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市慈利縣300畝優質白魔芋種植基地擴建項目實施方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53607
2023-12-21
11頁
67.50KB
1、湖南省2014年度張家界市慈利縣300畝優質白魔芋種植基地擴建項目實施方案項目單位:慈利湘北魔芋專業合作社項目建設地點:湖南省慈利縣金坪鄉細毛村編制時間:二0一四年六月2014年度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財政補助項目實施方案項目概要:慈利湘北魔芋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4月30日,位于慈利縣零溪鎮揀花村。廠區面積6600平方米,現有辦公及加工廠房550平方米,擁有價值160萬元的辦公設施、生活設施、供水、供電設施、實驗設備設施。專業合作社成員112名,成員出資總額為100萬元,以貨幣方式出資。本著風險公擔、利益共享、權利平等的原則,按照合作社章程規定或者成員大會決議進行分配,確保各成員得到2、公平、合理的收益。合作社2012年2月14日獲得“湘北”注冊商標,2012年3月13日“一種魔芋種殺蟲保水方法”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受理(專利號:201210064366.6)。2012年被列為省委省政府為民辦實事省級示范社單位。合作社法人代表吳華立,女,1969年2月出生,大專文化,助理會計師。2010年從市郵政系統停薪留職回到家鄉創建慈利湘北魔芋專業合作社,帶領當地農民引進白魔芋新品種,從事魔芋種植,2011年獲得“零溪鎮產業帶頭人”榮譽獎勵,2010年、2011年連續二年獲得慈利縣人民政府獎勵,其在農村魔芋產業化帶動過程中的先進事跡被張家界市電視臺、慈利縣電視臺多次進行報導。專業合作社自成立3、以來,結合全國72%的地區缺硒,而慈利縣屬于全國少有的天然富硒縣這一特點,引進優質白魔芋新品種,大力發展富硒魔芋產業,由于種植魔芋的農戶每畝政府給予300元的補助,農戶積極性高漲。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及規模:項目實施在慈利縣金坪鄉細毛村新建白魔芋種植基地300畝,進行開墾、平田整地、開溝壟廂;修機耕道300m;引水工程4000m。引進白魔芋新品種30噸。開展白魔芋種植技術培訓100人次。項目建成后年產白魔芋50萬公斤。項目總投資133.15萬元,其中建設投資113.15萬元,其中:設備購置及安裝費19.0萬元,生產設施土建工程費33.0萬元、科技措施52.0萬元(其中技術培訓費用2萬元、新品種引進4、示范50.0萬元);前期費6.0萬元;預備費3.15萬元。鋪底流動資金20萬元。該項目建成后,正常年銷售收入為250萬元,達產年利潤總額52.77萬元,由于項目建設符合國家免稅優惠政策,無需納稅。合作社每年從所得稅后利潤中按10%提取盈余公積金5.28萬元。基地農戶種植一畝魔芋年均產值在6000元以上,較種植糧食作物收入增加3900元左右。可直接帶動112戶農戶種植魔芋致富,直接為14人提供長年就業的機會。項目前期自立項以來,已完成規劃布局設計,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等各項手續已完成簽訂和審批。一、項目建設方案及投資概算1規劃布局慈利縣300畝優質白魔芋種植基地擴建項目,規劃布局在金坪鄉細毛村5、300畝,由全體專業合作社成員112名共同出資建設、共同種植,平均每戶社員種植面積為2.7畝。項目初步實施規劃為:項目規劃在金坪鄉細毛村二組、三組、四組連片300畝,其中:細毛村二組位于干田埡、小兒塆、蘆毛凹連片80畝;三組位于廟落塆和謝家坪及進村道路兩旁連片116畝。四組位于村部正前面的謝家坪連片104畝。在細毛村三組的村組主干道接入,至四組與三組魔芋基地交界處修建泥結石機耕路一條300余米。規劃利用細毛村一組的蘿卜塆一處山泉,在此處建一小蓄水池,然后,將水通過PE管道引至村部三組的山塘里蓄水,需要購置及安裝75型PE管約4000米。(詳見規劃附圖)2.生產性土建工程。對現有300畝基地進行6、整地、開溝、壟廂等,每畝需要投工投勞350元,此單項小計投入10.5萬元;對300畝魔芋進行種植,中耕結合除草,施苗肥、追肥3次,每畝需要投工投勞400元,此單項小計投入12.0萬元;對300畝魔芋收挖,每畝需要投工投勞150元,此單項小計投入4.5萬元;在細毛村三組的村組主干道接入,至四組的謝家坪魔芋基地范圍內修建泥結石機耕路一條,建設標準為:長300米,寬2.5米,基層鋪設塊石、卵石、泥結石路面。中間、終點修建錯車道2處,寬4.5米。挖機作業費、人工工資,及塊石、卵石等材料費,每米需要200元,此單項投資小計約6萬元。主要生產設施投資共需33.0萬元;具體內容見表1。表1 主要設施明細表序7、號項目單位建設數量單價(元)合計(萬元)備注1主體工程(生產設施)1.1機耕、開溝、壟廂畝300350.0010.501.2種植、中耕、除草、施肥畝300400.0012.001.4魔芋采挖畝300150.004.501.3機耕道米300200.006.0合計33.003.生產設備。(1)、技術路線(農藝措施)及流程白魔芋種植農藝措施:a.生產用地的選擇:選擇肥力較高的土壤,耕作層較厚,光照條件好、排灌方便、水質與土壤均無污染的地塊,旱地、水田皆可。b.冬耕準備:冬耕時撒施一部分牛糞再翻耕或深挖;腐熟堆肥及種子準備,做到季節一到,土肥種一應俱全,搶住晴好天氣下種。農村牛糞大多都質量不高,所以冬8、季前可提早將圈肥出欄重堆。c.播種:以3寸深土壤溫度穩定上升到1012時即可播種,大約在陽歷3月下旬4月上、中旬。或者12月初冬播。d.種芋消毒:許多病菌都可潛藏在種芋內。因此重視種芋消毒,是減輕以后病害的有效而又簡便的方法,應引起重視。消毒劑應選擇有機栽培允許的藥劑。e.催芽:播種前30天將消毒過的種芋曬種23天,再置于1520(切塊可提高到2025)保濕的環境中,待“冒咀”后,擇晴好天氣下種。如條件允許可用苗床越冬貯藏,也可在播種前一個月將種取出用小拱棚催芽育苗,待種芋出芽拱土時即行移栽。f.播種密度與間作:行距按種芋大小的6倍,株距按4倍確定,在此基礎上再根據其他條件適當調整。具體按:29、030g以下的芋鞭,小種每畝按2萬株,50100g的種芋每畝1萬株,100250g的30004000株,250g以上的每畝20003000株,大于500g的可按15002000株;加強肥水管理。g.施肥:以有機肥為主,底肥為主,底肥從養雞場購買雞,每畝用200斤左右雞糞穴施。追肥分三次:一次在出苗前后,用糞水追“芽肥”;第二次在七月上旬換頭即將結束時,為7、8兩月生長最旺盛期補充養分,用N、P、K或N、K為主的有機肥料;第三次在9月下旬秋分前后,適當補施一些N、K肥以延遲葉片衰老,延長生長期,對提高產量有利,78月份以后還可考慮追施一次有機肥,以利養分轉移貯藏,增加產量,提高品質。h.田間管理10、:雨后注意清溝、培土,中后期結合培土撤施一些火土草木灰,增加鉀肥。9月天氣退涼將蓋草扒除,提高土壤晝夜溫差。除草用手工拔除。i.采挖:11月中下旬,霜后倒苗三周左右采挖加工。、工藝流程圖圖1標準化魔芋基地種植工藝流程圖翻土施基肥基地選擇基地規劃整地撩壕消毒播種催芽定植培育管理魔芋采挖(2)、設備購置根據基地建設需要,本項目需安裝引水工程4000米,安裝75型PE管,灌溉引水工程概算需要投資16萬元;安裝遠程廣闊監控設備一套投資3.0萬元;合計需投資19萬元。詳見表2-1。表2 主要設備清單序號設備名稱單位數量單價(元)合計(萬元)1引水工程設備材料米40004016.02遠程數碼監控設備 套 11、1300003.0合計19.0本項目引水工程為主要工程,項目規劃利用細毛村一組的蘿卜塆一處山泉,在此處建一小蓄水池,然后,將水通過PE管道引至村部山塘里蓄水,這樣既可以蓄水,又可以保證魔芋基地遇干旱灌溉。需要購置75型PE管約4000米,包括管道安裝基礎開挖工程由合作社成員投工投勞解決。遠程數碼監控設備型號:DM506W,用于野外全景監控,該設備防水、防塵、防雷擊、防高溫,具有自動變焦、夜晚紅外線清晰辨別、支持手機遠程控制、視頻網上直播等功能,為魔芋基地田間管理起到重要作用。4.輔助工程、配套工程及設備。本項目辦公室設在慈利縣零溪鎮揀花村。廠區面積6600平方米,現有辦公及加工廠房550平方米12、,擁有價值160萬元的辦公及培訓設施、生活設施、供水、供電設施、實驗設備設施。魔芋收挖后,臨時攤放在細毛村村部廠房里,在村部安裝了一套魔芋片初加工處理設備,一部分鮮魔芋由合作社成員及時進行芋片初加工處理,一部分鮮魔芋銷售給湖南大湘西魔芋有限公司精加工。5.其他建設內容。(1)引進云南優良白魔芋新品種30噸,魔芋葡甘露聚糖含量高,抗病害性好,抗逆性強,能夠大面積規模化推廣種植。主要新技術來源于與湖南農業大學建立長期科研合作,與湖南大湘西魔芋有限公司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充分利用其先進的技術成果,運用到白魔芋的種植當中,該單項投資需50萬元。(2)開辦多期魔芋技術培訓班,聘請科技特派員、湖南農業大學魔13、芋專家吳永堯教授為項目技術指導,在種植、田間管理、收挖、加工四個環節進行技術培訓,項目擬安排農戶進行種植技術培訓200人次,此單項投資2萬元。(3)采用溫濕度自動控制,二氧化碳濃度監測等現代化信息技術,全面提升魔芋質量檢測技術水平。表3 科技措施內容及投資估算表序號項目內容簡要投資額(萬元)1技術培訓種植技術培訓200人次22新品種引進示范引進白魔芋新品種30噸50合計526項目前期工作費及其他投資。該項目建設前期可研報告資料編制,項目申報等前期工作經費約3.0萬元;其他差旅等管理經費3萬元,主要用于物資漲價等基本預備費3.15萬元。該單項投資小計9.15萬元。項目建成投產后,用于項目啟動鋪底14、流動資金需20萬元。二、資金籌措方案1.總投資及資金構成項目總投資133.15萬元,其中建設投資113.15萬元,流動資金20萬元。建設投資113.15萬元,其中:設備購置及安裝費19.0萬元,生產設施土建工程費33.0萬元、科技措施52.0萬元(其中技術培訓費用2萬元、新品種引進示范50.0萬元);前期費6.0萬元;預備費3.15萬元。本項目屬于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財政補助項目中的種植基地項目,根據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關于印發的通知(國農辦2013197號)文件精神,項目擬申請中央財政農業綜合開發補助資金50萬元。根據湖南省農業綜合開發湖南省2014年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項目申報指15、南(2013)43號)文件精神,項目擬申請省級財政農業綜合開發配套資20萬元。2.企業自籌資金籌措方案。專業合作社自籌資金63.15萬元。合作社已召開社員大會,一致同意該項目的建設,并通過了項目自籌資金的決議,因此,本項目自籌資金來源有保障。三、項目進度計劃本項目建設期限為一年,即從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為了不違農時、不誤農時,項目實施工作根據需要穿插進行,項目實施進度安排如下:2013年11月前,項目通過審批后第12個月完成項目初步設計和實施方案編制與審批工作。2013年11月至2013年12月,項目通過審批后第3個月完成項目招標及設備訂貨工作。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完16、成魔芋新品種發放、種植、栽培等工作.2014年7月至2014年8月,完成種植技術培訓工作、魔芋田間管理等工作。完成項目所有田間及滴灌、道路等輔助工程施工工作。2014年9-10月,完成魔芋收挖,完成項目財務審核工作,編制財務審計報告,項目竣工驗收。四、帶動農民增收措施1、帶動農民增收措施該項目建成后,正常年銷售收入為250萬元,達產年利潤總額52.77萬元,由于項目建設符合國家免稅優惠政策,無需納稅。合作社每年從所得稅后利潤中按10%提取盈余公積金5.28萬元。基地農戶種植一畝魔芋年均產值在6000元以上,較種植糧食作物收入增加3900元左右。本項目完成后,除去各項費用支出,年可實現盈余52.17、77萬元,為了留出合作社進一步發展的空間,為合作社提取10%的公積金5.28萬元,公積金平均量化到112戶,每戶471.16元。剩余部分47.49萬元全部分配。分配方式為兩種:按交易額第一次分配可分配盈余的60%,為31.66萬元,剩余盈余的40%為21.11萬元,按出資額比例進行第二次剩余盈余分配。2.帶動農民增收的效益。項目利益分配及農民增收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農民因項目建設期臨時用工及項目運行期新增固定就業崗位與種植、培管及收挖臨時用工等,通過提供勞動力獲益非淺,項目運行期正常年農民年工資收入在61.70萬元。二是通過簽訂土地租賃合同300畝,可直接帶動112戶農戶種植魔芋致富,按合18、同500元/畝/年的標準,當地農民年可獲得收益15萬元,三是合作社通過經營管理,項目達產后可獲得年產魔芋500噸,年新增產值250萬元,實現年利52.77萬元,增加農民純收入合計達164.5萬元。五、組織管理1、建設期機構設置及職責合作社成立項目領導小組,由理事長吳華立負責,另外配合3名監事和1名湖南省組織部科技特派員組成工作組,全權負責項目的實施工作。(1)明確任務,落實責任合作社為項目執行單位,負責項目的建設和建成后的運行、管理工作,將項目具體任務下達到工作組,工作組負責具體落實。(2)健全制度管理,提高項目建設質量項目建設全面實行工程邀標制、項目法人制、物資采購制、質量監督制、財務公開制19、年度檢查和責任追究等制度,強化項目管理。(3)嚴格資金監管,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建立嚴格的項目資金使用管理程序和經濟責任制,對項目資金實行專財核算、專人管理、并嚴格執行報賬制度,確保專款專用。2、項目實施人員配備項目建設配置管理人員3人,專業技術人員3人,基地管護及生產人員8人。六、附圖1項目區域位置示意圖2.項目總體建設規劃布局圖七、附表1.2014年度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財政補助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及資金構成表2.2014年度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財政補助項目土建工程明細表3.2014年度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財政補助項目設備購置明細表4.2014年度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財政補助項目科技措施明細八、附件1、土地租賃合同2、魔芋種植收購協議3、其他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