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灘隧道工程的風險控制報告(26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859338
2023-12-25
26頁
1.97MB
1、 工程背景 風險管理體系策劃 主要風險控制技術 結語主要內容上海外灘隧道工程位于上海中心城區繁華的外灘地區,東臨黃浦江,西側緊靠歷史悠久的風貌建筑群,南起老太平弄,北至海寧路,在外白渡橋下穿越蘇州河。外灘隧道全長3.7km,為地下兩層機動車通道。工程背景工程背景工程周邊環境復雜工程周邊環境復雜 西側建筑林立,有亞細亞大樓、盤谷銀行、浦江飯店等33幢歷史文物建筑 東臨黃浦江 地下管線錯綜復雜 外灘地區交通繁忙工程背景工程實施難度大工程實施難度大 工程地質、水文地質條件復雜 長大深基坑工程 超大直徑土壓平衡盾構工程背景工程實施難度大工程實施難度大穿越延安東路隧道、地鐵二號線和外白渡橋緊鄰的風貌建筑2、群保護保護建筑電纜井外白渡橋12號線天潼路工作井福州路工作井工程背景隧道工程隧道工程風險度高風險度高由于城市道路隧道工程規模投資巨大,環境敏感、復雜,社會關注度高,參與方眾多,施工難度大。隧道建設過程不確定因素較多,可能對隧道及周邊環境產生嚴重破壞。如果不加以防范,很可能會影響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甚至造成嚴重后果或災難性事故。風險管理體系策劃1、構建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風險管理網絡參建各方構建風險管理網絡覆蓋管理層、執行層、檢測層及操作層貫穿工程建設全過程相關要素的全方位管理 上海外灘地區交通綜合改造工程建設指揮部建設單位風險管理小組專家委員會市政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風險咨詢單位遠程監控中心3、房屋檢測中心監測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設計單位2、建立安全風險預警系統實行風險預控 由遠程監控系統、安全管理系統和應急指揮系統組成外灘隧道工程建設安全風險預警系統 風險管理體系策劃3、建立風險管理門體系 階段風險管理門風險管理任務設計階段初步設計評審1.初步的風險識別與評估2.制定初步的風險應對措施施工圖設計審核1.風險二次評估,完善設計階段風險登記冊2.風險應對技術措施3.重大風險源專項措施施工階段施工準備1.施工階段風險評估,建立風險登記冊2.制定風險應對措施及應急預案動態監控1、運行風險監控系統并對監控結果進行分析評估2、預警處置,必要時啟動應急預案3、風險管理措施實施的及時總結關鍵節點條4、件驗收1.落實風險管理措施的準備工作2.應急預案準備風險管理體系策劃1、建立風險登記冊建立風險登記冊主要風險控制技術風險因素風險等級風險處理主要措施殘留風險評估責任單位程度可能性深基坑施工可能導致上跨的22萬伏電纜中斷5側向成槽技術,圍護與開挖施工嚴格按方案;電纜保護措施到位;監測與監控53施工單位基坑開挖導致文物建筑群損壞5設計施工方案評估、優化;嚴格按方案施工;動態監控;房屋檢測;制定保護標準等32設計、施工單位基坑開挖導致延安東路隧道損壞5保護措施評估;隧道檢測制定保護標準;分區、分塊、分條開挖;及時壓載;實時監測、動態監控等32設計、施工單位盾構穿越導致地鐵2號線損壞5方案評審;優化施5、工參數動態控制;地鐵高靈敏度自動監控系統;壓重措施等41施工單位外灘隧道工程建設風險采用5級標準,通過風險分析評估進行風險登記,風險登記冊是一個及時文件,由風險管理小組負責及時修正和完善以確保其有效性,并及時提交風險責任單位制定風險處置方案。外灘隧道工程建設風險登記冊(5級風險)建立風險預警指標體系,針對深基坑、盾構法隧道及周邊環境分別確定監控指標和預警值 延安東路隧道保護預警指標延安東路隧道保護預警指標:隧道任一點隆起20mm 引起的隧道的附加曲率半徑115000 文物保護建筑的保護指標:文物保護建筑的保護指標:房屋沉降速率1.5mmd 累計沉降20mm 結構裂縫張開增量1mm 房屋傾斜增量6、1 主要風險控制技術2、風險預警技術依據風險預警指標由監測單位制定監測方案,設計施工單位制定專項施工方案,包括風險管理方案和應急預案,將風險預警指標分解到每道工序進行精細化控制工序施工方案管理目標主要措施1三步挖完,隨挖隨撐第一道支撐施工,隧道上浮控制13mm“分層,分段,對稱,限時,隨挖隨撐”,做好基坑排水,每一小段開挖和支撐的時間控制在68小時。2三步挖完,隨挖隨撐第二道支撐施工,隧道上浮控制16mm“分層,分段,對稱,限時,隨挖隨撐”,做好基坑排水,每一小段開挖和支撐的時間控制在68小時。3三步挖完,隨挖隨撐第三道支撐施工,隧道上浮控制19mm“分層,分段,對稱,限時,隨挖隨撐”,做好基7、坑排水,每一小段開挖和支撐的時間控制在68小時。4抽條開挖,分5步開挖完畢,隧道上浮控制20mm分塊抽條開挖,每一抽條控制4m左右,抽條開挖至底標高后及時澆筑底板并配重加載50kPa。取消墊層。主要風險控制技術2、風險預警技術4B1區各開挖階段風險管理方案區各開挖階段風險管理方案實時監測、數據分析與及時預警 序號預警點時間預警原因預警類型預警事件描述1外灘天文臺2009.4速率及預警值房屋沉降4B基坑正在進行圍護施工,最近一周的變化速率較大,每天都已超過-1mm/1d的速率持續變化。且有數點的累計值超過了-20mm,超過預警值。2華夏銀行2009.4速率及預警值房屋沉降5A2基坑墊層澆注施工完8、畢,并已經澆筑了兩塊底板,剩余一塊底板今日將澆筑完畢。5A3第五層土體開挖結束,第六道支撐安裝施工完畢。基坑開挖第五層土對房屋沉降的影響較大,最大變化速率-3.50mm/1d,且連續三天變化速率都超過-1.40mm/1d,且累計值最大的F13點累計值已經達到了-21.70mm,超過了預警值。主要風險控制技術2、風險預警技術 初步設計評審 初步設計中的水文地質條件、結構計算模型及風險處置措施等、風險辨識與評估結論,對潛在的風險事故及因素進行分析 提出應對風險初步的設計技術措施主要風險控制技術3、設置風險管理門實行節點控制 施工圖設計審核 對設計方案的安全性、合理性、可行性、經濟性等進行二次評審 9、,盡量采用量化風險評估方法對工程施工圖設計中潛在的風險因素及事故進行專項分析,包括工程施工風險源的辨識、分級與風險評估和重大風險源的專項分析與控制措施。主要風險控制技術3、設置風險管理門實行節點控制 施工準備階段風險評估 根據風險登記冊、施工方案和工程條件,對工程風險進行再次評估和梳理,對重大風險提出規避措施和應急預案圍護結構施工風險等級圖圍護結構施工風險等級圖 主要風險控制技術3、設置風險管理門實行節點控制 嚴格過程控制 運行風險監控系統并對監控結果進行分析評估、落實應急預案準備、通過條件驗收、工程例會、現場巡視、監理檢查和實時監測對施工全過程進行監控管理節點條件驗收一覽表管理節點條件驗收一10、覽表 專業類型工藝環節管理節點建設設計監理施工明(蓋)法隧道基坑開挖基坑開挖條件驗收結構施工主體結構裝飾前驗收盾構法隧道管片生產管片試拼裝檢查驗收盾構掘進盾構出洞條件驗收盾構首推100環驗收盾構進洞條件驗收隧道結構隧道貫通檢查驗收交叉風險點施工條件驗收(級以上)主要風險控制技術3、設置風險管理門實行節點控制4、動態的風險管理主要風險控制技術通過建立風險登記冊、工程例會、遠程監控和風險月報制度,對風險狀態進行跟蹤監控。主要風險控制技術4、動態的風險管理 建立第三方監測與遠程監控制度。由業主直接委托的第三方監測與遠程監控做到了實時監測信息共享與及時的數據分析外灘隧道推進段地表沉降2009.05.011、82009.05.15監測情況表量測項目最大累計值本周最大變化量累計速率測點累計速率測點地表隆沉-橫向剖面-15.8mm 0.2mm/14h C16-D-5.6mm-0.9mm/14h C16-F 地表隆沉-縱向剖面-17.2mm-0.4mm/14h B31-D-13.7mm-3.0mm/14h B30-D施工狀況盾構機掘進+237環監控結論本周數據變化不大,在可控范圍內,主要風險控制技術4、動態的風險管理基于數據分析基礎上的施工優化管理 根據變形時程曲線,及時調整優化工序,將北線隧道上方基坑最后一皮土開挖工藝由“工字形”開挖改為“一字形”抽條開挖,縮短時間約14 北線隧道N27點開挖階段變形12、時程曲線9月16日9月20日9月24日9月28日5.25.66.06.46.8底板澆筑完成第三層土開挖第四層土開挖 隧道變形(mm)隧道變形(mm)日 期日 期第二層土開挖主要風險控制技術4、動態的風險管理 及時總結分析指導后續施工 如緊鄰風貌建筑群的深基坑有7個區段,施工期限達15個月,通過及時總結分析調整施工決策,較好的控制了風貌建筑群的沉降基坑施工期間風貌建筑群沉降時程曲線主要風險控制技術5、有效降低風險成本 綜合選擇最優的技術方案以降低風險外白渡橋保護方案比選方案實施效果風險等級文物保護效果社會影響投資(萬元)原 位 加固法工藝限制及加固效果難保證,不延長橋梁壽命。效果一般5不影響橋梁13、本體結構及原貌,文物保護可行較小2500托 換 保護法對橋梁的保護較可靠;墩臺重建可延長壽命。效果較好4不影響橋梁上部結構,下部結構按原形重建;文物保護可行較大5700移 橋 大修法橋梁上部結構大修,下部結構重建,橋梁重獲新生。效果好4鋼梁大修,下部結構重建,保持原風貌;創造性的文物保護較大5250主要風險控制技術5、有效降低風險成本遵循風險接受準則,控制風險管理成本。如對距盾構隧道2.9m的浦江飯店取消托換加固措施,采取加強隔離樁保護方案;盾構隧道上穿地鐵二號線取消地鐵隧道結構加強措施,僅采取自動化監測措施等。結語 體系化的風險管理是外灘隧道工程成功的關鍵 風險管理的目的是要防患于未然 動態的風險管理和關鍵節點控制確保了管理的有效性 風險管理的經濟性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