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有限空間作業管理制度含應急預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7294
2023-12-19
9頁
55.50KB
1、醫院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制度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第59號令制定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制度。本制度適用于醫院下水道、污水處理池的維護。一、有限空間作業工作職責(一)醫院相關分管副院長是院方有限空間作業安全責任人,負責對有限空間作業的審批,并指定安全員為作業現場安全監管人,負責對作業單位在作業過程中的安全監管。(二)執行有限空間作業單位(污水處理站維護操作單位)的安全責任人,對作業過程的安全負責,接到有限空間作業任務書后,根據作業任務和作業要求,應分派相關人員對作業現場進行勘察,對作業環境進行評估,制定作業方案,送醫院分管院長共同審定。作業單位必須指定現場安全責任人,組織作業人員實2、施有限空間作業。作業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規定,確保作業人員安全。(三)污水處理站的工藝員負責對本次進入有限空間作業時,進行有毒有害氣體的檢測,檢測結果與作業方的現場安全責任人共同簽字確認。(四)安全保衛部負責對公司所屬污水處理站實施有限空間作業的安全監督管理,掌握有限空間作業動態。(五) 污水處理站在實施有限空間作業,若發生事故時,應第一時間向醫院領導報告,安全保衛部按照領導的批示,應立即啟動應急救援預案,及時到達事故現場,協調處理善后工作。(六)有限空間內需動火作業時,必須得到安全保衛部許可,經分管安全的領導批準后,方可進行動火作業。作業方應派其分管消防安全的專職人員,到作3、業現場指導動火作業。二、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教育培訓每年組織各污水處理站安全責任人、管理人員、進入有限空間作業的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培訓,由安全保衛部組織實施。三、有限空間的范圍界定本院有限空間是指與外界相對隔離,進出口受限制,自然通風不良,從事非常規、非連續作業的受限空間(地下窨井、加蓋工藝池、地下半密封水池、污水處理站)。四、作業前的準備工作(一)因生產運行、維修,需進入有限空間作業(日常巡視除外),應提前一個工作日(緊急情況除外)向作業方下達有限空間作業任務通知書,填寫進入有限空間作業審批表,報分管院長審批。(二)作業方接到有限空間作業任務書后,指定作業現場安全責任人,安排作業人員,準備有限空間4、作業的安全防護器具(用品),特若清潔服務公司由各污水處理站提供,維修中心自備,安全防護器材不能滿足使用時,由所在污水處理站協助提供。(三)污水處理站生產工藝員,負責對作業范圍內進行有毒有害氣體檢測,若檢測指標超標,應使用移動通風機對作業環境進行通風后再檢測,檢測符合作業條件后,與作業方安全責任人共同對檢測結果簽字確認,報分管院長批準后,方可實施有限空間作業。(四)嚴禁未經分管院長批準,未經對有限空間內實施有毒有害氣體檢測,未佩戴電動防毒防塵長管呼吸器的人員,進入有限空間作業內實施作業和搶險救援。五、有限空間作業,必須準備的安全防護用品(一)有毒有害氣體檢測儀。(二)電動防毒防塵長管呼吸器。(三5、)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繩。(四)便攜式醫用供氧器。(五)應急醫藥箱。(六)竹梯、繩纜、通風機、照明設施等。(七)配備安全隔離防護器材,臨時安裝安全警示標志。六、作業中的工作措施(一)作業人員必須按規定正確佩戴電動防毒防塵長管呼吸器,安全帽、安全帶,系安全繩。(二)作業方必須指派3名以上安全監護人,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監護,要明確與作業人員的聯絡信號,保持與作業人員作業過程中聯系。(三)作業超過30分鐘時,作業人員應離開有限空間休息,視情況繼續作業或另派作業人員。作業停止超過30分鐘后,需再次進入作業時,應重新進行有毒有害氣體檢測,符合作業條件時,方可進行作業。七、作業結束時的工作措施(一)作業完6、畢,立即清理作業現場,清點工具、器材是否帶出作業場所。(二)清點人數,確保作業人員安全撤離。(三)安全監管人和作業方現場安全責任人,共同簽字確認本次有限空間作業結束。八、動火作業安全規定(一)有限空間需動火作業時,應提前向安全保衛部通報,辦理動火許可證,經公司分管安全的領導批準后,安全保衛部派人到作業現場,協助動火作業。(二)動火作業時,嚴格按電焊、氣割安全操作規程作業,做好隔離防護(作業單位準備ABC2KG滅火器2具),防止因焊接、氣割的鋼花濺落引起火災事故。九、有限空間范圍內作業的其它規定(一)有限空間范圍內嚴禁撥打和接聽手機(防止因靜電引發爆炸事故)。(二)有限空間范圍內作業,使用的照明7、電器,電壓不能大于36V,必須符合防爆、防潮要求。(三)進入有限空間作業的人員必須身體健康,患有呼吸道、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的人員、女性職工不得從事該區域內的施工、維修作業。(四)安全責任責任人、作業人、救援人員必須熟悉有限空間應急救援預案。十、有限空間作業安全防護用品管理(一)每年必須對電動防毒防塵長管呼吸器、便攜式醫用供氧器進行安全性能的檢測。(二)每半年對其他安全防護用品進行安全性能檢測。附件:1.有限空間內維修、維護作業任務書;2.進入有限空間危險作業審批表;3.有限空間作業應急救援預案;4.便攜式醫用供氧器使用管理規定。附件一有限空間內維修、維護作業任務通知書(空間作業任務通知)第 8、號作業任務下達單位作業任務實施單位作業任務下達時間作業內容作業過程中的安全要求作業完成時限作業任務下達人作業任務接收人作業任務完成結果對作業任務完成的驗收備注此表一式兩份,作業完成后雙方存檔備查附件二進入有限空間作業審批表 (空間作業審批)第 號作業任務下達單位作業任務實施單位作業地點作業內容作業人員填報人主要危險因素 采樣分析數據檢測項目有毒有害氣體(濃度)檢測人含氧量硫化氫甲烷一氧化碳檢測時間作業開工時間 年 月 日 時 分序號確認主要安全措施是否符合要求序號確認主要安全措施是否符合要求1作業前安全教育責任人2受教育人員3氧氣濃度、有害氣體檢測結果4測定的儀器5電器設施是否符合防爆要求6測9、定用儀器的準確可靠性7安全防護用品是否符合規定8使用電動防毒長管呼吸器9使用通風設備10通風排氣情況 作業現場安全監管人作業單位現場安全責任人分管院領導審批特殊作業審批( 分管安全領導)作業完工確認人和完工時間安全監護人簽字: 年 月 日 時 分作業單位現場安全責任人簽字: 年 月 日 時 分備注此表一式兩份,作業完成后雙方存檔備查附件三:有限空間作業應急救援預案為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建立能在緊急情況下,快速、有效地組織事故處置和應急機制,保證企業員工的生命財產安全,減少事故的影響和損失,根據生產的實際情況制定本預案。一、成立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二、采取的措施(10、一)進入作業場所前,要詳細了解現場情況,對作業現場進行危害識別和評估,并有針對性地做好檢測與防護器材的準備工作;(二)對于作業面可能存在的電、高溫及危害物質進行有效隔離;(三)采取通風凈化措施,使有限空間工作條件符合要求;(四)進入有限空間作業時,必須佩戴電動防毒防塵長管呼吸器、安全帽、安全帶、系安全繩。(五)有限空間作業必須配備2人以上安全監護人員和救援人員;(六)強化安全意識,嚴格安全管理、落實作業審批制度,明確管理責任。三、緊急情況的應急救援處理(一)發生中毒事故時,嚴禁未佩戴電動防毒防塵長管呼吸器的人員,進入有限空間內搶險救援(防止造成新的傷害)。 (二)中毒急救。 1呼吸道中毒時,應11、迅速離開現場,到新鮮空氣流通的地方。 2經皮膚吸入中毒者,必須用大量清潔自來水洗滌。 3眼、耳、鼻、咽喉粘損害,引起各種刺激癥狀者,須分別輕重,先用清水沖洗,然后由專科醫生處理。 (三)缺氧窒息急救。 1迅速撤離現場,將窒息者移到有新鮮空氣的通風處。 2視情況對窒息者輸氧,或進行人工呼吸等,嚴重者迅速送醫院搶救。(打120急救電話)。 3佩戴呼吸器者,一旦感到呼吸不適時,迅速撤離現場,呼吸新鮮空氣,同時檢查呼吸器問題及時更換合格呼吸器。四、報警程序(一)有限空間作業時,發生人員中毒事故,應第一時間撥打醫院急救電話,電話內容:報告事故地點、事故類型、事故大小、發生時間、明示行車路線,派專人引導救12、援車輛。(二)立即向分管領導報告,并向安全保衛部通報,安全保衛部按領導的批示,應立即趕往事故現場,調查事故原因,并寫出書面報告。附件四便攜式急救醫用供氧器使用管理規定便攜式急救醫用供氧器,作為有限空間作業時,發生中毒意外的緊急搶救器材。(一)嚴禁將便攜式急救醫用供氧器作為其他用途使用。(二)進入有限空間維修作業時,必須將便攜式急救醫用供氧器到現場,啟動供氧設施,使其處于工作狀態,以確保在發生危險因素時的緊急使用。(三)使用便攜式急救醫用供氧器時,必須嚴格按照使用規程操作。(四)氧氣瓶及其專用工具嚴禁與油脂接觸,操作人員不能穿用沾有各種油脂或油污的工作服、手套以免引起燃燒。(五)遠離火源,嚴禁陽13、光暴曬。(六)氧氣減壓閥要專用,安裝時螺扣要上緊。(七)開啟氣瓶時,操作者應站在側面,即不要面對減壓閥出口,以免氣流射傷人體。不許敲打氣瓶任何部位。(八)用完氣后先關閉氣瓶氣門,然后松掉氣體流量螺桿。如果不松掉調節螺桿,將使彈簧長期壓縮,就會疲勞失靈。(九)氣體將用完時,氣瓶中的氣體殘余壓力一般不應小于5兆帕/平方厘米,不得用完。(十)氣瓶必須進行定期技術檢驗,有問題時要及時處理。(十一)請仔細閱讀氣瓶及氣體減壓閥的使用說明書,以得到更詳細的介紹。(十二)啟用便攜式急救醫用供氧器后,要認真填寫便攜式急救醫用供氧器使用登記表(記錄使用時間、地點、使用原因)。(十三)發生緊急情況時,立即使用便攜式急救醫用供氧器供氧。(十四)當便攜式急救醫用供氧器壓力小于5兆帕/平方厘米時,請及時將便攜式急救醫用供氧器送回安全保衛部,由安全保衛部負責統一充裝。(十五)嚴禁自行補充便攜式急救醫用供氧器的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