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大廈地下室及上部主體工程消防應急預案專項方案(1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850267
2023-12-20
17頁
5.38MB
1、目 錄一、 工程概況- 1 -二、 編制依據- 1 -三、 施工現場可能發生的火災事故(危險)發展過程及分析- 2 -四、 應急區域范圍劃定- 2 -五、 消防應急預案的組織措施- 2 -六、 消防平面布置及應急救援路線圖- 5 -七、 火災事故預防措施- 5 -八、 消防應急預案的技術措施- 8 -九、 應急預案措施的演練- 10 -十、 消防應急預案的工作- 11 -十一、 消防應急救援小組成員聯系方式- 12 -十二、 附圖- 13 -消防應急預案專項方案一、 工程概況1. 工程名稱:xx國際大廈地下室及上部主體工程2. 建設單位:3. 設計單位:4. 監理單位:5. 施工單位:6. 工2、程地址:7. 工程概況: 1#2#3#4#地下室建筑面積79164315656896506855100建筑層數49層7層5層8層3層建筑高度219.55m35.85m28.85m42.25m-14.75m結構類型鋼管混凝土柱鋼梁現澆混凝土剪力墻結構體系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基礎形式樁筏基礎底板厚度600mm900mm3500mm57007600mm建筑功能主要用于辦公,商業,餐廳,休閑娛樂等8. 平面布置規劃:本工程地處廈門東海岸的會展中心北片區,南鄰國際會議中心,西鄰人民銀行、廈門海峽交流中心二期一號樓,北面為酒店用地,東面為環島路及50m寬的綠化帶。工程由一棟超高層高檔寫字樓及三棟配套商業3、設施組成,共設三層地下室,總建筑面積17.8萬平米。二、 編制依據1.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安全生產法、消防法。2. 國務院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3. 建設部工程建設重大事故和調查程序規定。4. 本工程現場平面布置。5. 廈門市建設工程施工現場防火安全管理暫行規定(廈建工200930號)。三、 施工現場可能發生的火災事故(危險)發展過程及分析1. 壓力容器受外作用或違反安全規程發生的起火或爆炸及由此引起的連鎖反應事故2. 自然災害(如雷電等)對設施的產生的火災。3. 施工及設備運行中的電氣故障發生的火災。4. 其他作業或人為發生的火災等。四、 應急區域范圍劃定1.4、 工地現場內應急區域范圍制定。(1) 火災事故,以事故危害形成后的任何安全區域為應急區域范圍。(2) 自然災害事故等危害半徑以外的任何安全區域為應急區域范圍。(3) 電氣設備故障、嚴重漏電事故以外的任何絕緣區域(如木材堆放場等)為應急區域范圍。2. 工地場外應急區域范圍的劃定對事故可能波及工地(圍墻)外,引起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的,需要當地政府的協調,屬政府職能。在事故(危害)發生后及時通報政府或相關部門確定應急區域范圍。五、 消防應急預案的組織措施1. 成立消防應急預案領導小組。應急預案領導小組及其人員組成組長:尹傳發;副組長:趙偉超、黃世峰、郭應林、孟世平、吳代仲;組員:其他所有管理人員。下5、設:通訊聯絡組技術支持組消防保衛組搶險搶修組醫療救護組后勤保障組 火警電話:119,急救電話:1202. 應急救援組織機構3. 應急組織的分工職責(1) 消防組長職責1) 決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緊急事故,要求應急服務提供幫助并實施廠外應急計劃,在不受事故影響的地方進行直接操作控制;2) 復查和評估事故(事件)可能發展的方向,確定其可能的發展過程;3) 指導設施的部分停工,并與領導小組成員的關鍵人員配合指揮現場人員撤離,并確保任何傷害者都能得到足夠的重視;4) 與場外應急機構(119)取得聯系及對緊急情況的記錄作業安排;5) 在場(設施)內實行交通管制,協助場外應急機構開展服務工作;6) 在6、緊急狀態結束后,控制受影響地點的恢復,并組織人員參加事故的分析和處理。(2) 消防副組長(即現場管理者)職責1) 評估事故的規模和發展態勢,建立應急步驟,確保員工的安全和減少設施和財產損失;2) 如有必要,在救援服務機構來之前直接參與救護活動;3) 安排尋找受傷者及安排非重要人員撤離到集中地帶;4) 設立與應急中心的通訊聯絡(119),為應急服務機構提供建議和信息。(3) 消防通訊聯絡組職責:1) 確保與最高管理者和外部聯系暢通、內外信息反饋迅速;2) 保持通訊設施和設備處于良好狀態;3) 負責應急過程的記錄與整理及對外聯絡。(4) 消防技術支持組職責:1) 提出搶險搶修及避免事故擴大的臨時應7、急方案和措施。2) 指導搶險搶修組實施應急方案和措施;3) 修補實施中的應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4) 繪制事故現場平面圖,標明重點部位,向外部救援機構(119)提供準確的搶險救援信息資料。(5) 消防保衛組職責1) 事故引發火災,執行防炎方案中應急預案程序。2) 設置事故現場警戒線、崗,維持工地內搶險救護的正常運作。3) 保持搶險救援通道的暢通,旨導搶險救援人員及車輛的進入。4) 保護受害人財產5) 搶險救援結束后,封閉事故現場直到收到明確解除指令。(6) 消防搶險搶修組職責1) 實施搶險搶修的應急方案和措施,并不斷加以改進;2) 尋找受害者并轉移至安全地帶。3) 在事故有可能擴大進行搶險搶8、修或救援時,高度注意避免意外傷害。4) 搶險搶修或救援結束后,直接報告最高管理者并對結果進行復查和評估。(7) 事故醫療救治組1) 在外部救援機構未達到前,對受害者進行必要的搶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傷部位受污染等)。2) 使重度受害者優先得到外部救援機構的救護。3) 協助外部救援機構轉送受害者至醫療機構,并指定人員護理受害者。(8) 后勤保障組職責1) 保障系統內各組人員必須的防護、救護用品及生活物質的供給。2) 提供合格的搶險搶修或救援的物質及設備。六、 消防平面布置及應急救援疏散路線圖見附圖。七、 火災事故預防措施1. 逐級做好火災預防的交底工作。2. 每月組織有關人員對施工現場9、進行一次全面的消防大檢查,對于檢查存在的問題,要及時、有針對性的進行整改,杜絕火災事故的發生。3. 做好施工現場消防預防工作包括:(1) 為了增強全體職工的消防意識,搞好施工現場的消防工作,保衛國家財產和職工的人身安全,一旦工地出現火情,要會同全體職工有條不紊地按照預先制定的撲火方案進行迅速及時地將火撲滅,把損失降到最低限度,為此制定消防工作預備方案,其具體分工如下:1) 最先發現火情的人要大聲呼叫,某地點或某部位失火,及時通知消防隊負責人。2) 打救援電話通知119報告失火地點、火勢并通知有關部門。3) 及時切斷施工場地電源,啟動消防設施。4) 提高義務消防隊人員的素質,達到檢驗隊伍的目的,10、定期做消防訓練演習。5) 定期檢驗消防設備的有用性及靈敏性,對于沒用或失靈的設備要及時更換或校正。4. 做好傷亡事故的預防(1) 為了實現安全生產,預防死亡事故的發生必須要有全面的綜合性措施,實現系統安全,預防事故和控制受害程度的具體原則大致為:1) 降低、控制和消除潛在危險的原則;2) 提高安全系數;3) 閉鎖原則(自動防止故障的互鎖原則);4) 屏障、距離原則;5) 警告和禁止信息原則;6) 個人防護原則;7) 避難、生存和救護原則。(2) 傷亡事故預防措施做好傷亡事故預防,就是要消除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實現作業行為和作業條件安全化。1) 人的不安全行為,實現作業行為安全化 定期與不定期的11、開展安全思想教育和安全規章制度教育。 對進場施工人員進行安全知識崗位培訓,提高職工的安全技術素質。 推廣安全標準化管理操作和安全確認制度活動,嚴格安全操作規程和程序進行各項作業。 加強重點要害設備、人員作業的安全管理和監控,搞好平衡生產。 注意勞逸結合,使作業人員保持充沛的精力,從而避免產生不安全行為。2) 消除物的不安全狀態,實現作業條件安全化 采取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改善勞動條件; 加強安全技術的研究,采用安全防護裝置,隔離危險部位; 采用安全使用的個人防護用具。 開展安全檢查,及時發現和整改不安全隱患。 定期對作業條件(環境)進行安全評價,以便采取安全措施,保證符合作業的安全要求。312、) 實現安全措施必須加強安全管理加強安全管理是實現安全措施的重要保障。建立、完善和嚴格執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開展經常性的安全教育、崗位培訓和安全知識競賽活動,通過安全檢查制度和落實防范措施等安全管理工作,是消除事故隱患,搞好事故預防的基礎工作。5. 用電與設備火災預防措施(1) 施工規范要求:高低壓線下方,無生活設施、作業棚、堆放材料、施工作業區;起重機或吊物及在建工程(含腳手架)的外側邊緣與外電架空線、邊線之間,保持安全操作距離;無法保持安全操作距離時增設足夠強度、剛度和穩固性的非金屬材質的外電防護隔離設施,并派專人維護。(2) 現場設立施工用電管理負責人,負責各種電機設備的安全管理。成立用13、電安全檢查小組,對工地的施工用電情況作全面檢查,做好施工安全用電日記。(3) 施工用電安全教育學習,凡進場工人都必須參加施工安全用電學習,每月不少于三次。對進入工地的電氣工作人員,進行用電操作技術交底,并監督工地用電安全。(4) 各類用電人員應做到:掌握用電安全基本知識和所用設備的性能。使用設備前必須按規定穿戴和配備好相應的勞動防護用品,并檢查電氣裝置和保護措施是否完好,嚴禁設備帶“病”運轉。停用的設備必須拉閘斷電、鎖好開關箱。負責保護現場所用設備的負荷線、保護零線和開關箱。發現問題,及時報告解決。搬遷或移動用電設備,必須經電工切斷電源并妥善處理后進行。(5) 發電機組應采用三相四線制中性點直14、接接地系統,并須獨立設置。發電機組應設置短路保護和過負荷保護。發電機組及其控制、配電、修理室等,應保證電氣安全距離和滿足防火要求,發電機組及其控制室內嚴禁存放貯油桶。(6) 供電線路必須架空,距地面最小距離不少4m,嚴禁沿地面明設。電纜接頭牢固可靠,并應做絕緣包扎,保持絕緣強度,不得承受張力。(7) 配電箱、開關箱應設在干燥、通風、常溫及不易受損的場所,且必須防雨防塵。配電箱、開關箱應裝設端正、牢固。配電箱、開關箱內的開關電器(含插座)應按規定的位置安裝牢固,正確連接工作零線。金屬箱體、金屬電器安裝板以及箱內電器的不應帶電金屬底座、外殼等必須作保護接零,金屬外殼做好接地。(8) 經常檢查工地電15、箱漏電開關是否靈敏可靠,電氣外殼有無漏電,電機風葉必須有保護罩,傳動部分防護齊全,保險絲嚴禁采用銅絲代替。施工現場嚴禁私拉亂接,燈具必須固定良好,電線嚴禁拖地、浸水。6. 消防管理安全措施(1) 以項目經理為現場防火責任人,制定消防方案和檢查制度。教育現場每個施工人員要認真執行各項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定期研究消防工作中所遇到的問題,現場實行義務消防員與正式消防員相結合的方式。(2) 工地的消防設施要按要求配備齊全,現場設置專門的消防滅火器材。消防專用電源、高壓水泵和消防救生照明用電,設專線獨立供電。(3) 現場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工地范圍內的防火管理制度,并經常開展有關防火宣傳教育工作以提高全體人員16、的防火安全意識,預防火災未然。嚴禁在倉庫、排柵平橋和在床上吸煙,嚴禁在工地亂生火。各層樓梯梯口設置滅火器材。(4) 現場使用明火作業時,必須按有關規定辦理審批手續,設專人值班監護。使用明火和電焊作業前,必須清理附近的易燃物品,不得使明火散落,防止事故發生。(5) 油料等特殊易燃材料設專人管理,放置數量必須符合防火要求。電房制訂防爆措施和嚴禁煙火,列入重點專人值班管理。電氣設備和電線不得超過安全負荷,接頭處要牢固,絕緣性能良好,照明燈具下方一般不準堆放物品。倉庫、電房設防雷裝置,以免雷擊失火。(6) 現場保衛人員必須24小時值班,不斷地巡視現場,以便能及時發現隱患,確保安全。(7) 對消防器材要17、加強維護和保養,確保靈敏有效。八、 消防應急預案的技術措施1. 基本裝備特種防護品:絕緣鞋10雙、絕緣手套10套;一般防救護品:安全帶、安全網、安全帽、防護網;救護擔架1付、醫藥箱1個及常用的救護藥品等;專用飲水源、盥洗間和沖洗設備。2. 消防專用裝備消防栓及消防水帶、滅火器、消防水池、消防砂池等;自備小車3臺;汽車吊1臺。3. 應急救援預案預案一:火勢猛,現場無力撲滅時(1) 現場起火,當發現火勢較猛時,工現場人員無力撲滅時,應由電工立即切斷總電源;項目負責人應立即報告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及報警(119)請求救援。(2) 項目負責人對火災附近區域所有人員進行疏通,并負責清點現場人員。對缺人員應18、立即查找去處,并報告指揮部。(3) 消防隊救出傷員后,將傷員立即脫離危險地方,項目負責人立即組織人員進行搶救。(4) 應急指揮部與醫院取得聯系,詳細說明事故地點、嚴重程度,并派人到路口接應。預案二:火勢剛起,現場有能力撲滅時(1) 現場火勢剛起時,要立即組織現場人員進行撲救,救火方法要得當,滅火前必須先切斷蔓延材料,針對不同類型,采用不同滅火方法。1) 油料起火可用泡沫滅火器或采用隔離法壓滅火源不宜用水撲救。2) 電氣設備起火時,應盡快切斷電源,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千萬不要盲目向電器設備上潑水,這樣容易造成觸電、短路爆炸等并發性事故。3) 如果化學材料起火,更要慎重,要根據起火物性質選擇滅火19、方法,同時要注意救火人員的安全,防止中毒。4) 密閉的地下室起火時采用窒息滅火法,這些部位發生火災的初期,在火場上運用窒息法撲滅火災時,可采用石棉布,浸濕的棉被、帆布、海草席等不燃或難燃材料覆蓋燃物或封孔洞;利用建筑物原有的門以及生產設備上的部位,阻止新鮮空氣流入,以降低區內氧氣的流量,從而達到窒息滅火的目的。采取窒息法滅火后,必須確認火已熄滅時,方可打開孔洞進行檢查,嚴防早打開封閉的房間或生產裝置,而使新鮮空氣流入燃燒區,引起新的燃燒,導致火勢猛烈發展。5) 撲救各種固體、液體和氣體火災采用隔離滅火法,就是將燃燒物體與附近的可燃物質與火源隔離或疏散開,使燃燒失去可燃物質而停止。采取隔離滅火法20、的具體措施有: 將燃燒區附近的可燃、易燃、易爆和助燃物質,轉移到安全地點。 關閉閥門,阻止氣體、液體流入燃燒區。 設法阻攔流散的易燃、可燃液體或擴散的可燃氣體。 拆除與燃燒區相毗連的可燃建筑物,形成防止火勢蔓延的間距。(2) 現場火險撲救時,現場負責人判斷要準確,當不能馬上撲滅的要及時報警,請消防部門協助滅火。在消防隊到現場后,現場負責人要及時而準確地向消防人員提供電器、易燃、易爆物的情況。(3) 火災區內如有人等,要盡快組織力量,設法先將人救出,然后再全面組織滅火。(4) 滅火以后,要保護火災現場,不得留有暗火,并設專人巡視,以防復燃。保護火災現場是查找火災原因的重要措施。預案三:火災區內人21、員急救措施(1) 保持鎮靜。明辨方向。突遇火災,面對烈火濃煙,首先要強令自己保持鎮靜,迅速判斷危險地點和安全地點以決定逃生辦法。撤離時要注意,朝明亮處或外面空曠地方跑要盡量往樓層下面跑,若通道已被煙火封阻,則應通過陽臺、氣窗等往室外逃生或跑到屋頂等待救援。(2) 簡易防護捂鼻匍匐。逃生時經過充滿煙霧的路線,要防止煙氣中毒、預防窒息,可采用濕毛巾、口罩捂鼻、匍匐撤離的辦法。(3) 善用通道。莫入電梯。發生火災時,要根據情況選擇進入相對較為安全的樓梯通道。在高層建筑中,普通電梯的供電系統在火災時會斷電或因熱的作用電梯變形而使人被困在電梯內,同時由于電梯井猶如上下貫通的煙囪,有毒煙霧會直接威脅被困人22、員的生命安全因此,千萬不要乘普通電梯逃生。(4) 緩降逃生。滑繩自救。高層、多層公共建筑內一般都設有高空緩降器或救生繩,人員可以通過這些設施安全地離開危險的樓層。在沒有專門設施、安全通道又已被堵和救援人員不能趕到的情況下你可以迅速利用身邊的繩索或 床單、窗簾、衣服等自制簡易救生繩,并用水打濕,從窗臺或陽臺沿繩緩滑到下一樓層或 地面,安全逃生。(5) 避難場所。固守待援。假如用手摸房門已感到燙手:可采取自創避難所、固守待援的辦法。首先關緊迎火的門窗,打開背火的門窗,用濕毛巾、濕布塞堵門縫,或用水浸濕棉被蒙上門窗然后不停地用水淋透房間,防止煙火滲入。固守在房內直到救援人員到來。(6) 暴露自己,尋23、求援助。被煙火圍困無法逃離的人員,應盡量站在陽臺、窗口等易于被人發現且能避免煙火的地方。在白天向窗外晃動鮮艷衣物,或外拋輕型耀眼的東西;在晚上可以用手電筒不停地在窗口閃動或者敲擊東西,及時發出求救信號,引起救援者的注意。 (7) 火若燒身。切勿驚跑。火場上的人如果發現身上著了火,千萬不可驚跑或用手拍打,因為跑或拍打時會形成風勢,助長火勢。當身上著了火時,應趕緊脫衣服或就地打滾壓滅火苗,及時跳進水中或讓人向身上澆水、噴滅火劑等滅火措施。九、 應急預案措施的演練1. 演練的作用:通過演練,實現應急預案措施(1) 是預案措施的實用性、可用性、可靠性;(2) 是體驗全體人員是否明確自己的職責和應急行動24、程序,以及反應隊伍的協同反應水平和實戰能力;(3) 是提高人們避免事故、防止事故、抵抗事故的能力,提高對事故的警惕性;(4) 是取得經驗以改進所制定的行動方案。演練分為室內演練和現場演練,項目部管理人員演練時,應讓熟悉設施的作業人員參加應急計劃的學習和操練;與設施無關的人員,也應該作為觀察員觀看整個演練過程。每一次演練后,應核對該計劃是否全面執行,并發現不足和缺陷。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應隨著條件變化而調整,以適應新條件的要求。2. 由公司總經理或主管副總經理適時組織實施3. 演練應有記錄4. 演練計劃: 項目部兩月進行一次事故應急救援演練。十、 消防應急預案的工作危險源及環境因素辯識、評價編制消防25、應急預案成立搶險領導小組組建消防搶險隊、救護車配備應急物資、設備消防應急知識教育培訓定期評審實施消防應急預案進行評審、修訂未發生發生圖1 應急準備和響應工作程序圖火災事故發生上報綜合部安全長、火災報警火災搶險領導小組火災搶險方案確定消防物資、設備到位進行火災搶險現場處置、送醫院搶救搶險結束、恢復生產措施及善后處理、進行總結上報監理、業主、設計院人員傷亡圖2 應急事故發生處理流程圖十一、 消防應急救援小組成員聯系方式名稱聯系方式職務備注尹傳發13950110137組長現場總指揮,調動應急救援小組展開行動;趙偉超13859990357副組長組織人員現場展開應急救援行動郭應林13459242891副26、組長與公司及外部聯絡;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調動。黃世峰18750243212副組長組織現場警戒;組織保護緊急疏散;組織保護事故現場及相關數據信息;孟世平13728976848副組長組織現場人員急救,組織傷員送醫院急救。吳代仲15960834206副組長組織應急救援器材、設備。姜曉軍13178352635組員各組員根據所屬部門配合各副組長開展應急救援行動。陳琳18750257271組員唐俊15160036869組員魏建彪18750256830組員王松18750226085組員王成俊18750250238組員龍洪13799845169組員張海靜15920420397組員王春13459200422組員商凱旋13959260214組員游軍18750226092組員羅彬13860491963組員肖國虎15880268510組員吳明松1875923組員何銘13860463550組員陳星慧13696998253組員任自超13679162975組員魯麗麗13599922719組員李琴18759234089組員劉敏13666009602組員- 15 -十二、 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