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義經濟開發區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基坑開挖專項方案(13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6983
2023-12-19
12頁
19.66KB
1、武義經濟開發區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泉深線)基坑開挖專項施工方案編制: 審核: 審批:浙江省東陽市市政環境工程有限公司2017年月日 目 錄一、工程概況二、編制依據三、場地工程地質條件四、基坑開挖前準備工作五、基坑開挖方案(一)基坑開挖的工期(二)安全要求和措施(三)基坑開挖順序及質量保證措施(四)地下水控制(五)成品保護措施(六)施工應急搶險措施(七)安全環保措施(八)質量控制要點一、工程概況本工程為武義經濟開發區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泉深線)項目;現狀需新建一體化泵站。一體化泵站采用玻璃鋼井筒,設2臺水泵,一用一備,其中1臺變頻。單泵設計流量130立方米 /小時、揚程15m、功率11kw。一體化泵2、站除基礎外,其余設備均由廠家提供。本工程位于浙江省金華市武義縣白洋街道經濟開發區法金線與泉深線交叉口地段,地形平坦,場內均分布中風化粉砂質泥巖,層狀構造均勻,承載力高,為物理力學性質均勻的地基。二、編制依據1、施工圖紙;2、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50014-2006)(2016年版)3、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規范(GB50289-2016)4、城鎮給水排水技術規范(GB50788-2012)5、給水排水工程埋地預制混凝土圓形管管道結構設計規程(CECS143:2002)6、埋地聚乙烯排水管管道工程技術規程(CECS164:2004)7、給水排水工程管道結構設計規范(GB50332-2002)8、3、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2008)9、城市道路工程設計規范(CJJ37-2012)10.城鎮道路路面設計規范(CJJ169-2011)11.城市道路路基設計規范(CJJ194-2013)12.城鎮道路工程施工與驗收規范(CJJ1-2008)13.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14.相關區塊地質勘察報告15.其他有關標準、規范、規程等文件及相關的技術規范和手冊三、場地工程地質條件地形、地貌及環境條件:位于浙江省金華市武義縣白洋街道經濟開發區內,場地現狀平坦,巖土層的物理力學性質好均勻穩定。本區域氣候溫和,四季分明,交通便利。四、基坑開挖前準備工作1、技術4、準備(1)、熟悉施工圖紙,掌握基礎部分標高和做法,土層和地下水位情況,編制挖土施工方案和交底。(2)、測量放線工作,根據給定的規劃永久性坐標水準點,按建筑物總平面圖和建筑紅線要求,引測到現場。在建筑物周圍,設基測量控制基線,軸線和水平基準點,做好軸線控制的測量和校核。軸線控制網應避開建筑物、構筑物、機械操作運輸線路,并設保護標志,在建筑物四周設置龍門板,其他控制軸線設置龍門樁,龍門板和龍門樁一般距基槽(坑)1.52.0,并放出基槽(坑)上口和下口灰線。引測定位標高,對整個場地進行原始地坪測量,并且做好記錄。定位龍門樁:在基坑開挖不受影響的地方確定位置,并且用12毫米的鋼筋頭用經緯儀在地面做好復5、查點,以便隨時復核。(3)、對參加施工人員進行詳細的技術和安全文明施工交底。2、材料準備(1)、基槽(坑)需用明溝和集水井進行降排水時,應準備做集水井的材料,作簡單支護時,需準備支護用的材料。(2)、基槽(坑)需作局部處理或基底換墊時,需準備好換填用材料。(3)、雨期施工應準備護坡用材料(如塑料布、鋼絲網、水泥等)。(4)、應準備好基礎施工材料,以便驗槽(坑)后立即進行基礎工程的施工,防止過長時間的晾槽。3、主要工具(1)機械:推土機、鏟運機、裝載機、挖掘機、自卸汽車、水泵等。(2)工具:鏟鍬、十字鞒、大錘、鋼釬、手推車等。4、作業條件(1)現場三通一平完成,地上地下障礙物已清除。(2)、基槽6、(坑)開挖的測量放線工作已完成,并經驗收符合設計要求。(3)、開挖現場的地表水已排除,采用輕型井點降低地下水位,要求地下水位降至基底500以下。(4)參加施工人員已進行了技術、安全和文明施工的交底。四、工藝流程測量放線分層開挖至基底3-4M降排水機械和人工配合挖1530厚的基底土人工修整驗槽(坑)。五、基坑開挖方案(一)基坑工程工期為10天由于基坑開挖正處于秋冬季,所以開挖基坑因天氣影響很大,并且夜間不能連續施工,所以合理的安排施工是很重要的。主要安排白天挖土。(二)安全要求和措施1、開工前全面調查地上、地下障礙物和管線情況,進行具體位置交底,對暫未處理的要樹立明顯標志。2、根據本工程回轉場地7、狹小,機械施工、配合工種多的特點,制定安全措施,建立安全責任制并定期開展安全活動。3、各分項工程,各工種要遵守各自的安全操作規程,注意相互間的安全距離,施工機械不得撞擊測量樁等。4、要執行現場施工用電規定,非專業人員禁止動用施工設備,要經常檢查供電線路,閘箱、機電設備的完好和絕緣情況,供電線路要架空或埋入地下,防止機械碰壓。5、基坑四周要搭設防護欄,設置專用上下梯子。6、機械挖土現場入口設安全崗、配備專人指揮車輛,汽車司機要遵守交通法規和有關規定,按指定路線行使,按指定地點卸土。7、基坑開挖按順序、方法必須與設計要求相一致,并遵循開槽支撐,先撐后挖,分層開挖,嚴禁超挖的原則。8、選擇噪聲低,振8、動小,公害小的施工機械和施工方法、減少對現場周圍居民的干擾,同時做好周圍居民的安撫工作,取得諒解,相互配合。9、要控制運土車的容載量,汽車駛出現場前要配備專人拍實車槽,蓋好苫布,為防止汽車輪胎夾帶土污染道路,在現場出口設排水溝,用高壓水槍洗輪胎。(三)基坑開挖順序及質量保證措施1、基坑開挖以機械開挖為主,人工挖土為輔。由于基坑原地面標高至基底設計標高達4米以上,本次挖土分二個施工段,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以便于外運,考慮到基坑開挖的施工進度和合理的施工順序,應從基坑施工范圍線中心點進行大面積分層開挖到設計基底標高,并保留1530厚的基底土不挖,為確保基坑安全,先從基坑施工范圍線四周進行邊坡清9、挖,考慮到基坑豎向開挖較深,清挖邊坡時需對邊坡進行1:0.5的放坡,清挖邊坡時先從基坑北側開挖,北側基坑開挖時配合基坑支護做斜撐。挖至東側和南側基坑邊時配合基坑支護做斜撐,待第一施工段基坑四周斜撐施工完畢后;再進行人工修整1530的基底土至設計基底標高,方可進行基坑大面積退土,等退土施工完畢后,立即組織人員進行基槽(坑)驗收。達到設計規定標準后,即進行泵站的基礎施工。2、開挖按踏步式逐行進行,不準一次突發性開挖到底,避免土體短時期大量挖除后,造成圍護結構側向應力增大過快。3、挖土過程中,保證地下水位離基底標高0.5M以下,為保證排水效果,應配備足夠潛水泵和泥漿泵、和輕型井點進行明(暗)溝及導管10、排水。4、機械挖土,規定開挖線路、順序、范圍、底部各層標高、邊坡坡度、排水溝、集水井位置及流向,避免混亂,造成超挖、亂挖,應盡可能地使機械多挖,減少機械超挖和人工挖土。5、為防止開挖過程中,圍護體系發生意外,挖土深度應嚴格控制,每次挖土絕不超挖。并每24小時/次對基坑圍護體系深層土體水平位移觀測、定時對周圍建筑物沉降觀測和地下水位觀測。6、嚴格控制超挖量,基坑挖土時排水溝不得靠邊設置。7、做好開挖樣板制工作,即凡每一次開挖前,挖一段樣板示范,操作者換班時,做好挖深、操作方法等交接班,確保開挖質量。(四)、地下水控制(1)排水溝和集水井設置在建筑基礎邊凈距0.4m以外,排水溝邊緣離開邊坡坡腳0.11、3 m處,在基礎四周各設一個集水井。(2)排水溝底面應比挖土面低0.4m,集水井底面應比溝底面低0.6 m以上。(3)、抽水設備根據現場排水量大小及確定。(4)、當基坑側壁出現分層滲水時,可按不同高程設置導水管、導水溝等構成明排水系統,當基坑側壁水量較大或不能分層明排時,宜采用導水降水方法。基坑明排尚應重視環境排水,當地表水對基坑側壁產生沖刷時,宜在基坑外采取截水,封堵,導流等措施。(五)、成品保護措施(1)機械挖土作業時應注意保護測量控制定位樁、軸線樁、水準基樁,防止被挖土和運土機械設備碰撞,行駛破壞。(2)基坑四周應設排水溝、集水井,場地應有一定坡度,以防止雨水浸泡基坑和場地。(3)夜間施12、工應設足夠的照明,防止地基、邊坡超挖。(4)基坑開挖時,在開挖全過程中應作好臨時支撐保護,不得隨意拆除和損害。(5)在斜坡地段挖土時應遵循由上而下,分層開挖的順序,以避免破壞坡腳,引起滑坡。(6)基槽(坑)開挖完成后,應盡快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如不能及時進行施工,應保留一層200300以上土層。在進行下一道工序前挖去,以避免基底遭受擾動,降低地基承載力。(六)施工應急搶險措施由于基坑開挖深度較大,四周情況復雜,且施工周期長,影響基坑安全的因素很多。須隨時做好應付可能出現的不利情況的準備,確定合適的應急措施。1.現場配備一定數量的沙包、鋼管、鋼板樁、水泥、注漿設備等搶險物資。2.對基坑四周24小13、時進行水平位移監測,如位移較大,應立即停止開挖基坑,增加鋼管支撐或斜支撐,必要時回填基坑,并坑外卸土。3.如地面出現裂縫,應及時灌漿修補,防止地下水滲入。4.如圍護結構變形過大,在坑底位置設置塊石矮擋墻保護坑腳防止踢腳破壞。5.密切關注天氣預報,對暴雨等惡劣天氣應停止挖土并密切關注基坑安全。6.流砂現象的防治:(1)采用搶挖法,組織分段開挖,邊挖邊做墊層及磚胎膜。做到當天挖土當天完成磚胎膜施工。(2)采用井點降水,在基坑四周按設計方案設置井點降水,局部加深部位增設輕型井點降水,確保地下水降至基坑面以下50CM。(七)、安全環保措施(1)機械挖土應分層進行,合理放坡,防止塌方,溜坡等造成機械傾翻14、,淹埋等事故。(2)二臺挖掘機在同一作業面機械開挖,挖掘機間距應大于10m,上下臺階挖掘機前后應相距30 m以上,挖掘機離下部邊坡應有一定安全距離,以防造成翻車事故。(3)在有支撐的基坑中挖土時,必須防止碰撞支撐,在坑溝邊使用機械時應計算支撐強度、危險地段應加強支撐。(4)機械施工區域禁止無關人員進入場地內,挖掘機工作回轉半徑范圍內不得站人或進行其他作業。(5)挖掘機操作和汽車裝土行駛要聽從指揮,所有車輛必須嚴格按規定的開行路線行駛,防止撞車。(6)夜間作業,機械及工作地點必須有充足的照明設施,在危險地 段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和護欄。(7)采用降排水措施時,抽出的水應有組織地排放至指定位置,不得任其流而污染場地和環境。采用人工修土時,必須待挖掘機停穩后再挖土,不得在挖掘機回轉半徑內操作,以免挖掘機碰撞傷人。(8)運輸基坑的車采在場外行駛時,應用加蓋車輛或采取覆蓋措施,車輪沖洗等措施,以防污染道路和環境。(八)、質量控制要點(1)基坑開挖前應檢查定位放線,排水和降水地下水位系統,合理安排基坑運輸車的行走路線。(2)施工過程中應檢查平面位置,水平標高和邊坡坡度,壓實度,排水、降低地下水位系統,并隨時觀察周圍的環境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