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式住宅帶閣樓深基坑支護及降水施工方案(2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859545
2023-12-25
23頁
615.98KB
1、目 錄第一節 工程概況1 基本情況2地質情況第二節 基坑支護方案1 確定方案2 支護方案和排水方案第三節 土方開挖施工方案1 施工準備2 開挖路線3開挖方案4 成品保護5 安全措施6 地上、地下埋藏物防護7 防止邊坡失穩8 應急處理措施第四節 環境保護措施第五節 土方邊坡計算 土方穩定性計算第六節 降水施工方法1 降水措施2 安全保證措施3 雨期施工預控方案第七節 集水明排計算書附圖第一節 工程概況 1 基本情況擬建的xx市xx雅苑B4樓工程(側帶二層網點),位于xx市細河區正陽街西側。總長48.1米,寬度14.7米,建筑高度55.2米,室內外高差0.3米。一、二層為網點,三十七層為單元式住宅2、帶閣樓,框架剪力墻結構,標準層高均為3米,建筑面積均為13867.7平方米??蚣芸拐鸬燃墳樗募墶⒓袅拐鸬燃墳槿墸ㄔO單位為玉龍新城回遷區建設工程總指揮部辦公室,設計單位為xx市民用建筑設計研究院,監理單位為xx市建設監理總公司,由xx二建工程有限公司朱賀民項目部負責施工。 2 地質情況1、絕對標高、與相對標高。該工程占地面積約800多平方米,墊層底標高-5.400米,室外散水絕對標高為149.00米,室內外高差為0.3米,根據現場實測基坑實際開挖深度約5米,按照國家規范規定基坑開挖深度超過5米為深基坑,深基坑開挖需要做基坑支護。2、周邊環境 :基坑周圍均有擬建樓房,其余場地較開闊。3、地3、質情況現場土方質量較好。第二章 基坑支護方案1 確定方案本工程周邊地面開闊,附近無建筑物和地下管道,根據地質報告,地下水位埋深 -3.1-3.3米左右,土層中的地下水均屬于孔隙型潛水,土的含水性和透水性弱,可視為隔水層;本工程的土質分別為雜填土、粉質粘土、粉質土、風化巖其厚度分別為 0.8 米、 1 米、2 米、2米,土質較好。根據設計圖紙,基坑從自然地面(平均標高-0.4米)至-5.4米,基坑底在第四層土中,所以本工程基坑支護采取放坡開挖,排水采取明溝排水。2 支護方案和排水方案針對本工程的特點,土方采取放坡分二階開挖,第一階開挖深度為3米,根據計算按1:0.7放坡,第二階開挖深度為2米,14、:0.5放坡,基坑底的長度和寬度為邊軸線外加1.5米作為施工作業面和挖排水溝用。排水采取基坑外排水和基坑內集排水。基坑外在離坡頂1.0米外自然地坪處設置400400的排水溝,每隔30米設一集水井,直徑為800MM,井底比溝底深800MM,并配置水泵,不讓地面水流入基坑內。在基坑底距坡角600MM處設400400排水溝,每隔15米設一集水井。這樣,自然降水通過上層排水溝排至于、集水井,由潛水泵排至城市排水管網,土層內含水和自然雨水可通過基坑內排水溝和集水坑泵至基坑外排水溝內,由潛水泵排至城市排水管網。具體情況如圖所示。基坑開挖剖面圖第三節 土方開挖施工方案1 施工準備1. 清除挖方區域內所有障礙5、物, 如地上高壓、照明、通訊線路,電桿、樹木、舊有建筑物及地下給排水、煤氣、供熱管道,電纜、溝渠、基礎等。2. 制定好現場場地平整、基坑開挖施工方案,繪制施工總平面布置圖和基坑士方開挖圖, 確定開挖路線,基底標高、邊坡坡度、排水溝、集水井位置及土方堆放地點。3. 完成測量控制網的設置, 包括控制基線、軸線和水準基點。場地平整進行方格網樁的布置和標高測設,計算挖填土方量,對建筑物做好定位軸線的控制測量和校核;進行土方工程的測量定位放線,并經檢查復核元誤后,作為施工控制的依據。4. 在施工區域內做好臨時性排水設施,場地向排水溝方向做成不小0.2%的坡度,使場地不積水,必要時設置截水溝、排洪溝。5.6、 完成必需的臨時設施,包括生產設施及生活設施及機械進出和土方運輸道路、臨時供水供電線路。6. 機械設備運進現場,進行維護檢查、試運轉,使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2 開挖路線本工程采用2臺挖掘機同時從中間向兩側分步(層)和接力開挖法。3 開挖方案1、本工程采用分步(層)和接力開挖法,為配合基坑圍護施工,分二步挖土。第一階開挖深度為3米,第二階開挖深度為2米;采用接力開挖法,分2步開挖,1臺反鏟機由地面挖至-3米,直接裝汽車運走;另一臺反鏟機由-3挖至-5米,將土挖甩至上邊挖土機工作面內,裝汽車運走。 2)挖土過程中測量工配合測定標高,當挖土快接近槽底時,用水準儀在槽底測設33m的放格控制網,并撒上白7、灰點,以示標記。3)開挖時機械挖土、人工修坡,開挖過程中,隨時用標桿檢查邊坡坡度是否正確無誤。4)挖土之前做好坑外排水,坑內明溝集排水。5)挖土至設計標高,地基釬探后,盡快會同勘測、設計、甲方、質監站、監理等部門共同對基底進行驗槽,辦理驗槽手續。4 成品保護1. 開挖時注意保護測量控制定位樁、軸線樁、水準基樁 , 防止被挖土和運土機械設備碰撞、行駛破壞。2. 基坑四周設排水溝、集水井,場地設置一定坡度,以防雨水浸泡基坑和場地。3. 夜間施工應設足夠的照明,防止地基、邊坡超挖。5 安全措施1. 開挖邊坡土方,嚴禁切割坡腳,以防導致邊坡失穩;當山坡坡度陡于五分之一,不得在挖方上側堆士。2. 機械行8、駛道路平整、堅實;底部應鋪設路基箱墊道,防止作業時下陷; 3. 機械挖土分層進行,合理放坡, 防止塌方、溜坡等造成機械傾翻、淹埋等事故。用推土機回填,鏟刀不得超出坡沿,以防傾覆。陡坡地段堆土設專人指揮, 嚴禁在陡坡上轉彎。推土機陷車時,用鋼絲繩緩緩拖出,不得用另一臺推土機直接推出。4. 多臺挖掘機在同一作業面機械開挖,挖掘機間距應大于10m; 多臺挖掘機械在不同臺階同時開挖,應驗算邊坡穩定,上下臺階挖掘機前后應相距 30m 以上,挖掘機離下部邊坡有一定的安全距離,以防造成翻車事故。5. 機械施工區域禁止無關人員進人場地內。挖掘機工作回轉半徑內不得站人或進行其他作業。挖掘機、裝載機卸土,應待整機9、停穩后進行, 不得將鏟斗從運輸汽車駕駛室頂部越過;裝土時人都不得停留在裝土車上。7. 挖掘機操作和汽車裝土行駛要聽從現場指揮; 所有車輛必須嚴格按規定的開行路線行駛,防止撞車。8. 挖掘機行走和自卸汽車卸土時, 必須注意上空電線,不得在架空輸電線路下工作;如在架空輸電線一側工作時,垂直與水平距離分別不得小于 2.5m 與 46m(11022OKV 時 ) 。9. 基坑四周做1.2米高的臨時圍欄,并用密目網封閉,1米以內不得堆土堆料。夜間設紅色警示標志。6 地上、地下埋藏物防護1、深基坑土方開挖時,如發現地下有文物、未明確的地下管線、易燃易爆物品等應即時報告建設單位、監理工程師,并上報有關部門處10、理后方可繼續施工。2、施工現場內,有規劃給定的控制點,該點四周條石保護,用鋼管圍欄,長*寬:3m*2.5m,高1.2m,懸掛警示牌和重點保護標志牌。7、防止邊坡失穩由于挖掘機為1.4m3的反鏟挖掘機,其實際有效挖土半徑為56m,而本工程的挖土深度為5.3m,由于快速卸荷、挖掘機與運輸車輛的振動,極易造成邊坡失穩。根據這種情況,我們采取以下措施:1)距基坑邊緣2m以內不允許堆土及其它雜物,2米以外10米以內堆物高度不超過1.5m;2)分兩層開挖,開挖過程中嚴密監視土質情況,遇與地勘和設計不符合的情況,應立即報告,經總工程師分析提出處理意見后方可繼續施工。異常情況的處理在基坑開挖過程中及開挖后,經11、常注意觀測,如果邊坡土產生突變、坡頂有變形的異常情況 ,立即停止施工,及時采取加固措施,同時分析造成異常情況的原因,待控制住異常情況后,再進行下一步施工。8 應急處理措施1、應急組織由項目經理擔任應急處理小組組長,工程部、質安部、行政部負責人和各班組長為組員。在事故發生的第一時間內,現場工作人員應迅速把險情報告公司及其它相關部門,由項目經理啟動應急預案。2、應急處理措施施工中本單位根據反饋的監測信息及時判斷、預測可能出現的險情。嚴密監控,一旦發現險情預兆,立即停止危險部位施工作業并組織相關部門和人員,進行分析并采取消除險情措施,待險情消除后方可繼續施工。突發事故,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把事故損失降12、到最小。第四節、環境保護措施(一)、防止揚塵、大氣污染措施。1、深基坑土方挖運時,在現場出入口設專人清掃車輪、并拍實車上土、嚴密遮蓋、禁止沿途遺撤。2、對施工道路出入口采取混凝土硬化處理,在出口處設置沖洗車輪的設備,并設專人負責。3、根據施工現場的臨時道路應設灑水用的臨時水管,并安排灑水人員,配齊灑水設備,根據現場情況進行灑水,清掃、防揚塵。4、為保護市區環境,在運輸土方過程中,我們派專人負責沿途掉落土的清掃,維護市區環境衛生,把對周邊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程度。(二)、防止水污染措施現場出口處設置洗車沉淀池,通過沉淀后的水方可排入市政管道。(三)、防噪聲污染措施1、土方開挖的作業時間控制在6:013、022:00之間。2、建立健全控制人為噪聲的管理理制度。第五節 土方邊坡、穩定計算書土方邊坡計算書 本工程基坑壁需進行放坡,以保證邊坡穩定和施工操作安全?;油诜桨踩吰掳匆韵路椒ㄓ嬎?。一、參數信息: 坑壁土類型:粉土 坑壁土的重度(kN/m3):20.00 坑壁土的內摩擦角():15.0 坑壁土粘聚力c(kN/m2):12.0 邊坡的坡度角():55.0二、挖方安全邊坡計算: =55=15,為陡坡。 h=2csincos/(sin2(-)/2)=212sin55cos15/(20sin2(55-15)/2)=8.12m。 土坡允許最大高度為8.12m。示意圖土坡穩定性計算書 計算土坡穩定性采14、用圓弧條分法進行分析計算,由于該計算過程是大量的重復計算,故本計算書只列出相應的計算公式和計算結果,省略了重復計算過程。 本計算書采用瑞典條分法進行分析計算,假定滑動面為圓柱面及滑動土體為不變形剛體,還假定不考慮土條兩側上的作用力。一、參數信息: 條分方法:瑞典條分法; 條分塊數:50; 考慮地下水位影響; 基坑外側水位到坑頂的距離(m):3.300; 基坑內側水位到坑頂的距離(m):5.500; 放坡參數: 序號 放坡高度(m) 放坡寬度(m) 平臺寬度(m) 1 2.00 1.00 0.60 2 3.00 2.10 1.00 荷載參數: 序號 類型 面荷載q(kPa) 基坑邊線距離b1(m15、) 寬度b0(m) 1 局布 3.00 1 1 土層參數:序號1土名稱粉土土厚度(m)5.6土的重度(kN/m3)20土的內摩擦角()15粘聚力C(kPa)12極限摩擦阻力(kPa)8飽和重度sat(kN/m3)22二、計算原理: 根據土坡極限平衡穩定進行計算。自然界勻質土坡失去穩定,滑動面呈曲面,通常滑動面接近圓弧,可將滑裂面近似成圓弧計算。將土坡的土體沿豎直方向分成若干個土條,從土條中任意取出第i條,不考慮其側面上的作用力時,該土條上存在著: 1、土條自重,2、作用于土條弧面上的法向反力,3、作用于土條圓弧面上的切向阻力。 將抗剪強度引起的極限抗滑力矩和滑動力矩的比值作為安全系數,考慮安全16、儲備的大小,按照規范要求,安全系數要滿足1.3的要求。三、計算公式: Fs=cili+(h1i+h2i)bi+qbicositani/(h1i+h2i)bi+qbisini 式子中: Fs -土坡穩定安全系數; ci -土層的粘聚力; li-第i條土條的圓弧長度; -土層的計算重度; i -第i條土中線處法線與鉛直線的夾角; i -土層的內摩擦角; bi -第i條土的寬度; hi -第i條土的平均高度; h1i -第i條土水位以上的高度; h2i -第i條土水位以下的高度; -第i條土的平均重度的浮重度; q -第i條土條土上的均布荷載; 其中,根據幾何關系,求得hi為: hi=(r2-(i-17、0.5)bi-l02)1/2-r+l0-(i-0.5)bitan 式子中: r -土坡滑動圓弧的半徑; l0 -坡角距圓心垂線與坡角地坪線交點長度; -土坡與水平面的夾角; h1i的計算公式 h1i=hw-(r-hi/cosi)cosi-rsin(+)-H 當h1i hi 時,取h1i = hi; 當h1i 0時,取h1i = 0; h2i的計算公式: h2i = hi-h1i; hw -土坡外地下水位深度; li 的幾何關系為: li=arccos(i-1)bi-l0)/r-arccos(ibi-l0)/r2r/360 i=90-arccos(i-0.5)bi-l0)/r四、計算安全系數: 18、將數據各參數代入上面的公式,通過循環計算,求得最小的安全系數Fs: - 計算步數 安全系數 滑裂角(度) 圓心X(m) 圓心Y(m) 半徑R(m) 第1步 1.716 35.133 -0.011 4.536 4.536 示意圖如下: 計算步數 安全系數 滑裂角(度) 圓心X(m) 圓心Y(m) 半徑R(m) 第2步 1.340 39.442 -0.013 8.000 8.000 示意圖如下: - 計算結論如下: 第 1 步開挖內部整體穩定性安全系數 Fs= 1.7161.30 滿足要求! 標高 -3.000 m 第 2 步開挖內部整體穩定性安全系數 Fs= 1.3401.30 滿足要求! 標高19、 -5.000 m第六節 降水施工方法1 降水措施根據擬建樓的實際情況,計劃布置以下明排集水井降水,明溝、集水井排水是在基坑的兩側或四周設置排水明溝,在基坑四角或每隔1015m設置集水井,使基坑滲出的地下水通過排水明溝匯集于集水井內,然后用水泵將其排出基坑外。降水方法如下:1.在第一層開挖后在基礎外邊線外用挖掘機挖集水坑至-5.600米,集水坑內放2寸污水泵進行不間斷抽水,人工配合放置井圈(井圈上鉆不少于12個直徑8mm的孔),井圈高出土層0.5米。派專人觀測,待水位下降后至基底500以下,進行二次開挖,同時挖設基底400*400排水溝,坡向集水坑,集水井直徑1000,井底比基底深800。2.20、特別注意在挖集水坑放井圈過程中,集水坑中要交替抽水:開挖1號集水坑放井圈時,2號、3號集水坑內的水泵要不間斷抽水,對2號集水坑進行深挖時,同時1號、3號、集水坑內的水泵要不間斷抽水,以此類推。3.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集水坑布置8個,位置詳見后附詳圖。根據涌水情況可予以調整數量,避開塔吊基礎,不擾動換填層。4.集水坑外側要保證45度的放坡,以保證邊坡安全。施工時做好監護,不滿足安全要求及時處理。5.基坑開挖至-5.4米后,地下水位必須確保在基底500以下,要求晝夜不間斷抽水,直至基礎施工完畢,工期為45天。9.基坑開挖完成,必須經過建設單位、監理單位、地勘部門的驗收方可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2 安21、全保證措施1、裝設符合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的用電系統,以防止觸電等事故;2、選用質量合格的水泵,安全性可靠,揚程和功率等性能滿足要求;3、當排水時間較長而土質較差時,為防止溝壁坍塌影響排水,溝壁可設置木板支撐;4、及時疏通管溝,保持排水通暢,降雨期間有專人負責查看排水系統運轉。5、基坑開挖應嚴格按規定放坡,操作時應隨時注意土壁的變動情況,如發現有裂縫或部分坍塌現象,應及時進行支撐或放坡,并注意支撐的穩固和土壁的變化。一有危險情形,立即停止施工,消除隱患后,方可繼續施工;6、基坑開挖時,兩人操作間距應大于3.0m,不得對頭挖土;挖土面積較大時,每人工作面不應小于6,挖22、土應由上而下、分層分段按順序進行,嚴禁先挖坡腳或逆坡挖土,或采用底部掏空塌土方法挖土。7、重物距土坡安全距離:汽車不小于3m;起重機不小于4m,堆土高不超過1.5m。3 雨期施工預控方案1.材料、設備準備名 稱草袋子潛水泵抽水軟管塑料布數 量500條10臺500m2000m22.技術準備(1)在進入雨施前,要認真、仔細的根據工程特點及施工情況提前編制有針對性和切實可行的雨季施工方案,報請業主及監理單位審批,審批合格后及時落實方案內容。(2)在雨施之前進行雨施交底。3.現場部署(1)雨期施工前,要組織有關人員認真分析雨期施工生產,根據雨期施工項目,編制雨期施工措施,所需材料要在雨期施工前準備好。23、(2)做好施工人員的雨期施工培訓工作,組織相關人員進行一次施工現場準備工作的全面檢查,包括臨時設施、臨電、機械設備等項工作。(3)檢查施工現場及生產生活基地的排水設施,疏通各種排水渠道,清理雨水排水口,保證雨天排水通暢。(4)現場道路兩旁設排水溝,保證不滑、不陷、不積水。清理現場障礙物,保持現場道路暢通。道路兩旁一定范圍內不堆放物品,且高度不超過1.5 m,保證視野開闊,道路暢通。(5)施工現場、工棚、倉庫、食堂等暫設工程各分管單位要在雨期前進行全面檢查和整修,保證基礎、道路不塌陷,房間不漏雨,場區不積水。(6)在雨期到來前,做好高聳塔吊和外掛架防雷裝置。安全部門在雨期前,對避雷裝置作一次全面24、檢查,確保防雷。(7)預備柴油發電機,做到施工現場隨用隨進場。預防措施:1.晴天應檢查排水管線、沉淀池,并及時清淤,確保排水暢通,同時應定期檢查設備及電器線路的完好情況。2.落實材料設備,確保與基槽施工同步。3.應保證基槽邊坡的放坡角度,上部應設封閉防護欄桿,同時應隨時觀測邊坡的穩定性,防止邊坡滑坡或塌方。4.現場應嚴格遵守安全施工規定及安全用電要求。5.設專人負責防雨設施的檢查、及排水管網的疏通,遇情況應及時上報并確定整改方案。第七節 集水明排計算書一、水文地質資料土層編號土層名稱埋深 (m)厚度 (m)容重(kN/m3)內摩擦角 ()粘聚力 (kPa)滲透系數(m/d)平均粒徑(mm)雜填25、土00.817.210100.120粉質粘土1118.710120.254粉土2217.91080.33風化巖4.5218.1801.54二、計算過程 1、基坑總涌水量計算:基坑降水示意圖 當基坑采用放坡開挖且基坑邊界遠離地面水源時: Q=1.366k(2H-S)S/log(1+R/r0) k為滲透系數,取土層參數表中各層的平均值k=0.65; H為含水層厚度(m); S為基坑水位降深(m),S=D-dw+sw=5.13.10.5=2.5m r0為基坑等效半徑(m); r0 = (A/)1/2=(780/3.14)1/2=15.76m R為基坑外降水影響距離(m); R = 2S(kH)1/226、=22(0.652)1/2=4.55m 通過以上計算得基坑總涌水量Q=1.3660.65(22-2)2/log(1+4.55/15.76)=32.12m3。 2、水泵選擇: 排水所用水泵總功率按下式計算: N = K1QH1/7512 K1為安全系數,取2; Q為基坑涌水量,Q=32.12m3; H1為包括揚水、吸水及各種阻力造成的水頭損失在內的總高度(m),H1=5m; 1為水泵系數,取0.45; 2為動力機械系數,取0.8。 選用水泵的總功率N=232.125/(750.450.8)=11.90kW。 根據規程要求,集水明排法應滿足以下要求: 1、排水溝和集水井宜布置在建筑基礎邊凈距0.4m以外,本工程設置在0.5m處,排水溝邊緣離開邊坡坡腳不應小于0.3m,本工程預留0.6m;在基坑四角或每隔1015m 設一個集水井。 2、排水溝底面應比挖土面低0.40.5m,集水井底面應比溝底面低0.5m以上。 附圖:深基坑支護及降水施工方案(xx雅苑B4樓工程)(深基坑)工程專項施工方案審批表工程名稱xx雅苑B4 樓結構形式框架剪力墻施工單位xx二建工程有限公司項目經理朱賀民編制人吳會彬審核朱賀民安全員韓振偉公司審批表安全部門工程部門技術部門設備部門公司技術負責人審批意見監理單位監理工程師審批意見總監理工程師審批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