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西大盈港橋引橋空心板梁吊裝安全專項施工方案(1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852514
2023-12-21
15頁
410.04KB
1、青浦西大盈港橋引橋空心板梁吊裝施工專項方案 - 13 -目 錄1、編制依據12、工程概況13、吊裝施工安排流程24、施工機械設備選擇25、主要施工流程56、板梁吊裝質量保證措施87、吊裝施工安全措施98、應急準備和組織準備129、文明施工措施1310、技術交底表131、 編制依據1.1 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1.2 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1.3 建筑機械施工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01)1.4 起重吊運指揮信號(GB5082-85)1.5 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J041-2000)1.6 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板(橋梁)(DBJT08-102、1-2005)2、 工程概況2.1 本工程引橋空心板梁采用上海市市政工程標準設計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板(橋梁)(DBJT08-101-2005),圖集號:2005滬G1005中的13m板和16m板(設計荷載:城市A級)。2.2 空心板梁加工混凝土質量滿足要求:水灰比應控制在0.350.45之間,水泥用量最小不得小于380kg/m3,最大不宜大于500kg/m3。最大氯離子含量為0.06%,最大堿含量為1.8kg/m3。2.3 空心板數量總計470榀,如下:空心板梁統計表序號規格數量(榀)重量(噸)使用范圍0113米中板7613.06NP5NP6、SP5SP6邊板816.39NP5NP6、SP3、5SP60216米中板35015.66NP1NP5、NP6NP11SP1SP5、SP6SP11邊板3619.78NP1NP5、NP6NP11SP1SP5、SP6SP112.4 空心板的吊裝距離地面最大高度在主橋與引橋搭接部位4.113米(按照目前地面高度3.8米計算),最低高度在橋臺處為1.951米(按照目前地面高度3.8米計算)。2.5 北線NP5、NP6,南線SP5、SP6蓋梁為后張法預應力蓋梁,設計要求張拉過程與空心板吊裝同步進行,施工順序為:張拉施工工序表工序工作內容1施工蓋梁2張拉46號鋼絞束3吊裝18號空心梁板4張拉79號鋼絞束5吊裝9號梁板6張拉13號鋼絞束預應力蓋梁構造圖3、 4、吊裝施工安排流程3.1 施工流程安排: 南線東區SP6SP11北線東區NP6NP11北線東區NP6(主)NP6(引)北線西區NP1NP5北線西區NP5(引)NP5(主)南線西區SP1SP5南線西區SP5(引)SP5(主)南線東區南線西區SP6(主)SP6(主)。3.2 整個施工工期將在9月30日之前完成,確保10月1日之前大橋的貫通。4、 施工機械設備選擇4.1 吊裝機械設備選擇4.1.1 起吊設備選擇:空心板的最大質量為19.78噸,故吊裝擬采用50t履帶式吊機進行吊裝作業(下圖所示)。該吊機臂長19米,吊裝角度75,起重量29t。4.1.2 鋼絲繩選擇吊裝時采用二根鋼絲繩起吊,則每根鋼絲繩5、承受的重量為197.82168.5KN,鋼絲繩安全系數取6,則選用本公司現有的619(a),直徑為36.0mm的鋼絲繩,其鋼絲繩最小破壞拉力N1127.5KN。1127.56=187.92KN168.5KN. 滿足要求4.1.3 吊環的計算:強度計算選鋼筋直徑: 式中: Q吊環承受重量 Q168.5KN As受力鋼筋面積 As(1/4)d2 容許應力 由上式變形: 則 吊環選用48鋼筋.4.1.4 抗拔力計算:由式計算 式中:,; 為鋼筋直徑,為錨固長度,取K4、由上式推算吊環鋼筋錨固長度為大于1200mm即可。4.1.5 局部承壓驗算:由式計算 式中:K動力系數 K1.5d吊環直徑 d36m6、mb吊鉤寬度 b50mm fcd-鋼材局部承壓強度設計值(fcd215Mpa)由上式推算 滿足要求4.2 運輸設備選擇選用MAN33-464型牽引車及配套尼古拉斯平板車組(可拼裝組合成整體長平板)進行空心板梁的運輸,平板車的載重量為40t,每次裝載2榀板梁,其后掛車具有自身遙控轉向能力,有較小的轉彎半徑,適合空心板梁的裝運。平板車詳圖牽引車立面圖5、 主要施工流程5.1 吊裝流程施工標高復測找平鋼板焊接裝車、運輸 橡膠支座安裝吊 裝調整移動到位復核過程測量蓋梁表面清理吊機移位橡膠支座到位 非預應力蓋梁處空心板梁吊裝流程5.2 空心板梁吊裝5.2.1 板梁綁扎在吊裝過程中,必須對預應力空心板梁進7、行合理的綁扎,在吊裝中不失穩,在鋼絲繩與板梁處墊放C型短鋼管,保護千斤繩。5.2.2 板梁吊裝控制5.2.2.1 板梁吊點設置13米及16米預應力空心板梁吊點位置中板及邊板吊環平面位置圖5.2.2.2 空心板梁的最大起吊長度為16米,為避免吊起的板梁擺動、失穩,應在梁兩端用麻繩綁好,作為牽引溜繩的調整方向。5.2.2.3 吊裝前的準備工作就緒后,首先進行試吊。試吊吊起高度為300400mm時及停吊。檢查索具牢固和吊車穩定程度,吊點位置的正確性。確認無誤后再指揮吊車緩慢起吊上升,當板梁底部距離蓋梁橡膠支座頂面40100mm時,調整板梁底找平鋼板與支座兩基準線達到準確位置,指揮吊車下降就位。5.28、.2.4 在每榀板梁的橫向兩側分別拉設臨時性攬風繩,在板梁穩固并確認安全穩定后方可拆除攬風繩。5.2.3 空心板梁安裝注意點5.2.3.1 板梁吊裝時,須對蓋梁縱橫向位置及標高進行復測及復驗。5.2.3.2 板梁吊裝時應檢查其側向剛度,如剛度不足,采取增加吊點。綁扎點位置可采用試吊準確確定。5.2.3.3 安裝第一榀板梁時,在松開吊鉤前,做初步校正,對準找平鋼板中心線及支座軸線位置就位,并調整垂直度,檢查板梁側向彎曲。5.2.3.4 依次進行其余板梁的吊裝。6、 板梁吊裝質量保證措施6.1 每榀板梁就位前應對梁體外觀質量做最后檢查工序,杜絕外觀質量不符合要求的板梁進行吊裝作業。6.2 架設每一9、片板梁前應對蓋梁上盆式橡膠支座進行高程及平面位置復檢,減小誤差。6.3 板梁就位時落梁速度要嚴格控制,尤其是接近支座時要輕放,避免局部損壞支座。6.4 板梁就位時做到現場一人指揮,所有吊裝人員必須無條件服從,梁每端一個人準確就位,使板梁中軸線與支座中心線嚴格對中,確保板梁吊裝位置的準確性。6.5 板梁運輸時要按吊裝順序依次吊運,對構件進行編號、核對,每榀板梁位置現場對號入座,不能錯位。6.6 板梁就位后檢查支座與板梁接底部找平鋼板接觸面是否緊密接觸,不許脫空。6.7 板梁安裝時,支承結構(橋臺、蓋梁)的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支承結構和預埋件(包括預留錨栓孔、錨栓、支座鋼板等)的尺寸、標高及平面位10、置應符合設計要求6.8 板梁安裝前必須檢查其外形和構件的預埋件尺寸和位置,其允許偏差不得超過設計規定。6.9 板梁安裝就位完畢并經過檢查校正符合要求標高要求后,才允許下一塊板梁的吊裝作業。6.10 板梁吊運安裝時,必須遵守有關安全操作技術規程6.11 板梁吊運時的吊點位置應滿足圖紙要求,構件的吊環應順直,吊繩與起吊構件的交角小于60度時,應設置吊架或扁擔,盡可能使吊環垂直受力7、 吊裝施工安全措施高處吊裝工程為危險性較大工程作業,人機配合作業工作量大、要求高。為確保工程的順利進行,保證施工人員及設備的安全,特制定以下安全措施。7.1 人員資格7.1.1 吊車司機、指揮、電工等施工專業人員必須持11、特種作業有效的操作證上崗。7.1.2 參加吊裝作業的人員應體檢合格方可登高作業,有關資料歸檔備查。7.2 安全技術交底與監控職責7.2.1 吊裝前對施工專業人員進行安全交底及技術交底,如鋼絲繩的捆扎方法、“安全生產六大紀律”等。7.2.2 明確吊裝區責任安全員和安全監控員。項目負責人應在吊裝前用圖紙劃分編號形色,到實地對每個人明確個人安全責任的區域,以及所承擔的責任。并必須到現場對安全員、監控員進行安全交底,并在安全責任區劃分圖上按責任人負責的區號,在圖上由本人簽字。7.2.3 在吊裝各類物件全過程中,必須對所有吊裝施工管理人員,特別是安全、監控人員,用書面形式明確個人的安全管理區域和安全管理12、的崗位責任,并必須到現場對相關人員實地交底。7.2.4 安全員、監控人員在明確各自責任區和工作內容后,必須在起吊前先到各自的責任區,巡視好現場的安全狀況,并向有關管理人員、吊裝施工人員報告,提出整改意見,確保安全。存在不安全的隱患,絕不允許起吊。重大不安全情況要及時書面報告。7.3 警戒區設置與管理7.3.1 各類吊裝作業必須采取全封閉的安全警戒線,要有明顯的警示標志。四周必須設置醒目的警示標志,無關人員禁止入內。7.3.2 全封閉的安全警戒區外沿,在視線盲區交叉點,必須設置安全、監控人員,監控人員和安全員無特殊情況一律在警戒線外進行監控,并戴好安全監控員袖章。7.3.3 所有負責吊裝工作的監13、控員及現場安全員,不得擅自離開自己的監控點和安全管理區,特殊情況必須請假,同意后方可離開。7.3.4 在吊裝全過程中,無關人員一律不得進入全封閉警戒區。起吊前所有人員必須離開吊機回轉半徑和吊物的下方(包括起重指揮和起重工)。工藝要求必須留人的要加長定位牽引繩或其他安全措施,確保人員離開把桿、吊物的下方和安全。7.3.5 起吊中,全封閉安全警戒線必須大于吊機最大回轉半徑和吊物外延距離。對吊機把桿及吊物在吊裝過程中可能傾斜和吊物超出吊機回轉半徑的危險落點外圍,必須設置警戒線和派人監護。7.4 起重機安全使用7.4.1 起重機行駛的道路必須平整、堅實、可靠、停放地點必須平坦。7.4.2 起重機不得停14、放在斜坡道上工作,不允許起重機兩條履帶或支腿停留部位一高一低或土質一硬一軟。7.4.3 起吊構件時,吊索要保持垂直,不得超出起重機回轉半徑斜向拖拉,以免超負荷和鋼絲繩滑脫或拉斷繩索而使起重機失穩。起吊重型構件時應設牽拉繩。7.4.4 起重機操作時,臂桿提升、下降、回轉要平穩,不得在空中搖晃,同時要盡量避免緊急制動或沖擊振動等現象發生。未采取可靠的技術措施和未經有關技術部門批準,起重機嚴禁超負荷吊裝,以避免加速機械零件的磨損和造成起重機傾覆。7.4.5 起重機應盡量避免滿負荷行駛;在滿負荷或接近滿負荷時,嚴禁同時進行提升與回轉(起升與水平轉動或起升與行走)兩種動作,以免因道路不平或慣性力等原因引15、起起重機超負荷而釀成翻車事故。7.4.6 吊裝時,應有專人負責統一指揮,指揮人員應位于操作人員視力能及的地點,并能清楚地看到吊裝全過程。起重機駕駛人員必須熟悉信號,并同意規定,發出的信號要鮮明、準確。7.4.7 在風力等于或大于六級時,禁止在露天進行起重機移動和吊裝作業。7.4.8 起重機停止工作時,應剎住回轉和行走機構,鎖好司機室門。吊鉤上下不得懸掛構件,并應升到高處,以免擺動傷人和造成吊車失穩。下班后應將吊臂收縮平放在吊車上。7.5 吊裝作業安全7.5.1 吊裝作業開始前,應對起重運輸和吊裝設備以及所用索具、卡環、夾具、錨碇等的規格、技術性能進行細致檢查或試驗,發現有損壞或松動現象,應立即16、調換或修好。起重設備應進行試運轉,發現轉動不靈活、有磨損的應及時修理;板梁吊裝前應進行試吊,經檢查各部位正常后才可進行正式吊裝。7.5.2 起吊前,總指揮必須明確起吊方案中安全方面的全部內容,并嚴格遵守本規定的各項要求,組織吊裝施工,保持吊裝施工中各環節通訊聯絡的暢通。嚴禁冒險作業,確保人與設備的安全和萬無一失。全體吊裝人員必須無條件的服從起吊總指揮指令,起吊總指揮必須在確保人的安全前提下組織各類吊裝施工作業。7.5.3 構件吊裝應按規定的吊裝工藝和程序運行,未經計算和采取可靠的技術措施,不得隨意改變或顛倒工藝程序安裝結構構件。7.5.4 起重機工作時,起重臂桿旋轉半徑內,嚴禁站人或通過。有關17、吊裝所有人員都必須事先明確各自的職責。負責其吊物固定的起重工和有關指揮及所有吊裝作業的管理人員在起吊前準備工作完畢后,應迅速離開起吊物和把桿回轉區域內。如果吊機指揮、吊車司機在發現吊物及吊桿回轉半徑內有人還未離開,絕不允許起吊,確保人的安全。7.5.5 運輸、吊裝構件時,嚴禁在被運輸、吊裝的構件上站人指揮和放置材料、工具。7.5.6 高處使用扭力扳手等工具和油漆桶,應同時使用防墜保險繩。不得隨意拋擲材料物體、工具,防止滑脫傷人等意外事故。7.5.7 構件必須綁扎牢固,起吊點應通過構件的重心位置,吊升時應平穩,避免振動或擺動。7.5.8 起吊構件時,速度不應太快,不得在高空停留太久,嚴禁猛升猛降18、,以防構件脫落。7.5.9 構件就位后臨時固定前,不得松鉤、解開吊裝索具。構件固定后,應檢查連接牢固和穩定情況,并設置臨時纜風繩。當確定連接安全可靠后才可松鉤進行下步吊裝作業。7.5.10 吊機指揮和吊車司機在起吊過程中一旦發現起吊物和把桿下方有人或其它不安全因素,不管任何原因都應迅速停吊,確保安全。并必須事先明確應急停吊信號。7.5.11 在吊裝作業的全過程中,安全員、監控員一旦發現違章指揮、違章作業等各類危險因素,必須立即制止,并有權責令暫停施工。同時向有關領導報告。在危險因素未消除前有權向有關林道提出停止施工的意見。7.6 安全繩設置與使用7.6.1 安全繩敷設在每根鋼構件上,隨構件同時19、起吊并使用。7.6.2 使用安全繩前先確認安全繩錨固安全可靠。如發現有問題應自行固定牢固。7.6.3 先布設安全繩,再從事高處任何作業。7.6.4 安排專門人員負責安全繩的設置和位置變換布設。8、 應急準備和組織準備 8.1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組織成員經培訓,掌握并且具備現場救援救護的基本技能,施工現場生產安全應急救援小組必須配備相應的急救器材和設備。小組及時進應急救援和對急救器材設備的日常維修、保養,從而保證應急救援時正常運轉。 8.2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程序 工地建立安全值班制度,設值班電話并保證24小時輪流值班。如發生產安全事故立即上報,具體上報程序如下:8.2.1 現場第一發現人現20、場值班人員現場應急救援小組組長公司值班人員公司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小組向上級部門報告。 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后,應急救援組織立即啟動如下應急救援程序:8.2.2 現場發現人:向現場值班人員報告現場值班人員:控制事態保護現場組織搶救,疏導人員。現場應急救援小組組長:組織組員進行現場急救,組織車輛保證道路暢通,送往最佳醫院。公司值班人員:了解事故及傷亡人員情況 公司生產安全應急救援小組:了解事故及傷亡人員各簡況及采取的措施,成立生產安全事故臨時指揮小組,進行善后處理事故調查,預防事故發生措施的落實。并上報上級部門 。8.3 應急救援小組職責: 8.3.1 組織檢查各施工現場及其它生產部門的安全隱患,落21、實各項安全生產責任制,貫徹執行各項安全防范措施及各種安全管理制度。8.3.2 進行教育培訓,使小組成員掌握應急救援的基本常識,同時具備安全生產管理相應的素質水平,小組成員定期對職工進行安全生產教育,提高職工安全生產技能和安全生產素質。 8.3.3 制定生產安全應急救援預案,制定安全技術措施并組織實施,確定企業和現場的安全防范和應急救援重點,有針對性的進行檢查、驗收、監控和危險預測。 8.3.4 施工現場的應急處理設備和設施管理。8.3.5 應急事項:設置應急電話,工地安裝對講機兩部,全體參與施工人員均配備移動電話。由公司統一下發通訊錄。便于常用緊急急用查詢電話和工地主要負責人和上級單位的聯絡電話。9、 文明施工措施9.1 抓好現場設備的環境衛生管理,做好路面保潔,不撓民、不污染周邊環境,無治安糾紛事件發生,實現文明施工達標,把工程創建為“市文明施工工地”。9.2 施工路段,設置確保車輛,行人安全通行的車行道和人行道,設置交通安全警示標志,夜間設置警示燈及照明燈。便于車輛、行人安全通行。9.3 施工中選用低噪音設備、機具,加強控制最大限度地 減少噪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