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中水回用處理工程設計方案(31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859625
2023-12-25
31頁
65.84KB
1、XXX大學中水回用處理工程方案設計XXX年XXX月XXX日目 錄第1章 設計依據與原則11.1 設計依據11.2 設計原則21.3 設計范圍3第2章 污水處理工程水質水量42.1 污水系統設計42.1.1污水收集管線設計42.2 水處理系統設計42.2.1 污水排放標準42.2.2 中水標準42.2.3 中水量計算52.2.4 中水回用管線設計52.2.5 中水計量5第3章 深度處理回用方案選擇63.1 回用工藝確定63.2 回用工藝確定83.3 工藝特點8第4章 污水處理工程設計104.1 工藝設計104.1.1 格柵間104.1.2 調節池104.1.3 初沉池114.1.4 生化系統122、4.1.5 二沉池144.1.6 微絮凝過濾工藝154.1.7 污泥處理系統184.1.8 鼓風曝氣系統184.1.9 控制室194.2 建筑設計194.3 結構專業設計204.4 電氣、自控專業設計204.4.1 電氣設計說明204.4.2 供電等級及車間配電計算負荷204.4.3 電氣照明及管線敷設214.5 環境保護214.5.1 噪聲控制214.5.2 臭氣控制214.5.3 污泥控制214.6 分析化驗22第5章 工程投資概算及運行成本分析235.1 中水處理工程部分235.1.1 土建工程投資235.1.2 主要設備投資245.1.3 工程投資費用265.5 運行成本27附1:污水3、處理站平面布置圖附2:污水處理站工藝高程圖本設計是XXX大學中水回用方案設計。中水是指民用建筑或居住小區用后排放的各種生活污水、冷卻水,經適當處理后再回用于建筑或居住小區作為雜用水,中水的合理利用是污水資源化的重要措施之一,如能在現有的學校類建筑(如教學樓、實驗樓、學生宿舍等)中逐步配建中水設施,推廣使用中水回用技術,其節水效果和在環保方面所作的貢獻是相當大的。第1章 設計依據與原則1.1 設計依據1.建設方提供有關原始資料。2.國家、黑龍江省有關設計規范。本工程為中水回用工程,為保證工程設計質量,在設計中采用以下規范和標準進行設計:中華人民共和國環保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城鎮污水處理廠污4、染物排放(GB18918-2002)生活雜用水水質標準(CJ25.1-89)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建筑中水設計規范(GB50366-2002)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GB12348-90)給水排水工程結構設計規范(GBJ6984)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J1189)建筑地基技術規范(JGJ7991)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J1987)建設項目環境保護條例 1.2 設計原則1.依據于甲方要求。2.貫徹執行國家環境保護政策,按照國家有關法規、規范及標準。3.以國家及省市環保部門頒布的環境保護法規,標準為依據,結合本地的氣候特點,全面規劃,力求取得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5、的高度統一。4.在中水回用工程設計中,盡量采用工藝先進,建設投資少,占地面積小,管理簡單,運行可靠及處理成本低的處理技術,及適合本工程的先進設備。5.中水回用工程設計遵循工藝技術先進、經濟合理、運行管理方便的原則,同時充分考慮到寒冷地區水處理的特殊性,確保工藝安全有效運行。投入使用后,排放水達到國家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回用水達到國家生活雜用水水質標準(CJ25.1-89)。6.對污泥的處理給予高度的重視,通過工藝的合理組合,盡量減少污泥的產生量,減少二次污染。7.在處理污水的同時,考慮噪聲、工藝氣味等污染物問題的解決,避免二次污染。8.設計緊湊、合理、經濟6、降低一次性投資及運行成本。1.3 設計范圍工程內容包括:中水處理工藝設計、中水處理設備選型;污泥處理系統設計、污泥處理設備選型;建筑、結構、電氣儀表、自動控制等工程設計;設備報價、建筑施工報價、電氣及自動控制的報價。第2章 污水處理工程水質水量2.1 污水系統設計2.1.1污水收集管線設計1.污水收集水量目前設計回用水主要為沖廁用水及夏季綠化用水。設計日處理量1800m3/d。污水最大流量為127.5m3/h,時變化系數1.7。 其中50%回用,50%排放。該污水為學生生活污水,進水水質指標如表2-1。表2-1 原水水質表指 標CODcrmg/LBOD5mg/LSSmg/L氨氮mg/LpH總7、大腸菌量個/L原水水質350220200306.5-8.5160002.2 水處理系統設計2.2.1 污水排放標準 廢水經處理后達到國家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二級標準,具體水質標準如表2-2。表2-2 污水處理廠設計出水水質指標指 標CODcrmg/LBOD5mg/LSSmg/L氨氮mg/LpH總大腸菌量個/L原水水質1003030306.0-9.01042.2.2 中水標準廢水經深度處理后達到國家生活雜用水水質標準(CJ25.1-89)綠化洗車標準,具體水質標準如表2-3。表2-3 回用水水質表指 標CODcrmg/LBOD5mg/LSSmg/L氨氮mg/L8、pH總大腸菌量 個/L濁度NTU出水水質50105106.5-8.5352.2.3 中水量計算根據建筑中水設計規范GB503362002,中水可用于沖廁、綠化用水、景觀用水,洗車用水。其中沖廁用水占總用水量的21.3%。2.2.4 中水回用管線設計按回用50%計算,水量為900m3/d,時變化系數為1.7,其中宿舍沖廁用水383.4m3/d(15.98m3/h)。選用回水干管,管徑DN100,沿管溝接至各棟宿舍樓,改用中水沖廁時只需在一樓地溝內敷設中水干管,將沖廁用水管改接在中水管道上即可,另在室外干管上安裝綠化用水支管及閥門井,需要綠化用水時接出軟管,打開閥門即可供綠化用水,中水管道采用鍍鋅9、鋼管,絲接或卡箍連接。2.2.5 中水計量中水處理站的出水干管上設水表計量中水供水量,在各用水建筑入口處中水管道上設水表計量每棟建筑的中水用水量。第3章 深度處理回用方案選擇3.1 回用工藝確定針對XXX大學中水回用處理工程的問題,進行深度處理途徑研究及經濟分析,也是結合具體工程,有計劃地從基本工作做起,開發城市第二水資源,緩解水資源緊張的矛盾,減輕松花江污染,為創建健康水循環做一個良好開端。污水回用可以減少新鮮水用量,節省XXX大學的運行管理費用。1.成熟的傳統污水再生處理工藝一般意義上的污水再生處理工藝多是對二級處理出水進行更進一步的處理。污水再生處理工藝主要有以下幾類。(1)以混凝氣浮為10、主的工藝流程調節池混凝氣浮過濾消毒中水(2)以混凝沉淀為主的工藝流程調節池混凝沉淀過濾活性碳消毒中水(3)二級處理出水加混凝過濾為主的工藝流程調節池沉砂池A/O生物接觸池混凝濾池消毒中水這幾種工藝在國內外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混凝工藝主要去除原水中懸浮狀和膠體狀雜質,是物化處理中常用的方法。但是目前氣浮工藝存在諸多問題。常規氣浮法存在溶氣罐體積大、效率低、操作不穩定、溶氣壓力高、能耗大等問題;高效氣浮法設備復雜,運行管理要求嚴格。所以目前應用最多、運行穩定、工藝成熟的是混凝過濾工藝。2.生物膜過濾生物膜過濾技術在污水回用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它充分地利用了濾池中濾料的攔截作用和濾料上附著生物膜的11、降解作用,將二沉池出水中未能去除的大多數物質能夠有效地加以去除,它既能起到物理篩濾二級處理水中懸浮顆粒的濾池本來的任務,又能氧化分解水中的溶解性有機物質并有一定硝化作用,它是普通快濾池和高負荷生物濾池的結合,是物理截濾和生物氧化的結合。采用該型濾池處理二沉池出水,處理后的出水水質優于普通快濾池的出水水質,運行良好的生物膜濾池處理水可用于工業冷卻、生活及市政雜用。3.膜技術膜技術是水處理技術發展方向之一,已經開始應用于污水回用領域。現在應用較多的膜處理技術有微濾、納濾、超濾、滲析、反滲透、電滲析、氣體分離等。隨著膜科技的發展,采用膜處理技術的污水廠,其總投資和運行費用還將會繼續下降。據資料顯示,12、小規模處理廠(2萬m3/d)采用膜處理技術的單位體積水處理費用均和傳統處理工藝相當。國內現已形成膜技術熱潮,但在維護上除需要水力反沖之外,還需藥劑清洗,管理麻煩,膜的壽命短,能耗和水通量方面距成規模的實際生產裝置還有一定距離。綜上所述,膜處理技術出水水質好,但是管理維護較麻煩,大規模采用膜技術,在經濟上不易被接受;生物膜法處理技術,以生化混凝沉淀過濾工藝是目前應用最廣、技術最成熟、運行穩定的中水回用工藝,為目前深度處理出水回用的首選工藝。而生化池也利用多種反應池功能的組合,可以達到生物除磷脫氮的目的。其次,生物膜過濾法如生物炭濾池,也是一種經濟高效的水處理工藝。其后不設沉淀池,占地面積小、基建13、投資省,不需投藥,運行費用低,管理方便,出水水質較好,可以滿足工業冷卻和綠化等用水的要求。3.2 回用工藝確定根據以上分析,可以確定,學生宿舍排水處理回用,屬于輕度污染水,水質濃度低,可生化性好,且水量較小,宜采用工藝成熟,效率穩定、節省能耗的處理工藝。結合本項目的具體情況,確定工藝流程如下所示: 3.3 工藝特點1.理想的推流過程使生化反應推動力增大,效率提高,凈化效果好。2.耐沖擊負荷,對污水有稀釋、緩沖作用,有效抵抗水量和有機污物的沖擊。 3.工藝過程中的各工序可根據水質、水量進行調整,運行靈活。4.處理設備少,構造簡單,便于操作和維護管理。5.反應池內存在DO、BOD5濃度梯度,有效控14、制活性污泥膨脹。 6.脫氮除磷,適當控制運行方式,實現好氧、缺氧、厭氧狀態交替,具有良好的脫氮除磷效果。 7.工藝流程簡單、造價低。第4章 污水處理工程設計4.1 工藝設計4.1.1 格柵間1.工藝目的:去除污水中的漂浮雜物以保證污水提升泵的正常運行;2.結構類型:地下鋼筋混凝土結構;3.工藝尺寸:2.53.53.5m;規格:粗格柵:柵條間距25mm 細格柵:柵條間距5mm 格柵井內設人工粗、細格柵各一道,材質為不銹鋼,垂直水流設置,格柵設計成L型,便于起吊和有效截留污物。格柵固定于進水渠預設槽鋼內,柵渣定期清理與外運。4.1.2 調節池1.工藝目的:調節水質、水量均勻,保持后續工藝穩定運行;15、2.結構類型:地下鋼筋混凝土結構;3.主要設計參數:(1)設計流量:Qmax=150m3/h;(2)水力停留時間:3.5h;(3)有效水深:4m;4.工藝尺寸:12.410.64.5m;5.主要設備說明:(1)工藝提升泵:型號: 100QW80-18-7.5數量:2臺(一用一備)性能參數: Q=80m3/h; H=18m; N=7.5kw;(2)空氣擾動管1套。污水提升泵的揚程將滿足后續處理設備的高程布置和水頭損失的需要。水泵采用液位浮球控制,低水位自動停機保護,中水位自動開啟泵,高水位自動報警。4.1.3 初沉池 1.工藝目的:用于去除污水中大部分比重較大的、無機性的可沉顆粒,同時也可去除部16、分有機物,減輕了后續好氧工藝的處理負荷,保證了后續工藝有效運行;2.結構類型:地下式鋼筋混凝土結構;3.主要設計參數:(1)設計流量:Q=75m3/h;(2)表面負荷:3.8m3/m2.h;(3)停留時間:1.0h;(4)池數:1組;4.工藝尺寸:3.04.05.0m;5.其它附屬設備說明:(1)斜板:L=1.2m;數量:24m2;材質:材質為乙丙共聚物;(2)支架:角鋼、槽鋼、圓鋼;初沉池采用斜板沉淀池,池底部設泥斗,用以收集排除初沉池污水中沉淀下來的固體物質。泥斗中的污泥排至污泥濃縮池,匯同二次沉淀池的污泥一起進行濃縮壓濾處理。4.1.4 生化系統1.工藝目的:活性污泥-生物膜共生系統通過17、硝化液的回流,完成硝化-反硝化的過程,達到脫氮除磷的目的;同時去除污水中大部分污染物,特別是可生化降解的有機物,是污水處理廠的核心構筑物;2.結構類型:地下式鋼筋混凝土結構;3.主要設計參數:(1)設計流量:Q=75m3/h;(2)BOD污泥負荷:0.15BOD5/MLSSd;(3)污泥濃度:MLVSS=4000mg/l;(4)水力停留時間:8.8h,其中缺氧段1.76h,好氧段7.04h;4.工藝尺寸:缺氧段:4.04.05.0m(一組);好氧段:4.04.05.0m(四組);5.其它附屬設備說明;(1)填料:型號:DFS-100型一體化填料箱;數量:480m3; 材質:聚乙烯組合填料;(218、)支架:角鋼、槽鋼、圓鋼。(3)曝氣頭:型號:YMB-;服務面積:0.5/個; 數量:320個;(4)硝化液回流泵:型號100WL80-8-4;數量:2臺;性能參數: Q=80m3/h; H=8m; N=4kw;4.1.5 二沉池1.工藝目的:進行泥水分離,使的從生化池的混和液中的污泥能夠沉淀下來,從而出水達到排放標準;2.結構類型:地下式鋼筋混凝土結構;3.主要設計參數:(1)設計流量:Q=75m3/h;(2)設計負荷:2.3m3/m2.h;(3)停留時間:1.5h;(4)池數:1組;4.工藝尺寸:4.06.05.0m;5.其它附屬設備說明:(1)斜板:L=1.2m; 數量:48m2; 材質19、:材質為乙丙共聚物;(2)支架:角鋼、槽鋼、圓鋼;(3)污泥回流泵: 型號:80WL40-15-4; 數量:2臺; 性能參數: Q=40m3/h; H=15m; N=4kw;沉淀工藝采用斜板沉淀池,池內設沉淀設備、泥斗、污泥管、放空管等。二沉池底部設泥斗,用以收集排除二沉池污水中沉淀下來的固體物質。泥斗中的污泥一部分回流,一部分排至污泥濃縮池進行濃縮后進入脫水設備進行處理,最后外運。4.1.6 微絮凝過濾工藝1.過濾設備間過濾間內設有2臺一體化微絮凝過濾設備、1臺二氧化氯發生器、1座回用水池、2臺二次提升泵、2臺濾池反沖洗泵、2臺中水回用泵等。(1)結構類型:地下式鋼筋混凝土結構;(2)工藝尺20、寸:13.76.36.5m。2.微絮凝過濾設備(1)工藝目的:向水中投加絮凝劑,使得水中的膠體和微小顆粒物沉淀下來,再利用過濾設備將沉淀物去除;(2)結構類型:采用鋼結構;(3)主要設計參數:平均濾速6.0m/h,反沖洗強度15L/m2s;(4)工藝尺寸:=2.0m,H=4.0m,一組;(5)其它附屬設備說明:反沖洗泵: 型號:150WL180-22-18.5; 數量:2臺(1用1備); 性能參數: Q=180m3/h H=22m N=18.5kw二次提升泵 : 型號:80WL40-15-4:數量:2臺(1用1備);性能參數:Q=40m3/hH=15mN=4kw3.投藥設備(1)工藝目的:向污21、水中投加絮凝劑,去除水中的膠體態和懸浮態物質;向污泥中投加絮凝劑,使其易于脫水; (2)附屬設備說明:投藥設備:型號:QJY-05,1臺;4.消毒設備(1)工藝目的:為了保證處理后排放水的細菌指標合格,向污水中投加消毒劑,消毒投加點設在中水回用池的后端,盡可能多的殺死水中含有的細菌;(2)附屬設備說明:二氧化氯發生器:型號:DYX-500,1臺;二氧化氯產量:500g/h;4.中水回用池(1)工藝目的:用于儲存回用水,為濾罐的反沖洗提供用水;(2)結構類型:采用鋼混結構;(3)工藝尺寸:2.84.04.0m;(4)其它附屬設備說明:回用水泵:型號: SLS65-160(I);數量:3臺(2用122、備);性能參數: Q=50m3/h; H=32m; N=7.5kw;4.1.7 污泥處理系統1.污泥壓濾系統(1)工藝目的:通過離心脫水機的作用使污泥脫水,將處理后的污泥以泥餅的形式外運;濾出液回流至調節池。(2)主要設計參數:流量:Q=44.4m3/d;(3)其它附屬設備說明:污泥濃縮脫水一體機:型號:DNDYQ500;功率:2.05kw;處理能力:47m3/h;每天工作8小時。2.污泥處理間污泥處理間內有1套污泥處理系統等。結構類型:半地上磚混結構;工藝尺寸:13.74.05.0m。4.1.8 鼓風曝氣系統1.鼓風機(1)工藝目的:為好氧池提供溶解氧,同時增加池體內的湍動程度,強化傳質,并23、為調節池提供擾動氣流。(2)設備說明:鼓風機:型號:SSR-150;數量:2臺(1用1備);性能參數:風量:26m3/min;風壓:53.9kpa;功率:38kw;(3)控制方式:根據好氧池中溶解氧的含量調節鼓風機閥門的開啟度和運行臺數。2.鼓風機房(1)結構類型:地下式鋼筋混凝土結構;(2)工藝尺寸:3.04.03.5m;房間內設隔音、減噪設施。4.1.9 控制室1.結構類型:半地上磚混結構;2.工藝尺寸:3.04.05.0m;控制室內設有控制系統一套。4.2 建筑設計本設計新建60.011.2m2的污水處理間,地下設有調節池、格柵間、鼓風機房、初沉池、A/O生化池、二沉池、過濾間,總的工藝24、尺寸:60.011.2m2,總占地672m2;地上設有控制室、污泥處理間,總占地67.51m2。1.車間的火災危險等級、生產類別及建筑物耐火等級本車間為污水處理車間,生產類別為戊類,建筑物的耐火等級為二級。建筑采用鋼筋混凝土屋面板,保溫用瀝青珍珠巖200mm厚,由于是地下工程,無門窗,只有進出通道,地上建筑物采用磚混結構。2.各廠房一律粉刷抹灰,操作間地面采用水泥地面,其他采用水泥砂漿面層。3.處理站由格柵間、鼓風機間、處理間、控制室、化驗室、過濾間組成。4.3 結構專業設計根據建設地點的地質的實際情況,考慮到流沙可能會對地基承載力造成的影響,故采用原土夯實,然后上鋪C10素混凝土墊層100m25、m。對地下水位較高的地區,采用毛石或細砂夯實擠密后鋪C10素混凝土墊層100mm。4.4 電氣、自控專業設計4.4.1 電氣設計說明供電設計包括污水處理站電力設備和照明電力設計。4.4.2 供電等級及車間配電計算負荷根據國家標準“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經計算本工程為三級負荷。廠房內管線敷設采用電纜穿管埋地或穿管沿墻明設。4.4.3 電氣照明及管線敷設廠房在正常情況下為一般環境,事故情況下會產生腐蝕,采用配照型工廠燈做照明,重要崗位采用應急燈作為疏散指示照明,控制采用照明箱集中控制和分散控制兩種方式,根據工藝要求設置局部照明。4.5 環境保護環境保護主要考慮噪聲、廢渣、氣味對周圍環境的影響,以及26、排放水對水環境的影響。4.5.1 噪聲控制該工程噪聲污染主要來自污水處理站的提升泵、鼓風機噪音,可以采用在機座加減震墊,采用柔性接口,機器上加消音器等減噪措施,將噪音控制在工業企業噪音衛生標準的范圍內,不會對值班工人造成影響。4.5.2 臭氣控制對于運行中產生的少量無毒、無害的氣味集中收集起來,然后經過活性碳罐的處理后高空排放。4.5.3 污泥控制處理間產生的污泥可以通過進一步的處理回收利用,污泥經過脫水后外運到相關企業進行綜合利用,可用于制作肥料、填埋或焚燒等。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節約水資源并保證環境免受污染。4.6 分析化驗為了掌握整個系統的運行情況,了解處理出水水質情況,需要及時對各工藝過27、程的進出水進行必要的水質分析,需要分析項目有:1.CODCr2.色度3.堿度4.pH值5.溶解氧6.SS7.MLVSS、MLSS8.SV%、SVI9.油10.NH3-N11.總磷第5章 工程投資概算及運行成本分析5.1 中水處理工程部分5.1.1 土建工程投資表5-1 土建投資估算表 序號工程名稱規格(米)單位數量造價(萬元)備注1格柵間(地下)2.53.53.5座11.16鋼混2調節池(地下)12.410.64.5座122.48鋼混3初沉池(地下)3.04.05.0座24.56鋼混4缺氧池(地下)4.04.05.0座26.08鋼混5好氧池(地下)4.04.05.0座824.32鋼混6二沉池(28、地下)4.06.05.0座29.12鋼混7消毒接觸池(地下)1.64.03.5座21.7鋼混8貯泥池(地下)2.02.53.5座10.67鋼混9集水池(地下)2.51.03.0座10.29鋼混10中水回用池(地下)2.84.04.0座11.7鋼混11鼓風機房(地下)3.04.03.5座11.6鋼混12污水泵房(地下)4.04.03.5座12.13鋼混13污泥處理間(半地上)13.74.05.0座16.58磚混14控制室(半地上)3.04.05.0座11.2磚混15廠房(地下)6011.25.0座1127.68鋼混16合計211.275.1.2 主要設備投資表5-2 主要設備投資估算表序號設備名29、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造價(萬元)材質(一)污水處理系統66.0651格柵間0.943(1)粗格柵臺10.3鋼質(2)細格柵臺10.5鋼質(3)閘閥DN250個10.113鑄鐵(4)單軌吊車SC1臺10.03鑄鐵2 調節池1.77(1)工藝提升泵100WQ80-18-7.5電動機功率:7.5kw臺22.4鑄鐵(2)閘閥DN200個20.15鑄鐵(3)止回閥DN200個20.1鑄鐵(4)PVC管DN100米300.27PVC(5)浮球液位控制器套10.05不銹鋼3初沉池5.496(1)斜板L=1.2mM2245.4PVC(2)排泥閘閥DN100個20.048鑄鐵(3)放空閘閥DN100個20.04830、鑄鐵4生化系統20.44(1)微孔曝氣頭YMB-1個3203.2PVC(2)一體化填料DFS-100m348015.36PVC(3)進氣球閥DN100個100.06PVC(4)硝化液回流泵100WL80-8-4電機功率4kw臺21.11鑄鐵(5)閘閥DN200個100.71鑄鐵5二沉池11.828(1)沉淀設備L=1.2mM24810.83PVC(2)污泥回流泵80WL40-15-4電機功率4kw臺21.11鑄鐵(4)排泥閘閥DN100個20.048鑄鐵(5)出水堰L=4.00.50.6套20.4鋼質6消毒系統5.8(1)二氧化氯發生器DYX-500臺15.87微絮凝過濾系統19.788(1)31、濾池=2.0m H=4.0m個210鋼質(2)二次提升泵80WL40-15-4電機功率4kw臺21.11鑄鐵(3)濾池反沖洗泵150WL180-22-18.5電機功率18.5kw臺24.1鑄鐵(4)中水回用泵SLS65-160()電機功率7.5kw臺31.5鑄鐵(5)投藥裝置QJY-05臺12.95鑄鐵(6)閘閥DN100個40.096鑄鐵(7)閘閥DN150個20.012鑄鐵(8)閘閥DN200個20.015鑄鐵(二) 污泥處理系統16.2211污泥濃縮池16.221(1)閘閥DN200個10.071鑄鐵(2)推流器QJZA-1.5臺22.4鑄鐵(3)污泥濃縮脫水一體機DNDYQ500套1132、3.75鑄鐵(三)鼓風曝氣系統7.851鼓風機7.85(1)羅茨鼓風機SSR-150臺27.44鑄鐵(2)立式排出消聲器150RKM-150臺2配套鋼質(3)彈性接頭KXT- DN150個2配套PVC(4)單向閥DCV-150個2配套鑄鐵(5)壓力表個2配套鋼質(6)Y型進口接管個2配套鑄鐵(7)手動單軌小車SC2臺10.05鑄鐵(8)通風機臺10.3鑄鐵(10)閘閥DN150個10.06鑄鐵(四)電氣控制系統 28(五)附屬設備、配件等10(六)合 計128.1365.1.3 工程投資費用1.土建費:211.27萬元2.設備費:128.136萬元3.安裝費:設備費12%=15.377萬元4.33、間接費用: (1)設計費(3%工程投資):10.644萬元(2)調試費(2%工程投資):7.096萬元(3)工程管理費(2%工程投資):7.096萬元(免費)(4)人員培訓(2%工程投資):7.096萬元(免費)5.工程投資:386.715萬元。5.5 運行成本1.電費:本工程最大裝機容量為148kw,實際使用功率89.55kw,運轉裝機的功率因數按0.8計算,電費按0.47元/kw.h,則處理噸水電費為:89.55240.80.47/1800=0.45元/m3 ;2.人員費:本工程定員共需3人,設工人的平均月工資為600元,則噸水的人工費為:3600/(301800)=0.03元/m3;3.折舊費 20年折舊期,折舊費為0.15元/m3;4.藥劑費為0.10元/m35.大修、維修費為0.03元/m3;6.綜合費用(1+2+3+4+5)10%=0.076元/m3;7.實際運行費用為1+2+3+4+5+6=0.836元/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