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東吳小學概念設計方案(126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849066
2023-12-20
126頁
58.91MB
1、東吳小學概念設計方案,Soochow primary school-Conceptual design,設計目標?,構建一所融入富陽地域文化特色的小學校舍.,關于東吳,關于人文,關于書院,A.,東吳歷史,東吳文化,“吳”作為地理概念是指現中國長江下游南岸一帶地域的一個總稱,封建時代常被用作爵位、國號的名稱。東吳文化是漢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泛指吳地古今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所有成果。吳人的風俗習慣雖與越人相仿,吳人卻保留了較多的質樸、悍勇和開拓進取的心理特征,一種多少帶有野性成分的精神氣質。和鄰近的徽文化相比,吳文化具有一種本我的精神特質。東吳文化是開創江南古文明的源頭,吳泰伯開創的基業是中國古代2、歷史上最長的一個諸侯國家,吳國具有740年的歷史,是歷史上任何一個諸侯國所不可比擬的。,吳,東吳文化,東吳的科學與文化:1.地理 孫吳的學者嚴畯曾寫過潮水論。這是現所知最早的一篇潮汐學專著,是我國氣象學與海洋學的開端。2.天文孫吳科學家對天體的探討十分活躍,孫吳的天文學家王蕃以渾天論名于當世,提高了測定黃赤交角的精確性。3.數學漢末三國時期天文、歷法的發展,也推動了數學的發展,在孫吳涌現了一批杰出的數學家,取得了數學發展史上的標志性成果。其中以趙爽的周髀算經注最為著名。4.書法書家層出不窮。其中最負盛名的是皇象。工書,尤善章草、八分書,著有論草書,代表作有急就章、文武將隊帖、天發神讖碑等。5.3、繪畫孫吳的著名畫家有曹不興、趙夫人等。曹不興是文獻記載中知名最早的佛像畫家。他擅長寫生與繪佛畫,被譽為“佛畫之祖”,著名作品有維摩詰圖、釋迦牟尼說法圖等。吳文化在長期的歷史錘煉中,凝聚了一種對中華文化的奉獻精神。這是一種追求社會發展和實現人的發展的創造精神,是一種在面臨挑戰和機遇時勇于進取的開拓精神,是一種在時代變遷時既不能消融主體又善于接受外來文化的開放精神。,釋迦牟尼說法圖,東吳文化,東吳的水域文化與水師:1.水域文化:水域文化與內陸文化是特定地理環境下形成的,適應于不同生產力水平的兩種文化,對歷史的進步都有過積極貢獻。由于水域生活是動態的,人們時刻在流動中變化中求適應,與風浪拼搏中求勝利4、,因之水域文化有流動性、冒險性、開放性、斗爭性。2.水師 發達的造船業使得孫吳的水軍的戰斗力遠超曹魏。孫吳設置官員,監督工匠和罪犯造船。其造船技術已達到較高水平,船的規模也相當可觀。由于東吳水軍的主力都在長江,因此石頭城很自然地成為水軍的總部。它是長江沿線最大的碼頭之一,經常停泊有上千艘船只。當時,中等載重量的船可以運馬80匹,大船可載軍士達3000人,有的船倉高達五層。,東吳的歷史與文化深刻影響著這片土地的發展,對于本地域的建筑也造成了濃烈的影響。富陽成為了典型代表之一。,地域人文(擁有深厚歷史底蘊的地域人才輩出),Site,富陽古稱富春,是浙江省杭州市管轄的一個縣級市,位于杭州的西南面,是5、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富陽地處丘陵,是一個“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半山區。也是杭州“交通西進”、“旅游西進”的第一站。本市居民絕大多數屬漢族江浙民系,使用吳語太湖片臨紹小片富陽話。富陽歷史悠久、人文底蘊深厚,置縣于公元前221年,已有2200多年歷史,是東吳大帝孫權的故里,現代文豪郁達夫的故鄉,一脈靈氣、天下獨絕的富春江橫貫全境,既賦山城之美,又具江城之秀,是座典型的江南山水園林文化城市和休閑度假旅游勝地,素有“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之盛譽。,富陽印象,富陽區,余杭區,西湖區,上城區,濱江區,蕭山區,富春江,錢塘江,富陽主城區,一方水土養育一方才子。,吳太祖大皇帝孫權(公元182年公元252年5月6、21日),字仲謀。祖籍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于下邳(今江蘇徐州市邳州)出生。三國時代東吳的建立者。十五而立,穩固江東,開拓領土。,郁達夫(18961945),原名郁文,幼名蔭生、阿鳳,字達夫,浙江富陽人,中國現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詩人。郁達夫精通五門外語,分別為日語、英語、德語、法語、馬來西亞語。代表作沉淪故都的秋春風沉醉的晚上過去遲桂花等。曾經與徐志摩作為同班同學。曾與魯迅創刊合編奔流。,東吳名人,東吳大帝,現代文豪,吳太祖大皇帝孫權(公元182年公元252年5月21日),字仲謀。祖籍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于下邳(今江蘇徐州市邳州)出生。三國時代東吳的建立者。十五而立,穩固江東,開拓領7、土。,東吳時代的開拓者,建立了東吳王朝,撰寫了東吳土地的開篇。,東吳的文學巨匠,每一位學子心中的榜樣。1908年就讀于富陽縣立高等小學堂。,傳統書院(書院是中國傳統建筑的精髓,最佳的表達了歷史與人文。),關于書院,書院是我國封建社會所特有的一種教育形式。它起源于藏書和私人讀書、授徒。書院的建設十分講究風景環境的選址和經營,突出與建筑、環境的協調統一,“書院”、“靜心”、“悅性”的環境追求,反映了“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由此可見,這些佳景妙處,亦是美不勝收,頗具清雅淡泊之氣。中國自古就有依傍山水環境營建的傳統居山水為上是儒家士人的理想環境觀。入學崇尚天人合一,自熱比德,人與自認的親和。書院“傍山8、帶水,盡幽居之美”,充滿詩情畫意,是隱逸輕彈之士詠頌的絕佳境地。書院取址擇山水名勝有其文化根源,被看做是“興地脈”、“煥人文”的象征,人們相信“地靈”而“人杰”。,石鼓書院,應天書院,Site,Site,湖面-水域空間,河流-水域空間,記憶中的書院,秩序井然的理性美,創造莊嚴肅穆、端莊凝重、平和寧靜的空間境界。,嵩陽書院內廊空間,嵩陽書院內空間,嵩陽書院內庭空間,嵩陽書院入口庭空間,書院布局,布局形式一(有機形布局),布局形式二(自然形布局),從書院建筑空間布局來說,一種空間形態介于幾何形和自然形之間,即對主體建筑空間來說,是規整的幾何形布局,而對于附屬建筑,針對建筑組群的功能性質、審美意匠、9、環境特點等的不同,可以調節出不同的建筑組合方式、不同的空間尺度等。從講堂繞過屏風到御書樓,從御書樓進到園林,從講堂走到文廟,不同的庭院空間組合和光影變化,都給人步移景異、“庭院深深深幾許”的好奇,體現了建筑空間布局的有機趣味性。,自然形布局主要應用在地形地勢不規則的書院建筑群或書院庭院的園林部分,主要是為了順應自然地形或追求自然情趣。書院的園林建筑群就是自然形布局的典例,整個園林布局,游廊曲折,建筑與自然相映成輝,實現了書院師生對話自然、修身養性的精神訴求。,布局形式三(規則式布局),1,2,3,古書院主體建筑多采用規則形中軸對稱布局,這種布局充滿著秩序井然的理性美,有助于創造莊嚴肅穆、端莊凝10、重、平和寧靜的空間境界。規則形布局可以細分為串聯、串并聯、串并列三種形式。整體建筑組群有兩條縱深的軸線,主軸線上布置有三進院落。側跨院考場建筑群為次軸線,主次軸線建筑不存在橫向對位關系,呈現相對獨立狀態。,書院建筑大體上可分為五大功能:講堂、祠堂、藏書樓、生活、游歷.書院首先要有一個正確的功能定位,必須以書院功能為主再兼顧旅游。書院是啟發教育、傳播知識的場所,書院一定要突出它的教育功能,讓所有的人一走進書院,便心生崇拜其中。講堂、祠堂和藏書樓作為書院的主體建筑,三者的空間排列則是嚴格按照中軸對稱的布置原則逐次遞進的,體現出書院建筑對中國傳統禮樂思想的遵從。層層遞進的院落,既形成了排列有序、豐富11、多樣的綜合性建筑群,又營造了莊嚴、神妙、悠遠的縱深感和視覺效應,體現出強烈的禮制色彩。,講堂,祠堂,藏書樓,生活,游歷,中國傳統書院功能分區,教學樓,校史館,圖書館,食堂+生活用房,體育中心+庭院+游廊,書院功能,現代小學功能分區,傳統至現代的延續與發展,江南特色建筑與現代書院,B.,尋找一座具有江南特質的現代書院?,江南建筑是中國傳統書院建筑最有韻味的表達方式。江南建筑群落融入環境,“天人合一”的中國哲學精神,也是書院建筑最好的表現方式。我們力圖用現代的校舍建筑語言將傳統的書院精神進行延續.,當代藝術家筆下的江南,山與房屋的關系,水體、島嶼、建筑的共存,群山、民居、河流的纏綿,大片串聯在一起12、的坡屋頂,灰壓壓的如山巒起伏般壯闊。唯有如此的方式,才能更顯露出江南城鎮的韻味。,精通建筑的畫家,吳冠中老先生筆下的江南。,白墻與黑頂之間藏匿著繽紛的色彩,當代藝術家筆下的江南,街巷、宅間的曲徑通幽,當代藝術家筆下的江南,江南建筑群落天際線,漫無邊際的留白,無需用完成的線條去勾勒。白墻如同背景,給前場帶來一種情境,一種氣氛,卻不會喧賓奪主。一場江南的梅雨過后,白墻上斑痕、水漬、青苔,或由于墻面轉折而呈現垂直的,橫掃的、斜漂的各種輕微形與色的遞變,是筆墨,也是肌理。當渴望時空流轉之際,伏案前轉眼望見窗外風吹葉落的讀書郎。,中國古江南筑的現代轉述,古典:,現代:,傳統的木結構亭子,利用鋼和玻璃建造13、的中式亭子,傳統的院墻,將構成手法和新材料融入院墻的設計,傳統的雕花窗,簡潔的木百葉是對復雜古典木窗的提煉,每一個時期的建筑都會體現出它所處時代的的技術特點。現代建筑由于使用了不同于古典建筑的材料、工具和現代化的生產方式,往往會展現出全新的外觀特征。我們的建筑設計對古典書院建筑的表達不是簡單的復制,而是兼顧傳承和更新,用全新的建筑語匯去表達古典書院的空間內涵。,傳統與現代教育空間研究,c.,教學空間研究(20世紀3代教室的發展歷程),教室的發展歷程,一、第一代學校和第二代學校(以教室功能為樣本),數字技術為基本教育技術平臺小班教學,小組式或馬蹄型座位。多面展示墻,多向展示平面功能分區。,黑板、14、印刷品等固體教具為基本教育技術平臺。大班教學,秧田式座位單面展示墻無平面功能分區。,教室的發展歷程,第三代學校(以教室功能為樣本),課題研究區。小組討論區個人學習區,1.,2.,3.,教室的發展歷程,第三代學校(以教室功能為樣本),課題研究區。小組討論區個人學習區,1.,2.,3.,美國 伊利諾伊州Antioch 社區高級中學,集中與獨立的教學空間在教室中合理分布。,獨立的個人學習空間。,傳統與現代的對比(從教室到平面功能布置的對比),20世紀中國教室的發展,二、傳統教室與現代教室的對比,青島 總督府學堂 1901年,從“總督府”到“文采”再到“史家”,第一代學校的教室平面一成不變。值得深思?15、,四川 安仁中學 1947年,杭州外國語學校 2002年,20世紀中國教室的發展,二、傳統教室與現代教室的對比,整個二十世紀,中國學校建筑的平面特征沒有改變,意味著意味著學校沒有升級換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中國傳統教室平面布局,被簡單化的教學功能單體平面設計,傳統教室空間,三、傳統與現代教學空間平面設計對比,傳統教學空間平面,傳統教室空間,三、傳統與現代教學空間平面設計對比,機械的復制,高端校舍的建筑設計,新模式的教室空間平面設計,現代教學模式追求參與性與互動性,結合多媒體形成多元化授課。空間采用小組式布局,教學的中心圍繞學生而展開。,三、傳統與現代教學空間平面設計對比,現代教學16、空間平面,高端校舍的建筑設計,四、現代教室配置,現代教室的空間打破傳統的講臺模式,不再采用一講到底,注重師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多媒體教學空間。生動新穎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小組式課桌套件,提供給學生,分組教學的空間,強調師生之間的交流。,高端校舍的建筑設計,現代教室的空間,可調節照度窗戶設計,滿足現代多媒體教學空間的光線要求。,儲藏空間與盥洗空間,方便學生的日常生活,將人性化的關懷進入教室內空間的每一個細部。,四、現代教室配置,高端校舍的建筑設計,美國-紐約,某學校標準教室(為數字化教學的屏幕使用營造暗光環境),五、現代教育對光環境的特殊要求,字符界面條件下,光環境只要滿17、足臨界要求即可。字符識別是或0或1,一旦能夠識別,其余就是提高舒適度的問題。圖形界面條件下,識別度是199的連續曲線,即光環境越理想,識別率越高。,現代教學需要采用新媒體的教學方式,對教室空間的照度要求需要可調節性。,高端校舍的建筑設計,六、走廊空間,教育專業設計的目標是形成“信息流”,現有走廊只是交通空間,通常是“零信息空間”經過教育專業設計的走廊還是交流空間,除了“人流”還有“信息流”,高端校舍的建筑設計,六、走廊空間,走廊形成交互空間,提供教學的服務、休憩,與教學空間。,ISB 美國帕金斯威爾作品,案例分析,D.,案例分析,Site,Case-1 杭州天地實驗小學,規劃建設中的杭州天地實18、驗小學新校區位于錢江新城望江地區B-R22-01號地塊(原杭州市味精廠),占地面積46.8畝,建筑面積37220平方米(其中地上24950平方米,地下12270平方米),設計規模36個班。新校區的建筑主體在設計中采取了三樓一統的功能設計和建筑創意,整個校園大氣開放而充滿生機。杭州天地實驗小學新校區以“打造全國第一所滿足孩子體驗式學習的校園”為目標,學校整體構架按照“5+4+3”模式設置,即五個主題式科學體驗館、四個主題式綜合體驗館、一個社區、一組課程、一個少科院。天地畢業生除完成義務教育小學階段的全部學業,還可以自主、自由、自助研究近200個左右的小課題,并全程參與5個以上的體驗式校本課程的學19、習。使學校在成為學習最佳場所的同時,更成為集生活、娛樂、探究、成長的新型兒童社區。,Case-1 杭州天地實驗小學,案例分析,運動生活館,綜合體驗館,教學樓,1,2,3,3.主教學樓位于校園東南側,共4層,36個標準教室(每間72平米)分層環布,如花瓣綻放。6個個別輔導室作為標準教室的延伸為個別化教學和輔導提供了專用空間,并設置有800平方米圖書館、350座合班觀摩教室各1個。,3.主教學樓位于校園東南側,共4層,36個標準教室(每間72平米)分層環布,如花瓣綻放。6個個別輔導室作為標準教室的延伸為個別化教學和輔導提供了專用空間,并設置有800平方米圖書館、350座合班觀摩教室各1個。,2.綜20、合體驗館位于校園東北側,共5層,與主教學樓以多層連廊相接,分專用教室區和體驗中心兩大區塊,專用教室區主要滿足孩子對音樂、美術、科學、信息技術等綜合學科的學習需求。體驗中心的10個主題式體驗場館與1個圓形演藝中心及1個圓形露臺,必將成為滿足孩子全方位體驗式學習需求的全新學習空間。,1.主教學樓位于校園東南側,共4層,36個標準教室(每間72平米)分層環布,如花瓣綻放。6個個別輔導室作為標準教室的延伸為個別化教學和輔導提供了專用空間,并設置有800平方米圖書館、350座合班觀摩教室各1個。,Case-1 杭州天地實驗小學,案例分析,合班教室效果圖,運動中心效果圖,閱覽中心效果圖,演藝中心效果圖,C21、ase-1 杭州天地實驗小學,案例分析,合班教室平面圖,圖書中心平面圖,演藝中心平面圖,演藝中心剖面圖,案例分析,Case-1 杭州天地實驗小學,案例總結:1.集中式的功能布局,完整獨立的單元功能空間。聯系的功能空間,可以獲得最捷徑的到達流線。2.打破傳統的教學空間模式,豐富的空間組合,增加了趣味性。交錯有致的功能空間,形成眾多交流開放空間。師生與同學之間能夠更充分的獲得交流與分享空間,回歸到人性化的初衷。3.完全正南北向的布局空間,使得建筑獲得最佳的朝向,獲取最優的日照與采光。,案例分析,Case-2 杭州學軍小學(之江校區),Site,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轉塘小學,案例分析,Case-222、 杭州學軍小學(之江校區),學校門頭實景,全景鳥瞰圖,學校建設用地面積2.88萬m(合44畝),擬建總建筑面積25920萬m,規模46班。,教學樓實景,案例分析,Case-2 杭州學軍小學(之江校區),案例總結:1.繼承杭州市學軍小學“個性化、現代化、國際化”的辦學目標,建筑要為實施“個性化、現代化、國際化”教育開展奠定基礎。2.大力規劃綜合性發展的需要,重點保障學?;顒訁^域、藝術活動以及綜合性活動用房的建設,以滿足學校在城鄉地區確立以學生綜合性個性化發展的需要,以鮮明的特色亮點快速形成社會發展的影響力。3.規劃布局,規則,整齊,完整。圍合的庭院空間營造出院落氣氛。大氣的入口廣場給人帶來正氣凌23、然的感受。4.功能空間分區明確,且用廊相互連接,適應江南多雨的氣候。,基地分析,E.,區位分析,長深高速-G25,富陽大橋,鹿山大道,東吳文化公園,富陽中學,富陽第七小學,江濱西大道,Site,依江路,場口中學,鹿山碼頭,江楓路,江城路,富 春 江,新沙島,鹿山中心小學,鹿山中學,富春江水域,Site,山體空間,基地優勢:背山面水,形成書院的絕佳用地空間。水,書院,山,建筑與自然的融合。,環境發展軸,基地現狀,Area:333384m,(約50畝),場口中學,鹿 山 大 道,依 江 路,江 楓 路,江 城 路,規劃道路,民居脈絡,耕地脈絡,耕地脈絡,場口中學建筑脈絡,耕地脈絡,安置區,研究成果24、,F.,初期方案-01,缺點:布局隨機,缺乏規則與完整性,200M跑道過于狹小。,Program2,1.,將跑道調整為250M,整體建筑采取規則式布局。,初期方案-03,教學空間在場地東側布置,臨近地塊東側的安置區,將干擾降到了最低化。同時出于安全性的考慮,人行主入口在場地西南側等級較低的道路方向開口。,建筑排布更為集中,敲掉圍合空間。形成集中的中心的庭院與宅間庭院空間。,初期方案-04,將跑道調整為300米,看臺面向東面,可獲得學生活動時,拍攝的優良光線。建筑空間強調軸線與序列感。,將跑道調整為300米,看臺面向東面,可獲得學生活動時,拍攝的優良光線。建筑空間強調軸線與序列感。,01,方案一25、,成果方案,01,方案思路,1.本方案采用集中式的布局。相較于傳統的行列式布局可獲得更為靈活的空間形態,各個功能區之間的聯系也更為便捷。2.在集中布局的同時做到明確的功能分區。功能布局做到動靜分離;交通流線做到人車分流。3.對傳統書院的空間語匯進行提煉。其一是禮儀軸線:傳統書院的“禮儀空間序列”是傳統“禮樂”文化的建筑學表達。本方案通過主副兩條軸線的漸進式空間序列完成對“禮樂”文化的現代轉述。其二是庭院空間:庭院是中國傳統建筑的重要特征。庭院的形成既有通風采光等現實需求的原因,也是中國文化內省特征的良好表達。本方案在還原這種空間形態的同時,也利用庭院形成現代學校建筑所需要的開放式活動空間。,方26、案演變:Scheme1:形成基本的功能分區以及在集中的體量內解決功能需求的基本思路。Scheme2:將操場調整為有利的朝向,豐富了庭院空間和入口空間。Scheme3:擴大庭院,優化平面布局,引入主副軸線。Scheme4:使學校獲得整體的建筑形態。,Program1,教學區,輔助功能區,北,南,庭院,庭院,庭院,入口空間序列,擴,擴,主軸,副軸,收,收,擴,界面,界面,界面,Program1,空間布局形成(一):Scheme1:在三種傳統書院布局中選擇形式感強、空間布局緊湊的“規則式布局”。,Program1,布局形式一(有機形布局),布局形式二(自然形布局),布局形式三(規則式布局),1,2,27、3,古書院主體建筑多采用規則形中軸對稱布局,這種布局充滿著秩序井然的理性美,有助于創造莊嚴肅穆、端莊凝重、平和寧靜的空間境界。規則形布局可以細分為串聯、串并聯、串并列三種形式。整體建筑組群有兩條縱深的軸線,主軸線上布置有三進院落。側跨院考場建筑群為次軸線,主次軸線建筑不存在橫向對位關系,呈現相對獨立狀態。,空間意向的形成(二):Scheme2:東吳文化的引入 與 總平面布局形式的意向來源。,Program1,浙江余杭反山遺址出土的玉梳背,屬良渚文化。,園林的鏤空式平面,外,內,內,該方案的總平布局來源于鏤空玉這種傳統藝術形式“圍口之玉”,謂之“國之重器”。激勵學生胸懷天下,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才28、。,東吳地區的歷史文化源流,史前時期:以良渚文化、河姆渡文化為代表的長江下游文化圈。,周朝:泰伯奔吳,創立吳國。,春秋戰國:吳國建都“蘇州”,形成“三吳”的地域劃分,與“三秦”、“三楚”同列。,三國時期:孫權建立“東吳”,定都南京。孫權故里位于富陽。,南北朝:“三吳”概念更新為吳郡、吳興、會稽三郡。,五代十國:楊行密所建“吳國”定都揚州。,宋代以后:“吳”逐漸成為地域概念。,作為“吳地”史前文化的代表,距今7000年的良渚文化中出現了“鏤空雕刻”這種對玉石的藝術處理方法。在這類雕刻作品中,外邊緣造型往往僅會順應籽料的形狀略加修整,而內部則會進行各種花式設計?!皩ν夂椭C,講究內秀”的方式逐漸成為29、吳文化的一種固有方式。,“吳地”文化的另一個代表園林,沿襲了吳文化的這一特質。園林建筑往往以一片白墻對外嚴密圍合,然后在內部進行豐富的空間開合設計,在內部尋求本我。,吳文化具有一種本我的精神特質。,“內向型”平面是吳文化本我特質的體現。,內,內,內,內,內,空間意向的形成(三):Scheme3:借鑒傳統書院的禮儀軸線與院落空間。,Program1,庭院,圖書館,標準教室,標準教室,標準教室,標準教室,庭院,庭院,庭院,食堂,體育館,入口空間,演藝廳,空間意向的形成(四):Scheme4:充分考慮現代教學的功能需求。,Program1,食堂,標準教室,標準教室,標準教室,合班活動,體育活動,合班30、活動,專業教室,空間意向的形成(五):Scheme5:適應土地緊張的現狀和現代建筑設備的要求,采用整體集中式的校園布局。,Program1,Program1,學生活動空間設計(一):Scheme1:利用走廊、門廳、過廳,形成豐富的室內活動空間。,Program1,學生活動空間設計(二):Scheme2:現代化的文體教學活動空間。,Program1,學生活動空間設計(三):Scheme3:利用退臺形成露天的屋頂活動空間。,Program1,Program1,Program1,Program1,Program2,Program3,02,方案二,02,方案思路,1.充分利用場地靠山面水的極佳地理位置31、優勢,將傳統書院精神在場地中進行延續。2.校舍中的水與木起到靈魂作用。木是構建中式傳統庭院空間的關鍵因素,同時也是古人對學子的美譽。水是場地中的靈氣,水木交融的庭院空間,讓空間更具氛圍。五行之中,水有利于木的成長。3.在現代的教學體系下,所有功能空間滿足現代教學的需求。在保留傳統書院格局的前提下,對功能配置進行優化。使得所有的交通流線圍繞教學空間展開?;顒涌臻g相對獨立,同時倡導交互空間?;涌臻g強調學生與學生,老師與老師,學生與老師的相互交流。將優良的教學思想,通過建筑的空間進行傳遞。4.尊重傳統書院的建筑精神,延續著東吳文化中簡潔、質樸,不注重裝飾性。用現代的建筑手法,去表達新建筑思想,強調32、功能至上的原則。現代的建筑環境中,保留傳統的精神。5.核心建筑空間采用“船型”平面造型。傳承著東吳文化中特有的水域文化及吳人無所畏懼,開拓進取的精神。,Program2,過程方案,1.,2.,3.,1.解決教育建筑的朝向問題,劃分活動場地空間與教學建筑空間。營造三進式書院布局,確定庭院空間。,4.,2.對于標準教室空間進行優化,完整對稱的排布方式。建筑圍合出完整的內庭空間。呈現出強烈的序列感,表達書院的莊重。,4.食堂與行政中心,相對獨立完整,同時也保證車輛的近處由北入口進入。南側為完全獨立的人行入口,完全的人車分流,保證學校的安全性與協調性。將圖書中心與綜合樓進行了形體調整,與總圖更和諧。同33、時將所有建筑群落調整的更規則與強烈的在軸線感,表達一種秩序的美。,3.教學建筑單體在保持強烈圍合的前提下,做出了空間交替變化。錯位的教室空間,打破了原有傳統教學空間的規整,增加了趣味性。將行政空間與科藝中心空間進行了互換。使得的流線更為合理。緊密聯系的教學空間在場地東南側展開,標準教室,合班教室,科藝中心,綜合樓,風雨操場緊密高效的連接。,?,North,48,關于地塊的思考?1.用地范圍形成48的傾斜,如何解決建筑的朝向問題?2.如何結合地域文化與歷史人文,在建筑上形成文脈的傳承?3.如何打造現代的教學功能空間?4.如何將中國傳統書院的布局形式,融入現代校舍設計之中。,1.,場地空間,建筑空34、間,2.,3.,4.,a:確定建筑的朝向,為滿足教學空間的需求,進行正南北向的劃分。b:對場地做出建筑空間與活動場地的空間劃分。,a:關于建筑空間進行合理切分。滿足功能需求的同時,也適應地塊的完整性。,a:在劃分的建筑單元空間內,尋找出庭院的空間。b:通過對中國傳統書院的探索,在現在的場地布局內,尋求一種傳統的精神。,a:中心主體空間,通過中國傳統造園手法,優化調整。b:獨立的建筑單元空間,采用連廊進行連接,滿足江南多雨的氣候。,Program2,方案形成,Program2,書院精神的延續,1,2,3,一進-儀門,二進-講堂,三進-齋舍,三進式書院布局,入口水景,寓意著文脈的淵源流暢,文化的繼35、承。創建具有水秀之氣的場所,水生木,象征著學子成才。,車行入口,人行入口,安置區,4F,2F,2F,4F,1F,4F,2F,Program2,總平面圖,Program2,設計概念,會意:從三口??诖砣?,三個表多數,意即眾多的人。(學校是學生與老師匯聚的場所)本意:眾多(知識凝聚的空間)在古代中國是官吏的級別。品的分級,是對每一位學子學識的認定。品學兼優:品德、品格與學識同樣重要,關系到每一位學子的發展。品位、品相:是藝術的造詣,對美的鑒賞。寓意著現代學子需要綜合的修養。,Program2,品:,口,口,口,車行入口,人行入口,安置區,4F,2F,2F,4F,1F,4F,2F,Program236、,總平面圖,Program2,設計概念,Program2,在東吳文化中,水域文化是特色的重要文化之一。建筑中心區域呈現出船的造型,船頭面向富春江。表達一種:乘風破浪、激流勇進。(寓意著學子刻苦拼搏,奮勇向前,延續吳人開拓進取,繼往開來的精神)同舟共濟:表達出生生與師生之間同心協力,共創未來。,水域文化的流傳:,車行入口,人行入口,安置區,4F,2F,2F,4F,1F,4F,2F,經濟技術指標總用地面積:33384m(約50畝)總建筑面積:19966m 其中 地上:17966m(計容面積)地下:2000m建筑密度:24.6%容積率:0.538綠地率:36.8%建筑高度:檐口小于24m,Progr37、am2,總平面圖,地庫出入口,用地紅線,建筑紅線,North,Program1,布局形式一(有機形布局),布局形式二(自然形布局),布局形式三(規則式布局),1,2,3,空間布局形式,自然形布局主要應用在地形地勢不規則的書院建筑群或書院庭院的園林部分,主要是為了順應自然地形或追求自然情趣。建筑與自然相映成輝,實現了書院師生對話自然、修身養性的精神訴求。,車行入口,人行入口,安置區,4F,2F,2F,4F,1F,4F,2F,Program2,總平面圖,Program2,軸線分析,南北發展軸,東西發展軸,規劃結構:一心,兩軸,三帶。,車行入口,人行入口,安置區,4F,2F,2F,4F,1F,4F,38、2F,Program2,空間布局,活動空間,教學空間,行政與配套空間,車行入口,人行入口,安置區,4F,2F,2F,4F,1F,4F,2F,Program2,功能分區,食堂,行政樓,風雨操場,標準教室,合班教室,科藝中心,圖書中心與綜合樓,Program2,人行入口,車行入口,2F,4F,2F,4F,1F,4F,4F,2F,安置區,中心庭院,Central Garden,Plaza Garden,Garden,Garden,庭院分析,Program2,交流空間,學生交流,學生交流,教師交流,學生與教師交流,內庭交流,North,Entrance Effect,主入口透視,Entrance Ef39、fect,主入口透視,Entrance Effect,主入口透視,Aerial view Effect,富春江,鳥瞰效果,Aerial view Effect,富春江,鳥瞰效果,Aerial view Effect,富春江,鳥瞰效果,Aerial view Effect,富春江,鳥瞰效果,Perspective Effect,透視效果,起伏有致天際線,勾勒出江南建筑的韻律,融于環境之中,與自然對話,卻不突兀。,Perspective Effect,透視效果,Perspective Effect,透視效果,中國傳統造園手法中的,借景與框景。,Perspective Effect,透視效果,中國傳40、統造園手法中的,添景與漏景。,Technical drawingsm,教學樓二、三、四層平面圖,2F,3F,4F,技術圖紙,Technical drawingsm,行政中心二層平面圖,行政中心三層平面圖,技術圖紙,Technical drawingsm,行政中心四層平面圖,技術圖紙,Technical drawingsm,科藝中心與綜合樓二層平面圖,技術圖紙,Technical drawingsm,科藝中心與綜合樓三層平面圖,技術圖紙,Technical drawingsm,科藝中心與綜合樓四層平面圖,技術圖紙,03,方案三,03,方案思路,1.沿用傳統書院的三進式模式。一進儀門;二進講堂;三41、進齋舍。2.通過臺階進入儀門,到達豐富的中心庭院景觀。將中式 園林融于學院內。異步異景。3.用連廊以及建筑外廊將整個教學空間連接,貫通室內空間、半開敞空間、自然空間。打造了多個活動空間,豐富學生課余生活。方便使用,造型美觀。4.地塊西側為安置區較為安靜,東側為級別較高道路噪音較多,故將教學區放于西側,運動場地放于東側。5.處于安全考慮,南側道路級別較低,故將主入口設立在地塊南側。教師大多從地塊北側道路進入學校,故將次入口設在北側,地下車庫出入口以及行政樓也設在教師方便使用位置。,Program3,總平面圖,Program3,方案寓意,“成長手拉手”把方案中的建筑比作學生和老師,而連廊便是師生們42、相互拉住的手,是師生交流聯系的紐帶,師生們因為“手拉手”而更親密。建筑由連廊而形成一個整體。其中,連廊內的港灣式空間,更便于實現“成長手拉手”。一個學校最主要的群體是學生和老師。對于老師與學生的關系,我們常說“亦師亦友”,意思是既是老師也是朋友,也有“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說法。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和學生是手拉手共同成長、共同進步的。學生讓老師更有責任感,老師將學生領入知識的海洋。老師扶著學生走了一程又一程,像一場接力,送到下一個站點。每當新生來臨,老師會伸出雙手歡迎;每當畢業季,老師又會對學生擁抱相送。而老師們培育出的莘莘學子,在畢業之后并不是完全離開了學校。難忘的恩情仍然似紐帶一般,連接著師43、生。此方案不僅延續了傳統書院的建筑形式,營造了良好的文化學習氛圍。還在其中融入了濃厚的母校情,師生情,同學情。,1.,2.,1.劃分好教學空間與運動場地。由于地塊西側為安置區,比較安靜;地塊東側為較高級別道路,噪音較多。所以將教學區放置于西側,運動場地放置于東側。地塊南側道路級別較低,主入口設立在這對于師生進出、家長接送都比較安全。,2.將操場調整為300M。建筑圍合成“口”字形,形成抬高式中心庭院。建筑外廊代替原先的連廊模式,連接教學空間、活動空間和自然空間。,Program3,方案演進,口,3.優化主次入口、場地內交通流線。形成車流和人流主軸。并將建筑功能布局重新排布,布局合理,方便使用,44、并增加多個港灣式空間。,3.,教學區,運動場地,Program3,書院精神的延續,1,3,2,一進:儀門,二進:講堂,三進:齋舍,沿用傳統書院的三進式模式。,嵩陽書院儀門,岳麓書院齋舍,岳麓書院講堂,Program3,有機形布局,校園內的庭院與建筑空間形態,介于幾何形和自然形之間,建筑體塊錯落有致,庭院也有相應的尺度節奏。從校園內的各個地方走過,都能看見不同的庭院空間組合和光影變化,帶給人步移景異、“庭院深深深幾許”的感受,體現了建筑空間布局的有機趣味性。,布局形式,Program3,庭院空間,抬高式中心庭院,小庭院,小庭院,場地綠地,小庭院,Program3,功能分區,餐飲區,行政辦公區,特45、殊教室,圖書中心合班教室,普通教室,普通教室,科藝教室,風雨操場,演藝廳,Program3,交流空間,展示空間,展示空間,放大空間,放大空間,內庭空間,陽臺,露臺(4F),露臺(3F),放大空間,放大空間,禮儀空間,放大空間,展示空間,內庭空間,Program3,各層平面,Program3,各層平面,Program3,各層平面,Program3,各層平面,Program3,模型,Program3,模型,Program3,模型,Program3,模型,富春江,Program3,模型,富春江,Program3,模型,西立面,東立面,南立面,北立面,04,方案四,Program4,總平面,THANKS,匯報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