鍵組員組織實施校園環境18、文化建設蔡強組員組織并實施學校的網絡環境建設趙毅清組員組織各學科課堂教學模式的提煉、展示,負責體育校本選修課校本教材的開發方軍組員負責設計并組織實施一年一度的體育節、藝術節翟佳羽組員負責學生社團的組建、活動與管理程紹利組員負責對外地生及本地住校生的宣傳、活動與管理2.成立學校特色文化建設項目專家指導組姓名單位職務或職稱職責劉長興天津市教委國家督學宏觀調控,方向引領王敏勤天津教科院研究員具體指導,中期推動陳雨亭天津教科院副研究員培訓教師,策劃實踐仲小敏天津師范大學教授指導教學,改善策略在此之前,王敏勤研究員、陳雨亭博士、仲小敏教授多次到校對我校特色高中建設工作給了很多具體的建議和有針對性的指導。19、我提議,讓我們再一次以熱烈的掌聲對各位領導和專家對我校特色高中建設的大力支持和具體指導表示衷心的感謝!(二)明確目標,統一認識利用全體教師會、教代會,年級學生會等各種會議方式,宣傳學校的核心價追理念,以及圍繞這一核心價值理念開展的特色文化建設,讓全校師生了解學校特色文化建設的目的意義,并為特色文化建設出主意,想招法,使學校的核心價值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成為全校師生共同追求的價值目標。(三)確保經費保障對學校所需固定資產的經費(如校園文化建設經費),提前預算,確保經費保障;對消費性的經費(如學生社團活動、各種獎勵經費等),由主管部門申報,主管校長審批。各位領導,老師們:天津市教委規劃“十二五“期間,在全市范圍內創建50所特色高中,這是促進普通高中由標準化、規范化向高質量有特色發展的一項重大舉措。四十七中學成為天津市特色高中建設項目首批24所入圍學校之一,這對促進我校的發展既是機遇,更是挑戰。我們堅信,在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親切關懷和大力支持下,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通過專家的具體指導,憑借我們的智慧,依靠我們的勤奮,四十七中學一定會成為一所校園環境幽雅,教師業卓止雅,學生識卓行雅,師生發展和諧的高質量的特色高中。謝謝大家!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學2012年1月14日
合同表格
上傳時間:2021-01-29
65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