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場省級生豬標準化養殖示范場創建項目實施方案word檔p14(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7276
2023-12-19
13頁
75.50KB
1、2012年省級生豬標準化養殖示范場創建項目實施方案項目實施單位:XX生態養殖場 項目實施地點:項目法人代表:項目聯系電話:項目申報時間:二一二年八月十日 目 錄一、實施單位基本情況- 3 -(一)項目單位總體概況- 3 -1、項目單位名稱- 3 -2、法人代表- 3 -3、養殖場基本情況- 4 -(二)、養殖場選址與布局情況- 5 -1、選址情況- 5 -2、布局情況- 5 -(三)、設施與設備情況- 6 -1、已經完成生產設施- 6 -2、已經完成衛生防疫設施- 6 -(四)、制度建設及執行情況- 7 -(五)、環境保護與措施- 7 -二、項目建設主要內容及規模- 8 -(一)投資規模及資金2、籌措- 8 -(二)主要建設內容及規模- 9 -1、建安工程- 9 -2、種畜引進- 9 -3、儀器設備購置與安裝- 9 -4、其他- 9 -三、項目建設期限與進度安排- 10 -(一)項目建設期- 10 -(二)項目進度安排- 10 -四、組織領導與實施措施- 10 -(一)、成立項目實施領導小組- 10 -(二)實行項目業主負責制- 11 -(三)強化資金保障力度- 11 -(四)強化技術保障力度- 11 -五、附件- 12 -1、貴州省2012年省級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項目推薦表2、項目建設投資一覽表3、動物防疫合格證4、項目承建單位新增用土地所有權證明5、XX縣環保局出具的環評證明63、項目承建單位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7、技術依托單位協議及項目承建單位技術人員資質證明8、其他附件(1)項目場全景圖(2)主管部門批準成立文件(3)銀行開戶許可證XX縣四格昌源綜合生態養殖場2012年省級生豬標準化養殖示范場創建項目實施方案一、實施單位基本情況(一)項目單位總體概況1、項目單位名稱XX縣四格昌源綜合生態養殖場2、法人代表XX 聯系電話:XXXXXXXXXXX3、養殖場基本情況養殖場按照“畜禽良種化、養殖設施化、生產規范化、糞污無害化、防疫制度化”目標,不斷完成各種基礎設施設備,加強制度建設與執行力度,全面達到省級生豬標準化養殖示范場的標準。(1) 場址位于中華人民4、共和國畜牧法規定的區域,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及區域內土地使用規劃。(2) 具備XX縣農業局頒發的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兩年內沒有重大疫病和產品質量安全事件發生。(3) 具有上級行政主管部門的備案登記證明,按照農業部畜禽標識和養殖檔案管理辦法要求,建立養殖檔案。(4)投資規模及生產水平:目前以及完成總投資220萬元,其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80萬元。現存欄豬225頭,其中:能繁母豬156頭,種公豬2頭。基礎母豬養豬品種是長白豬,種公豬是杜羅克等優良品種。經過統計,養殖場生產水平達到每頭母豬配種受胎率80%,年提供上市豬數18頭以上,仔豬日齡170天以內體重平均不低于100kg的生產標準。(5)采用生產5、工藝流程:養殖場采取全進全出“分階段飼養”的養豬生產工藝流程。對豬的配種、懷孕、分娩、保育、測定、育成全過程使用工廠流水線作業,進行全進全出的轉欄飼養。實行常年配種、產仔、斷奶、保育、生產、育肥均衡的工廠化生產模式。(二)、養殖場選址與布局情況1、選址情況養殖場位于XX縣四格鄉二臺坡村梁子上組,距四格鄉政府5公里,有專門通道與公路相通,場周邊無居民住戶,無水源地,無風景區,距離生活飲用水源地、居民區和主要交通干線、其它畜禽養殖場及畜禽屠宰加工、交易場所500米以上。養殖場水源充足,通風良好,供電穩定。2、布局情況養殖場功能劃分為三個功能區:生活區、生產區、污水處理及無害化處理區。總體布局上做到6、了:各功能區獨立布置,凈道、污道分開設置,配備有淋浴間、更衣室、消毒間,達到嚴格的防疫要求。在保證衛生防疫要求的前提下,充分考慮使用功能和養殖工藝的要求,按最佳生產技術規程安排布局各生產區和辦公生活區內的各建筑物的位置,使各功能場地形成便利、順暢的生產流水線。(1)管理區:布置在養殖場區的東南面,是人流進出的主入口處。該區布置有綜合樓,設有管理房、化檢驗室及疫病防疫站、專用飼料配料車間、大門及門衛、車輛消毒池等設施。(2)生產區:布置在養殖場區的西南,為相對獨立的一個區域。布置建配種舍、懷孕舍、分娩保育舍、生長舍、育成舍等。(3)衛生隔離及無害化處理區:布置在養殖場區東北端,包括隔離豬舍和焚尸7、坑等。在各建筑物之間設綠化隔離帶或者圍墻防疫隔離帶,并設置顯著防疫標志。道路兩側及圍墻邊栽種樹冠寬大遮蔭,以選用防止病蟲害的喬木,與灌木組成的綠籬,形成線狀綠化帶。建筑物出入口附近,均點綴小型花臺或花池,栽植四季花卉,形成點狀綠化帶。總體上養殖場生產區和生活區分開,生產區位于常年主風向下風向,有明顯的場界范圍。內部建筑緊湊,方便生產,便于防疫。排水、排污設施健全。路面硬化、場區綠化、舍內凈化、產品處理無害化。(三)、設施與設備情況1、已經完成生產設施目前養殖場現占地9.8畝,建有各類豬舍及配套附屬設施3200余m2。其中,建有種豬舍、懷孕舍、分娩保育舍、生長舍、育成舍等建筑面積2600;建飼料8、庫房50;獸醫室30;建病豬隔離舍50;糞污處理、無害化處理及辦公室等其它附屬設施420。分娩舍、保育舍采用高床式欄舍設計,各類圈舍配備自動飲水加藥系統、通風換氣與溫控等設備。畜禽舍、附屬建筑為磚混結構,畜禽舍為全封閉式建筑。場區道路為瀝青或水泥路面,場區環境優美、干凈,無明顯惡臭。計劃再租用土地30畝,新建設各類生產用房3500 m2,使之符合生豬標準化養殖需要,達到每頭能繁母豬欄舍12 m2、占地40m2以上的要求。2、已經完成衛生防疫設施建筑物中,設有專門的獸醫衛生防疫室,在各建筑物之間設綠化隔離帶或者圍墻防疫隔離帶,并設置顯著防疫標志。道路兩側及圍墻邊栽種樹冠寬大遮蔭,以選用防止病蟲害9、的喬木,與灌木組成的綠籬,形成線狀綠化帶。建筑物出入口附近,均點綴小型花臺或花池,栽植四季花卉,形成點狀綠化帶。下一步計劃增設預防鼠害、鳥害設施,進一步完善衛生防疫體系建設。(四)、制度建設及執行情況養殖場與培訓四格鄉畜牧獸醫站簽訂了技術合作協議,聘請長期工作在第一線、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畜牧師和獸醫師各1人作為養殖場的長期技術員。同時養殖場從自身長期發展的需要,制定并認真執行了技術引進與職工培訓制度以及“生產管理 、投入品使用、衛生防疫與免疫、病死豬無害化處理、環境監管”等日常管理制度,參照國家有關標準,制定并認真執行不同階段生豬生產管理技術規程。建立了包括引種、配種、產仔、哺育、保育與生長肥10、育記錄的生產記錄檔案;投入品使用、衛生防疫、病死豬無害化處理、員工基本情況及培訓記錄等生產管理檔案。總體上養殖場建立、健全養殖檔案和防疫條件,實施全封閉管理,各項規章制度健全并落實到日常工作中;無重大動物疫病發生、無非法添加物使用的違法記錄。(五)、環境保護與措施養殖場建立了“衛生防疫與免疫、病死豬無害化處理、環境監管”等日常管理制度,設置了固定的生產生活污水、豬糞處理沼氣池2個;配備了病死豬無害化處理焚尸池1個。定期對污水進行監測并有防雨、防滲漏、防溢流措施。采用農牧結合方式對無害化處理物進行綜合利用。結合周邊種植、水域和自然環境等條件,推廣“三改兩分再利用”治理技術,即“改水沖清糞為干式清11、糞、改無限用水為控制用水,固液分離、雨污分離,糞污無害化處理后農田果園利用”。固體糞便采用強制通風靜態垛堆肥技術模式,液體尿污采用田園利用技術模式,實現養殖場糞污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生態化。總體上場區道路為瀝青或水泥路面,場區環境優美、干凈,無明顯惡臭。具有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設施設備,有安全防護措施,方便維護與保養。二、項目建設主要內容及規模根據農業部辦公廳關于印發2012年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活動工作方案的通知(農辦牧201211號)精神和貴州省2012年省級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項目實施意見黔農發2012141號)的要求,結合養殖場發展的實際需要,計劃再投資235萬元,進一步增加基礎12、設施,擴大能繁母豬飼養規模,完善生產設備等內容。(一)投資規模及資金籌措計劃增加總投資230萬元,主要用于新建各類生產用房、引進種豬、配置相應的配種藥械設備、完善各類生產管理制度與職工技能培訓等方面。其中申請省級創建補助資金40萬元,養殖場自籌190萬元。具體工程內容及投資額度見“項目建設投資一覽表”。(二)主要建設內容及規模1、建安工程計劃投資175萬元,新建各類生產用房3500 m2,使之總建筑面積達到7000 m2的就是規模,符合生豬標準化養殖需要,達到每頭能繁母豬欄舍12 m2、占地面積40m2以上的要求。新增建筑必須與原有建筑統籌規劃,科學合理布局,使生豬圈舍、飼養和環境控制等生產設13、施設備滿足標準化生產的需要。2、種畜引進計劃投資45萬元,從具有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的種豬場引進種豬150頭。其中母豬144頭,公豬6頭。使之年出欄生豬5400頭以上的生產規模。種豬必須選用高產優質高效的良種,來源清楚、檢疫合格。品種主要以長白、大約克、杜洛克為主。3、儀器設備購置與安裝計劃投資5萬元,建配種室一間20 m2,配置相應的配種藥械設備。今后將逐步減少種公豬的飼養量,采用本交與鮮精人工輸配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改良,確保生產高產優質高效的優良二元或者三元雜交豬。同時進一步完善預防鼠害、鳥害等設施設備。4、其他按照“畜禽良種化、養殖設施化、生產規范化、糞污無害化、防疫制度化”目標,投資5萬14、元,在不斷完成各種基礎設施設備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完善各類生產管理制度建設與執行力度,加強職工技能培訓力度,全面達到省級生豬標準化養殖示范場的標準。三、項目建設期限與進度安排(一)項目建設期項目建設期為180天。(二)項目進度安排本項目建設期180天,2012年6月至2011年12月。全面完成場區圈舍及附屬設施建設和配套設備安裝、工人技術培訓、種畜引種工作及各類制度完善等工作。2013年1月開始試運營,達到項目設計能力的80%。四、組織領導與實施措施(一)、成立項目實施領導小組成立項目領導小組,加強項目管理。領導小組由四格鄉政府、四格畜牧獸醫站、四格鄉昌源生態養豬場負責人及技術員組成。項目領導15、小組負責項目建設的組織與協調工作。根據項目具體實施內容、監督檢查資金使用、監督項目執行項目建設進展情況,項目建成后負責組織項目的驗收。項目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項目建設的日常管理工作,項目辦舍在XX縣四格鄉昌源生態養豬場。(二)實行項目業主負責制項目業主即項目承擔單位(XX縣四格昌源生態養殖場)負責按照項目實施方案具體組織實施,完成各項任務。項目建成后由項目業主負責向項目領導小組提供驗收報告,并提供相應的材料、報表、圖片等。提供驗收實查現場和為驗收創造必要條件。(三)強化資金保障力度本項目省級補助資金實采取“先建后補”方式,即承擔項目建設的單位對照農業部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驗收評分標準,根據16、自身實際情況制定實施方案,墊付建設資金開展項目建設,達到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要求,經驗收合格后由縣級畜牧部門發放補助資金。因此,項目建設單位將強化自籌資金的力度,千方百計籌措建設所需資金,確保項目順利實施,迎接上級部門的檢查驗收。(四)強化技術保障力度畜禽養殖標準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技術含量比較高,項目建設單位一方面加強與技術合作單位的全方位聯系,一方面,根據工作需要,對企業自己管理人員、技術骨干、工人進行技術強化培訓,全面掌握畜牧業科學技術,同時,縣農業局要組織技術骨干成立技術援助小組。負責制定項目技術方案,解決項目執行過程中的重要技術問題。五、附件1、貴州省2012年省級畜禽養殖標準化示17、范創建項目推薦表項目名稱貴州省2012年省級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項目建設單位XX縣四格昌源生態養殖場申請省級財政資金(萬元)40建設地點XX縣四格鄉二臺坡村梁子上組建設單位負責人蔣昌學聯系電話項目單位基本情況場址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規定的區域,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及區域內土地使用規劃。具備XX縣農業局頒發的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兩年內沒有重大疫病和產品質量安全事件發生。具有上級行政主管部門的備案登記證明,按照農業部畜禽標識和養殖檔案管理辦法要求,建立養殖檔案。投資規模及生產水平:目前以及完成總投資220萬元,其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80萬元。現存欄豬225頭,其中:能繁母豬156頭,種公豬2頭18、。基礎母豬養豬品種是長白豬,種公豬是杜羅克等優良品種。經過統計,養殖場生產水平達到每頭母豬配種受胎率80%,年提供上市豬數18頭以上,仔豬日齡170天以內體重平均不低于100kg的生產標準。項目主要建設內容 新建各類生產用房3500 m2、引進種豬150頭、建配種室一間20 m2、配置相應的配種藥械設備、完善各類生產管理制度與職工技能培訓縣級畜牧部門意見經現場核查,上述填報的信息(不)屬實。同意(不同意)推薦。負責人(簽字): 單位(公章): 年 月 日市(州)畜牧部門意見經現場核查,上述填報的信息(不)屬實。同意(不同意)推薦。負責人(簽字): 單位(公章): 年 月 日省農委意見 年 月 19、日一項目名稱2012年省級生豬標準化養殖示范場創建項目二建設單位XX縣四格昌源生態養殖場三建設年限180天四監管單位XX縣農業局五項目法人蔣昌學六建設地點XX縣四格鄉二臺坡村梁子上組七主要建設內容及規模新建各類生產用房3500 m2、引進種豬150頭、建配種室一間20 m2、配置相應的配種藥械設備、完善各類生產管理制度與職工技能培訓八建設內容建筑形式規模 (數量)單位單價(元)投資估算(萬元)資金來源省級自籌(一)建安工程 生產用房3500m250017518157(二)種畜引進 種豬150頭3000452520(三)儀器設備購置1配種房20m21000222配種設備1套3330(四)其它1制度建設1套1112技術引進與培訓20人次2000440九總投資230401902、項目建設投資一覽表3、動物防疫合格證4、項目承建單位新增用土地所有權證明5、XX縣環保局出具的環評證明6、項目承建單位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7、技術依托單位協議及項目承建單位技術人員資質證明8、其他附件(1)項目場全景圖(2)主管部門批準成立文件(3)銀行開戶許可證(本實施方案編制:XX縣農業局 高級畜牧師 李仲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