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黃羊文化觀光體驗園區建設項目招商專案(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55585
2023-12-21
13頁
214KB
1、中國四川巴中南江黃羊文化觀光體驗園區建設項目招商專案南江縣人民政府2014.01一、總論(一)項目名稱南江黃羊文化觀光體驗園區建設項目。(二)項目籌建單位概況南江縣畜牧局成立于1997年11月21日,為縣政府直屬事業單位。南江縣畜牧食品局局機關內設辦公室、法制股(掛南江縣飼料工業辦公室牌子)、業務科教股(掛南江黃羊選育保種辦公室牌子),下轄動物防疫檢疫站(與獸醫衛生監督檢驗所兩塊牌子)、飼草飼料站、畜禽品種改良站、南江黃羊科學研究所、南江黃羊產業發展中心、飼料獸藥監測管理所。南江縣機構編制委員會下達縣畜牧食品局事業編制80人,其中局機關16人,事業站所64人,在編人員人頭經費及日常運轉費用全額2、納入縣財政預算。現有在職職工77人,退休職工28人。(三)項目擬建地點選擇在南江縣楊壩鎮罐壩村。該村是南江縣城至十八月潭景區的連接點,距十八月潭22公里,距縣城25公里,幅員面積16.7平方公里,最低海拔950米,最高海拔1650米,有人口274戶1019人,耕地983畝,林地2.3萬畝。是瑪特索夫式戰斗英雄肖國寶的故鄉。全鎮森林植被保存良好,森林覆蓋率達64.9%,林木蓄積量10.54萬立方米。境內山嶺起伏,層巒疊嶂,溪河如織,空氣清新。該鎮南江黃羊養殖規模較大,集中成片,還出產核桃、高山蔬菜等農產品。(四)項目建設內容與規模以南江文化、狩獵文化為南江黃羊文化的核心。圍繞著兩個核心文化建設南3、江黃羊文化村、南江黃羊狩獵俱樂部,將畜禽的養殖與銷售,果樹、蔬菜的種植,餐飲、住宿以及觀光休閑集于一體,總面積約為10000畝(含狩獵場),滿足普通游客和高端游客的需求。(五)項目建設年限規劃建設期3年(即20142016年),市場推廣及培養期2年(即20172018年)。第一階段(2014年):啟動基礎設施建設,重點進行水電路的基礎設施配套工程建設。以黃羊文化為主體的園區建設初見成效,完成南江黃羊標準化養殖小區、林果花卉區三大主體工程建設。啟動民俗文化新村和綠化長廊建設工程。到2015年,完成民俗文化新村、農業工程、黃羊養殖小區建設。第二階段(2015、2016年):全面完成生態農業園及休閑4、娛樂項目的建設工程,形成各具特色和優勢的功能區,與旅游形象協調的生態農業園風格初步形成。完善生態旅游設施的配套供給,調整旅游產品結構,完成民俗文化新村、綠色長廊工程建設,初步建成旅游設施完善、旅游產品結構合理、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接近國際標準的農業旅游示范區。到2016年底,園區全面投入運營。第三階段(20172020年):園區成為旅游繁榮地帶和旅游熱點景區之一,成為國內一流的生態農業旅游示范區基地。推出生態農業園的郊野鄉村生態旅游和健身性旅游項目,現代生態農業旅游示范功能進一步完善,帶動全縣乃至全市農村經濟的發展,實現預期的社會經濟生態效益目標。二、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條件(一)項目建設的必要性5、分析2008年以前,四川主要以成都市為中心,重點發展川西、川南旅游景區,汶川地震后,西線部分旅游資源被破壞,人們旅游安全意識提升,對旅游的消費需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光霧山、米倉山旅游區得天獨厚的生態自然資源被國內外專家所贊許,南江旅游逐步進入人們的視野。省政府領導、省旅游局高度重視南江旅游業發展,擬將用三至五年時間,把光霧山、米倉山打造成為繼九寨、峨眉之后又一個世界級旅游景區,為我縣旅游業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南江有豐富的綠色產品資源,特別是農副土特產品資源,但是南江地處山區,農業經濟受自然條件的限制不可能形成規模化生產;煤、鐵礦等工業資源目前已接近枯竭,要引進大型的工業項目,同樣受自然環6、境條件的限制難以做大做強,同時大型的工業項目給環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壞對南江經濟發展會得不償實。依托富集的旅游資源,大力發展旅游產業,把旅游業作為縣域經濟統籌發展的戰略平臺,則能夠帶動我縣相關產業融合發展。旅游吃、住、行、游、購、娛等巨大的市場需求,則能給南江相關產業帶來巨大的發展空間和消費品市場,綠色資源不僅能得到充分利用,而且精深加工的經濟效益將會成倍增長,城鎮、交通、文化、工業、服務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將隨著旅游產業的壯大得到快速的發展,形成產業綜合體,國民收入將成倍增長,實現社會經濟跨越發展。南江具有高品位的旅游資源,光霧山、米倉山景區的開發建設,南江旅游產業的綜合打造,不僅能帶動本地區社7、會經濟快速發展,而且將成為川東北地區旅游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帶動川東北地區旅游業及社會經濟的發展。南江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旅游業發展,堅持政府主導,發動全民參與,發揚老區人民實干拼搏、艱苦創業的精神,大力發展旅游經濟,積極開發建設光霧山、米倉山旅游區,通過近幾年的努力建設,全縣入境旅游穩健增長,假日旅游空前繁榮,旅游接待和收入等經濟指標高于全縣國民經濟增長平均水平。為此南江縣把挖掘特有的旅游資源,充分利用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重點培育個性化、新型精品化的旅游項目作為經濟發展的重點,根據鄉村旅游的實質,加大南江縣鄉村旅游發展力度,打造鄉村旅游的新形象,力求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種類多樣、精致優美的川陜郊8、野鄉村旅游區。(二)項目建設條件分析1、地質條件:光霧山、米倉山旅游區地處米倉山構造帶,北臨陜西漢中,南瀕四川盆地,東依大巴山主脈,西接龍門山。米倉山主脈總體呈東西向延伸,地勢北高南低,屬于揚子準地臺北緣邊緣沉降帶龍門山大巴山邊緣沉降帶的一部分,其地質結構古老、穩定,無大的地質災害發生。2、氣候條件:光霧山、米倉山旅游區地理坐標為東經10638501070556,北緯323112324429,地處南北冷暖氣流交匯帶,屬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川盆地東北邊緣區,雨量豐沛,氣候濕潤宜人,氣候垂直變化較明顯。年均氣溫13,7月均溫20,1月均溫-2.5,極端高溫30,極端低溫-17。年日照時數15709、h,年總積溫4700,10的活動積溫3900。無霜期200天,初霜最早10月10日,終霜最晚3月20日。年均降雨量1350mm。降雪期一般為11月至翌年2月,常年積雪厚度平均為20cm,最厚約1m。年均相對濕度75%,最大為80%。3、交通條件:航空:漢中機場距離光霧山、米倉山旅游區58公里,需1小時車程;廣元機場距離光霧山、米倉山旅游區約需2小時車程。達州、南充均有機場。公路、鐵路:巴中地區已進入大交通建設,“巴中廣元高速公路、樂壩巴中鐵路相繼開通,巴中漢中、巴中南充、巴中達州高速公路、巴中達洲鐵路正在興建。特別是巴中漢中高速公路的建成,南江的交通狀況將會得到徹底改變,進入光霧山、米倉山旅游10、區十分方便,將融入成都、重慶、西安三大都市三小時經濟圈。景區內部交通設施正抓緊建設,預計三年內形成內環線。4、公用設施:光霧山、米倉山旅游區移動通訊已覆蓋80,目前正加緊建設,三年內實現全覆蓋。醫療衛生設施逐年改變,水、電、路基本能滿足項目建設需要。旅游城鎮建設公用設施全面能滿足項目建設需要。 5、施工條件:景區項目建設其交通條件比較方便,一般性物資供應可從漢中、南江兩地采購;大型機械能夠進場施工;部分施工用電需自備;施工條件較旅游城鎮建設艱苦。6、政策優勢:南江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旅游業的發展,為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增強招商引資實效,鼓勵重大產業化項目的引進,實現縣域經濟新跨越,根據國家有關11、法律法規和省市有關規定,結合我縣招商引資工作實際,制定了南江縣投資鼓勵辦法。對凡符合南江縣發展規劃和功能定位,在我縣投資興辦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企業在用地、稅收等方面給予優惠。(三)項目建設的資源條件評價1、農業資源全縣有耕地42.3萬畝、森林249.7萬畝,境內物華天寶,資源富集,素有大巴山“百寶箱”之美譽。被國家林業部命名為“中國核桃之鄉”。“云頂綠茶”和“云頂茗蘭”是四川省唯一獲得AA級綠色食品品牌的產品。翡翠米被評為A級綠色食品。南江被農業部命名為“中國南江黃羊之鄉”,被專家譽為“世界第二,亞洲第一”。有野生動物195種,其中有金貓、云豹、金錢豹、黑熊、紅腹角雉、穿山甲、大鯢等國寶重點保12、護野生動物41種,省級保護動物17種。有野生植物2000多種;稀世獨有的巴山水青杠,被譽為“植物活化石”,其它還有紅豆杉、鵝掌楸、娑羅樹、連香樹、銀杏等珍稀植物20種。大壩林區被中外專家稱為“四川盆地北緣山區重要的生物基因庫”;大小蘭溝自然保護區以“珍稀物種種植資源基因庫”享譽中外,2002年被列為中德合作自然保護區自然資源保護項目。2、南江黃羊資源南江黃羊是發源于南江縣的新品種;南江黃羊命名早,推廣早,有先發優勢;南江黃羊已經初步形成從“育種養殖加工流通”為一體南江黃羊產業鏈;南江縣具有輻射三省(直轄市)的地理優勢;南江縣具有獨特的風景旅游資源,已經成為著名的風景旅游勝地,每年吸引大量的游客13、來到此地。目前,南江黃羊的產能不大;南江黃羊的品種和品質認證缺乏科學認證和保障;南江黃羊實物價值開發利用不夠,南江黃羊的精神文化價值開發不夠;南江黃羊的品牌價值缺乏通盤的考慮和持續的運營。南江縣獨特的旅游資源每年吸引大量的游客來到南江縣休閑度假;游客來到南江會品嘗當地特色美食南江黃羊;游客離開時一般會帶一些當地的特色紀念品(禮品)南江黃羊及其相關制品;南江黃羊本身具備觀賞和娛樂價值。三、建設規模與建設方案(一)建設規模南江黃羊文化觀光體驗園區項目建設規模為:一村四區一廊。民生文化新村、特種養殖區、南江黃羊狩獵區、現代農業區、優質林果花卉區、綠色長廊。(二)建設方案1、民俗文化新村規劃占地10014、0畝。以楊壩鎮罐壩村為核心,打造罐壩村罐壩塘聚居點、莊子溝聚居點,實行餐飲休閑于一體的農家樂,重點推出黃羊餐飲、新居墻面、休閑廣場點綴繪制、制作黃羊圖騰圖案、藝術雕塑,突出黃羊羊公館、南江黃羊文化宮、南江黃羊美食廣場、特色家庭旅館、羊車游羊村、大型主題活動等項目開發。(1)南江黃羊公館區。該區集自然牧場和參與性場館為一體,游客與動物親密接觸,并體會到牧場的簡單快樂。其主要內容:南江黃羊show:游客在羊公館區觀賞南江黃羊斗羊,親眼看到母羊產子,向游客銷售飼喂青草。(2)南江黃羊文化宮。主要展現南江黃羊的發展歷程和南江地區文化等,同時設計了一些參與性活動和公共空間,具有科教功能,也增強了游憩趣味15、感。其主要內容:展示:南江黃羊的圖片、影響及實物標本以及南江縣千年的歷史遺存等;表演:每天兩次表演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南江民歌和民間絕技。手工:辟出一塊場地來展示南江獨有的趕場土陶燒制工藝,游客可以參與學習體驗陶器制作。開發以土陶器南江黃羊為裝飾題材,作為紀念品出售給游客。(3)南江黃羊美食廣場。該廣場是游客餐飲、娛樂活動的集聚地,餐廳主要有家庭餐廳、自助餐廳等多種形式;食品以村里自己生產的各種肉類、蔬菜作料理,享受新鮮和生態;運用牧場的南江黃羊羊肉進行炭烤,可以成為這里非常出名的一道風味。公共開放的廣場供游客自由活動,一家人可以自帶餐布和食物進行野外聚餐。(4)富有地方特色的家庭旅館。不僅滿足了16、羊文化村的停留住宿功能,還使住宿區也成為了一道風景線。家庭旅館使游客暫時遠離了喧鬧的城市,十分古老懷舊,很多厭倦都市生活的游客在此體會到了另一種生活方式。重點建設農舍改造工程,把生態農業園內的改造成為具有特色的家庭旅館。農舍改造工程做到九個一,即一棟農家樓,一套特色接待室,一個手工作坊,一塊菜園,一塊果園,一圈禽,一欄豬,一個停車位,一個沼氣池。規劃年接待旅游客人達10萬人次以上。2、特種養殖區(1)南江黃羊養殖區養殖小區占地面積200畝,利用草山草坡資源,聯戶修建標準化養殖小區,羊舍的建設既要符合養殖功能的需要,又要與南江黃羊主體文化相結合。建設地點:罐壩塘、莊子溝。按每戶50-80平方米左17、右建設戶均存欄50-100只南江黃羊,羊只養殖主要依靠周邊山林實行放養,并配合園區建設人工連片牧草區(多年生黑麥草與三葉草混種)100畝以上。達產后,其生產的南江黃羊主要用與園區內旅游參觀人員餐飲原料。(2)梅花鹿及巴山土雞養殖鹿園用地250畝,巴山土雞園用地200畝。采用生態養殖技術(主要以林下生態養殖)、人工繁育技術,收集馴化繁殖野生動物,為野生動物養殖產業化開發探索道路。布局在果林園、綠色植物園等區域,探索林下養殖模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產增收。3、南江黃羊狩獵區狩獵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戶外運動形式,在歐洲等發達國家擁有深厚的文化基礎;時至今日,狩獵運動在發展過程中,已經逐漸演變為一種時尚18、健康的休閑社交方式,尤其在德國、奧地利和瑞典,狩獵是高學歷、高收入、高品位的人群所喜愛的一項戶外運動。包括南江黃羊狩獵場和南江黃羊狩獵俱樂部。南江黃羊狩獵場選取山林深處,在邊界設置圍欄,圍欄區內保持原始地貌和植被,按照一定的比例投放體格健壯善于奔跑的南江黃羊在其中供狩獵俱樂部成員獵取。南江黃羊狩獵俱樂部為一個四星級以上的休閑度假村,選址在南江黃羊狩獵場外圍依山伴水之地。4、現代農業區規劃建設果蔬種植園200畝,其中現代農業蔬菜大棚100畝。主要以反季節特色蔬菜及無公害有機蔬菜為主,布局在園區平地區域。無公害蔬菜小區建設智能溫室,引進高產栽培技術,采用滴灌溉技術,常年生產特種蔬菜山野菜,繁育蔬19、菜果用瓜種苗。繁育種苗面積10畝,年產蔬菜種苗15億株,種植無公害蔬菜90,每畝年產蔬菜4000公斤以上。5、優質林果花卉區規劃用地700畝,其中水果經濟林500畝,花卉苗木園200畝。果林園,布局在園區坡度為2535的緩坡區域。花卉園布局在坡度25以下的適當區域。花卉園應用現代移栽技術、生物技術、繁育技術,探索馴化方法和栽培技術,開發特色森林資源,建立苗圃和成林園,為山區綠化和西部大開發提供綠化種苗。年產林木種苗100萬株。果木園應用現代生物技術,馴化改造野生果樹,引進栽培特色水果,培育具有風味的地方果品,繁育適合當實際又具有較高經濟價值的特色鮮果種苗,滿足山區經濟結構調整的需要。450畝種20、植特色鮮果,50畝為果樹繁育基地。每畝年產水果2.5噸,年產繁育種苗50萬株。花卉園規劃用地200畝,應用替代嫁接技術適當環割技術,利用露地栽培和自動控溫栽培方式,開發盆花盆景。規劃設計生產能力年產花卉3萬盆。6、綠色長廊綠色長廊指自南江鎮起至十八月潭的景區主干道路及次干道,全長約25公里,道路兩側視野范園內的山地,采取退耕育林封山育林補充造林低產林園改造,實行綠色美化。規劃沿道路建設四個綠化觀光休閑接待站,即山坡綠化帶公路山花帶溪河景觀帶水庫風光帶。五、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一)投資估算本項目預計總投資為25150萬元,其中,民俗文化新村1000萬元,優質林果花卉區540萬元,現代農業區(大棚21、蔬菜)450萬元,特色作物區200萬元,特種養殖區3770萬元,生態林休閑及狩獵區13000萬元,基礎設施建設及其他費用6190萬元。(二)資金籌措采取有效措施,組織和引導全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多渠道多形式籌集資金,建設和完善農業投入增長機制,增加項目投入。1、招商引資園區辦公室根據項目建設發展需要,制定有關鼓勵投資開發的政策,并優化項目建設的外部環境,吸引企業個體工商戶到項目區投資。同時要擴大對外宣傳力度,提高項目的知名度,吸引要多的外來業主對項目投資。2、鼓勵農民投入組織農民擴大勞動積累,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及農居改造,努力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幫助農民解放思想,引導閑置資本參與項目開發,增加對家庭22、旅館庭院經濟的投入。3、爭取國家政策資金和社會資金投入適當擴大項目專項資金的投入,積極向政府爭取專項資金,如連片扶貧開發專項資金、秦巴山區專項扶貧資金、小流域綜合治理專項資金、農業綜合開發專項資金。同時要注重證券資金的投入,抓住機遇,創造條件,積極主動向上市公司靠攏,搞聯合,上市融資,吸收社會資本。在擴大融資渠道的同時,要經化資金管理,加強監督,堅持專款專用,專戶儲存,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六、效益分析(一)經濟效益分析通過市場預測,本報告擬定下列經營策略: 南江黃羊文化觀光體驗園區建設項目總投資25150萬元,由政府招商引資,開發商有規劃的開發,自主經營。根據擬定的項目收益成本費用和稅收等水平23、,通過計算分析,整個項目建成后,運營利潤(稅后利潤)9811萬元。經過年收支預測和財務分析得出項目全部經營收益率按平均收益率20%,大于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貸款利率,項目財務凈現值為5030萬元。本項目在財務效益評價下是可行的。(二)社會經濟效益分析通過實施“南江黃羊文化觀光體驗園區建設項目”,我縣將形成以十八月潭景區為中心,以黃羊產業為載體,以形成綠色農業生態環境和旅游產品品牌為目標,面積約2.3萬畝的生態農業休閑觀光旅游區。形成集種養、生態休閑娛樂為一體的旅游新模式,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增效,促進生態農業建設。為南江縣發展高端、高效和高輻射力的旅游產業以及創新型城市建設服務。七、結論在經過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綜合分析后,可以得出本項目可行性研究結論:南江黃羊文化觀光體驗園區建設項目建設具有重大社會經濟環境效益,項目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