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生態農業產業園項目設計方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850218
2023-12-20
12頁
36.04KB
1、生態農業產業觀光園項目建 議 書 我村適齡勞動力大量外出務工,農田大面積閑置、荒蕪,造成優質耕地的退化,為了扼制該現象的進一步加劇,有效利用好耕地、發展農村經濟,必須對傳統的農業經濟形態進行調整,深化改革傳統農業經濟的道路是致力于生態農業、綠色養殖業、旅游觀光,農產品深加工的推廣與發展。我村本著自身的地理位置、生態環境、勞動力情況,經一段時間的市場調查,反復研究特編制了發展生態農業項目的建議書。一、項目內容 1、項目背景 農村大量勞動力外出務工,造成農業產業空心化,農村經濟愈發蕭條,上至國務院,下到我區我鄉均要求發展好農村經濟,深化農業經濟形態的改革,保證13億人口以食為天的根本,從而推進農業2、產業化的發展。2、 項目名稱 xx村生態農業產業觀光園3、 項目承辦單位 xx鄉xx村以村委會組織、統籌、村民出耕地,即村民搭臺、企業唱戲的模式對外招商引資,具體承辦單位待定。4、 項目主管部門 xx鄉xx村(暫定) 5、項目擬建地 xx鄉xx村一社和二社,即從楊家灣到祝家扁 6、項目建設單位 待定 7、項目建設周期 三年二、項目編制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2、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3、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進一步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的若干意見2014-11-214、農業部關于進一步調整優化農業結構的指導意見(農發20152號)5、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承包法實施辦3、法2011-03-096、巴中市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實施辦法2011-11-23三、項目規劃 1、項目規模 本村約三千畝土地整體規劃,打造成集生態農業、綠色養殖、系列農產品深加工、旅游觀光、休閑娛樂的新型優美鄉村,總投資約5億元。 2、建設內容 生態農業 綠色養殖業 農副產品深加工工廠 鄉村農家風味美食街,以當地農戶自建,統一規劃,特色經營的農家樂為主要業態。 生鮮農產品采購基地 年貨特供基地 農業、畜牧體驗式旅游及品鮮基地 野炊基地 戶外拓展基地 四、項目的區位優勢 1、地理優勢 xx村緊鄰xx鄉場鎮西側,距鎮中心僅1公里,到xx新區約10公里。省道恩玉路從我村境內通過,距xx機場僅三公里。南4、下巴渝、巴南高速,東進亦有巴萬、巴陜高速,西與巴唐高速相連,北與巴廣高速相鄰,到以上高速路入口均不超過15公里,交通四通八達,物流快捷方便。 2、經濟優勢 我村位于成都、重慶、西安三大城市區域中心,到此三地均約300公里路程,三小時即到達我地。輻射該三地消費人口約1.5億人,在西部大開發之下,此區域經濟較發達,是優質的生態農副產品消費區。3、環境優勢我村全境處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區,冬暖,春早,夏熱,秋涼,四季分明,年平均溫度17.5,無霜期291天,平均日照1460小時,年均降雨量1050mm,水資源豐富。農作物常年以種植果蔬、小麥、水稻、玉米、紅苕為主,養殖以牛、羊、雞、鴨、魚為主體。耕地5、面積1650畝,林地面積3850畝,土地肥沃,適宜耕種。 4、勞動力優勢我村由于距場鎮較近,本村村民978人,適齡勞動力500余人,4個農業合作社,262戶人口。 因此我村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毗鄰農副產品主要的城市消費群,適宜生鮮、優質的農副產品集中上市。五、項目的必要性 農業產業的空心化急需改變,這也是國家和地方政府三申五令強調加快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改變農村落后的生產方式,向機械化、規?;⒓w化方向發展。生態農業結合觀光旅游業農業發展的一個新方向,一方面拓寬了我地旅游業的廣度,為旅游活動增添了新景觀,有助于生態保護和環境優化,使環境恢復魅力,永保秀麗,另一方面深化了傳統農業的產業結構,6、使農業發展內容元素多樣化,充滿活力。開拓了農業自我積累,自我發展的運行機制,增加了農副產品的農業附加值,加速傳統農業向現代新型農業的轉變,是振興農村經濟,優化農業結構的有效措施。圍繞建設優美鄉村,面向旅游大市場,進一步調整優化農業結構,通過生態農業產業園的建設,引導和推動了我村乃至我鄉農業結構的調整。六、項目的前景生態觀光農業是一種以農業和農村為載體的新型生態旅游業。近年來,伴隨著農業產業的發展,現代農業不僅具有生產性功能,還具有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人們提供觀光、休閑、度假的生活功能。隨著收入、閑暇時間的增多,生活節奏的加快以及競爭的日益激烈,人們渴望多樣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優美的農7、村環境中放松自己,回歸自然。于是,農業與旅游業邊緣交界的新型產業觀光農業應運而生,拓展了農業發展的新空間,開辟了旅游業發展的新領域?;貧w田野,回歸自然,體驗生鮮食品是現代社會人們理想的追求。生態農業觀光園只要是以發展養殖、種植為最主要的經營項目,養殖和種植品種力求做到新、奇、特。在養殖品種中,可引入市場銷售情況好、品質優良的特色品種。種植項目應引進速生,抗病高產,好看,好吃或外觀奇特的稀有產品。在生態觀光農業園游客不但與自然親近,還可吃到各種生鮮的山珍野味,品嘗到珍奇水果、蔬菜,還能自娛自樂體驗到農村田園式的生活。燒烤、野炊、垂釣、采果、制作栩栩如生的標本,使農產品在各種休閑、參與中就地消費,8、利潤和效益是普通農業的5倍以上。生態農業是現代農業發展的一個趨勢,有著豐厚的社會基礎。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在解決溫飽之后,人們吃穿住行以外追求增多,游樂是消費支出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日趨多樣化,這是觀光農業發展的主要基礎。與此同時,節假日增多,雙休日的實行,為人們外出休閑,觀光旅游提供了大量的時間。從人們旅游情趣多向性來看,近郊游,追求田園式的生活是周末游的重要發展趨勢。而現實中,這樣美麗的,人文相結合的生態農業園就應運而生。七、 項目建設的意義 1、觀光農業旅游項目的出現是后工業文明社會渴望已久的回歸自然的需要 今天,已擁有輝煌工業文明的后工業社會,卻正在失去與自然的和諧9、相依,熙熙攘攘的城市,鋼筋水泥的森林,忙碌穿梭的人流,人與人的距離拉遠,緊張、煩躁壓迫著他們的神經,于是生態業、休閑游應運而生。鄉村田園撲面而來的泥土氣息與花香,一望無垠的大地,錯落有致的溝壑,恬靜的畜群,純樸的農民,新鮮的綠色有機食品則構成了一種強烈的誘惑。2、優美鄉村的建設需要我市是新農村建設試驗區,新農村的發展不僅是漂亮的新居建設,其重要內涵是新居配以優美環境,并以新的農業生產形態為支撐,環保與可持續發展為手段的新的農業經濟體。3、發展農村經濟的需要農村經濟的發展必須改變傳統農業低效、低產、低收益的傳統形態。高效的農業觀光產業是可持續發展的,其把農業純生產的形態擴大到觀賞、體驗、采鮮、養10、生的社會需求中,拓展了傳統農村發展的路徑,給傳統的農村經濟注入了活力。 4、觀光農業旅游開發是國家宏觀經濟調整,第三產業發展領域社會資金及財政資金投入的必然需要在當前房地產業低迷,汽車產業增長乏力的轉型時刻,觀光農業是從第二產業衍生出的服務形態,是第二產業與第三產業的有機結合。這是我國經濟轉型期社會資金及國家財政資金投入支持的方向;也是十八大后黨和政府特別強調的農業發展方向。八、項目的特點及形態生態農業園是把觀光旅游與農業結合在一起的一種體驗式旅游活動。結合我村地形地貌,勞動力等情況擬建成如下形態:1、 農業教育這是兼顧農業生產與科普教育功能的農業經營形態,即利用農園中栽植的作物,飼養的動物以11、及配備的設施如特色植物、熱帶植物、農耕設施、栽培技術、傳統農具展示等,進行農業科技示范,生態農業示范,傳授農業知識。2、 農業觀光根據我村地貌、地形把農業建成以休閑觀光、放松身心、回歸自然的場所。3、 農業體驗讓游客深入園區觀賞了解的同時,可現采現賣,游客與村民互動,體驗收獲樂趣。4、 品鮮農副產品 游客自行采摘,村民現場銷售,可攜帶回家,可現場嘗鮮,亦可贈與親朋好友。 5、森林觀光 我村地貌起伏較大,森林面積不小,地形多變,配以一定的服務設施,必要的景觀建筑,可設狩獵場、垂釣區、野炊區等,是人們回歸自然、休閑、度假、旅游的理想場所。 6、拓展訓練基地 我村地貌落差大,且依山傍水,可建成拓展訓12、練基地,為巴中市戶外運動,戶外能力拓展,體育運動自行車山地賽的活動基地。 7、農副產品年貨基地 我村農業觀光園的農副產品應盯準年貨消費群體,以提供生態的豬、牛、羊等農副產品為主要業態,并輔以初加工手段加工,使其成為我地巴中市城市人口年貨的主要提供者。集種、養、宰殺、加工、送貨上門,各環節消費者亦可參加與體驗、監督的一條龍式年貨服務基地。 8、農家樂美食體驗 以我村自產的農福產品為主要食材,以農家菜、特色風味食品為主的農家生活體驗。九 、項目的環保理念1、 建設上盡量不破壞原有的自然景觀和鄉村風味 農業觀光園的建設上充分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的理念,使農業觀光園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結13、合,因此建設上將盡量尊重本來的自然景觀及森林,同時保留發揚川北民俗、民居的風采。 2、兼取景觀性娛樂與環保性 對養殖區實地規劃時將通過合理布局,采取并、種,觀光娛樂區分開,果樹中間農作物等措施,即豐富了植物景觀群落,又增加觀光采摘的多樣性和趣味性,且對農作物不會產生第二次人為破壞。 3、生態有機 對農作物均使用有機肥料,拒絕化學肥料的使用。 4、服務設施的環保性在辦公區、服務區、生態農業園林展示區、停車場均采用較嚴格的環保措施,讓生活垃圾、餐廚垃圾、人畜糞便等嚴格處理,不得產生對原土質、地下水、環境的破壞與污染。十、項目的總體方案 1、新農村聚居點 川北民居風貌、農家樂風味美食、住宿服務、年貨14、展示、銷售街區 2、服務區 工作人員住宿、停車場、接待廳、廁所等 3、景觀區 經濟作物、花卉觀賞區,占地50畝。 4、種植區 生態有機農作物種植區、游客現采、村民現賣,占地500畝。 5、養殖區 農畜養殖及觀賞,養殖1000頭大型農畜以上,占地150畝。 6、狩獵區 游客現場在山林中抓雞點殺、體驗生鮮生態美食,使用山林荒地,不影響原貌,不用耕地。7、戶外拓展區 集體育鍛煉,戶外能力拓展培訓、娛樂于一體的活動鍛煉基地,在山林中就地生態搭建,不破壞原貌。8、 野炊區 巴中城市人現采、現烹的野炊基地,利用荒地5畝建設。 9、 農副產品加工區 對本地消化不完的農副產品進行深加工,以有機生態食品為主加工15、外銷,占地20畝,年加工食品2000噸以上。十一、項目的實施的保障1、村民支持 我村村民的大力支持,熱情度高,在xx區及xx鄉黨和政府的關心和領導下,我村村委員會組織專人做了大量的調研,此項目符合我村實際,既改善環境又提高了收入,村民大力支持。2、 組織保障 我村將成立項目推進小組,專人負責項目的招商引資及項目建設的協調。3、政策及項目資金支持交通專項資金對村道路建設的支持土地整理資金的支持農田水利建設的專項資金傾斜農產品的農業補助資金養殖畜牧的專項補助資金新農村建設的易地扶貧搬遷項目的資金支持4、 資金保障與來源我村以村委會召開黨員代表大會,成立了項目籌備委員會,下設項目推進小組專人負責招商16、引資,嚴格考查有意向、有實力、有養殖經驗、有銷售渠道的個人和企業投資建設(注:具體投資企業待定),以及村民、外出務工人員中的成功人士自籌捐款推進項目的建設資金。十二、項目的市場分析xx區、巴州區均未建成一個集種、養、采摘、宰殺、加工、送貨上門、現場監督體驗于一體的一條龍式的農副產品服務基地,生產、銷售各環節用戶均可參與的新型農副產品服務基地,產品生態,消費者放心,市場廣闊?,F食品安全是我國現階段老百姓最關心的熱點問題,此項目解決了消費者的擔心,迎合了他們對生態綠色食品的追求,據調查我國鄉村旅游及綠色生態食品的銷售收入年均增長20%以上,市場潛力巨大。僅以巴中市城區人口做效益分析,巴中城市人口(17、含xx區約五十萬人,人均在鄉村旅游,綠色生態食品年貨上消費800元/年,那整個產業為4億規模,我村農業觀光園能吸引十分之一的消費者,即可切下4000萬元的蛋糕。此市場分析還未含銷往其它省市深加工的外銷農副產品的收益。十三、項目的投資收益分析 1、生鮮果蔬的銷售收入 2、生態畜業的銷售收入 3、農家樂、食住服務的收入 4、農副產品、年貨的銷售收入5、農副產品深加工的附加收入十四、項目的經濟及社會效益該項目一旦實施,將對我村乃至xx鄉產生巨大的影響與示范作用,獲得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1、 種植業單畝提高收入200元以上,整體增收100萬元/年。2、 養殖業將產生1000萬余元的收益。3、 農家樂等服務業年收入將達400萬元以上。4、 農副產品深加工收益1000萬元以上。5、 增加就業崗位150人左右。6、 為國家增加了稅收收入。7、 新農村建設的示范作用。8、 村民居住環境的改善和提高。9、 中國夢的實現,人心所向,幸福指數顯著提高。十五、項目發起單位xx區xx鄉xx村村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