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廠廢水處理工程調試方案(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53602
2023-12-21
13頁
81KB
1、調試方案編寫:審核:審定:批準: 2010年6月目 錄一、工程概況:2二、工藝調試的組織:2三、調試運行必須具備的條件:31、必需具備的條件:32、工具準備:3四、調試一般要求:31、調試原則32、調試一般要求3五、調試計劃4六、調試運行:41、目的:42、試水:43、單機調試44、運行:54.1、單元調試54.2、分段調試5第一章預處理設施調試運行指導手冊6第二章生物膜法系統管理手冊61、原理62、培菌前的準備工作73、微生物馴化及培養:7化驗分析9造紙廠造紙廢水處理工程調試運行方案一、工程概況:由公司設計,造紙廠自主進行土建施工的“造紙廠造紙廢水處理工程”已順利完工。本工程設計規模為1002、0m3/d,其中850 m3/d直接回用于生產,剩余150 m3/d即7.5m3/h(運行時間按每天20h計算)的廢水經治理工程,設計出水水質達制漿造紙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3544-2008)表2“造紙企業”標準。具體參數如下:單位為:mg/L(pH除外)項目CODCr(mg/L)BOD5(mg/L)SS(mg/L)色度pH進水水質60024001255856002400450900911出水水質802030506-9排放標準802030506-9根據造紙廢水的水質特征,其處理工藝為“沉砂池+調節池+氣浮微動力污水處理系統”,其工藝流程簡圖見附圖。污水處理站建成到投產還需要一個調試和運轉3、過程,通過試運轉使系統進行單體和整體磨合,達到設計要求。 污水處理工藝調試是檢查工程意圖和工程設計效果的重要環節,通過調試和試運轉,可以進一步檢驗土建工程、設備和安裝工程的質量。 通過調試可以檢查污水處理設備滿負荷運轉能力,可深入了解設備性能的結構特點。 通過調式和試運轉,可根據工程實際運行情況,掌握污水處理站運行最佳的工藝參數,可提高以后處理突發性事故的能力。二、工藝調試的組織:工藝調試操作人員組成:序號職責人數單位職責備注1工藝1調試組織指揮;參數摸索、優化;2電氣儀表2造紙廠程序調整、電氣維護3操作員2造紙廠現場操作、記錄全天4勞動力2造紙廠微生物培養、接種臨時三、調試運行必須具備的條件4、:1、必需具備的條件:為保證調試工作順利進行并逐漸過度到正常生產,需做好如下的硬件和軟件建設。(1) 生產物質準備(常用工具,專用工具,勞保用品,清潔工具等)(2) 設備安裝工程交接完畢;(3) 站內設備位號、管道介質名稱及流向標志完畢;(4) 公用工程穩定運行; 機、電、儀表已交付使用; 水已經到位,具備調試運行條件; 通訊設施齊全、完好; 安全衛生、消防設施、防護措施已處于完好狀態;(5) 參與人員熟悉工藝流程和控制要求。2、工具準備:序號名稱數量備注1電工工具1套電工配備2勞保手套7付根據人員配備3防滑膠鞋、膠手套7雙根據人員配備4雨 衣2件根據人員配備5手電筒2個四、調試一般要求:1、5、調試原則調試和試運轉是按照施工程序和項目性質逐個進行,先單體后系統,先設備后工藝。2、調試一般要求(1) 設備啟動后要平衡,運轉中無振動和異常聲響,旋轉應依照標準箭頭方向進行,無標準箭頭方向的以滿足工藝為準旋轉。(2) 運轉中應無振動、晃擺現象發生。(3) 各傳動件運行靈活(包括鏈條,皮帶輪等),并保持張緊狀態。(4) 各限位開關運作應及時、準確、安全、可靠。(5) 自動運行時,全程動作應多次。動作準無誤,不卡,不抖,不碰。(6) 電機啟動和運行時,電流電壓應正常,溫升控制在正常值。(7) 運轉中測定的轉速,功率及其它工藝要求應符合設計要求。五、調試計劃為確保調試工作順利進行,特制定調試步驟及6、計劃時間安排表如下:序號調試內容計劃調試時間調試目的備注01單機調試35天單機運行狀況02通水聯動調試710天設備、工藝能按設定的程序運行03微生物馴化及培養1528天微生物馴化培養、工藝參數摸索、優化根據溫度調節04聯合運行及觀察7天系統整改優化合 計3250天不包含系統整改時間六、調試運行:1、目的:確定設備、工藝能按正規程序運行,對部分工序進行調整,確保水質達標排放和系統長期正常運行。2、試水:試水時可以采用手動控制方式,按照工藝流程逐步將各池液位控制在設定位置。(1)使用潔凈水或輕度污染水(積水、雨水)按設計工藝順序向各單元進行充水試驗。(2)建構筑物未進行充水試驗的,充水按照設計要求7、一般分三次完成,即1/3、1/3、1/3充水,每充水1/3后,暫停38小時,檢查液面變動及建構筑物池體的滲漏和耐壓情況。特別注意:設計不受力的雙側均水位隔墻,充水應在二側同時沖水。已進行充水試驗的建構筑物可一次充水至滿負荷。(3)充水試驗的另一個作用是按設計水位高程要求,檢查水路是否暢通,保證正常運行后滿水量自流和安全超越功能,防止出現冒水和跑水現象。3、單機調試(1)工藝設計的單獨工作運行的設備、裝置或非標均稱為單機。應在充水后,進行單機調試。(2)單機調試應按照下列程序進行:a、按工藝資料要求,了解單機在工藝過程中的作用和管線連接。b、認真消化、閱讀單機使用說明書,檢查安裝是否符合要求,機8、座是否固定牢。c、凡有運轉要求的設備,要用手啟動或者盤動,或者用小型機械協助盤動。無異常時方可點動。d、按說明書要求,加注潤滑油(潤滑脂)加至油標指示位置。e、了解單機啟動方式,如離心式水泵則可帶壓啟動;定容積水泵則應接通安全回路管,開路啟動,逐步投入運行;離心式或羅茨風機則應在不帶壓的條件下進行啟動、停機。f、點動啟動后,應檢查電機設備轉向,在確認轉向正確后方可二次啟動。g、點動無誤后,作35min試運轉,運轉正常后,再作12h的連續運轉,此時要檢查設備溫升,一般設備工作溫度不宜高于5060,除說明書有特殊規定者,溫升異常時,應檢查工作電流是否在規定范圍內,超過規定范圍的應停止運行,找出原因9、,消除后方可繼續運行。單機連續運行不少于2小時。(3)單車運行試驗后,應填寫運行試車單,簽字備查。4、運行:4.1、單元調試(1)單元調試是按水處理設計的每個工藝單元進行的,如調節池單元、氣浮單元、水解單元、好氧單元、斜管沉淀池單元、污泥處理單元、污泥回流單元的不同要求進行的。(2)單元調試是在單元內單臺設備試車基礎上進行的,因為每個單元可能有幾臺不同的設備和裝置組成,單元試車是檢查單元內各設備連動運行情況,并應能保證單元正常工作。(3)單元試車只能解決設備的協調聯動,而不能保證單元達到設計去除率的要求,因為它涉及到工藝條件、菌種等很多因素,需要在試運行中加以解決。(4)不同工藝單元應有不同的10、試車方法,應按照設計的詳細補充規程執行。4.2、分段調試(1)分段調試和單元調試基本一致,主要是按照水處理工藝過程分類進行調試的一種方式。(2)一般分段調試主要是按預處理設施、好氧兩段進行的,可分別參照預處理設施、生物膜調試運行指導手冊進行。第一章 預處理設施調試運行指導手冊造紙廠生產廢水,其85%經預處理后可用于生產回用,其沉渣、生化污泥也可用于回用,進入生化部分的水僅為150m3/d,按20h/d進行設計,即7.5m3/h,經微動力生化處理后可達標排放。 沉砂池:其作用是去除粗大懸浮物,給水質調節做準備。造紙濃漿沉淀在沉砂池里面,可用濃漿泵按生產需要將濃漿液抽至車間回用。 調節池:其作用為11、:(1)調節水質、水量;(2)降解部分有機污染物。 氣浮系統:其作用是去除大部分SS、CODcr等污染物質,減少后序工藝處理負荷。其操作方法如下:A、開機:啟動溶氣水泵,用閥門調節氣量、水量至池面冒出均勻的乳白色小氣泡,并穩定1015min。(根據氣浮系統大小定),打開加藥閥,啟動污水泵,調節氣浮池出水閥門,使水位與出渣口基本相平,便于刮渣。(注意氣浮投加藥量及PH變化,保證氣浮的凈化效果)。B、停機時,先停污水泵,后關加藥閥,刮凈池內浮渣,污水泵停止作業后,溶氣系統須再運行1520分鐘,關溶氣水泵,關閉電源做好運轉記錄。第二章 生物膜法系統管理手冊1、 原理生物膜處理法是與活性污泥法并列的一12、種污水好氧微生物處理技術。其原理是細菌和真菌類的微生物、原生動物和后生動物一類的微型動物附著在填料或某些載體上生長發育,并在其上形成膜狀生物污泥(生物膜)。污水與生物膜接觸,污水中的有機物質作為營養物質,被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所攝取,從而使污水得到凈化。2、培菌前的準備工作(1)認真消化施工設計圖紙資料及管理運行手冊;(2)檢查熟悉系統裝備及管線閥門,指示記錄儀表;(3)清理施工時遺留在池內雜物;(4)加注清水或泵抽河水作池滲漏試驗,單臺調試后聯動試車,調好出水堰板至污水處理可正常工作。3、微生物馴化及培養:影響微生物培養、接種及處理過程的幾個因素:(1)pH值:在污水處理中,污水的pH值有一定變13、化幅度,當受到高pH值沖擊時,微生物不能適應其生長環境,在此情況下,生物相會發生變化:鐘蟲呈滯狀態或消失,菌膠團解體呈核散模膜狀,游離菌、豆形蟲、草履蟲增多,COD去除率下降。適合微生物生長繁殖的pH值范圍見下表:pH值適合生長繁殖的微生物和污泥性能2大部分霉菌,污泥的沉淀性能不良35霉菌及細菌,污泥呈白褐色7污泥呈黃褐色,沉淀性與透明度很小810污泥呈黃褐色,但透明度惡化911污泥呈粉紅色,透明度不良,微生物增殖減少對于造紙廢水,細菌經馴化后適宜的pH值范圍應為68。可利用pH試紙定性地了解廢水的pH值,便于及時了解污水站的進水狀況。(2)溶解氧:在廢水的好氧處理過程中,微生物以好氧菌為主,14、鼓風設備提供給曝氣池足夠的溶解氧,供好氧微生物凈化有機污染物和內源呼吸。如果溶解氧不足,好氧微生物由于得不到足夠的氧,正常的生長規律遭到影響,甚至被破壞,在這種情況下,曝氣池中生物相會惡化變質,出水水質顯著下降;如果溶解氧過量,有機物量相對減少,好氧微生物在溶解氧充足的情況下,如果有機污染不足,好氧微生物會發生自身氧化反應,會造成微生物自行消耗而使微生物數量減少,出水水質顯著下降。在微動力生物處理池中,溶解氧應保持在3.04.0mg/L左右為宜,可通過溶解氧速測儀測定。根據溶解氧量控制曝氣時間。(3)培養方法:接種:先將微動力生物處理池進滿自來水,pH值控制在7.5左右,溶解氧控制在3.04.15、0mg/L,水溫控制在20度為宜,投放接種污泥(根據池容積控制接種污泥投放量)6t左右,然后每天以BOD5:N:P=100:5:1的比例投放營養底物(一般營養物質投放為:面粉、葡萄糖、尿素和磷酸二氫鉀),適當加一定量的大糞,連續曝氣24小時。靜置2小時,使固著態微生物接種到填料上,然后曝氣24小時,6天后,填料表面上已全部掛上生物膜,第7天開始連續小水量進水進行馴化。馴化:經過7天的悶曝培養,填料表面已經生長了薄薄一層黃褐色生物膜,開始進少量污水(約20),投放一定量的糞水,(每天進行水質觀察,用燒杯取曝氣池污水觀察,水中須有一定量的懸浮物,并要帶有一定的泥新腥味,靜止沉降1530分鐘,觀察底16、泥顏色,黃褐色為正常,沉淀污泥發黑證明曝氣不足,加大曝氣量;底泥發白證明曝氣過量,停止曝氣,等溶解氧恢復正常狀態再進行曝氣),連續曝氣2到3天,每天必須保持一定的進水量(逐步加大進水水量),觀察填料上掛膜情況。增大污水進水水量,連續曝氣,觀察水質情況,(用燒杯取曝氣池污水觀察,水中須有一定量的懸浮物,并要帶有一定的泥新腥味,靜止沉降1530分鐘,再觀察底泥顏色,黃褐色為正常,底泥發黑證明曝氣不足,加大曝氣量,底泥發白證明曝氣過量,停止曝氣,等溶解氧恢復正常狀態再進行曝氣),連續曝氣35天,每天必須保持一定的進水量,觀察填料掛膜狀況,如果填料上有大量黃褐色生物膜,鏡檢有大量微生物活動時,此時曝氣17、池COD去除率、SS去除率有明顯變化,且此現象穩定數天時,出水較清,證明微生物開始馴化。當污水進水量增至設計值,運行處于正常、系統化,且出水水質符合設計要求時,標志好氧微生物馴化培養成功。(4)運行控制指標在培菌過程中,尤其在每次增加水量前后,須進行COD、SS、pH檢測。COD、SS檢測結果應是逐漸減小,pH值穩定在68,在運行過程中,控制好負荷,防止生物膜老化,及時排出剩余污泥。培菌成功時,COD80mg/L,SS30mg/L,pH=69, DO保持3.04.0 mg/L左右。微生物培養成熟后開始滿負荷運行,并24小時派人觀察系統運行情況及出水水質情況,當連續運行十天以上沒有出現異常情況,18、且出水水質穩定,說明污水理站調試成功。化 驗 分 析(一) 化學需氧量CODCr:(重鉻酸鉀法)1.概 述1.1 原 理在強酸性溶液中,一定量的重鉻酸鉀氧化水樣中還原性物質,過量的重鉻酸鉀以試亞鐵靈作示劑、用硫酸亞鐵銨溶液回滴。根據用量算出水樣中還原物質消耗氧的量。1.2 干擾及其消除酸性重鉻酸鉀氧化性很強,可氧化大部分有機物,加入硫酸銀作催化劑時,直鏈脂肪族化合物可完全被氧化,而芳香族有機物卻不易被氧化,吡啶不被氧化,揮發性直鏈脂肪族化合物、苯等有機物存在于蒸汽相,不能與氧化劑接觸,氧化不明顯。氯離子能被重鉻酸鹽氧化,并且能與硫酸銀反應產生沉淀,影響測定結果,故在回流前向水樣中加入硫酸汞,使19、成為絡合物以消除干擾。氯離子含量高于2000mg/L的樣品應先作定量稀釋,使含量降低至2000mg/L以下,再行測定。1.3 方法的適用范圍用0.25mg/L濃度的重鉻酸鉀溶液可測定大于50mg/LCOD值。用0.25mg/L濃度的重鉻酸鉀溶液可測定550mg/L的COD值,但準確度較差。2.儀 器:(1)回流裝置:帶250mg/L錐形瓶的全玻璃回流裝置(如取樣量在30ml以上,采用500ml錐形瓶的全玻璃回流裝置)。(2)加熱裝置:電熱板或變阻電爐。(3)50ml酸式滴定管。3. 試 劑:(1)重鉻酸鉀標準溶液(1/6K2CrO7=0.2500mol/L):稱取預先在120烘干2h的基準或優20、級純重鉻酸鉀12.258g溶于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稀釋至標線,搖勻。(2)試亞鐵靈指示液:稱取1.485g鄰菲口羅啉(C12H8N2H2O,1,10phenanthnoline),0.695g硫酸亞鐵(FeSO47H2O)溶于水中,稀釋至100ml,貯于棕色瓶內。(3)硫酸亞鐵銨標準溶液(NH4)2Fe(SO4)26H2O0.1mol/L:稱取39.5g硫酸亞鐵銨溶于水中,邊攪拌邊緩慢加入20ml濃硫酸,冷卻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釋至標線,搖勻。臨用前,用重鉻酸鉀標準溶液標定。標定方法:準確吸取10.00ml重鉻酸鉀標準溶液于500ml錐形瓶中,加水稀釋至110ml左右,21、緩慢加入30ml濃硫酸,混勻。冷卻后,加入3滴試亞鐵靈指示液(約0.15ml),用硫酸亞鐵銨溶液滴定,溶液的顏色由黃色經藍綠色至紅褐色即為終點。C(NH4)2Fe(SO4)2=0.250010.00/V式中,C硫酸亞鐵銨標準溶液的濃度(mol/L);V-硫酸亞鐵銨標準滴定溶液的用量(ml)。(4)硫酸硫酸銀溶液:于2500ml濃硫酸中加入25g硫酸銀。放置1-2d,不時搖動使其溶解(如無2500ml容器,可在500ml濃硫酸中加入5g硫酸銀)。(5)硫酸汞:結晶或粉末。4. 步 聚:(1) 取20.00ml混合均勻的水樣(或適量水樣稀釋至20.00ml)置250ml磨口的回流錐形瓶中,準確加入22、10.00ml重鉻酸鉀標準溶液及數粒小玻璃珠或沸石,連接磨口回流冷凝管,從冷凝管上口慢慢地加入30ml硫酸-硫酸銀溶液,輕輕搖動錐形瓶使溶液混勻,加熱回流2h(自開始沸騰時計時)。注:對于化學需氧量高的廢水樣,可先取上述操作所需體積1/10的廢水樣和試劑,于15150mm硬質玻璃試管中,搖勻,加熱后觀察是否變成綠色,如溶液顯綠色再適當減少廢水取樣量,直至溶液不變綠為止,從而確定廢水樣分析時應取用的體積。稀釋時,所取廢水樣量不少于5ml,如果化學需氧量很高,則廢水樣應多次稀釋。廢水中氯離子含量超過30mg/L時,應先把0.4g硫酸汞加入回流錐形瓶中,再加20.00ml廢水(或適量廢水稀釋至20.23、00ml)、搖勻。以下操作同上。(2) 冷卻后,用90ml水沖洗冷凝管壁,取下錐形瓶。溶液總體積不得少于140ml,否則因酸度太大,滴定終點不明顯。(3) 溶液再度冷卻后,加3滴試亞鐵靈指示液,用硫酸亞鐵銨標準溶液滴定,溶液的顏色由黃色經藍綠色至紅褐色即為終點,記錄硫酸亞鐵銨標準溶液的用量。(4) 測定水樣的同時,取20.00ml蒸餾水,按同樣操作步驟空白試驗。記錄滴定空白時硫酸亞鐵銨標準溶液的用量。CODcr(O2,mg/L)=(VO-V1)C81000/V試中,C-硫酸亞鐵銨標準溶液的濃度(mol/L);Vo滴定空白時硫酸亞鐵銨標準溶液用量(ml);V1滴定水樣時硫酸亞鐵銨標準溶液的用量(24、ml);V水樣的體積(ml);8氧(1/20)摩爾質量(g/mol)。5. 注意事項:(1)使用0.4g硫酸汞絡合氯離子的最高量可達40mg,如取用20.00ml水樣,即最高可絡合2000mg/L氯離子濃度的水樣。若氯離子濃度較低,亦可少加硫酸汞,使保持硫酸汞:氯離子=10:1(W/W)。若出現少量氯化汞沉淀,并不影響測定。(2)水樣取用體積可在10.0050.00ml范圍之間,但試劑用量及濃度需按表7-1進行相應調整,也可得到滿意的結果。表7-1水樣取用量和試劑用量表水樣體積(ml)0.2500mol/L,K2CrO7溶液(ml)H2SO4Ag2SO4溶液(ml)HgSO4(g)FeSO(N25、H4)2SO4(mol/L)滴定前總體積(ml)10.05.0150.20.0507020.010.0300.40.10014030.015.0450.60.15021040.020.0600.80.20028050.025.0751.00.250350(3)對于化學需氧量小于50ml/L的水樣,應改用0.0250mol/L重鉻酸鉀標準溶液。回滴時用0.01mol/L硫酸亞鐵銨標準溶液。(4)4CODcr的測定結果應保留三位有效數字。(5)每次實驗時,應對硫酸亞鐵銨標準滴定溶液進行標定,室溫較高時尤其應注意其濃度的變化。(二) 廢水中懸浮物(SS)的測定一、懸浮固體的測定原理:懸浮固體系指剩留26、在濾料上并于103-105烘至恒重的固體。測定的方法是將水樣通過濾料后,烘干固體殘留物及濾料,將所稱重量減去濾料重量,即為懸浮固體(非過濾性殘渣)。二、儀器1、烘箱2、分析天平3、干燥器4、孔徑為0.45m濾膜及相應的濾器或中速濾紙5、玻璃漏斗6、內徑為3050稱量瓶三、測定步驟1、將濾膜放在稱量瓶中,打開瓶蓋,在103-105烘干2h,取出冷卻后蓋好瓶蓋稱重,直至恒重(兩次稱量相差不超過0.0005g)。2、去除懸浮物后震蕩水樣,量取均勻適量水樣(使懸浮物大于2.5mg),通過上面稱至恒重的濾膜過濾;用蒸餾水洗殘渣3-5次。如樣品中含有油脂,用10ml石油醚分兩次淋洗殘渣。3、小心取下濾膜,27、放入原稱量瓶內,在103-105烘箱內,打開瓶蓋烘2h,冷卻后蓋好蓋稱重,直至恒重為止。計算:懸浮固體(mg/L)= (AB)10001000V式中:A懸浮固體+濾膜及稱量瓶重(g)B濾膜及稱量瓶重(g)V水樣體積注意事項:1、樹葉、木棒、水草等雜質應從水樣中除去。2、廢水粘度高時,可加2-4倍蒸餾水稀釋,震蕩均勻,待沉淀物下降后在過濾。3、也可采用石棉坩堝進行過濾。(三)水樣 PH 值的測定PH 值是最常用的水質指標之一,天然水的PH值多在6-9范圍內;飲用水PH值要求在6.5-8.5之間;某些工業用水的PH值應保證在7.08.5之間,否則將對金屬設備和管道有腐蝕作用。PH值和酸度、堿度既有區別又有聯系。PH值表示的水的酸堿性的強弱,而酸度或堿度是水中所含酸或堿物質的含量。水質中的PH值的變化預示了水污染的程度。水的PH值測定方法有比色法和玻璃電極法。鑒于具體條件,使用比色法。 比色法:PH試紙法是一種簡單的粗略測定方法。常用的PH試紙有兩種,一種是廣泛PH試紙,可以測定的PH范圍為1-14;另一種是精密PH試紙,可以比較精確的測定一定范圍的PH值。測定步驟:(1)取一條試紙剪成45塊,放在干凈干燥的玻璃板上,(2)用干凈的玻璃棒分別沾少許待測水樣于PH試紙上,(3)片刻后,觀察試紙顏色,并與標準色卡對照,確定水樣的PH值。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1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