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區官園小學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實施方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6866
2023-12-19
10頁
26KB
1、通州區官園小學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實施方案2013年4月為貫徹落實北京市關于深入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精建20109號)文件精神,適應首都城市副中心建設教育發展的需求,依據通州區爭創“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區”行動計劃(通精20134號)和通州區教育系統爭創“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區”工作方案(通教黨發20138號)要求,進一步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水平,結合我校實際,制訂本工作方案。一、指導思想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以創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城區為己任,以人為本,堅持依法治校,以德立校。遵循未成年人身心特點和成長規律,從未成年人的成長需求2、出發,堅持“三貼近”(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未成年人)的原則,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為根本,創新思路,與時俱進,提高未成年人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促進未成年人健康快樂成長。二、工作目標深化學校“悅讀”教育特色,注重內涵發展,深入開展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培育和弘揚北京精神,力求經過三年努力,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課堂教學、校園文化、社會實踐、學校管理、家庭教育各個環節,融入未成年人的思想意識和精神世界,形成社會、學校、家庭和網絡“四位一體”合力育人機制,為未成年人健康、幸福成長創設良好環境,切實提高未成年人道德文明素養。三、主要內容(一)學校教育提升行動1.充分發揮德育課程主渠道育3、人作用。結合落實通州區德育工作行動計劃(2012-2015年),將北京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融入課堂教學、社會實踐、校園文化的各個環節,貫穿于未成年人成長的各個階段。(1)加強德育課程建設和學科德育落實,推進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改革,挖掘其它學科德育資源,發揮主渠道育人作用。(2)開展我愛北京、志愿服務、北京精神等地方課程,培養未成年人“知北京、愛家鄉、建家鄉”的思想感情。(3)挖掘國學、成長、中華傳統節日等德育校本課程,開展經典誦讀、傳統美德、良好習慣教育。(4)結合通州區中華傳統美德行動規范,上好德育主題活動課,引導未成年人繼承優良傳統,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道德4、素養。2.深入開展基本素質教育。努力培育未成年人的勞動意識、創造意識、環境意識、效率意識和進取精神、科學精神及民主法制觀念,增強未成年人動手能力、自我保護能力和自立、自信、自律能力及承受困難挫折壓力的能力,具有蓬勃進取、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以適應未來社會發展。3.完善德育評價機制。充分利用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手冊,注重對學生踐行北京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考評。采用個人考評與集體考評相結合,定量考評與定性考評相結合,實施激勵教育、賞識教育和成功教育,促進每一名未成年人健康成長。(1)合理利用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手冊,注重過程評價、發展性評價,創新評價方式,發揮評價育人功能。(2)健全官園小學文5、明班評價標準,樹立班榮我榮的集體主義觀念,培養未成年人良好道德習慣,形成良好育人機制。(3)充分發揮典型引路功能。大力表彰“文明美德好少年”等各方面表現突出的未成年人,樹立典型,發揮典型導向作用,引領未成年人健康成長。4.加強團隊組織建設。將少先隊工作納入學校工作總體布局,健全少先隊組織,堅持少先隊活動制度,創新少先隊活動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少先隊活動,努力培養“四好少年”。(1)規范升國旗儀式,讓其成為愛黨、愛國主義教育的有效陣地。(2)堅持會議制度。定期召開少先隊委員會議,制定少先隊工作。(3)加強陣地建設。利用社區、紅領巾一條街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和講文明、樹新風、愛國主6、義、集體主義教育。(4)開展主題隊會活動。推動少先隊主題活動系列化,分時間、學段開展“我們的節日”、“學雷鋒活動”、“尋找身邊的道德榜樣”、“愛國主義和文明禮儀教育第一課”、“國旗下講話”等活動,使學習踐行北京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制度化。5.發揮家長委員會育人作用。做好班級和校級家長委員會的組織工作,健全家長委員會制度,發揮家長委員會的協調、溝通、參與學校建設作用,充分發揮家校合作的育人功能,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提供幫助。(二)家庭教育提升行動1.加強常規工作,完善工作機制。(1)修訂并嚴格執行各項工作制度。修訂完善家長家委會工作章程、家長學校對家長自身的要求、家長學校管理制度、學校與7、家長密切聯系制度,進一步完善家長委會工作機制,確保工作的有序有效推進。(2)組建工作機構。明確分工職責,建立以主管德育副校長為組長,班主任、校級家委會成員為組員的家長學校領導小組。制定工作計劃,安排家長學校講座內容。2優化師資隊伍,創新培訓模式。“塑名師、創品牌”,通過舉辦“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班”、“家庭教育教學科研帶頭人培訓班”、“新教師家庭教育指導知識培訓”、“家庭教育指導知識和能力達標培訓”等,開展專題講座、案例分析指導、教學觀摩研討、經驗交流及精品示范課視頻教學、校本培訓等多種活動,加強對家長學校管理干部及兼職教師的業務培訓。3.開展多種形式教育活動,提高家教水平。(1)通過各種渠道培8、養學校的家庭教育指導師。通過講座、海報等方式進行宣傳,動員家長參加課程培訓。(2)家校合作信息溝通不斷完善。完善傳統家校溝通方式,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發家校互動平臺,為家長提供資源,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3)組建班級家庭教育指導委員會,解決家長中存在的育人問題。4.深入實施科學研究,探索家庭教育策略。(1)鼓勵指導老師實踐個案跟蹤多元化,指導擴大化。要關注特殊家長,如外來務工人員家長、單親家庭家長、代理家長和困難家庭家長等,跟蹤指導典型個案。(2)利用家校互動平臺,建立不同類型家庭子女檔案,積極探索不同類型家庭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5.開展豐富的教育實踐活動,營造濃厚的科學家教氛圍。(1)精心設9、計每次家長學校講座內容。每新學年開始學校對一年級即將入學的孩子家長進行講座;每學期開展三次家長學校講座。(2)定期開展家長開放日活動。(3)評選“十佳家長”活動。6. 積極參與社區文明共建。為了協助學校規范學生行為,我們簽訂了文明共建協議書,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與社區文明共建。組織學生和家長開展“文明禮儀進社區、進家庭”義務宣傳活動;開展家庭簽訂文明承諾書等活動。家長作為輔導員帶領小隊開展社區服務活動。(三)陣地建設提升行動1.利用好未成年人教育實踐基地、陣地。依據通州區中小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工程實施方案,充分利用通州區青少年校外思想教育基地、北京市社會大課堂資源單位和校外教育機構,開展愛國主義教10、育、公民道德教育、生存技能、生活實踐、心理健康、理想信念等教育。(1)依據官園小學綜合素質提升工程方案,有計劃地進行社會實踐活動。(2)確立陸航學院、盤山革命烈士陵園、潞河中學革命烈士紀念碑、通州區檔案館為我校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基地,每年定期組織開展思想教育活動。2.積極參與通州區圖書館、通州區青少年活動中心等校外教育機構開展的各項活動。積極參與紅領巾讀書系列活動和科技節、藝術節活動,通過活動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團結友愛、力爭上游的品質,培養學生不畏挫折、志存高遠的信心。(四)心理健康教育提升行動1.完善心理健康體系。深入貫徹落實北京市中小學和職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綱要,健全心11、理健康工作制度,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途徑,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1)不斷豐富、完善心理咨詢室設施設備。(2)心理健康教師持證上崗,組建一批心理教育志愿服務小隊。(3)加強培訓,提高全體干部教師,特別是班主任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4)積極開展心理健康研究。2.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1)落實“治未病”理念,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課,進行團體心理健康拓展訓練。(2)定期舉辦心理健康專題講座、心理游戲等活動。(3)建立網上心理健康專欄,向教師、學生家長普及心理健康知識。(五)文化環境提升行動1.提升校園文化教育功能。合理規劃,統籌安排,突出校園文化建設的教育性、人文性、實用性和互動性功能,形成學校發12、展的靈魂,潛移默化影響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2.深入開展傳統文化教育。認真貫徹落實通州區小學生中華美德行動規范(試行),以“經典文化、節日文化、運河文化”為主要內容,依據行為目標,開展教育活動。(1)上好節日文化為主題的德育主題活動課。(2)每年舉辦一次經典誦讀展示活動。(3)依據通州區傳統節日行動手冊,精心策劃每個節日教育活動。(4)積極參加運河之花活動。3.深化學校“悅讀”教育特色,用書籍影響、教育未成年人。(1)每年4月23日世界讀書日組織開展“好書漂流”活動。(2)開展讀書大王和親子共讀好家長評比表彰活動。(3)開展讀書經驗交流活動。(4)設立班級書架和電子閱覽室,為未成年人提供優質書籍13、,讓他們從小與好書為友,養成良好閱讀習慣。(5)每年向通州區外來務工子弟學校、貧困地區小朋友捐獻書籍,培養未成年人愛心。(6)推出官園小學閱讀書目,定期向未成年人推薦好書。4.學校創建成長報,定期刊登未成年人參加各種實踐活動的體會、感想。讓成長報成為展示未成年人學習、踐行北京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成果的舞臺之一。(六)品牌活動提升行動1.深入開展學習雷鋒“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實踐活動。(1)確定每年3月為學雷鋒月,開展“學雷鋒,樹新風,做樂于助人的通州人”活動。(2)成立校級、班級志愿服務隊,定期開展公益活動。(3)深入開展行為規范教育,進行校園禮儀、家庭禮儀、社會禮儀宣傳實踐活動,從小14、培養未成年人公民意識、道德品質和良好習慣。(4)開展“日行一善”道德實踐活動,進行“文明美德好少年”評比表彰活動。2.開展節日教育活動。(1)認真貫徹落實通州區小學“傳承中華美德過中國節”主題行動方案,開展中國傳統節日教育活動,通過傳承節日文化、感悟民族精神、培育道德情感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2)利用每年雷鋒紀念日、六一國際兒童節、七一黨的生日、八一建軍節、教師節和國慶節等特殊節日,開展節日小報、網上祭英烈、童心向黨、優秀童謠傳唱和六一期間“學習雷鋒,做美德少年”、十一期間“向國旗敬禮”網上簽名活動,對未成年人進行愛黨愛國、民族精神、時代精神教育。3.與家長和社區合作,做好未成年人假期工15、作。假期是未成年人觀察社會、體驗生活、鍛煉本領、增強素質的好時機。學校在放假前夕對未成年進行法制與安全、品德與實踐、學習與鍛煉教育,鼓勵未成年人利用假期進行社會實踐活動,讓他們度過平安、文明、健康、充實的假期。(七)隊伍建設提升行動1.提升班主任專業化水平。(1)強化師德教育,激發班主任內在職業動力。按照德才兼備、師德為先的要求,加強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引導和激勵廣大班主任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書育人、愛崗敬業、為人師表,成為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表率。開展師德標兵評比活動;建立健全師德評價考核體系;認真學習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公民道德實施綱要及相關教育政策法規,增強班主任法規意16、識;開展“愛生敬業、愛崗樂業”主題教育活動;加強師表、禮儀教育,著力塑造健康、陽光、精神飽滿、蓬勃向上的新時期教師形象;大力宣傳師德典范,積極開展爭創師德標兵的活動。(2)全員培訓、分層培養、整體提高,通過新任班主任培訓、全員培訓、區十佳班主任和骨干班主任培訓,建設一支專業技能過硬,善于探究實踐,有一定科研能力的班主任隊伍。(3)搭建班主任基本功競賽和評優的平臺。(4)實施讀書工程,引導教師過有品位的職業生活。以“創建學習型組織,爭做學習型教師”活動為載體,積極倡導終身學習,積極營造學習氛圍,讓學習成為師生生活的一部分,讓學習成為師生們的習慣。(5)成立紫禁杯班主任工作室,充分發揮他們引領、示17、范作用,實現輻射效益的最大化。2.提高少先隊輔導員政治理論水平和活動組織能力。(1)加強少先隊輔導員理想、信念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等政治理論學習。(2)科研引領,加強少先隊輔導員專業技能培訓,研究探索少先隊組織的發展規律與特征,明確少先隊的地位和作用,認識少先隊組織在育人工程中的重要位置,培養對下一代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提高他們組織能力和科研水平。四、保障措施1.成立官園小學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領導小組組長:趙昆山副組長:王彤霞 李春葵組員:楊瑞勇 聶海峰 夏長蓮 張玉偉 張黎明 張立娟 張薇 黃躍 孫立新 陳英2.加強宣傳力度。充分利用板報、櫥窗、廣播、網站、電子顯示屏等設施廣泛宣傳,增強教18、師和家長的法律意識,切實遵守未成年人保護法,創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教育環境,總結發現在未成年人教育方面的典型,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3.明確工作機制。高度重視,精心策劃,按照通州區教委要求,制定工作方案,并將任務指標分解到相關部門。在校領導小組的統一布署下,分工協作,認真落實。明確每個階段創建工作中任務和要求,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融入學校各項日常教育工作之中,有效開展工作。健全檢查、監督、考評機制,注重過程管理和行成性評價,確保創建工作落實處,顯成效。4.項目推進,探索創新。實行科研課題,項目推進形式,不斷研究探索新時期思想道德建設的新途徑、新方法,提高創建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5.加強學習。加大學習和培訓力度,提高干部教師思想理論水平和專業技能素養,從建設首都城市副中心,創建全國文明城區的高度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