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壓錨桿樁施工工藝及要求(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2754
2024-01-11
6頁
775.50KB
1、靜壓錨桿樁施工工藝及要求靜壓錨桿樁施工工藝流程確定樁位孔及定位 錨桿加工制作及埋設(樁段制作) 樁位孔及錨桿養護和保護安裝壓樁反力架 第一節樁就位、校正 壓樁深度及壓力值記錄 下節樁就位、校正 焊接接樁壓樁 壓樁到設計要求 最終深度及壓樁力驗收拆除壓樁反力架 切割樁頭清孔(配制微膨脹早強混凝土)封樁。主要施工工藝要求(1)、樁段制作:鋼筋混凝土預制樁段嚴格按配筋設計制作、樁身平直、外形尺寸誤差不大于5mm,斷部平整;鋼管樁段材質、管徑、壁厚嚴格按設計要求選擇、焊接坡口面按焊接要求制作。(2)、樁段連接:兩種樁段均采用焊接連接。焊接前應再次檢查接頭部位處理情況及上下節樁是否在同一軸線上、是否垂直2、符合要求方可施焊;焊接時兩名焊工在樁兩側同時施焊,以保證對稱受力,減小變形;焊接后應檢查焊接質量,若有漏焊或焊縫高度不夠,應及時補焊。(3)壓樁工藝壓樁反力架安裝要保持垂直應均衡擰緊錨固螺栓、螺帽,在壓樁過程中應隨時擰緊松動的螺帽;在錨桿受力較大時應使用多個螺帽疊加使用。樁段在壓入時垂直度極為重要,因此除了在初始就位時校核垂直度極外應在壓樁時全程連續控制,每節樁的垂直度應控制在1/1000以內;同時應保持千斤頂與樁段軸線在同一垂直線上,千斤頂施加的壓力中心與截面形心重合,千斤頂安放偏差不大于2mm.壓樁時不宜數臺壓樁設備在同一承臺上施工,施工期間,壓樁力總和不得超過該基礎及上部結構的自重,防3、止基礎上抬造成結構破壞。壓樁應連續進行,盡量減少接樁時間,中途不得長時間停頓,以免土體固結超靜水壓力消散,引起摩阻力劇增。如必須中途停頓時,樁尖應停留在軟土層中,且停留時間不宜超過24小時。如遇到壓力急劇的增加可能遇碎石障礙物或壓入較硬土層,這時液壓系統可采用稍壓入,持荷,再壓入,再持荷,直至達到設計深度或承載力。壓樁過程應做好記錄,采用以最終壓樁力控制為主、以樁長控制為輔的雙控原則。(4)封樁工藝封樁施工是壓樁過程中又一個關鍵環節。樁和承臺及混凝土底板能否連接牢固,承載力是否達到要求,聯結節點形式是否合理,都是封樁后樁能否發揮作用的關鍵.封樁前,樁頂應設計和規范要求截斷至設計標高:混凝土樁段4、樁頂應平整無松動混凝土、鋼管樁段采用氧割進行切斷;鋼管樁內應用C35碎石混凝土填充;為加強樁和承臺及混凝土底板的連接應將錨桿相互連接起來,以便形成封樁樁帽;清理樁孔內的渣滓及水.樁采用C35或C40微膨脹混凝土,注意振搗密實,加強養護錨桿靜壓樁在建筑地基加固中的使用錨桿靜壓樁作為一種沉樁方法,是利用原基礎底板或樁基承臺及上部結構傳遞來的重量作為壓樁反力,通過預埋的錨桿、反力架、千斤頂等壓樁設備,將樁段從壓樁孔處壓入地基土中,然后將樁與基礎底板或樁基承臺連接形成整體,使新樁基與原建筑物基礎共同承擔荷載,提高加樁區域的承載力,達到阻止或減少沉降的目的。錨桿靜壓樁應用用:多用于粉土、粘土、人工填土、5、淤泥質土等地基土的新建(采用逆作法施工)或已建多層建筑物、中小型構筑物的地基加固、托換、糾偏工程中。錨桿靜壓樁優點:與其它基礎加固或托換技術相比又具有施工時無振動、無噪音、設備簡單、操作方便、移動靈活、施工所需空間小的特點。我們利用錨桿靜壓樁新技術特殊工藝,充分利用其特點,改進樁型、樁材、壓樁設備,將其應用到高層建筑中樁基加固和托換中,取得了成功。為高層建筑病害工程樁加固提出一種更方便、更合理、更有效、更經濟的加固方法.高層建筑樁型選擇高層建筑中原樁基一般采用樁身長、截面大、強度高、承載力大的樁,為了能使加固樁與原樁基能盡量協調工作,應選擇截面大、強度高、承載力大的樁;錨桿靜壓樁是擠土型樁,截面過大勢必導致排土擠土效應過大,對周邊樁、建筑物和管線造成擠壓位移,應選擇截面不過于大的樁;考慮到施工空間和操作方便的要求,樁截面不宜過大、樁段不宜過長;考慮單樁承載力的大小合理選擇鋼筋混凝土方樁或鋼管樁。鑒于上述因素,在高層建筑病害工程樁加固中一般采用300300mm的鋼筋混凝土方樁和3779mm鋼管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