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星村貴華養殖場改擴建項目實施方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6857
2023-12-19
13頁
83KB
1、天星村貴華養殖場改擴建項目實 施 方 案目錄一、項目概述31、項目摘要3二、基本情況42.1項目單位基本情況4三、設計原則、依據和任務53.1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53.2設計原則53.3設計依據63.4設計任務6四、技術、工程、設備方案64.1技術方案64.2工程方案11五.投資概算和資金籌措125.1概算編制依據125.2投資概算125.3項目總投資概算、資金組成、資金分期使用計劃12六、項目組織管理與運行126.1項目組織管理126.2項目建設管理136.3項目財務管理13七、項目實施進度及施工組織137.1 項目建設工期137.2 項目實施進度安排137.3 項目實施進度表13八、效益評價2、149.1經濟效益149.2社會效益149.3生態效益14附表:1、項目建設投資一覽表附件:1、養殖場法人代表身份證復印件2、養殖場現狀圖一、項目概述1、項目摘要1.1項目名稱、項目建設單位及負責人項目名稱:#縣#鎮天星村貴華養殖場改擴建項目項目建設單位:#縣#鎮天星村貴華養殖場項目負責人:項目聯系人: 1.2項目建設性質:改建1.3項目建設地址:#縣#鎮天星村1.4項目建設期限:2016年7-12月1.5項目建設規模、內容及目標圈舍改造230平方米,飼料加工房改造120平方米方米。1.6項目總投資項目總投資7萬元,即建安工程,圈舍改造4.6萬元,飼料加工房改造2.4萬元。1.7資金籌措項目總3、投資7萬元,申請財政資金5萬元,自籌2萬元。1.8效益分析可飼養牛56頭,能繁母牛40頭,肉牛16頭,年產牛犢38頭,肉牛16頭,牛犢飼養一年后每頭市場價可達8000元,肉牛市場價12000每頭,可實現產值49.6萬元,利潤13萬元。二、基本情況2.1項目單位基本情況#縣#鎮天星村貴華養殖場,從事肉牛養殖,銷售。殖場占地面積1500平方米,地勢高且干燥,通風良好,遠離噪音污染、飲用水源、水源穩定,電源穩定,距離村寨630米,距離公路干線3.5公里;配套有青貯窖120立方米、沼氣池60立方米1口、水池60立方米一個、獸醫室等,種草面積40畝;目前存欄牛28頭,其中能繁母牛20頭,肉牛8頭。目前養4、殖場圈舍簡陋因使用多年,損壞嚴重,只能勉強具備飼養條件;飼料加工房因風雪災害,造成加工房損壞嚴重等問題。三、設計原則、依據和任務3.1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指導思想: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認真落實畜牧法,推進“五化”建設,發展標準化肉牛養殖,提高規模化養殖比重,提升畜產品質量。通過項目建設的帶動,使養殖場生產水平進一步提高,排泄物基本實現達標排放或資源化利用,示范效益增強,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明顯提升。3.2設計原則1、先進性與適用性原則按照肉牛標準化示范規模養殖場建設標準及農業部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活動“五化”建設要求,各養殖場選址位于法律法規明確規定的禁養區以外,通風良好,給排水相對方便。距主要5、交通干線和居民區的距離滿足防疫要求,有供電穩定的電源。在總體布局上做到生產區與生活區分開,凈道污道分開,糞便及病死牛及時無害化處理。2、經濟性與實用性原則圈舍符合標準化要求,飼養密度合理。充分考慮養殖戶實際需要和畜牧業發展趨勢,根據現場環境,設計選用功能和適合現場情況、符合養殖戶要求的配置方案,通過嚴密、有機的組合,實現最佳的性能價格比,以便節約工程投資,同時保證功能實施的需求,經濟實用。3、可靠性與安全性原則完善消毒設備、設施,有獸醫室、常規防疫設備。有污水排放、糞便堆放及無害化處理設施。完善生產管理制度、防疫消毒制度、檔案管理制度和科學合理的飼養管理操作規程。場內污水和糞便有利于集中處理,6、排污達標。4、提高養殖水平原則本項目建設是以提高肉牛養殖標準化示范效應,推動畜牧業發展水平,促進農民增收,推動新農村建設,實現經濟快速發展為目的,全面推進規模化養殖。3.3設計依據1、肉牛標準化示范場驗收評分標準2、肉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建設標準3、GB18596-2001 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4、GB 16548 畜禽病害肉尸及其產品無害化處理規程5、GB/T 16569 畜禽產品消毒規范6、NY/T 388 畜禽場環境質量標準7、NY 5027無公害食品 畜禽飲用水水質8、貴州省無公害畜禽養殖小區建設標準(試行)9、農業部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活動“五化”建設要求。3.4設計任務7、按照肉牛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的要求,完善養殖場基礎設施,配備相關設備,改進生產條件,加強飼養管理,建立健全相關制度和養殖檔案。四、技術、工程、設備方案4.1技術方案肉牛來源根據現有養殖場能繁母牛自繁自養的同時,#鎮農戶養殖的能繁母牛3256頭,其中能繁母牛863頭,加強基礎母牛的選育,推行人工授精改良,生產優質雜交肉牛,優質雜交肉牛進行育肥飼養出欄。肉牛的飼養管理.1能繁母牛飼養管理青年母牛的飼養:所有小母牛都要供給充足和平衡的礦物質、維生素,尤其是13月齡后更是要高水平的微量元素和維生素以提高卵泡質量、配種成功率,保證母牛和胎兒正常生長。發情及其鑒定。a、牛在第一次發情不能配種,因為母牛此時正8、處于旺盛的生長發育階段,此時配種將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并且影響母牛自身的生長發育,特別是骨骼及內臟器官的發育,從而影響母牛終生繁殖能力。b發情鑒定發情母牛如未受孕,正常情況下經過一段時間會再度出現發情,從這次發情開始到下一次發情開始的時間間隔叫發情周期,成年母牛發情周期平均為21天;范圍為1824天。配種年齡。在14-15月齡體質良好可配種。妊娠期飼養日糧以青粗飼料為主,適當搭配精料。妊娠前6個月胎兒發育較慢,不必為母牛增加營養。中后期尤其是最后2-3個月加強營養。通常采用妊娠后期母牛每天補喂1-2kg精料。懷孕母牛禁喂棉籽餅、菜籽餅、酒糟等飼料。不能喂冰凍、發霉飼料。飲水溫度不低于10。注意9、適當運動。妊娠及分娩妊娠診斷配種后要及早判斷母牛是否受孕,以便對已受胎的牛加強飼養管理做好保胎工作,而對空懷肉牛應注意下次及時配種,從而提高母牛的繁殖率。生產中現多采用外部觀察法和直腸檢查法,外部觀察法只對發情規律正常的肉牛有一定參考價值,并且一些明顯的外觀癥狀只在妊娠中后期才較明顯,無法做到早期診斷。所以現在廣泛采用直腸檢查法,但直腸檢查法要求有熟練技術,否則非但不能正常診斷而且易造成牛流產。哺乳期飼養為增加產奶量,飼養時應采取下列方法:a.母牛分娩后先喂麩皮溫熱湯.一般用溫水10kg,加麩皮0.5kg,食鹽50g及紅糖250g,拌均后喂給。b.母牛分娩后的最初幾天,應喂容易消化的日糧,粗料10、以優質干草為主,精料宜用小麥麩,每日0.5-1kg,逐漸增加,3-4天后就可以轉為配合飼料。c.轉為配合飼料時,應多喂優質的青草、干草和豆科牧草。冬季可加喂青貯、胡蘿卜。.2、肉牛肥育期飼養管理 飼草飼料多樣化,合理搭配。牛的日糧一般由粗(青)飼料和精料兩部分構成,不僅要求有適當容積和采食量(干物質),還需要保證質和量的滿足。正如農民所說“雜花草混合料,牛愛吃,易上膘”。 飼草飼料相對穩定,防止突然變換牛肥育期間,尤其強度肥育或快速催肥,這就需要飼草料相對穩定。若突然變換,必然引起瘤胃內環境改變,直接影響瘤胃微生物區系和發酵活動,導致降低發酵度和飼草料的消化和吸收率,甚至引起消化道的疾病。 日11、糧中精粗飼料結構要合理通常情況下,隨著肥育期的進展,日糧中精粗比例也有所不同:初期:粗飼料占70%,精料占30%。中期:粗飼料占30%,精料占70%。未期:粗飼料占10%,精料占90%。定時飼喂,少給勤添。日喂三次,上、下午各飲水一次,草料拌勻再飼喂,先喂后飲。 飲水充足,保持清潔。肥育期間,牛的飲水量與飼料性質和氣候條件有很大關系。牛肥育自由采食,應設常備水槽,隨渴隨喝。放牧肥育或栓系飼養,定時飲水,每日2-3次,以飲足為原則,水需常更換,保持清潔。 注意觀察牛只挑食和厭食,須給予足夠的粗飼料,改善日糧的適口性,可添加少量糖蜜,多喂些麩皮、大麥、燕麥,或用大麥片代替粉狀飼料。臨近肥育期厭食,12、應考慮及時出欄。飼料供應和使用飼料飼草的應用,按照肉牛的不同生長時期使用不同的飼料標準,飼養過程按照無公害標準進行飼養。按照允許使用的飼料添加劑品種目錄使用飼料添加劑。防 疫1、嚴格按照動物防疫法的規定,對肉牛進行程序防疫并佩帶耳標。2、免疫接種結合當地疫病發生情況選擇符合生物制品質量標準的疫(菌)苗適時免疫,并嚴格執行休藥期制度。疾病診療與獸藥使用疾病診療由場內取得獸醫行獸許可證的人員負責,所用治療藥物嚴格按照說明書和國家有關標準規定使用,嚴格遵守獸藥標簽規定的用法和用量及休藥期。不使用未經國家獸醫行政管理機關批準或已經淘汰的獸藥。衛生消毒1、牛舍周圍環境每3周用2%火堿液或撒生石灰消毒1次13、;場周圍及場內污水池、排糞坑、下水道出口,每月用漂白粉消毒一次。在養殖場、牛舍入口處設消毒池,使用2%火堿或煤酚皂溶液,定期更換消毒液。2、工作人員進入生產區凈道和牛舍,更換工作服、工作鞋,并經消毒。外來人員必須進入生產區時,更換場區工作服和工作鞋,經消毒,并遵守場內防疫制度,按指定路線行走。3、每批肉牛出欄后,徹底清掃牛舍,然后進行噴霧消毒。4、定期對飼喂用具、飼料車等進行消毒,可先用0.1%新潔爾滅或0.3%過氧乙酸消毒,然后在密閉的室內用福爾馬林熏蒸消毒30分鐘以上。5、每半月進行一次帶牛消毒,用0.3%過氧乙酸、0.1%新潔爾滅、0.1%的次氯酸鈉交替使用。管理制度1、投入品的管理制度14、遵守獸藥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嚴格按照獸藥技術法規的要求合理使用獸藥和飼料添加劑。養殖場獸醫技術人員全面負責藥品的選擇、使用以及飼料中使用添加劑等技術工作,并接受官方獸醫的檢查指導。建立、健全藥品采購、保管、領取、使用等檔案。嚴禁采購、使用偽劣、禁用、未經國家批準、無批準文號和過期失效的獸藥,禁止將人用藥作為獸藥。飼料藥物添加劑使用按農牧法200120號文件關于發布飼料藥物添加劑使用規定的通知的要求嚴格執行停藥期。建立符合藥品貯存條件的藥房和設施,疫苗、生化藥品、激素類藥品按要求在冷藏或冷凍條件下保存。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及動物源食品殘留物監控計劃和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的各項規定,不使用國家明令15、禁止的違禁品和藥品作為飼料添加劑促生長用。肉牛使用組織中獸藥最高殘留限量不超過農業部發布的動物性食品中獸藥最高殘留限量規定的指標。加強對生產環境、水質、飼料、用藥等生產環節有毒物質殘留的管理和監控,接受政府部門的抽檢、送檢和自律,嚴格控制違禁藥品、有毒有害物質和藥物殘留。應用商品配合飼料,從具有資質的飼料生產企業進貨,自制配合料按畜牧部門的有關規定執行。按各生產階段肉牛的營養需要確定適宜的營養水平。飼料貯存在干燥、溫濕度適宜的專用倉庫內,防止蟲、鼠危害,禁止使用霉變、有害微生物污染及有毒物污染的飼料,不使用餐廚廢棄物或食品加工產生的動物制品廢棄物。2、飼養技術人員管理制度養殖場從業人員每年一次16、健康檢查,持縣級防控中心健康證上崗,發現有傳染病患者立即調離工作崗位。聘用縣、鄉畜牧獸醫技術人員對養殖場的疫病防治和生產期的技術進行指導。3、飼養技術操作規范和生產檔案管理制度技術人員負責制訂出肉牛生產中不同階段的飼養操作規范。建立涉及養殖全過程的檔案記錄,確保產品質量的可追溯性。技術人員負責建立涉及養殖全過程的檔案,包括肉牛的飼養,飼料來源及配方,免疫記錄,疫病診療、獸藥使用、糞便處理、病死牛無害化處理、出欄銷售等檔案記錄。養殖檔案真實、完整、及時,不偽造,保存兩年以上。4、報檢、運輸制度出欄牛銷售前按規定提前向動物防疫機構報檢,并取得動物產地檢疫合格證明方可銷售。運牛工具符合衛生要求,不與17、其它有毒有害物質混裝、混運。運輸工具在裝牛前和卸牛后進行清掃洗刷,實施消毒后出具證明。4.2工程方案4.2.1擬建規模及內容圈舍改造200平方米,飼料加工房改造230平方米方米。4.2.2工程方案圈舍改造內容:地面改造、食槽改造、雨污分流。地面改造:對圈舍地面設計不合理進行混凝土改造。食槽改造:對食槽設計建設不合理的進行混凝土食槽改造。雨污分流:對雨水道和污水道進行分離改造,讓污水進入沼氣處理。飼料加工房改造,對飼料加工房屋頂進行重新翻蓋,清理粉刷墻面,改換破壞門窗。五.投資概算和資金籌措5.1概算編制依據本項目投資概算范圍包括項目土建工程費用和設備購置費用。主要依據現行價格編制,即以當地市場18、價格進行概算。5.2投資概算項目概算總投資7萬元。建安工程7萬元。1、加工房改造120平方米2.4萬元。2、圈舍改造堆糞場230平方米4.6萬元。5.3項目總投資概算、資金組成、資金分期使用計劃項目概算總投資7萬元,申請財政資金5萬元,自籌2萬元。財政資金支持環節預算1、加工房改造120平方米,計2.4萬元。2、圈舍改造堆糞場230平方米,計2.6萬元。六、項目組織管理與運行6.1項目組織管理1、項目建設期組織管理工作組項目負責人:任永萬對項目負總責,負責整個項目工作的實施工作。2、彭斌負責總體方案、工藝流程設計和施工質量監控,以及項目技術總集成。6.2項目建設管理本項目通過養殖場自行建設,接19、受#縣農牧科技局、#鎮政府的監管,經縣農牧科技局驗收合格后才屬竣工。6.3項目財務管理項目的資金管理按照相關規定,實行專款專用,嚴禁挪作它用,嚴禁任何形式的截留。嚴格按投資計劃使用項目資金,自覺接受財政、農牧科技局、審計等部門的審計和監督,確保資金安全有效使用。七、項目實施進度及施工組織7.1 項目建設工期2014年7-12月7.2 項目實施進度安排1、2014年7-9月為飼料加工房改造。2、2014年10-12月為圈舍改造。7.3 項目實施進度表實施內容實施進度(月)123456789101112飼料加工房改造圈舍改造八、效益評價9.1經濟效益項目建成后可飼養牛56頭,能繁母牛40頭,肉牛120、6頭,年產牛犢38頭,肉牛16頭,牛犢飼養一年后每頭市場價可達8000元,肉牛市場價12000每頭,可實現產值49.6萬元,利潤13萬元。9.2社會效益1、通過項目的實施,年可向市場年提供肉牛16頭,增加市場肉類的供應量,可提供38頭牛犢自養。2、養殖場標準化水平得到提高、功能更加齊全、設施裝備更加完善,提高養殖場的示范帶動作用。3、肉牛養殖過程中,種草及飼養過程都能提供就業崗位,可解決勞動力就地就業。9.3生態效益1、通過項目建設使場內糞便污物得到凈化,最大限度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實現生態建設與肉牛產業共同發展。2、對糞污處理采用達標排放技術模式和綜合利用技術模式,一方面可提供生產生活能源,另一方面還可為農作物提供優質有機肥,形成肉牛、沼、果(蔬)多元發展模式,改善人居環境,促進新農村建設。3、糞便處理后能得到大量有機肥,減少化肥的使用,改善土壤結構,增加土地的生產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