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北大廈建設項目地下室土方回填方案(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53658
2023-12-21
7頁
24KB
1、土方回填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本工程為青島華商臉實業有限公司,在青島開發的中北大廈建設項目,此工程位于城陽區瑞陽路99號。本工程建筑性質為酒店、辦公樓;結構類型為框架結構;最大建筑高度不大于64m。總建筑面積為35750.16平方米;層數為12層;抗震設防列度為七度。設計使用年限:主體結構合理使用年限為50年。(一)、設計關于回填部分要求:1、地下室主體結構完工后,地下室外墻的回填施工。2、回填前應對地下室防水層、保護層等進行檢查驗收。相關結構混凝土強度應達到規定的要求,并將回填處底部的垃圾等雜物清理干凈,方可進行回填。3、回填材料應性能穩定、無侵蝕性、不含有機雜質,不得使用淤泥、膨脹性土、工業2、或者建筑廢料以及含有有機質的土。選用的回填材料須獲得工程師的同意方可施工。4、回填材料可利用基坑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機雜質,使用前應過篩,其粒徑不大于50mm。5、基坑中挖出的土如不滿足回填要求,可采用級配良好砂土或碎石土、礫石、。砂土或碎石土最大粒徑不大于50mm;礫石。6、承包商應根據不同的回填材料選擇適用的施工機械。回填過程不得使用重型碾壓或者重型夯實設備。7、回填施工應分層鋪填和分層壓實,回填土的分層鋪填厚度不應大于300 mm,保證分層壓實質量。8、在雨季進行壓實填土施工時,應采取防雨。9、壓實填土的施工縫應各層錯開搭接,在施工縫的搭接處,適當增加壓實次數。10、分批、次回填要求3、(參照基坑施工圖):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澆注完成后,在底板與擋土墻之間回填C40素混凝土填充(拆除第二道支撐梁需要)負二層結構施工完成后,回填粘性土或砂礫土、石粉等(拆除第一道支撐梁需要)負一層結構施工完成后,回填粘性土或砂礫土、石粉等。(二)、規范規定之土方回填部分:1、回填施工應分層鋪填和分層壓實,回填土的分層鋪填厚度不應大于300 mm,并在施工過程中應檢查排水措施,每層填筑厚度、含水量控制、壓實程度等滿足設計要求。二、編制依據:1、設計文件及施工合同;2、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22002);3、土工試驗辦法(GB/T50123-1999);三、編制原則:1、確保工4、期原則根據工程進度的需要,確保回填和平整工程按期完工,不影響其他分項工程施工。2、確保工程質量原則所涉及之回填工程質量影響到上部構筑物、建筑物和道路等的穩定,因此必須確保工程質量。3、資源合理配置原則在確保工期和工程質量的前提下,合理選擇施工方法,并根據工程實際和內外部的資源情況合理配置各種資源,降低工程成本,盡量選用開挖的土料進行回填。4、確保施工安全的原則選擇安全、合理、可靠的施工方案,確保參與工程建設人員、機械設備安全,也是保證工期和質量的重要措施。5、確保文明施工 回填過程中做好設溝集排等排水措施,防止泥漿橫流,污染環境,干燥季節回填做好灑水防塵措施,做到文明施工。四、本工程實操方案設5、定:1、總體控制原則:分層、對稱、分段回填;2、回填料及回填方式選用:由于地下室側壁施工空間較窄,只能選用人工回填,并且碾壓機械基本不能進入施工現場配合碾壓,故采用人工振動式碾壓機械進行碾壓,回填料選用砂土。3、大面積回填前,做好土壤回填擊實試驗,取得最優含水率等數據,為日后環刀檢測提供數據。4、采用人工夯實措施,故將分層厚度控制在250mm左右,每層、點夯實次數不少于4次,最終以密實度檢測合格為準。而大部分的大面積高填,采用壓力機分層碾壓,分層厚度不超過30cm,采用挖機進行攤鋪、12T壓路機進行碾壓。5、同一水平標高層的搭接位置長度不少于1.0m,并對此1.0m范圍多次夯實,不少于6次。66、在擋土墻邊標注標高劃分線,嚴格控制分層回填高度和密實度檢測的頻次滿足設計要求和規范規定。7、回填前基底清理及密實度檢測均需有監理單位及建設單位見證、驗收,并照片備忘。、二、土方回填(1)回填前,應對地下防水層、保護層等進行檢查驗收。并要辦好隱檢手續。其基礎混凝土強度應達到規定的要求,方可進行回填土。(2)施工前,應抄平做好水平標志,在基坑(槽)上,每隔3m做標記。1、回填料的確定 本工程回填料按相關規定的要求,并經甲方、監理單位檢查合格后方可進行回填。2、標準擊實試驗 土方回填料確定后,項目部質檢員、抽樣員邀請監理工程師、建設方代表共同在回填料場進行取樣,抽取的土樣應具有代表性,各個土層和性7、狀的土都應包括。土樣抽取后送實驗室做標準擊實試驗,確定最優含水率下的最大干密度。通過實驗作出土方回填料的最優含水率、最大干密度。根據合同技術條款回填土壓實度D0.94的要求,確定出施工中控制的最小干密度,再查“含水量與干密度曲線圖”確定合格干密度下的含水率。 3、現場環刀取樣試驗 標準擊實試驗完成后,即在施工現場安排環刀檢測試驗,試驗的目的:(1)核查土料壓實后是否能夠達到設計壓實干密度值;(2)核查壓實機具的性能是否滿足施工要求;(3)選定合理的施工壓實參數:鋪土厚度、土塊限制粒徑、含水量的適宜范圍、壓實方法和壓實遍數;(4)確定有關質量控制的技術要求和檢測方法。 不同的回填區域采用不同的壓8、實機具:夯實遍數從4遍開始用環刀法抽取試樣,測定干密度值,達不到要求再夯實6遍、8遍測定直到合格,最后通過測定確定合適的碾壓遍數、鋪土厚度、土塊限制粒徑等參數。 經現場擊實試驗、環刀取樣試驗合格,確定各種參數后方進行大面積的回填、檢測施工。環刀取樣試驗辦法:所需要工具:環刀及天平各一把。根據試驗要求用環刀切取試樣時,應在環刀內壁涂一薄層凡上林,刃口向下放在土樣上,將環刀垂直下壓,并用切主刀沿環刀外側切削土樣,邊壓邊削至土樣高出環刀。根據試樣的軟硬采用鋼絲據或切土刀整平環刀兩端土樣,擦凈環刀外壁,稱環刀和土的總質量從余土中取代表性試樣測定含水率比重顆粒分析界限含水率等項試驗的取樣。 取樣示范4、9、施工前技術交底土方回填前,由技術部向作業班組質檢員進行詳細的技術交底,將回填區域的劃分、根據碾壓試驗確定的壓實參數、施工方法等資料交代清楚。 三、 施工部署1、 回填土的土源由甲方提供,施工機械由乙方雇傭。(土方量約為一萬方)2、 因施工現場的局限性,土方回填采用分層分段回填,有東大門開始向西分層分段回填。3、 為確保配電房安全性,回填時東大門與配電房同時回填,然后順勢延伸。4、 回填配備人員:人員16人,機械:鏟車一輛,挖掘機一臺,打夯機4臺。5、 回填時分層夯實深度為30-50cm,鏟車與挖掘機同時配合。四、施工方法1、施工方法1.1土方回填控制 土方回填過程中,根據試驗確定的土料最佳含水10、量、攤鋪厚度、碾壓及夯實遍數,對填筑過程進行嚴格控制。鋪土厚度不允許超出經試驗確定的鋪土厚度。機械碾壓采用進退錯距法,碾跡搭接寬度應大于10cm。人工夯實按每層長度20m一次性達到要求向前推進,在回填鋪土及碾壓和夯實時其推進方向與軸線平行。人工夯實與碾壓結合處其重疊部位不應小于0.5m(于首層地面與負一層側壁時,出現此情況)。對于碾壓中出現的漏壓及欠壓部位以及碾壓不到位的死角均采用人工夯實方法進行補救。分段碾壓時接茬處應作成大于1:3的斜坡,碾壓時碾跡應重疊0.5m,上下層錯縫距離不應小于1m。在降雨前應及時壓實作業面表層松土,并將作業面作成拱面或坡面以利排水,雨后應晾曬或對填土面的淤泥清除,11、合格后方可繼續填筑。在整個回填過程中,設置專人保證觀測儀器與測量工作的正常進行,并保護所埋設的儀器和測量標志的完好。 1.4操作工藝工藝流程:基坑(槽)底清理、防水工程等隱蔽驗收檢驗土質分層鋪土、耙平夯打密實找平驗收(1)填土前應將基坑(槽)底的垃圾雜物等清理干凈;側壁回填,必須清理到基礎底面標高,將回落的松散土、砂漿、石子等清除干凈。(2)檢驗回填土的含水率是否在控制范圍內,如含水率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曬或均勻摻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回填土的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預先灑水潤濕等措施。(3)回填土應分層鋪攤。每層鋪土厚長應根據土質、密實度要求和機具性能確定。(4)回填土每層至少夯打四遍。打夯應一夯壓半12、夯,夯夯相連,行行相連,縱橫交叉。并且嚴禁用水澆使土下沉的所謂“水夯”法(細砂回填時,可采用沖水辦法以保證密實)。(5)深淺兩基坑(槽)相連時,應先填夯深基坑;填至淺基坑標高時,再與淺基坑一起填夯。如必須分段填夯時,交接處應填成階梯形。上下層錯縫距離不小于1.00m。(6)基坑(槽)回填應在相對兩側或四周同時進行。側壁墻兩側標高不可相差太多,以免把墻擠歪。(7)回填土每層填實后,應按規范規定進行環刀取樣,測出干土的質量密度,達到要求后,再進行上一層的鋪土。填土全部完成后,應進行表面拉線找平,凡高出允許偏差的地方,及時依線鏟平;凡低于標準高程的地方應補土夯實。(8)雨期施工1)、基坑(槽)的回填13、應連續進行,盡快完成。施工中應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槽)內,以免邊坡塌方或基土遭到破壞。現場防雨排水措施:對-1層坑邊的位置臨時砌磚圍堰,磚墻厚120mm,高度200mm,并對基坑周邊采用帆布進行覆蓋,防止雨水、施工水進入回填區域。回填土方連續施工,直至完成本層段的回填,必要時填土面適當高出-1層結構面或基坑頂部20cm,使得在保證土料不進入結構內的同時,雨水等能往結構面或基坑邊流淌。當出現回填區被水浸泡時,第一時間應進行抽水處理,并待被浸泡的泥土干爽后,方能繼續上部土方回填。1.4、質量標準:包括分層回填厚度、回填料、平整度(坡度)、標高、密實度檢測等數據均應符合設計要求和規范規定。五、質量檢14、查1、填筑前,首先對回填段進行地形、剖面的測量復核,并把測量資料報送工程師復檢。其次對測量后的基槽進行基礎面的清理,然后報工程師進行回填前的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回填。 2、土方填筑時,對填筑段選派有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在現場填筑中進行監督并密切配合工程師監督人員的工作。 3、在土方填筑過程中,根據工程師批準的土方填筑檢測計劃對每步土進行檢測,檢測合格后把檢測資料報送工程師并報請工程師進行抽檢,復檢合格并經批準后進行下步土的回填。 4、在堆土料場,不定期對土料的含水量進行檢查,對于含水量較高的土料必須翻曬,待其含水量達到要求后方可進行回填。 5、在工程師檢查后對不合格的回填土,徹底按工程師的指示進15、行返工、修理和補強。 6、土方填筑完工后,首先對工程全部填筑部位按國家有關規范規程規定的有關內容進行自檢,自檢合格后報請工程師進行驗收。六、安全措施1、所有進入現場施工人員務必佩戴安全帽;2、砌筑側壁防水保護磚墻高度不得大于回填土料表面1.20m,采用邊砌筑保護磚墻邊回填、邊夯實、邊檢測的辦法流水作業,注意做好開工前現場安全勘察及交底,防止塌方傷人;3、由于樓層較高,通風條件不夠完善,進入基坑內施工的人員應每2小時更換一次,選用健康的施工人員進入坑內操作;4、坑槽內作業人員嚴禁煙火;5、施工機械嚴格按照施工規程操作,做好回轉半徑內不得站人和做好臨時施工圍蔽工作。七、集水井設置1、土方回填前在后澆帶兩側設置集水井,數量為4個, 集水井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