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穿鐵路框架橋頂進涵工區深基坑開挖安全防護施工方案(30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859773
2023-12-25
29頁
95.25KB
1、深基坑開挖安全防護方案1、編制目的為加強鐵路營業線施工管理和施工安全管理,做到施工兼顧運輸,確保行車和施工安全,特制定本方案。2、工程概況xx西路下穿xx鐵路框架橋采用三孔分離式結構形式,浄跨為12m+12m+8m,并列等高布置,框架與xx線交角為73.7,基坑寬41.3米,長57.04m,開挖深度7.89.3m,為深基坑工程;框架兩頭為U型框架,同箱型框架同時施工頂進,框架寬37.3m,長50.84m。(詳見附件:xx西路基坑平面圖、縱斷面圖)沈圩路下穿xx鐵路框架橋采用四孔分離式結構形,凈跨6m+12m+12m+6m,并列等高布置,框架橋中心線與xx上行線交角為64.16,基坑長57.3m2、,寬46.65米,開挖深度7.29.3m,為深基坑工程;框架兩頭為U型框架,同箱型框架同時施工頂進,框架寬42.65m,長51.1m。(詳見附件:沈圩路基坑平面圖、縱斷面圖)其中xx西路和沈圩路框架兩頭為U型框架,施工時同箱型框架同時施工頂進。xx西路兩側U型槽各為20m長,寬37.7m,開挖深度為5.27.2m,為深基坑工程;沈圩路兩側U型槽各為20m長,寬43.35m,開挖深度為5.17.35m,為深基坑工程。(詳見附件:xx西路、沈圩路U型槽基坑平面圖、縱斷面圖)根據上海鐵路局建設工程安全管理辦法(上鐵建涵2008659號)規定,該深基坑工程建設安全風險劃分為高度風險工點。通道結構兩側均3、為道路、平房等設施。框架橋部分工作坑設計采用鉆孔樁對基坑進行防護,垂直開挖基坑的施工方案;工作坑支護采用雙排鉆孔樁支護,樁徑為1.0m,前排樁中心間距1.2m,后排樁中心間距2.4m,兩排樁中心間距3.5m,采用系梁連接,緊靠支護樁外側設置直徑70cm雙排高壓旋噴樁止水帷幕,鉆孔樁間施工冠梁、系梁使樁連成一整體。引道U型槽部分工作坑采用單排鉆孔樁支護,樁間距1.2m,緊靠支護樁外側設置直徑70cm雙排高壓旋噴樁止水帷幕,鉆孔樁間施工冠梁使樁連成一整體。3、編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鐵路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39號)普速鐵路工務安全規則(鐵總運2014272號)鐵路線路修理規則(鐵運24、006146號)上海鐵路局電氣化鐵路安全實施細則(上鐵安發2013649號)上海鐵路局營業線施工安全管理實施細則(上鐵運發2012586號)上海鐵路局關于公布的通知(上鐵工2014527號)上海鐵路局營業線施工、檢修作業駐站安全防護辦法 (上鐵師發2014299號)上海鐵路局工務安全管理辦法(上鐵工2013267號)上海鐵路局營業線施工工務安全監督管理辦法(暫行)(上鐵工發2010117號)上海鐵路局關于重新公布的通知(上鐵運201472號)上海鐵路局關于重新印發的通知(上鐵工201435號)上海鐵路局關于明確施工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上鐵運函2014697號)關于規范大型機械安全設置的通知(徐5、建指安質函2010148號)上海鐵路局關于鐵路建設項目鄰近營業線基坑開挖實行施工許可證制度的通知(上鐵建函20142235號)上海鐵路局建設工程安全管理辦法 (上鐵建涵2008659號)徐州樞紐指揮部安全質量管理辦法的通知 (徐建指安發201035號)鐵路工程基本作業施工安全技術規程(TB10301-2009)客貨共線橋涵工程施工技術指南(TZ203-2008)鐵路橋涵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TB10303-2009)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24-2010)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指南(鐵建設2010241號)鐵路工程地基處理技術規程(TB10106-2010)新建鐵路連云港至鹽6、城線施工圖(變更設計)工地現場調查、采集、咨詢所獲取的資料,類似工程的施工經驗4、適用范圍本專項方案適用于新建連鹽鐵路標,與xx鐵路交叉里程K36+349.2,交角為73.7的xx西路框架橋工程、與xx鐵路交叉里程K33+889.2,交角為64.16的沈圩路框架橋工程的工作坑支護、開挖。5、防護系統結構參數本框架橋工程分為兩部分施工:框架橋工作坑、引道工作坑。框架橋工作坑采用雙排鉆孔樁支護,引道工作坑采用單排鉆孔樁加鋼管支撐防護。5.1框架橋工作坑支護形式為:鉆孔樁:采用雙排鉆孔支護樁,前后兩排樁間距3.5m,兩排樁間用系梁連接。靠基坑外側一排樁間距2.4m,內側一排樁間距1.2m,樁徑為107、0cm,內側樁中心距框架外邊墻2m。其中xx西路工作坑樁長14m、20m;福利巷工作坑樁長19m、26m、28m;沈圩路工作坑樁長15m、25m。全部采用C25混凝土灌注。冠梁:位于鉆孔支護樁頂,寬1.0m,厚1.0m,采用C25混凝土澆筑。系梁:寬1.0m,厚1.0m,采用C25混凝土澆筑,連接工作坑兩排鉆孔樁,施工冠梁時一起綁扎鋼筋澆筑混凝土。止水高壓旋噴樁:采用雙排高壓旋噴樁止水,樁邊緊貼內側鉆孔樁,樁徑700mm,其中沈圩路、福利巷樁長為18m,xx西路樁長為16m,樁間距為0.55m。5.2引道U型槽工作坑支護形式為:鉆孔樁:采用單排鉆孔支護樁,樁間距1.2m,樁徑為100cm,樁中8、心距框架外邊墻2m。其中xx西路工作坑樁長14m;沈圩路工作坑樁長20m;福利巷工作坑有別于xx西路和沈圩路,采用雙排鉆孔樁支護。全部采用C25混凝土灌注。冠梁:位于鉆孔支護樁頂,寬1.0m,厚1.0m,采用C25混凝土澆筑。止水高壓旋噴樁:采用雙排高壓旋噴樁止水,樁邊緊貼內側鉆孔樁,樁徑700mm,其中沈圩路、福利巷樁長為18m,xx西路樁長為16m,樁間距為0.55m。鋼管支撐:采用60912螺旋焊鋼管,根據本工程基坑寬度,采用3節11m長鋼管用法蘭板連接成整體,剩下一根鋼管根據實測基坑寬度現場切割;鋼管支撐水平間距為3.6m(每隔3根樁設一道支撐)。支撐鉆孔樁:基礎為=100cm鉆孔灌注9、樁,樁長為8m,縱向樁間距為3.6m,樁頂標高平框架底板底面。支撐立柱采用四根L1816等角鋼焊接鋼立柱,鋼立柱上每0.7m用四塊4203008鋼板在鋼立柱四面焊接,使鋼立柱形成一個整體結構6、防護工程作主要工程量防護工程主要工程數量序號工程名稱防護名稱名稱型號單位數量備注1沈圩路冠梁鋼筋HPB300kg9898.32鋼筋HRB400kg36807.63混凝土C25m497.44高壓旋噴樁700mm根/m704/121435水泥攪拌樁600mm根/m3672/609286系梁鋼筋HPB300kg3929.27鋼筋HRB400kg24798.88混凝土C25m1909支護樁支護樁100cm根/m10、774210混凝土C25m608111鋼筋HRB300kg63205.512鋼筋HPB400kg47001013抗浮樁樁100cm根/m32/64014混凝土C25m502.715鋼筋HPB300kg6588.816鋼筋HRB400Kg42547.217xx西路冠梁鋼筋HPB300kg9870.418鋼筋HRB400kg3670419混凝土C25m49620高壓旋噴樁700mm根/m589/942421水泥攪拌樁600mm根/m2807/2526322系梁鋼筋HPB300kg3774.123鋼筋HRB400kg23819.924混凝土C25m182.525支護樁支護樁100cm根/m322/511、93626混凝土C25m4662.227鋼筋HPB300kg6902028鋼筋HRB400kg376600防護工程主要工程數量序號工程名稱防護名稱名稱型號單位數量備注29沈圩路U型槽支護樁支護樁100cm根/m83/149230混凝土C25m386.3231鋼筋HPB300kg12563.0132鋼筋HRB400kg93838.1133冠梁混凝土C25m114.334鋼筋HPB300kg2274.5735鋼筋HRB400kg8458.236抗浮樁抗浮樁100cm根/m28/42037混凝土C25m439.8838鋼筋HPB300kg5765.239鋼筋HRB400kg37228.840高壓旋噴12、樁700mm根/m173.5/520541水泥攪拌樁600mmm/根6460/64642xx西路U型槽 支護樁支護樁100cm根/m84/106843混凝土C25m786.2444鋼筋HPB300kg8874.645鋼筋HRB400kg67231.4446冠梁混凝土C25m109.347HPB300HPB300kg2192.648HRB400HRB400kg9359.949抗浮樁抗浮樁100cm根/m28/42050混凝土C25m329.851鋼筋HPB300kg4491.252鋼筋HRB400kg28411.653高壓旋噴樁700mm根/m141/350454水泥攪拌樁600mm根/m74213、/66787、施工管理組織機構為安全、優質、高效地完成中鐵十一局集團連鹽鐵路工區一分部頂進涵工區的建設任務,強化項目安全生產管理,防止和減少安全事故,保障員工在施工過程中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使我工區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化、規范化、標準化、科學化;成立連鹽鐵路連云港市規劃路下穿xx鐵路及新建連鹽鐵路立交橋工程施工管理組織機構。管理組織機構成員工作職責: 首先,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堅持“管生產必須管安全”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其次,以服務施工為目的,對本工程實施組織、指揮、協調與監控,處理一切與本工程相關的事務,制定每日施工內容,檢查落實進度、安全及質量情況;全面組織、管理、14、實施本工程項目施工任務。當安全與生產發生矛盾時,生產要服從安全,確保中鐵十一局集團連鹽鐵路工區一分部頂進涵工區施工安全。中鐵十一局集團連鹽鐵路項目經理部一分部頂進涵工區下穿xx線鐵路通道施工組織機構圖中鐵十一局連鹽鐵路項目經理部一分部頂進涵工區經理 支部書記總工程師副經理安全總監工程技術部安質環保部計劃財務部綜合辦公室物資設備部沈圩路框架橋施工工班臨洪西路框架橋施工工班8、總體施工計劃(方案)先進行鉆孔防護樁、止水高壓旋噴樁及冠梁、系梁施工,等冠梁達到設計強度后進行第1次基坑土方開挖,然后進行地基處理,框架基坑內地基采用水泥攪拌樁加固,并在基坑邊加密。基坑內側處營業線兩側5m范圍采用高壓旋噴樁15、加固。然后在進行第二次土方開挖,直至開挖至設計標高施工墊層、錨梁、滑板然后預制框架主體,頂進框架橋。其中xx西路和沈圩路頂進接收端設計有中支撐,有支撐段鉆孔樁為單排鉆孔支護樁,基坑出口處采用鋼板樁防護,在土方開挖前需先行施工中支撐鉆孔樁及預埋支撐鋼構柱,鋼構柱同鉆孔樁鋼筋籠同時安放澆筑混凝土。然后進行第一次土方開挖,將預埋的鋼構柱接長至設計高度,安裝支撐鋼管,鋼管采用609*12螺旋焊鋼管,接頭處用法蘭盤連接。然后進行軟基處理,開挖剩余土方施工主體結構,土方開挖過程中要實時監測基坑變形量。U型框架工作坑施工工藝流程圖框架橋工作坑施工工藝流程圖9、基坑開挖安全措施基坑開挖前要按照關于鐵路建設工程16、鄰近營業線基坑開挖實行施工許可證制度的通知上鐵建函2011238號文要求辦理施工許可證。(1)預防路基變形的安全措施基坑開挖前進行基坑圍護; 作好基坑內臨時排水系統規劃;基坑回填順序自下而上逐層拆除,隨拆隨填,防止邊坡塌方;基坑邊堆置各類建筑材料的,應按規定距離堆置;基坑作業時設置專用爬梯上下基坑;施工時應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內造成邊坡塌方或土體破壞,基坑開挖后及時進行地下結構工程施工,基坑開挖或回填應連續進行。在施工過程中應隨時檢查坑壁的穩定情況;基坑開挖施工作業時應指定專人指揮、監護,出現位移、開裂及滲漏時應立即停止施工,將作業人員撤離危險區域,必要時立即對基坑進行回填處理,待險情排除后繼續17、作業;雨期施工,對施工現場的排水系統進行檢查和維護,保證排水暢通。(2)加強營業線沉降位移觀測發現沉降位移數量超過鐵路部門規定數值時立即停止施工,項目部對圍護結構進行加固和處理,在確定圍護結構穩定的情況下進行后續施工,當圍護結構失穩出現坍塌時立即啟動救援應急預案。(3)基坑開挖后應及時修筑基礎,不得長期暴露基礎施工完畢,應抓緊基坑的回填工作。回填基坑時,必須事先清除基坑中不符合回填要求的雜物。在相對的兩側或四周同時均勻進行,并且分層夯實。(4)安全觀測監控措施成立專門的觀測小組,對基坑施工務域的線路路基、接觸網立柱、信號機進行沉降、位移觀測。鄰近營業線基坑開挖施工時,在兩側營業線路40m范圍內18、設置沉降和位移觀測點,觀測點間距10m,每2小時觀測一次,其他結構施工時每天上下午各觀測一次,記錄測量數據并加以分析,以便及時采取防護技術措施。觀測報警值設置A.當基坑鄰近線路一側位移單日位移達2至3mm且不收斂時或累計位移達10mm時;B.當其余三面基坑位移達4至5mm且不收斂時或累計位移達30mm時;10、基坑開挖施工應急措施10.1基坑開挖施工的應急內容如下:(1)坑底出現流砂;(2)坑底承壓水突涌;(3)基坑縱向邊坡失穩滑坡;(4)坑底隆起;(5)基坑圍護結構位移過大;(6)圍護結構缺陷,導致基坑開挖階段滲漏水甚至涌土、噴砂;(7)圍護結構發生坍塌;(8)基坑開挖對周圍建筑物的影響應急19、措施;(9)基坑施工時遇到大雨或暴雨天氣,基坑易發生大量積水時;10.2應急處置10.2.1 坑底出現流砂(1)停止開挖基坑(2)回填土方壓住流砂(3)分析原因,制定進一步對策a. 采取坑內降水補救措施,降低地下水位,阻止流砂的發生。b. 將板樁緊貼圍護結構打入坑底。增大圍護結構入土深度,減小動水壓力,阻止流砂發生。10.2.2 坑底承壓水突涌;(1)停止開挖基坑,加強基坑內排水。(2)采取坑內降承壓水補救措施,降低承壓水壓力,阻止突涌發生。(3)采用快凝壓力注漿或灌注快凝砼堵住涌口。10.2.3 基坑內縱向邊坡失穩滑坡;(1)如邊坡坡度太陡,修復邊坡時應放緩邊坡。(2)加強基坑周邊地面明排水20、,采取有效措施阻止地面水侵入基坑。(3)采取邊坡內、外降水的補救措施。(4)修復塌方或滑坡的邊坡前,先在坡腳外做臨時支護,再按安全坡度放坡修復邊坡,并做好護坡工作。10.2.4 坑底隆起(1)加設基坑外沉降監測點。(2)坑內加載或坑內沿周邊插入板樁防止外土向坑內擠壓,坑底土體降水處理。(3)坑內按實際情況作坑底地基土加固,然后挖至標高。10.2.5 基坑圍護結構位移過大(1)立即停止開挖,在薄弱部位緊貼土面設置臨時支撐,控制圍護結構繼續位移。(2)根據監測報告和位移情況,找出圍護結構位移原因,制定具體對策。 a等到坑內井點預降水達到降水深度,坑內外地基加固土體達到齡期或設計強度時再開挖基坑。b21、嚴格執行分段、分層、分塊、限時開挖要求,限時支撐到位的基坑開挖原則。10.2.6 圍護結構缺陷,導致基坑開挖階段滲漏水甚至涌土、噴砂(1)如果開挖過程中發現地下墻接縫夾泥寬度超過20mm(砂土、砂質粉土)、50mm(粘土、粘質粉土),應隨開挖面暴露及時用鋼板封堵地下墻接縫,并用水泥漿灌滿鋼板與地下墻間隙。(2)如果開挖過程中發生滲漏,應視滲流部位、流量、滲漏點大小分別采用下列方法:a. 如果滲漏點局限于開挖面以上,且滲漏量不大,宜采用雙快水泥抽槽壓注聚氨酯的方法封堵。b. 如果滲漏點局限于開挖面以上,且滲漏量不大,宜在滲漏點打入泄水管,用鋼管和雙快水泥封堵泄水管周圍,待周圍封堵材料達到強度后關22、閉泄水管閥門。c. 如果滲漏點延伸自開挖面上至開挖面以下,應在基坑外滲漏點附近壓注雙液漿,注漿采用壓力控制,最高壓力不得超過0.3Mpa。d. 如果滲漏點延伸自開挖面上至開挖面以下且流量較大,應在基坑內局部回填至流量減小后,在基坑外滲漏點附近壓注聚氨酯。e. 如果滲漏點不明,水流自開挖面下向上涌出,應立即停止開挖,局部回填直至滲漏停止,然后采取上述基坑外注雙液漿措施f. 如果滲漏水流混濁,且滲漏時間較長,應注意滲漏點附近可能存在嚴重的土體流失,出現空洞,此時嚴禁重型機械靠近,并應立即采用振管注漿方法填補空洞。10.2.7 圍護結構發生坍塌(1)班組人員進入基坑施工前,必須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對發23、生坍塌事故時進行逃生演練;(2)每個班組制定一人為安全警戒員,佩戴哨子,一發生緊急情況立即吹哨示警; (3)按照預定路線進行人員疏散,跑到安全區域。 (4)緊急疏散示意圖見附圖10.2.8 基坑開挖對周圍建筑物的影響應急措施基坑開挖會引起基坑周圍土體的側向位移,建筑物下層土體朝向基坑內方向移動,隨著開挖時間的增加運動趨之緩和。距離基坑越遠,土體側向移動越小,所以在某個分界點上產生了裂縫。建議可以加固建筑物的基礎來減輕基坑開挖的影響。對建筑的沉降的控制一般可采用跟蹤注漿的方法。根據基坑開挖進程連續跟蹤注漿,注漿孔布置可在圍護墻背及建筑物前各布置一排,兩排注漿孔間距則適當布置,注漿深度應在地表至坑24、底以下2-4m范圍,具體可根據工程條件確定。注漿壓力控制不宜過大,否則不僅對圍護墻會造成較大側壓力,對建筑本身也不利。注漿量可根據支護墻的估算位移量及土的空隙率來確定。采用跟蹤注漿時,應嚴密觀察建筑的沉降狀況,防止由注漿引起土體攪動而加劇建筑物的沉降或將建筑物抬起。對沉降很大,而壓密注漿又不能控制的朗,如其基礎是鋼筋混凝土的,則可考慮采用靜力錨桿壓樁的方法,如采用壓密注漿,攪拌樁、靜力錨桿壓樁等加固措施,此時施工較為方便,而且效果更佳。10.2.9 降雨量過大引起基坑坍塌的預防措施(1)基坑的周邊砌筑或澆筑防淹擋墻,作為通常情況下的擋水設施。配備足夠數量的沙袋,緊急時對基坑周圍施做圍堰,防止地25、表水大量流入坑內。(2)配備4臺7.5kw水泵,用于抽排基坑底部積水。(3)施工現場倉庫配備足夠數量的潛水泵、泥漿泵、雨衣、膠鞋、鐵鍬。 (4)及時獲取天氣信息,預先做好準備工作。(5)在進行現場平面布置時,考慮適當加大明排系統的能力,并加強管理保持其暢通。10.3應急響應程序應急響應程序為:接警響應等級確定應急啟動救援行動應急結束(恢復生產)。10.3.1 應急預案工作流程根據本工程的特點及施工工藝的實際情況,認真的組織了對危險源和環境因素的識別和評價,特制定本項目發生緊急情況或事故的應急措施,開展應急知識教育和應急演練,提高現場操作人員應急能力,減少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害和不良環境影響。其應急26、準備和響應工作程序見下圖:應急準備和響應工作程序圖危險源及環境因素辯識、評價編制應急預案成立搶險領導小組組建搶險隊、救護車配備應急物資、設備應急知識教育培訓定期評審實施應急預案進行評審、修訂未發生發生 10.3.2 應急資源分析(1)應急力量的組成及分布:項目部所有成員。(2)應急設備、物資準備:挖掘機、沙袋、工字鋼、水泵、鐵鍬、翻斗車、圓木等,臨時急救藥品齊全,各應急小分隊配有對講機。10.3.3 法律法規要求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7)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第七條、第三十一條;安全生產法第三十條、第六十八條;建筑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安全許可證條例。10.3.4 應27、急準備(1)機構與職責一旦發生施工安全事故,項目部領導及有關部門負責人必須立即趕赴現場,組織指揮搶險,成立現場搶險領導小組。組長:劉勇 副組長:肖三建、王乾、梁云波綜合協調組:蘇北鐵路局工程建設指揮部通訊聯絡組:王乾 技術支持組:梁云波、高亞坤交通指揮保衛組:胡忠豪 搶險搶修組:肖三建醫療、后勤保障組:褚容容組長職責:1)決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緊急事故,要求應急服務機構提供幫助并實施場外應急計劃,在不受事故影響的地方進行直接控制;2)復查和評估事故(事件)可能發展的方向,確定其可能的發展過程;3)指導設施的部分停工,并與領導小組成員的關鍵人員配合指揮現場人員撤離,并確保任何傷害者都能得到足28、夠的重視;4)與場外應急機構取得聯系及對緊急情況的記錄作出安排;5)在場(設施)內實行交通管制,協助場外應急機構開展服務工作;6)在緊急狀態結束后,控制受影響地點的恢復,并組織人員參加事故的分析和處理。副組長職責:1)評估事故的規模和發展態勢,建立應急步驟,確保員工的安全及減少設施和財產損失;2)如有必要,在救援服務機構到來之前直接參與救護活動;3)安排尋找受傷者及安排非重要人員撤離到安全地帶;4)設立與應急中心的通訊聯絡,為應急服務機構提供建議和信息。綜合協調組職責:1)啟動二級響應后,負責對整個搶險工作的分析指導和決策;2)負責協調相關單位部門的協助支援;3)決定是否啟動更高一級的應急相應29、。通訊聯絡組職責:1)確保與最高管理者和外部聯系暢通、內外信息反饋迅速;2)保持通訊設施和設備處于良好狀態;3)負責應急過程的記錄與整理及對外聯絡;4)負責項目對外媒體的聯絡工作,對事故的處理、控制、進展等情況進行信息收集,并對事故輕重情況進行刪減,有針對性定期和不定期對外界和內部如實地報道。技術支持組職責:1)提出搶險搶修及避免事故擴大的臨時應急方案和措施;2)指導搶險搶修組實施應急方案和措施;3)修補實施中的應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4)繪制事故現場平面圖,標明重點部位,向外部救援機構提供準確的搶險救援信息資料。交通指揮保衛組職責:1)設置事故現場警戒線、崗,維持工地內搶險救護的正常運作;30、2)保持搶險救援通道的通暢,引導指揮搶險救援人員及車輛的合理有序的進出搶險現場。必要時在施工現場周圍主要干道上實施交通管制,設專人指揮交通,保證正常交通以及引導搶險車輛進出;3)搶救救援結束后,封閉事故現場直到收到明確解除指令。搶險搶修組職責:1)實施搶險搶修的應急方案和措施,并不斷加以改進;2)尋找受傷者并轉移至安全地帶;3)在事故有可能擴大進行搶險搶修或救援時,高度注意避免意外傷害;4)搶險搶修或救援結束后,直接報告最高管理者并對結果進行復查和評估。醫療、后勤保障組職責:1)在外部救援機構未到達前,對受害者進行必要的搶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傷部位受污染等);2)使重度受傷者優先得31、到外部救援機構的救護;3)協助外部救援機構轉送受傷者至醫療機構,并指定人員護理受傷者。相關單位聯系電話表序號單 位聯系電話備注1連云港市第一人民醫院0518-854522532連云港市公安局1103連云港市消防大隊1194蘇北鐵路公司辦公室0516-839299155項目部1534259977710.4應急響應10.4.1 預案的起動時機:現場管理人員根據出現的險情或有可能出現的險情,迅速逐級上報,次序為5分鐘內匯報至項目現場值班領導;9分鐘內匯報至搶險領導小組;20分鐘內匯報至監理、業主。由通訊組收集、記錄、整理緊急情況信息并向小組及時傳遞,由小組組長或副組長主持緊急情況處理會議,協調、派遣32、和統一指揮所有車輛、設備、人員、物資等實施緊急搶救和向上級市政安監部門、市建委匯報(整個過程不超過50分鐘)。事故處理根據事故大小情況來確定,如果事故特別小,可由項目部自行直接進行處理。如果事故較大或項目部處理不了則由項目部向建設單位主管部門進行請示,請求啟動建設單位的救援預案,由臨近地鐵項目給予支援。建設單位的救援預案仍不能進行處理,啟動上一級救援預案,則由建設單位的質安部或建設事業總部向建委或政府部門請示,給予應急支援。10.4.2 應急啟動流程:(1)實行晝夜值班制。(2)緊急情況發生后,現場要做好警戒和疏散工作,保護現場,及時搶救傷員和財產,并由在現場的項目部最高級別負責人指揮,在3分33、鐘內電話匯報給項目現場值班領導,主要說明緊急情況性質、地點、發生時間、有無傷亡情況。 事故發生應急處理流程圖緊急事故發生上報現場值班領導搶險領導小組搶險方案確定物資、設備到位進行搶險現場處置、送醫院搶救搶險結束、恢復生產措施及善后處理、進行總結上報監理、業主、設計院人員傷亡 (3)值班人員在接到緊急情況報告后必須在2分鐘內將情況報告到應急搶險領導小組組長和副組長。小組組長組織討論后在最短的時間內發出如何進行現場處置的指令。分派人員車輛等到現場進行搶救、警戒、疏散和保護現場等。由通訊組在30分鐘內以小組名義打電話向監理和業主以及公司安全部門匯報事故發生情況,主要說明緊急情況性質、發生時間、地點、34、有無傷亡情況。(4)遇到緊急情況,項目部全體成員應特事特辦、急事急辦,主動積極地投身到緊急情況的處理中去。各種設備、車輛、器材、物資等應統一調遣,各類人員必須堅決無條件服從組長或副組長的命令和安排,不得拖延、推諉、阻礙緊急情況的處理。(5)在整個施工階段要從人員、設備、材料和制度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一旦遇到險情能迅速投入搶險工作。10.5恢復生產及應急搶險總結搶險救援結束后,由監理單位主持、業主、設計、咨詢等相關單位參加的恢復生產會,對生產安全事故發生的原因進行分析,確定下部恢復生產應采取的安全、文明、質量等施工措施和管理措施。項目部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恢復生產:(1)做好事故處理和善后工作35、,對受害人或受害單位進行領導慰問或團體慰問,對良性事跡加強報道。(2)嚴格落實集團公司貫標程序,認真學習應急預案,以項目經理為中心,將創優目標層層分解,責任到隊,責任到人。(3)健全各組織機構,加強人員管理,完善逐級管理制度。完善安全、質量保證體系,健全安全、質量管理組織機構,整個項目形成一套嚴密完整的安全、質量管理體系,各級充分發揮管理的機能、職能和人的作用。(4)依據安全、質量體系有關文件,制定安全、質量檢查制度,形成安全、質量管理依據,做到“有法可依”。嚴格實施崗位責任制。(5)做好技術、試驗、測量、機械、施工工藝、后勤等各項保證工作。(6)及時調用后備人員和機械設備,進行生產恢復,盡快36、達到生產正常。11、 附件附件1中鐵十一局集團連鹽鐵路項目一分部頂進涵工區應急組織機構框圖經理總工安全總監書記保障組調查組疏導組搶險組善后組救護組附件2中鐵十一局集團連鹽鐵路項目一分部頂進涵工區應急聯系電話一覽表姓名/單位聯系電話姓名/單位聯系電話姓名/單位聯系電話劉勇15104280666胡忠豪15342599777劉闖18717146575王乾18573101722高亞坤15291348808吳長勇13529205552梁云波18207102333聶文琪13512029476張龍18298378545肖三建13405507562褚容容14789782854附件3中鐵十一局集團連鹽鐵路項目一37、分部頂進涵工區應急救援人員分組名單一覽表序號應急組名稱姓 名單位或部門職務或崗位聯系電話1搶(自)救組聶文琪計劃部職員135120294762肖三建物資設備部安全總監兼部長134055075623救援組劉 闖工程部職員187171465754張 龍工程部職員182983785455保障組褚容容辦公室職員147897828546王乾辦公室職員185731017227疏導組吳長勇工程部職員135292055528肖三建安質部安全總監134055075629調查組胡忠豪安質部部長1534259977710高亞坤工程部部長1529134880811善后組王 乾辦公室書記1857310172212肖三建38、安質部安全總監13405507562附件4中鐵十一局集團連鹽鐵路項目一分部頂進涵工區應急管理重要物資(設備)清單編號設備名稱單位數量備注1挖掘機臺82裝載機臺23汽車吊臺230T4汽車輛26小車6輛、大車20輛5應急照明電筒支1006鐵鍬個2007沙袋個60008滅火器個400附件5中鐵十一局集團連鹽鐵路項目一分部頂進涵工區現場應急信息接收、處理、上報框圖事件或事故屬地人民政府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施工或辦公場所信息發現施工或辦公室負責人xx西路施工工班沈圩路施工工班 項目應急自救領導小組項目應急自救領導小組組長公司應急辦公室建設、監理、設計單位集團公司應急辦公室附件6中鐵十一局集團連鹽鐵路項目一分部頂進涵工區事故信息報告格式文本事故發生項目事故發生地點辦公區生活區/施工區事故類型事故發生時間年月日時分事故危害程度人員傷亡情況傷:人亡:人設備損壞情況目前采取措施: